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0209

合集下载

[0209]《文字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0209]《文字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1、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王力.唐兰.陈梦家.郭沫若2、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繁化.简化.讹化.同化3、“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4、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三代吉金文存》.《草字编》.《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5、段玉裁的著作是()。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解字》6、许慎是()人。

.东汉.西汉.北宋.清代7、“果”是()字。

.会意.指事.象形.形声8、“域”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9、不属于今文字的是()。

.隶书.楷书.章草.小篆10、“闻”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1、“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2、“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3、“上”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4、《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小篆.古文.籀文.重文15、甲骨文是()代的文字。

.商.周.商周.夏16、“问”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7、“下”是()字。

.会意.指事.形声.象形18、“武”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9、“末”是()字。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20、“舟”是()字。

.会意.象形.指事.形声21、“花”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2、“木”是()字。

.E. 象形. F. 会意. 形声 .指事2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 A. 徐铉 . B. 段玉裁. C. 许慎.D. 顾野王多项选择题24、属于古文字的有( )。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25、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

.段玉裁.徐铉.许慎.王筠判断题26、《汉语文字学概论》的作者是裘锡圭。

. A.√. B.×27、“舟”是象形字。

. A.√. B.×28、“西”是象形字。

. A.√. B.×29、“逐”是会意字。

. A.√. B.×30、“末”是指事字。

考研专业代码

考研专业代码

01教育管理学02教育经济学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教育学④教育管理学⑦外国教育史007外国语学院(025—83598181)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英语学科教学论3 ①政治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教育学基础④心理学基础⑤英语教学综合基础(英语教学论和基础英语)⑥综合英语⑦翻译与写作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初试考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1俄罗斯文学02英美文学03日本文学04意大利文学15 ①政治01方向:②二外:英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俄语④俄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英汉互译)④英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3方向: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法语③基础日语④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4方向: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意大利语④意大利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俄罗斯文学史02方向:英美文学史03方向:日本文学史04方向:意大利文学史⑥01方向:综合俄语02方向:综合英语03方向:综合日语⑦01方向:俄汉互译02方向:英语翻译与写作03方向:日汉互译04方向:意汉互译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1英美文学02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03翻译学52 ①政治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英汉互译)④01方向:英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03方向: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英美文学史02、03方向:英语语言学⑥综合英语⑦英语翻译与写作050202俄语语言文学01俄罗斯文学02俄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 ①政治②二外:英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俄语④01方向:俄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俄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俄罗斯文学史02方向:俄语语言学⑥综合俄语⑦俄汉互译050205日语语言文学01日本语言与文化02中日文学与文化8 ①政治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法语③基础日语④01方向:日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日语语言学02方向:日本文学史⑥综合日语⑦日汉互译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理论02日本语言学、日本文化研究03俄语语言学、俄语教学及俄汉互译22 ①政治01方向:②二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英语(含阅读与写作、英汉互译)④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2方向:②二外:英语或俄语或法语③基础日语④日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03方向:②二外:英语或日语或法语③基础俄语④俄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⑤01方向:英语语言学02方向:日语语言学03方向:俄语语言学⑥01方向:综合俄语02方向:综合英语03方向:综合日语⑦01方向:俄汉互译02方向:英语翻译与写作03方向:日汉互译参考书目。

名词解释文字学

名词解释文字学

文字学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造字法、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

文字学知识有助于改进和改革文字,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古文字的了解有助于历史科学的研究。

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因此作为研究一切历史文化的先行学科的文字学在中国特别发达。

在我国,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在古代被称为:小学。

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的研究。

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是语言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边缘学科。

清代学者除了研究《说文》篆书以外,也还注意到隶书和草书。

如顾霭吉有《隶辨》,翟云升有《隶篇》,石蕴玉有《草字汇》,都是属于字典的性质。

可是自乾隆、嘉庆时期起,金石学特盛。

清朝官修的《西清古鉴》和《宁寿鉴古》著录的是宫内所藏的钟鼎彝器,而在民间又不断有古器物出土,收藏家不仅摹为图录,而且研究器物上的铭文,古文字学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金文、石鼓文、古玺和古陶文字。

光绪间,吴大澄著《字说》,提出一些文字的新的解释,他又作《说文古籀补》,搜集了各种古文字材料以增补《说文》,为用古文字与《说文》籀篆相对照进行研究提供了方便。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100年之间,集录铜器铭文的,在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之后,有吴式芬 (1796~1856)的《捃古录金文》,吴荣光(1773~1843)的《筠清馆金文》,方濬益(?~1899)的《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等;著为图录的,有吴大澄的《恒轩吉金录》,刘喜海的《长安获古编》。

品类繁多,盛极一时。

关于文字的研究,如刘心源的《古文审》,孙诒让的《古籀拾遗》、《籀庼述林》、《古籀馀论》等书对研究金文都有所发明,而孙诒让倡偏旁分析法尤为重要。

到了近代,古器物收藏家更注意摹拓传印。

罗振玉对影印铜器铭文不遗余力,有《殷文存》,《三代吉金文存》,搜罗甚富,为研究铜器铭文提供极大的便利。

0209文字学

0209文字学

0209文字学一、简述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答:关于殷商甲骨文,可稽考的贞人书法家就达120多位。

他们性格各异、才华各有千秋,表现在书契风格上就有很大的差异。

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以飨读者。

一、瘦硬挺直、尖锐芳峻,属于劲峭型因为甲骨文是刻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尽管随着刀具的不断改进,刻写难度有所降低,刻写的线条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刀一线,笔画清朗瘦劲,相交处略粗,显得丰润饱满。

笔画的起、止处总是呈尖角状,相接处换刀另刻呈方角状。

结体细长,两边长竖略往里弯,呈内掩状。

风格峻挺俏丽,犹如唐代欧阳询的楷书。

但是,浑融的端头和圆婉的转角在甲骨文中是非常少见的。

二、均匀对称、大小不一,属于奇肆型这类字的笔画中间粗、两头细,某些地方特别粗,与金文的肥笔相似,结体开阔,风格雄奇突出,对早期金文书风的影响较大。

据观察:甲骨文实体的字形往往大小不一致,大都是笔画多的字形大,笔画少的字形小,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当时刻写工具的制约。

三、两字合写、偶有三连,属于雄浑型这类字的笔画厚重圆润,结体为了避免因线条粗而产生的拥挤,将边线向外弯曲,呈现外拓状。

甲骨文中的合文大概是当时的一些专有名词,两个字或三个字写在一起,如“小丁”等。

还有一些合文的字和方式极为特别,很容易混淆,如“十二月”等。

风格圆通雄浑,与后来的篆书有些接近。

直至后来的金文中,仍有不少两字合文出现。

四、一字多形、正反不拘,属于委婉型甲骨文以点画劲峭、结体方折为主要特征,而这类字反其道而行之。

由于视物的角度不同、状物的方式不同,一个字的笔画有多有少,形成一字多形,字的摆放也可横、可竖、可倒,合成结构字的偏旁可左可右,而且线条纤细、婉转流丽、结体颀长、布局参差,整个风格如仕女步春,飘摇多姿。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文字还没有统一之前是可以理解的。

五、行列不分、参差错落,属于疏放型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龟甲、兽骨的硬度和表面不平整给刻写造成了难度,使得在一定技术条件下难以做到字与字之间的统一安排。

第一章文字学绪论doc

第一章文字学绪论doc
2020/12/26
3.传统文字学的主要内容
(1)汉字的起源问题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由谁 创造的?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2)汉字的造字方法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创造汉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汉 字有哪些结构方式?汉字是怎样表音表意的?
(3)汉字的形体演变
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历史上汉字的形体是怎样演变过 来的?演变的原因有哪些?演变的规律是怎样的?
2020/12/26
4.探求获取古代各种信息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从古至今没有出现大的断层, 字形本身携带了众多古代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社会方面的, 也有自然方面的。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等,有特殊 的意义。
自然信息例



社会信息例


2020/12/26
五、怎样学习文字学
学习文字学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分析与研究汉 字的能力,讲授与利用汉字的能力,以及应用汉字及其理 论解决文字学本身与相关学术问题的能力。 掌握概念与理论
唐 兰《中国文字学》
王凤阳《汉字学》
詹鄞鑫《汉字说略》
宋均芬《汉语文字学》
张玉金 夏中华《汉字学概论》 张其昀《汉字学基础》
李万福《汉文字学新论》
潘玢洁《汉字通论》
唐 兰《古文字学导论》 姜亮夫《古文字学》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 康 殷《古文字学新论》
陈炜湛 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
朱顺龙 何立民《中国古文字学基础》
2020/12/26
历史汉字学是文字学的基础与核心。没有历史汉字学的 知识与理论,就无法进行另外两种文字学的研究工作。
现 代
历史汉字学
外 族
汉 字
古文字学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文字学》(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 2.小篆3.大篆4.古文 5.合文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 8.合音字9.异体字10.古今字二、填空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金文编》的作者是()。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文字。

6.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削弱而()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学科对照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任教学科)

学科对照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任教学科)

结构工程
270
A081403
市政工程
271
A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72
A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273
A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274
A0814412
土木工程管理
275
A0815
水利工程
276
A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277
A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278
A081503
202
A071101
系统理论
203
A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
204
A0712
科学技术史
205
A08
工学
206
A0801
力学
207
A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208
A080102
固体力学
209
A080103
流体力学
210
A080104
工程力学
211
A0802
机械工程
212
A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科代码 A01 A0101 A010101 A010102 A010103 A010104 A010105 A010106 A010107 A010108 A02 A0201 A020101 A020102 A020103 A020104 A020105 A020106 A0202 A020201 A020202 A020203 A020204 A020205 A020206 A020207 A020208 A020209 A020210 A03 A0301 A030101 A030102 A030103 A030104 A030105 A030106 A030107 A030108 A030109 A030110 A0302 A030201 A030202 A030203 A030204 A030205 A030206 A030207 A030208 A0302411 A0303 A030301 A030302 A030303 A030304 A0303411

2023西南大学[0209]《文字学》作业及答案

2023西南大学[0209]《文字学》作业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1、认为汉字是记写汉语单音节的词或词素文字的学者是()。

李学勤郑林曦高明裘锡圭2、“乘“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指事象形会意3、“注“的六书类型是()。

C. 指事会意形声象形4、“哂”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象形会意5、“且”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形声会意指事6、“涉“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7、“子”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8、“田“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会意指事9、“趾”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象形形声指事10、甲骨文发现的时间是()。

1900年1901年1899年1898年11、“省“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会意指事象形12、“立“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会意象形形声13、在《给汉字正名》中把汉字定名为“音节——语素文字”的学者是()。

周有光高明裘锡圭尹斌庸14、“休“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15、“擒”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象形形声指事16、“罗“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会意指事17、“牙”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18、“”的六书类型是(羞)。

形声指事象形会意19、“好“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指事会意象形20、“哀“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21、“隹“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象形指事22、“各“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23、甲骨文的发现者是()。

B. 王襄刘鹗王懿荣罗振玉24、”大“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25、“竹“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象形指事26、“折“的六书类型是()。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指事会意形声象形28、“门“的六书类型是()。

指事形声会意象形29、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共审订异读词()。

850条830条840条839条30、“腰”的六书类型是()。

形声象形指事会意31、“天”的六书类型是()。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象形33、崇冈在《汉语音韵学的回顾与前瞻》中认为汉字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文字学【0209】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以下题目中每小题20分,共100分。答题要求:没有科学性错误,观点明确,答题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字数每小题不少于500字。不抄袭。
(4)改换形声字偏旁。例:振起的“振”有赈济的意思,后来就把“振”字的“手”旁改成“贝”旁,分化出“赈”字来专门表示这种意义。
(5)意符音符组合而成。例如“梅”、“镁”等。
形声字的产生可分为被动产生与主动产生。被动产生的形声字可能是会意、指示、像形等其中一种,但其中一部分恰能表声,所以成为形声字。主动产生具有一定过程,首先是选取意旁,再选取声旁。声旁的选取最能达意者;若无或不唯一,则选取形最达意者;若无或不唯一,则选取声最接近者;若无或不唯一,则选取美观者。经过此过程选取,会取得唯一适合汉字。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说,形声字是用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作形符造字,取比拟新字读音的字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江字、河字就是这种字。"江”字许慎认为其本义是长江,"从水,工声”。"河”字许慎认为其义是黄河,"从水,可声”。二字是用与其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水”字作形符,分别取音同音近字"工”和"可”作声符来配合成的。 从许慎的定义和例字,可以看出其所谓形声字的特点:1.是合体字。2.偏旁有的表义是形符,有的表音是声符。
五、简述形声字的形成。(20分)
答: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具体如下:
(1)表意字上加注音符。例:雞简化字作鸡,鸡的初文是象物字,加注了音符“奚”,象鸡的形符被换成了鸟,成了一般的形声字。
1.有声符的合体字迅速发展,形声字取得了明显优势,形声字较多。并且地域性特点突出(诸侯割据造成地区间的文字异形)。总的说来,三晋端庄、整饰,齐国修长、匀称,燕国则较刻板,秦国则刚柔相济,楚国舒阔流转。
2.省变,难以尽用六书分析,假借现象多;讹变现象十分激烈。如“奔”字。
3.偏旁不固定;笔画以及偏旁的减省(简化)、增益(繁化)、变换。简省之例如(铸、马、为、敬、邯郸)。总之,战国期间,简化、草率的字体大量流行,今日简化字中的一些极简形体,像“无”、“礼”、“弃”等,都可以在这一时期的文字中找到其原型。有的甚至比今日的简化字还要简化。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二、简述西周金文的字形特点。(20分)
答:西周金文的字形的特点:合体字明显增加;字形较甲骨文稳定;合文数量减少;笔画逐渐线条化、平直化;行款基本固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5.我国文字学诞生的标志。《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诞生的标志,"汉文字的一切规律,全部表现在小篆形体之中,这是自绘画文字进而为甲文金文以后的最后阶段,它总结了汉字发展的全部趋向,全部规律,也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全部精神。"(姜亮夫《古文字学》5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说文解字》,后人才得以认识秦汉的小篆,并进而辨认商代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的古文。
3. 字形较甲骨文稳定,有的字和偏旁逐渐趋于定型,异体字相对减少。例如甲骨文“逆”字,有从彳、从止、从辶(辵)三种偏旁者,西周金文基本上固定为后者。
4. 虽有合文,但是较甲骨文数量大大减少。其拼合方式,常见的为上下拼合式,其次是兼体式、加合书符号式。
5. 块面笔画逐渐线条化,曲折笔画逐渐平直化。早期汉字源于图画,所以有相当一些文字不是由线条构成,而是包含了成块面的笔画,很难涂写;同时,随所像客观物体的外形而出现各种曲折蜿蜒的笔画,不便书写,这些文字风格在西周金文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1. 西周金文记载内容极为丰富,征伐铭功,册命赏赐,祀典诰命以至诉讼契约,均可载入铭文,垂示后代。留存于世的铭文,字数在数十以上者,不下六、七百篇,甚至出现了490字的《毛公鼎》这样的鸿篇巨制,其价值不亚于《尚书》的典、谟。这说明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已显著提高。
2. 新的独体字很少出现,有声符的合体字明显增加。其表现:一是甲骨文中原无声符的字被加上声符。例如:“其”字,甲骨文像簸箕形,金文中有加声符者;“宝”字甲骨文为会意字,金文多加声符“缶”。二是一些甲骨文中罕见部首的形声字数增多。例如心部、金部、衣部、言部的形声字,在金文中大量出现。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4.作为简化的形式,兼体式合文大量增加,仍有合文。
5.形体歧异繁多,文字美术化。
现根据六国文字所用材料的不同,拟分简帛文、六国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文以及《说文》和《三体石经》中古文(玉石文)等。
四、简述《说文解字》。(20分)
答: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一、简述甲骨文的字形特点。(20分)
答:象形性强,但已经符号化;结构上六书皆备;字形不固定,异构多;合文多;笔画瘦硬夺方折;行款自由。具体表现在: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2.首创部首编排法。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3.以形说义。《说文解字》说解文字的一般格式是:首先解释字义,其次分析字形结构,然后根据情况补充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引经作为书证,用"读若"标音,等等。对于部首,都要标明"凡某之属皆从某"这样一句话,而对于部首所辖的字都要标明"从某"来呼应。"从"表示在形体上和意义上的从属关系。因为《说文解字》只解释字的本义,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列举一个义项,如果有必要说明另外的意义,则用"一曰"表示。《说文解字》是按照文字学的要求解释本义,努力做到两个统一,即:形和义的统一,文字和语言的统一。所谓形义统一,是说《说文解字》全面分析了小篆的构形体系,根据字形来解释文字的本义。所谓文字和语言统一,是说《说文解字》的释义是直接从文献语言中概括出来的,是与文献语言相符合的。
(2)表意字字形上部分改换成音符。例:何是负荷的“荷”的本字,何的表意初文象人肩荷一物,后来人形简化为一般的人旁,象所荷之物的形符改成形近的“可”,成为从人可声的形声字。
(3)在已有文字上加注意符。a.为明确假借意而加意符。例:师,本当师众讲,汉代假借它表示狮子,后来加注犬旁分化出从犬师声的狮字。b.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例:“取”字引申有娶妻的意思,后加注“女”旁分化出“娶”字表示这个引申义。c.为明确本义而加意符。例:“它”是“蛇”的初文,“蛇”为了明确“它”的本意,在本字上加注意符而成后起本字。
6. 行款基本固定,一般从右往左直行书写,成为后世汉字书写的典型款式,在西周晚期,每篇铭文字体的大小趋于一致,甚至还出现了打格子书写的现象,力求字形方正匀称,奠定了汉字的方块形式。
三、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20分)
答: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是我国战国时期东土齐、燕、赵、韩、魏、楚等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是一部供人查检的字典,同是也是一部供人通读的有理论有体系的文字学著作。读《说文解字》贵在融会贯通,能够综合运用书中有关形、音、义的各种资料。这主要包括:一是综合利用《说文解字》正篆下的说解及旁见的说解,二是综合利用《说文解字》的被训释字及训释字,三是充分利用《说文解字》的重文、引经的异文以及读者。要做到综合运用,最基础的工作是把散见的形、音、义的资料一一系联起来,互相参见,其中有些资料要集中起来,抄在本篆的书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