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软件外包的现状

合集下载

外包行业年度总结范文(3篇)

外包行业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外包行业作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

2023年,我国外包行业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和市场的波动后,逐渐恢复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方面对2023年外包行业进行总结。

二、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和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外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三大领域均实现稳健增长。

1. 信息技术外包(ITO):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企业对IT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ITO市场规模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2. 业务流程外包(BPO):BPO市场规模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人力资源、财务、客户服务等领域的BPO需求旺盛。

3. 知识流程外包(KPO):KPO市场规模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随着企业对高端服务的需求增加,KPO市场前景广阔。

三、行业现状1. 行业竞争加剧:随着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一方面,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外包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企业对服务质量和价格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外包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2. 技术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外包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许多外包企业开始运用这些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

3. 产业链合作加深:外包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四、发展趋势1. 服务领域拓展:随着企业对服务的需求不断升级,外包行业的服务领域将逐步拓展至更多领域,如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教育等。

2. 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外包行业将围绕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服务,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3. 全球化布局: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我国外包企业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

对日软件外包概述

对日软件外包概述

2019/10/15
28
对日软件外包发展趋势
软件外包业务向中国迁移
• 随着软件外包大国印度的环境的恶化,中国的政治 稳定和成本优势日益突显。
• 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社会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 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好于印度。
• 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使劳动力成本低于印度,北京 软件高级工程师的年薪不过10万-15万元之间,而 一个有3年左右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月薪约为 6000元,是目前美国硅谷“行价”的八分之一,是 印度的二分之一。
7273 泰国
3905 新加坡
3837 印度
2913 马来西亚
2721 越南
参加日语能力测试人数
34
对日软件外包发展趋势
对日软件外包服务内容的发展趋势
• 最初以程序编写和单体测试为主,现在发展到软 件开发中的中高级过程(外部设计,结合测试 等)
• 软件的系统应用和BPO(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的服务模式将会受到发包商 的青睐。
• 有着印度不可比拟的对日的语言和文化优势。
2019/10/15
29
对日软件外包发展趋势
日本选择中国进行软件外包的原因
人力成 本差异
文化地 缘优势
日本经济和 信息产业的
发展
2019/10/15
30
对日软件外包发展趋势
日本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基于日本经济不断回暖的预期,日本企业尤其是 金融行业,已经开始释放大量IT 需求以替换旧的 IT 系统,这些需求绝非本土IT 公司自身可以消 化,必然会有相当部分的软件开发工作被外包。 2001 年10 月的一份统计数字表明,80%企业的 信息化投资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日本整体在 IT产 业的投资不断增加的同时,又尽量压缩开发单 价。这是促使日本软件开发企业在中国积极寻求 软件开发外包业务的主要原因。

对日软件外包产业中的竞争格局与竞争策略研究

对日软件外包产业中的竞争格局与竞争策略研究
对对 日软件外包产业链中的发包方企业与承包方企业层次 结构的分析 ,试 图阐明对 日软件外包产业链 中的 目益复杂
孙 ,孙——重孙似 的家族 式关 系 ,体现 了 日本软 件
与服务外包市场一定程 度的封 闭性 ,故海外 软件 开发 商
很难 进入 日本 的总开发 商序列_ 。 5 J 在 日本能够作 为总 开发商 承接大 型客户 系统 开发 的 企业 只有 3 0多家 ,而能够 承接 中型客户系统开 发的企业 也只有约 30多 家 ,这 些企 业具 有对软 件总 体 规划 ,分 0 析 ,设计的高端人才与 技术 ,通过 层层 分包 利润较 低 的
软件 外包业务 的承 包国以及 承 包企业也 在 日益增 加 ,参与 对 日软件 外 包业务 的 商业模 式也 呈 多样化 趋
势 ,对 日软 件 外 包 市 场 的 竞 争格 局 1趋 激 烈和 复 杂化 。通 过 对 对 日软 件 外 包产 业 链 中 的发 包 方 企 业和 承 3
包方企业层次结构的分析 ,试图阐明对 日软件 外 包产 业链 中 日趋复 杂的竞 争格 局并 给 出相 应 的竞争 策
力资源丰富 ,成 本低廉的中国 ,印度等亚洲发展 中国家 ,
件;i J a 战略还提出要广泛普及并落实 “ —an p 国民电子个人
信箱” ,为国 民提 供专用 账号。总体来说 ,从 “ —Jpn e aa” 到 “ —Jpn U aa”再到 “—Jpn ,随着时代的变化 ,日本的 i aa” 信 息化建设也实现 了 “ 三级跳” ,这又大大的推动了 日本软 件业和软件外包的发展L 。 4 J
此 日本软件企业 的关系是金 字塔型 的 ,位于 金字塔 顶端
的企业为总开发商 ,也称为一级开发商 ,处 于支配地 位 , 与它形成直接供给关 系的软件 企业 为二级 开发商 ,如此

发展对日软件外包,提升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

发展对日软件外包,提升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

发展对日 软件外包, 提升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
黄 庐 进 ,康 文 娟
( 东 理 工 大 学 商 学 院 ,上 海 2 0 3 ) 华 0 2 7
摘 要 : 过 分 析 我 国软 件 外 包业 务 的发 展 现 状 , 出在 现 阶段 通 过 发 展 对 日软 件 外 包带 动 我 国软 件 产 业 发 展 的 现 实 意 通 指 义 所 在 , 对 软 件 企 业 如 何 突破 规 模 瓶 颈 、 才 瓶 颈 和 知 识 产 权 障 碍提 出意 见 和 建议 。 并 人
1 理 论 综 述
随着全球 外包 业务 的不 断发展 , 越来 越 多的经济 学家开始 对这 一商业 形式 进行研 究 , 中 比较 有影 响 其 力 的是 产品 内分工理 论 。产 品内分 工理论 在 2 0世纪
理论框 架 中引入 了新 制 度 经 济学 中 的企 业 和组 织 理 论, 结合博 弈论 方法 , 国际 贸 易理 论 涉 及 到 的微 观 将 基 础表 达得 全 面而清 晰 , 尝试 从 根本上 解释世 界 范围 内产 品 内分 工经 济现 象 的真 实原 因及 其对 世 界 贸 易
商业评 论 》 中提 出 的 , 后便 在全 世 界 范 围 内蓬 勃 发 之
展起来 。2 0 0 6年 , 球 范 围 内 的离 岸 外 包 总 规 模 达 全
到 86 0亿 美 元 , 0 主要 集 中在 软件 、 融 等 领 域 。全 金 球软件 外包业 务 总量 已超过 10 0亿美 元 。印度 、 0 爱 尔兰都 通过 承接 国外 软 件外包 而取 得 了巨大 的成 功 。 近年来 , 由于成本 问 题 和跨 国公 司 的 战略 调 整 , 来 越
提 高两 国 的就 业 和工 资 率 ; 外 , 包 还可 以提 高企 此 外

中国软件外包市场现状开发论文

中国软件外包市场现状开发论文

浅谈中国软件外包市场的现状与开发对策摘要:软件外包是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国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于日本,而在全球软件消费市场中,日本所占比例很小,因此,中国软件产业要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

本文分析了世界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动态、格局以及我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所面临的现状,探究发现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的桎梏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软件外包;中国市场;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f426.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hina’s software outsourcing marketfang yun(qianjiang colleg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abstract:software is the world’s software outsourc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trend.china’s software outsourcing business mainly from japan,while consumption in the global software market in japan the proportion is verysmall,therefore,china’s software industry to develop,we must vigorously develop software outsourcing servic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orld’s software outsourcing industrytrends,structure,and china’s software outsourcing industry is fa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to explore that china’s software outsourcing development of the shackles and rar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keywords:software outsourcing;chinamarket;status;analysis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以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日软件外包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

对日软件外包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
经 济 一 直 不 景 气 2 0 0 3年 日 本 I 服 务 成 长 率 仅 为 T
( ) 国人 力 资 源 成 本 低 廉 。 日本 最 初 尝 试 在 韩 1我 国和 台湾 开 展 外 包 业 务 . 由 于 韩 国 和 台 湾 的 成 本 与 但
日本 差 距 不 大 . 要 承 担 外 包 带 来 的 风 险 . 又 日本 又 开 始 将 目光 转 向 印 度 。 度 虽 然 在 欧美 外 包 业 务 上 有 着 印
三 峡 高教 研 究 S n i H g e d ct nR sac e axa ih r u a o ee rh s E i
的加 速 到来 . 件 外 包 已经 成 为 发 达 国家 的 软 件 公 司 软
日本 I T人 员 平 均 每 人 的 月 单 价 为 9 — 0 0 1 0万 日 元 . 包 至 印 度 为 4 — 0万 日元 , 包 至 韩 国 为 8 外 05 外 0万 日元 . 外 包 给 中 国 的 人 月 单 价 只 有 14即 2 — 0万 而 / 53
日元 另 一 方 面 。 日本 人 口结 构 呈 现 老 龄 少 子 趋 势 , 战
降 低 成 本 的 一 种 重 要 的 手 段 . 为 世 界 软 件 产 业 发 展 成 的重 要 趋 势 。 目前 全 球 的软 件 产 值 中 , 分 之 一 需 要 三 通 过 对 外 发 包 来 完 成 。2 0 0 7年 , I DC预 测 全 球 应 用 软 件 外 包 市 场 平 均 每 年 以 2 .% 的速 度 增 长 。其 中 , 92 中
I T外 包 服 务 是 社 会 分 工 不 断 细 化 和 I T技 术 发 展
得 天 独 厚 的优 势 并 取 得 了 成 功 , 印 度 与 日本 在 语 言 但 和 文 化 方 面 有 着 巨 大 的 差 异 , 存 在 着 地 理 位 置 和 时 又 差 的 问 题 . 印 度 开 展 对 日外 包 业 务 未 能 取 得开 始 将 开 展 外 包 业 务 的 焦 点 锁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

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日益加快,以IT为核心的国际软件外包尤为明显。

我国已经把软件产业定义为为信息产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给予相应鼓励政策支持其发展。

在此背景下,积极展软件外包有利于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

软件外包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的理认仅指需求方将单纯的围绕软件而进行的设计、编码、测试、后期维护等行为委托给外部服务供应商,广义的理解指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包括IT系统部件的采购、安装、集成与交付使用,IT系统构架、性能评估、更新策略的升级,应用软件系统的策划、开发、测试和交付,IT及软件系统的维护、评估、更新策略和升级,业务所需的数据服务、格式转换、维护与更新,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更新与维护等。

当软件外包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等方式实现时,即可以认为是国际软件外包。

国际软件外包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竞争日益加剧、技术快速进步、政府宏观政策促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得到快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际软件外包发展十分迅猛,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跨国公司作为软件外包的主体,出于技术控制的考虑,软件研发外包的内部化越来越明显。

发包的项目中,软件服务项目已经超过软件产品所占比重,而且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软件外包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少数发包国和印度、中国、俄罗斯等少数承接国。

一、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1.从宏观的产业层面来看,发展速度很快(1)增长速度很快。

尽管中国与印度一样,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开始承接国际软件外包项目,但印度在20世纪90年中期就已经快速发展,而中国直到2003年前后才开始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

大连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以对日承接软件外包为例

大连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以对日承接软件外包为例

一、软件外包相关概念简述当今世界每天都在经历着变革,外包仅仅是众多重大变革中的一个体现。

全球科技投资的大规模增加使得数以亿计的美元被用于铺设宽带、海底光缆,科技泡沫时期这一现象尤甚,计算机越来越普及、软件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所有的变革在新世纪被突然集中到一起,智力工作、智力资本和其他各种工作任务在新孕育出的平台自由传送,并借助这一平台进行分解、分配、生产并最后组合到一起。

这一新生平台不仅为那些依赖于智力的工作拓宽了思路,还为那些可以数字化的劳动或能够被分解的价值链带来了崭新的自由。

除了以IT 为核心的软件外包外,几乎任何一种工作都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外包出去。

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上主要的承接方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全球服务外包60%以上的份额由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亚太国家承接。

拉美的服务外包IT 市场规模2010年为2300多亿美元,其增长率在2011年更是达到9.2%,拉美的巴西、墨西哥等国也都成为非常重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国。

另外,以肯尼亚、柬埔寨、斯里兰卡等为代表的中小贫困、落后国家凭借其廉价的人力成本优势,国内的服务外包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现在所有能够数字化的工作都可以外包到世界上最聪明最廉价的生产商那里,当然也不乏既聪明又廉价的生产商。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数以万计的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如此一来中国便理所当然的成为可与印度比肩的为数不多的不发达国家中的软件外包承接大国。

中国不仅要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承接软件研发、软件市场开拓等高端环节,也要在大连、西安、成都等城市承接软件编码、测试等中低端环节,形成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完整体系,提升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能力。

大连业已成为日本外包的中心,大连之于日本的重要程度有如班加罗尔之于美国和其他说英语的国家。

二、大连对日承接软件外包服务的发展现状辽宁省作为中国服务外包业起步较早的省份,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服务外包业务,成为我国的第一批开展国际外包业务的省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日软件外包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经过十几年间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热潮期迈向了持续发展阶段。

诸多大企业已于2000年前进入中国,并开始摸索如何扩大规模,将外包效果最大化。

根据NRI (野村总研)的统计,中国对日软件外包的出口总量占日本发包总量的70%左右,未来几年仍将继续扩大。

对日软件外包业务发展背景
全球化的竞争迫使企业降低商品及服务的价格,IT企业也开始寻求降低成本以提升竞争力,软件外包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日本最初尝试在韩国和台湾开展外包业务,但由于韩国和台湾的成本与日本差距不大,又要承担外包带来的风险,日本又开始将目光转向印度。

印度虽然在欧美外包业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取得了成功,但印度与日本在语言和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又存在着地理位置和时差的问题,在印度开展对日外包业务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9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将开展外包业务的焦点锁定中国,并取得了成功。

日本IT人员平均每人的月单价为90-100万日元,外包至印度为40-50万日元,外包至韩国为80万日元,而外包给中国的人月单价只有1/4即25-30万日元。

另一方面,日本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少子趋势,战后的1947年日本出现第一次婴儿潮,这一代人于2007年退休,日本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IT行业导致日本IT从业人员严重不足。

目前日本IT从业人员约为57万人,有42万人左右的缺口。

据统计,2004年中国IT从业人员为123万人,中国作为最大的供给基地受到日本关注。

此外,日本虽然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经济一直不景气。

2003年日本IT服务成长率仅为5.7%,而中国软件产业的成长率高达30%以上。

在日本国内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开拓国际市场成为日本IT企业的课题,而高速成长的中国自然进入了日本各IT企业的视线。

在国际化的潮流下,大力开展海外业务,借用其他国家劳动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004年开始日本技术从业人员特别是软件开发类工作签证的取得率明显上升。

2005年开始,中国赴日工作的技术人员急剧增加,专门为日本软件公司提供人才服务的中国派遣公司遍地开花。

赴日技术人员一部分人以提升自我语言及技术技能为目的,也有一部分人为了获得较国内更高的薪酬回报为目的,虽然大量中国技术人员的涌入,不乏对日本人才市场秩序带来一定扰乱,但经过一段时期的沉淀,其中的一部分人将成为熟知两国文化,促进中日IT业发展的桥人才(在对日软件外包行业中,精通日语,熟知日本文化,能够起到沟通作用,促进项目成功的人才)。

主要对日外包城市特点分析
中国政府及中国软件行业也在全力推进软件外包事业。

2004年初,将北京、上海、大连、深圳、西安和天津设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重点培育,形成产业集中优势。

各出口基地特点有所不同,下面分别对北京、上海和大连三个外包一线城市加以分析。

北京:
以涉足中国市场为目的的日本企业多将在华总部或研发中心设在北京。

欧美外包虽然占主体,但2002年之后,对日业务有扩大的趋势,且较编码测试类的外包项目相比,包括设计在内的上流工程不断增多,与大连IT企业M&A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上海:
上海的气候及氛围得到多数日本人的喜爱。

周边的苏州,杭州,南京,无锡等城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由于上海人力资源成本偏高,多数人无法适应日本企业的加班文化而导致员工管理等原因,日本IT企业在上海的据点多为发包管理中心,规模较小,将项目发往周边的杭州,无锡等城市。

大连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产业形成了产业集中的特点。

大连软件园内500家左右企业85%以上从事对日软件外包。

2005年软件出口排名的第二名华信及第三名海辉都是大连的企业。

第一名总部设在沈阳的东软也在大连开设多个开发中心。

世界500强企业有33家进入大连,开展对日业务。

大连汇集了东北三省的人才,在日语能力方面优势突出,没有北京的精英意识及上海人才的野心,更适合从事技术能力要求不高,但对品质要求苛刻的日本项目。

未来发展趋势
各权威研究机构纷纷预测中国对日外包市场将继续扩大,除此以外,也将呈现新的格局和趋势。

目前中国多数从事对日软件外包的企业仍以附加值低的编码测试业务为主,靠低成本吸引客户。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力资源成本快速攀升,中国较越南,菲律宾等地失去了成本优势。

向产业链上游发展,开展设计,咨询等业务可视为其中的一个出路。

中国对日软件外包虽然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大连为中心,向西安、武汉、成都等内陆城市发展的格局。

但多为中小企业,2004年末获得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10607家,但95%是2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10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1%左右。

龙头企业的东软集团7000名左右员工,难以与印度大的软件企业相比。

继海辉收购北京天海虹业,美国Envisage Solutions,软件业兴起并购热潮,逐渐形成大公司垄断的趋势。

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对日软件外包模式逐渐成熟,日本企业的发包控制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中国企业接包经验更加丰富,提升了外包项目的成功率。

项目从发包到运用形成了流程化,并培养了大批熟悉两国文化及商业习惯的人才。

日本十分重视保护信息安全,2003年5月30日出台了个人情报保护法。

外包存在着信息安全泄漏的风险,很多IT企业的最终用户对于外包持谨慎态度或者在软件测试阶段不提供真实的测试数据,而是由中方企业自己造出数据。

2005年开始,大连市积极推进中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采用日本信息安全认证P-Mark 的同等标准,推行PIPA,并将于2008年6月与日本的P-Mark认证体系互认。

届时,中国通过PIPA认证的企业可以获得日本企业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认可。

中国企业也将会更加重视信息安全的保护,否则将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