仔猪拉稀防治方案

合集下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是指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肠道出现炎症,导致腹泻的一种疾病。

腹泻会导致仔猪身体状态下降,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为了保障仔
猪的健康生长,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来预防腹泻的发生。

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仔猪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腹泻的基础。

包括定期清理
猪舍,消毒猪栏、饮水器等设施设备,并保持猪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2. 饲料卫生管理: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的卫生安全。

饲喂仔猪时,要确保饲料
新鲜,不变质,不受霉菌污染。

水源也要保持干净,定期更换水。

3. 预防疫苗接种:根据不同地区的疫情,及时接种相应的预防疫苗。

常用的预防疫
苗有猪细小病毒病疫苗、大肠杆菌病疫苗等。

4. 提供合适的饮水和饮食:仔猪的饮水和饮食要充分、合理,保证其对营养物质的
摄取和消化吸收。

特别是在断奶期,要逐步转换饲料,防止压力性腹泻的发生。

5. 应用抗生素:在腹泻的早期,可以使用一些合适的抗生素来控制病情,但要注意
合理使用,按照兽医师的建议来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增强。

6. 定期体检:定期请兽医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7. 疾病监测与控制: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传播,防止腹泻的扩散。

8. 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对仔猪饲养设施、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减少病原菌
的滋生和传播。

9. 积极防治寄生虫:定期对仔猪进行寄生虫的驱虫,减少寄生虫对仔猪消化道的损害。

10. 合理饲养密度:控制仔猪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

对于仔猪腹泻要做到“防重于治”。

进猪前,猪舍要彻底打扫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的烧碱溶液泼洒消毒,周围环境杂草要除尽,用10%-20%的生石灰乳泼洒消毒。

同时,1―2月龄的仔猪每周用消毒威或5号消毒液带猪消毒1次,并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2、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仔猪要精心护理,注意防寒保暖,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

供给全价料且适口性强,容易消化,并在料中加入0.05%的土霉素钙盐,既可预防胃肠道疾病,又可促进生长发育。

饮水要充足、洁净,饮水中添加0.6%的漂白粉。

哺育母猪料中要同时添加0.05%的土霉素钙盐,乳头用0.1%的高锰酸钾液消毒,1天2次。

3、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

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到三看,即看精神状态,看饮食情况,看粪便颜色和形状,及时发现和隔离有病猪只,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疫病控制措施,减少死亡,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蔓延。

4、防治措施。

查明病因,做到对症治疗,减少盲目用药,以免延缓治疗时机,尤其是由传染病引起的腹泻,更要及时治疗,消除病因。

补液:腹泻容易引起机体脱水,尤其是腹泻的后期,补液可以起到提供能量,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一般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50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10毫升、庆大霉素10―15万单位混合一次静脉输入,每天1次,连用3天。

在饲料中拌入
盐酸环丙沙星和蒽诺沙星(用量按说明),对于缓解脱水和控制继发感染有较好的作用。

小猪拉稀怎么办三种治疗方法

小猪拉稀怎么办三种治疗方法

小猪拉稀怎么办?三种治疗方法新生仔猪腹泻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液状粪、迅速死亡为特征。

仔猪腹泻以排乳自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糨糊状稀粪为特征。

由于小猪抵抗力弱,所以一旦发现有小猪拉稀一定要及时诊断,查找病因,及时对症治疗,控制病情,使小猪健康成长。

一、小猪拉稀怎么办?发生腹泻后,一般可采取以下步骤予以治疗:1.导泻只能缓泻,不能竣泻,目的是排除肠中积粪和有毒害物质,保护肠粘膜,可用适量油类,如花生油、菜籽油、石蜡油任选一种适量口服2.抑菌、消炎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选取恰当的药物,如果是细菌传染性腹泻,可用恩诺沙星等类药物;如果是病毒性腹泻,可选抗病毒类治疗腹泻药物(如:干扰素);如果是支原体或螺旋体引起腹泻,可用甲砜霉素、利高霉素等类药物;如果是原虫性下痢可用磺胺类或血虫净等类药物;如果是蠕虫或外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可用驱虫散,如果是非传染性下痢可用黄连素或比塞可林等类药物;中药可口服白头翁或黄连解毒汤等。

3.收敛可用柔酸蛋白、活性炭、石榴皮熬水或食醋等有收敛、吸水、保护肠粘膜上皮的作用。

4.补液如果腹泻引起脱水三分之一以上,就有生命危险,拉稀病死亡。

原因大多因为失水,心力衰竭而死,水是生命的第一源泉,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下痢,都要及时补液,方式有:1)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水1000毫升)。

2)综合输液,本着强心、利尿、解毒、调整PH、保肝、促消化、补血等,加入相应药物(以40斤小猪为例):50%葡萄糖20毫升×2;0.9%生理盐水30毫升;5%小苏打注射液10毫升、维生素C 液2毫升、维生素B1注射液2毫升、肌苷2毫升、20%安钠咖1毫升。

混合一次静脉推注。

如果猪体小,不易打到静脉,可用5%糖、盐水加20%安钠咖1毫升腹腔注射,肠音亢进者可加阿托品注射液1毫升。

5.健胃当拉稀停止后,往往还有减食或不食,这时须调整肠胃功能,适当喂一些开胃健脾药,如人工盐(20公斤猪5-10克)、酵母、大黄苏打片或健胃散(龙胆、大黄、生姜、苏打等),有利于猪只恢复食欲而康复。

治疗仔猪拉稀的七大妙招,本文为你详细介绍!

治疗仔猪拉稀的七大妙招,本文为你详细介绍!

治疗仔猪拉稀的七大妙招,本文为你详细介绍!
已进入冬季,小猪拉稀成了咱们养猪户比较头疼的事情了,那么如何对症下药,快速对症治疗小猪拉稀呢?减少因为拉稀造成的猪场损失,今天老牛为养猪户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早期黄痢,后期白痢):
治疗方案:
硫酸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诺氟沙星)土霉素,氟苯尼考,头孢
(个别肠毒性拉稀可用头孢+黄芪多糖,另一侧氟苯尼考)
二,病毒性拉稀腹泻
三,仔猪红痢(坏死性肠炎)
魏氏梭菌引起猪的胀气,粪便浅红或者红褐色,带有肠粘膜脱落物,坏死的组织碎片:
治疗措施:
阿莫西林+林可霉素
林可霉素+甲硝唑
土霉素+四环素
泰妙菌素+林可霉素+常速康
四,血痢又称猪痢疾(猪密螺旋体引起):
治疗措施:痢菌净(乙酰甲喹)
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泰妙菌素等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五,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
粪便粘稠暗绿色
治疗措施: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头孢
六,回肠炎(胞内劳森菌引起):
水泥灰,灰绿色粪便(慢性),前期煤焦样粪便后期血痢(急性)治疗措施:
泰妙菌素+林可大观霉素(利高)+常速康
七,产房仔猪球虫病:
临床症状,拉稀7-15日龄多发,粪便呈黄色到灰色。

开始时粪便松软或呈糊状,随着病情加重粪便呈液状。

仔猪粘满液状粪便,使其看起来很潮湿,并且会发出腐败乳汁样的酸臭味
治疗措施:抗球虫药物5%百球清(妥曲珠利)。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是指出生后1个月至断奶前的仔猪出现的腹泻症状。

腹泻会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增加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以下是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1.病因:
(1)传染性病原体:仔猪腹泻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病原体引起,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禽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小猪脑膜炎病毒等。

(2)非传染性因素:如饲料突然变换、环境湿度过高、温度过低等因素,也可引起仔猪腹泻。

2.综合防治措施:
(1)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确保饲舍清洁,通风良好,湿度适宜,温度稳定。

及时清理粪便和尿液,避免积水和粪便混合,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合理饲养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标准,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的卫生安全性。

遵循断奶规程,逐渐转换饲料,避免突然改变饲料。

(3)加强仔猪免疫力:提前给予仔猪必要的免疫接种,注射常用的猪仔痢疾球菌疫苗,猪重要传染病疫苗,如禽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疫苗等。

同时,加强仔猪的营养,提高其免疫力。

(4)合理用药:在腹泻发生时,可以根据病原体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菌药物和解毒剂等。

(5)定期检测:定期对仔猪进行检测,如常规粪便检查,病原学检测等,以及对饲养环境进行卫生检测。

(6)注意隔离:发生腹泻的仔猪应及时隔离,防止蔓延传染,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仔猪腹泻的病因复杂,既有传染性因素,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因此综合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通过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合理饲养管理,加强仔猪免疫力,合理用药,定期检测和隔离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仔猪腹泻是仔猪生长中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腹泻,将对仔猪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对于预防仔猪腹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环境卫生、疫病防控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一、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仔猪腹泻的饲料选择至关重要,应尽量选择易消化、不易发酵、不易引起生长性能下降的饲料。

可以选择高质量的优质饲料,如玉米、大豆粕以及其他高蛋白、低纤维的饲料,并根据不同阶段的仔猪合理搭配饲料,不宜突然换料,以免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2. 饲料喂养量和次数:合理的饲料喂养量和次数可以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仔猪每日喂养3-4次,饲料喂养量要适当,不宜过多或过少,避免喂饱或挨饿,以免引起肠道功能紊乱。

喂养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二、环境卫生1. 猪舍清洁: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是预防腹泻的关键。

猪舍应随时清理干净,及时清除粪便和尿液,以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虫,保持猪舍的空气清新。

2. 猪栏通风和温度:合理的通风和温度是预防仔猪腹泻的重要环节。

猪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通风,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仔猪的消化功能紊乱。

注意保暖和防寒,避免湿度过大导致细菌和霉菌滋生。

三、疫病防控1. 合理的免疫措施:对仔猪进行合理的免疫措施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手段。

仔猪应按时接种预防接种疫苗,增强抵抗力,预防各类传染病的侵害。

及时进行宝宝猪的驱虫工作,降低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发生率。

2. 饲水卫生:合理的饮水卫生是预防仔猪腹泻的关键。

饮水器具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卫生。

饮水温度要合适,避免过冷或过热引起仔猪的腹泻。

四、饲养管理1.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

避免人满为患,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避免仔猪之间的相互挤压和争斗,减少应激感染的发生。

2. 观察和检查:定期观察和检查仔猪的健康状况也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手段。

预防仔猪拉稀的土方法

预防仔猪拉稀的土方法

预防仔猪拉稀的土方法
预防仔猪拉稀的土方法
仔猪拉稀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现象,不仅会危害到仔猪的健康,还会对养殖户的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有效地预防仔猪拉稀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这里,我想介绍几种预防仔猪拉稀的土方法:
1. 做好饲料消毒:选择优良的饲料,采用适量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不仅可以杀死饲料中的病菌,还能保持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

2. 给仔猪及饮用水消毒:为了防止水源污染,可以使用紫外线或氯消毒器消毒饮用水。

对于仔猪的饮用水,可以在水中添加特定量的消毒剂配合蛋白酶来提升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3.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预防猪拉稀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保证猪舍干燥、整洁,并定期清理猪粪、沙子。

此外,可以在猪舍内添加一些微生物制剂,增加抗病力,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4. 做好猪只的养护:选择健康的育种猪,定期接种疫苗,及时处理生病的猪只,以防止它们感染其他猪只。

此外,可以添加一些生物发酵
的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防止拉稀的产生。

总之,预防猪拉稀需要综合施策,在饲料消毒、饮用水消毒、环境卫生、猪只养护等方面都要做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仔猪拉稀的发生,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仔猪腹泻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一、仔猪腹泻的成因1.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饲养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

如果饲养环境不干净,细菌和病毒容易在其中滋生,从而导致仔猪感染。

1.2 饮食不当饮食不当也是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

如果饲料中含有过多的粗纤维或过多的油脂,容易引起仔猪消化系统不适,从而导致腹泻。

1.3 感染病原体感染病原体也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感染源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会在仔猪肠道内滋生,从而引发腹泻。

二、预防和控制措施2.1 环境管理为了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必须加强饲养环境管理。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定期消毒,保持通风良好。

2.2 饮食管理饲料要科学合理,避免过多的粗纤维和油脂等成分。

此外,还要注意饮水卫生。

为仔猪提供干净的饮水,并及时更换。

2.3 疫苗接种针对仔猪常见的病原体进行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降低仔猪感染疾病的风险。

常见的疫苗包括口蹄疫、伪狂犬、禽流感等。

2.4 多种防治措施结合使用在防治仔猪腹泻时,可以采用多种措施结合使用。

如在环境管理、饮食管理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综合考虑。

2.5 药物治疗当仔猪已经出现腹泻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其不适。

常用药品包括抗生素、消化剂和止泻剂等。

三、总结通过以上措施对仔猪腹泻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仔猪感染疾病的风险,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案
仔猪腹泻原因基本上分为两类。

一是病理性的,主要由传染性肠炎病毒、流行性下痢病毒、产毒性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引起。

细菌、病毒的致病性是可分为传染性、条件性的,因此不合理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疫苗免疫、保健防控等是疾病蔓延的重要条件。

二是生理性的:如奶水质量不足、营养不良、消化功能失调、断奶应激等导致仔猪腹泻。

仔猪的腹泻主要发生在出生后3—7d,以及断奶后一周内。

仔猪出生后要经过几个关键消化转型期。

在哺乳期的3—7d,母乳中的抗体开始下降,奶质与奶量也开始下降,故仔猪出生后3天开始学习吃固体饲料(教槽料),因仔猪消化机能缺陷,合理营养调控在仔猪哺乳期20日龄左右实行强制补料措施,使其及早建立免疫耐受力。

实践证明,仔猪断奶前至少采食600克以上的乳猪饲料,使子猪断奶后适应植物饲料,安全度过腹泻期。

在补饲高品质乳猪饲料选购乳猪饲料重要的是产品适口性要好,各种营养平衡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适中,食后无腹泻或少腹泻发生。

常用的防治仔猪腹泻的方法以注射疫苗,投喂或肌注抗生素类药物为主。

这类方法对于防治病理学腹泻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防治生理性腹泻的效果就不够理想,当病理性腹泻与生理性腹泻互为因果时,单纯依靠抗生素类药物或疫苗来防治仔猪腹泻就更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防治好仔猪腹泻,做好以下二方面是关键:
1.母猪护理在预防仔猪腹泻中的重要性
1.1 母猪炎症
1.1.1炎性因子导致TH1/TH2平衡被打破,易引起仔猪腹泻当母猪患有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炎性因子随奶水到达仔猪肠道后,由于仔猪肠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应答不及时,所产生的抗体较少,TH1/TH2平衡非常容易被打破(机体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应维持在一定的平衡态)。

易造成仔猪肠道抗感染的能力进一步下降,引起反复感染,持续的感染发炎就会造成仔猪腹泻。

1.1.2 前列腺素(PG)促进平滑肌运动促进仔猪腹泻的发生
果不行,拉稀依旧存在。

这是因为对仔猪消炎止痛虽然暂时缓解了前列腺素对仔猪机体的刺激,却不能阻止母乳中前列腺素源源不断地进入仔猪肠道内。

对哺乳母猪要给予全价优质的饲料,保证其营养的全面、均衡,可使仔猪获得充足而丰富的乳汁。

如果母猪的乳汁蛋白质、脂肪的含量过高,会导致仔猪肠道内的消化酶相对不足,就会导致仔猪消化不良,使得大量未消化的养分在结肠内发酵腐败,产生多量的尸胺、腐胺等毒性胺类物质,继而对肠壁组织造成损害,使肠道的蠕动加快和分泌增加,结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弱,同时还使小肠绒毛水肿,最终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同样母猪营养不良,奶水质量差,乳汁稀薄,营养不全,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可引发仔猪发生黄白痢。

因此建议在母猪哺乳期添加2%比例牲命一号,进行保健饲喂,可有效保证母猪奶水质与量,减少仔猪腹泻情况。

2.做好仔猪的保健护理
①做好出生前后的护理
临产前须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止初生仔猪感染病原而发病。

仔猪出生后,应先及时擦干身上的粘膜与口鼻中的粘液,以使仔猪能自由呼吸;然后放置保温箱保温1小时后放出吃初乳,然后在脐带离腹部3-5厘米处,用5%碘酒消毒,再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及时清除胎衣及弄脏的垫草
②早吃初乳及固定奶头
仔猪应尽早在出生后4小时内让它吃上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的初乳,以使仔猪获得丰富的营养;同时因初乳中含镁盐较多,具有轻泻作用,能促进胎粪的排除,防止仔猪因初乳摄入不足,而出现腹泻。

③早补精料
早补料可促进仔猪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

按照仔猪喜吃香、甜、脆食物以及长牙时牙龈发痒喜咬硬物的习性,可在仔猪6-8日龄开始诱食。

当全窝仔猪都开始吃料时,应逐步抽去诱食料,改喂营养、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高蛋白全价配合饲料,并辅喂少量切碎的鲜嫩青料,日喂4-6次或任其自由采食,喂量不限,以吃饱为宜。

此外,应提供足量的清洁饮水供仔猪饮用,如在寒冷天气,则须提供温热的饮水。

④顺利断奶
仔猪断奶时间,目前一般多在30-45日龄。

如母猪消瘦,乳房干瘪,且仔猪能正常吃饲料,则可提早断奶;如母猪膘情良好,奶水充足,则可晚些断奶。

仔猪的断奶方法有一次断奶、分批断奶与逐渐断奶三种。

断奶时间应与预防注射、去势等时间错开10天左右,断奶时应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体重较大者先离乳,并按体重大小合理分群饲养,尽量减少仔猪应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