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原料化验报告
油页岩性能检测及其结果分析

油页岩性能检测及其结果分析朱文鉴1王镇泉2(1.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摘要:本文介绍了吉林扶余矿区和辽宁野马套海矿区的油页岩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的检测结果,结合油页岩的物理力学特性数据,作者分析了在油页岩矿区进行钻探施工采用PDC钻头的适应性和泥浆体系的优选结果。
为油页岩矿区进行地质勘探施工的钻头选型和泥浆体系优选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油页岩、适应性、试验分析油页岩是一种高灰分(>40%)的固体可燃有机矿产,低温干馏可获得类似天然石油。
它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常见的无机物有石英、粘土、长石碎屑物、碳酸盐等,有时还含有铜、钴、镍、钛、钒等化合物。
含油率>3.5%,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为腐泥质、腐殖质或混合型,其发热量一般大于4186.8kJ/kg,仅次于煤的发热量。
油页岩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又属非常规油气资源,在提供动力燃料和热电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居世界第4位。
我国油页岩主要分布在20个省和自治区、47个盆地,共有80个含矿区。
全国油页岩资源为7199.37亿T,如果将油页岩折算成页岩油,全国页岩油资源为476.44亿T,如果扣除油页岩开发和干馏过程中的损失,全国页岩油可回收资源为119.79亿T。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大,油气资源又相对缺乏,急切需要寻找和开发可替代能源,因此开发利用油页岩是重要的可行的发展之路。
1 油页岩力学特性测试解决油页岩地层的钻探工程问题是加快油页岩勘探开发进程的必要条件。
为解决油页岩钻探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采集了吉林和辽宁省油页岩矿区的油页岩(见表1、图1),进行了油页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力学性能等指标严格测试。
为油页岩钻井液优选、破岩工具研制、钻进规程优化、油页岩开采等提供基础数据。
图1 野外采集的油页岩样品1.1 压入硬度、塑性系数测试岩石硬度是岩石抵抗其他物体刻划或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其衡量单位是Pa(帕)或者MPa (兆帕)。
页岩砖生产原材料

生产页岩砖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页岩、煤矸石和粘土等。
其中,页岩是最常用的原材料,占到生产成本的70%左右。
它是一种沉积岩,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矿物质,经过高温烧结后可以形成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砖块。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废弃物,也可以用来生产砖块,但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如脱硫等。
粘土则是生产粘土砖的主要原料,但由于环保和资源保护的原因,现在逐渐被其他原料所取代。
除了原材料外,页岩砖生产还需要水、电力和燃料等辅助材料。
岩石试验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产地 主要仪器设备
岩石试验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委托单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判定依据 代表数量 类型规格
序号 1
2
密度 试验
3Hale Waihona Puke 4单轴抗 压强度5
6
抗冻性 试验
检测 结论
检测项目 含水率
密度 饱和密度 干密度 天然密度 空隙率 吸水率 天然状态R 烘干状态Rd 饱和状态RWw 冻融后状态RQ 软化系数 冻融质量损失率 抗冻系数
(%) (kg/m3) (kg/m3) (kg/m3) (kg/m3)
(%) (%) (MPa) (MPa) (MPa) (MPa)
(%)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备注
批准:
审核:
批准日期:
月
年
日
试验:
岩石的组成实验报告单

岩石的组成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岩石样本的分析,了解岩石的组成成分,探究不同成分对岩石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显微镜2. 岩石样本:包括花岗岩、石灰岩和页岩等3. 实验台4. 实验记录表格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并清洁表面杂质。
2. 将岩石样本放置在实验台上,用显微镜对样本进行观察。
3. 观察样本的颜色、晶粒大小、晶粒排列方式等特征,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4. 对样本进行化学试剂反应实验,以确定样本中的成分。
例如,用盐酸滴在岩石表面,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判断是否含有碳酸盐类成分。
5.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不同岩石样本的成分组成,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花岗岩样本:颜色多为灰色、白色或粉红色。
晶粒较大,排列紧密。
成分主要包括石英、长石和云母等。
这些矿物质的共同作用赋予花岗岩坚硬耐磨的特性。
2. 石灰岩样本:颜色多为白色、黄色或灰色。
晶粒较细,排列较松散。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
石灰岩容易溶解,形成洞穴等地貌特征。
3. 页岩样本:颜色多为黑色、灰色或褐色。
晶粒微细,难以辨认。
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和有机质。
页岩具有较强的隔水、隔气特性,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透等方面。
五、实验总结与思考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不同岩石样本的组成成分有了初步的了解。
花岗岩富含石英、长石和云母,具有坚硬耐磨的特性;石灰岩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容易溶解形成洞穴;页岩主要由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构成,具有隔水、隔气的特性。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不仅了解了岩石的组成成分,还对不同成分对岩石性质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对于我们在地质勘探、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样本的选择有限,无法包括所有类型的岩石;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也可能存在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扩大样本范围,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页岩油评价报告(新)2019

mgKOH/g
0.69
凝固点
℃
33
残 炭
%(m/m)
19.89
灰 分
%(m/m)
0.26
分子量
-
985
元
素
分
析
碳
%(m/m
88.27
氢
%(m/m
9.36
硫
%(m/m
0.386
氮
%(m/m
0.50
金
属
含
量
铁
μg/g
99.7
镍
μg/g
7.38
钙
μg/g
26.6
钠
μg/g
67.1
钒
μg/g
0.341
\
5.808
\
1.626
-17
44.6
300-320℃
9.70
39.59
0.8617
\
0.46
401
\
\
8.623
\
2.017
-5
50.0
320-340℃
7.04
46.63
0.8793
\
0.38
496
\
\
13.26
\
3.221
1
51.0
340-360℃
6.60
53.23
0.8819
\
565
\
\
\
4.065
10.23
\
176
907
\
1.195
\
/
/
33.5
180-200℃
5.22
7.28
0.7992
8.40
地质勘探报告页岩参数

地质勘探报告页岩参数页岩是一种具有独特特性的沉积岩石,其参数评价对于地质勘探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页岩的参数分析和评价内容。
1. 岩石成分:页岩通常由细粒的颗粒状沉积物组成,主要成分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
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以确定岩石样品的成分和相对含量。
2. 粒度分布:通过岩石样品的粒度分析可以了解岩石中不同颗粒大小的相对含量。
一般使用激光粒度仪或筛分方法进行分析,并绘制粒度分布曲线。
3. 孔隙度和孔隙结构:页岩的孔隙度一般较低,主要以微细孔隙和毛细孔隙为主。
通过压汞法或气体吸附法可以测定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参数,如孔隙体积、孔隙直径分布等。
4. 孔隙流体性质:页岩的孔隙流体性质包括孔隙水和岩石中的吸附气体。
通过孔隙水的离子浓度、离子组成和pH值等分析可以了解页岩中的孔隙水性质。
使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或气体吸附法可以评估吸附气体的性质,如吸附量、冷凝压力等。
5. 饱和度:页岩的饱和度是指孔隙或裂缝中被流体填充的程度。
通过测量样品的饱和水含量或进行核磁共振(NMR)分析可以评估饱和度。
6. 岩石物理性质:包括岩石的密度、声波速度、电阻率等。
测定岩石样品的密度可以采用气体置换法或饱和浮法,声波速度可以通过超声波测量仪进行测定,电阻率则可以使用电阻率仪测量。
7. 岩石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等。
通过压缩试验、弹性波速度测量和剪切试验等方法可以评估页岩的力学性质。
以上参数分析和评价对于正确评估页岩的储层特性和勘探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地质勘探中,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参数,可以为页岩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页岩油化验报告

页岩油化验报告一、引言本文旨在分析页岩油样本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以提供对该样本的详细了解。
通过化验报告,我们能够了解页岩油的烃类组分、含水量、密度等关键指标,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页岩油提供参考。
二、实验方法1. 样本收集从现场采集页岩油样本,并妥善封存,以保持样本的原始状态。
2. 样本制备将采集到的页岩油样本进行研磨,以获得均匀的粉末状样品,以便后续的化学分析。
3. 化学分析使用标准的分析方法对页岩油样本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包括烃类组分、含水量等参数的测定。
4. 物理性质测试通过实验测量页岩油样本的密度、黏度等物理性质指标,以了解其在常温下的流动特性。
三、结果与讨论1. 化学组成分析经过化学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烃类组分:页岩油样本中含有丰富的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芳香烃和环烷烃等。
其中,烷烃类化合物占总烃类组分的70%,芳香烃和环烷烃分别占20%和10%。
•含水量:通过水分析仪测定,页岩油样本的含水量为5%。
2. 物理性质测试结果经过物理性质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密度:页岩油样本的密度为0.9 g/cm³,表明其相对于水的密度较小。
•黏度:通过黏度计测量,页岩油样本在室温下的黏度为50 cSt,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结果讨论根据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页岩油样本富含烃类化合物,其中烷烃类为主要成分,表明该样本具有较高的燃烧性能。
•页岩油样本含水量较低,适用于进一步的炼油加工和利用。
•页岩油样本的密度较小,黏度适中,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输送和加工。
四、结论通过化学组成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我们对页岩油样本的特性有了初步了解。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页岩油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在未来的工程应用中,可以根据这些数据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实现对页岩油的高效开发利用。
五、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页岩油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研究. 石油科学技术杂志,20XX,XX(X):XX-XX.六、附录页岩油样本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详细数据见下表:测试项目结果烃类组分烷烃70%芳香烃20%环烷烃10%含水量5%密度0.9 g/cm³黏度50 cSt。
页岩砖检验报告

页岩砖检验报告1. 引言本文档为页岩砖检验报告,旨在对所测试的页岩砖样品进行质量评估。
通过对样品进行多项检测和分析,以及对结果的解读和总结,可以清楚地了解页岩砖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产品质量控制和改进提供参考。
2. 测试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评估页岩砖样品的质量,并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通过测试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可以对其强度、均匀性和耐久性等进行评估,为产品生产和市场推广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3. 实验方法3.1 物理性能测试3.1.1 外观检查:对样品进行外观观察,检查是否存在破损、开裂、变形等情况。
3.1.2 尺寸测量:使用卡尺对样品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进行准确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1.3 压缩强度测试:使用万能试验机对样品进行压缩强度测试,按照相关标准施行测试并记录结果。
3.2 化学成分分析3.2.1 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量其主要元素含量,并记录分析结果。
3.2.2 烧失量测定:通过称量在高温下样品的质量损失来确定烧失量的含量,并记录测定结果。
4. 实验结果4.1 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样品外观:经外观检查,样品表面平整,无破损、开裂、变形等情况。
尺寸测量结果:样品长度为XX cm,宽度为XX cm,厚度为XX cm。
压缩强度测试结果:样品的平均压缩强度为XX MPa。
4.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结果:样品中主要元素含量如下:•氧气含量:XX%•硅含量:XX%•铝含量:XX%•钙含量:XX%烧失量测定结果:样品的烧失量为XX%。
5. 结论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页岩砖样品的物理性能良好,外观完整,无明显缺陷。
2.样品的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压缩强度达到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
3.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主要含有氧气、硅、铝和钙等元素,符合预期的化学组成。
4.样品的烧失量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砖块的烧结质量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岩原料化验报告
一原料实验
委托中扬公司对唐河西岗的两种页岩原料分别进行了理化性能测试,各项指标如下:
⑴原料基本性能
灰白色页岩:呈灰白色,块状,松散容重1.8g/cm3,自然含水率6.2%;莫氏平均硬度2.4。
褐色页岩:呈浅褐色,块状,松散容重 1.68g/cm3,自然含水率
6.8%;莫氏平均硬度2.2。
⑵原料实验前准备
把送检原料各取4kg分别用小型锤破粉碎机粉碎后过筛(孔径≤2mm),筛下料储存好备用。
①各取1kg筛下料烘干后进行化学成分和发热量测试,结果见下表:
②各取筛下料1kg分别加水陈化72h后,用小型双级真空挤砖机挤出泥条,各取泥条500g,进行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见下表:
⑶物料的颗粒组成分析
把送检原料分别用锤破粉碎后剩余原料进行筛分结果见下表:
表3 页岩原料颗粒组成
从表3中可以看出,2种页岩原料中小于0.1mm的颗粒都在50%以上,有利于成型。
⑷制砖原料综合性能评价
2种原料干燥敏感系数均接近1,属中敏感性原料。
生产中应控
制干燥速度,才不易产生裂纹,总收缩不大,可生产合格产品。
2种制砖原料的塑性指数为11~12.5之间,大于7,小于15,属
中等塑性原料,利于成型。
⑸结论与建议
综上各项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①从化学成分来看,2种页岩的物化性能良好,指标大都在页
岩制砖原料的要求范围之内。
②从原料塑性来看,均可用来生产页岩砖。
页岩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原料的颗粒细度和级配,充分混拌是最重要的,此工艺过程可增
强混合料的可塑性,陈化时间为72h,不但有利于水份的均匀化,也
有利于物料的成型性能,防止坯体干燥收缩不均和石灰爆裂现象出现,能使制品表面光滑。
从原料塑性来看,可减少陈化时间。
③从干燥性能来看,它们均属中敏感性原料,干燥收缩适中,适
宜中速干燥。
④从烧成上看,建议温度在940℃~1020℃之间,对窑炉设计及
施工要求较高。
干燥温度建议为11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