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区精神对践行医学科研道德的时代价值

合集下载

论苏区精神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中的渗透

论苏区精神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中的渗透

论苏区精神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学中的渗透【摘要】苏区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时期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

本文论述了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将其渗透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的意义和有效途径,以增强该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苏区精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渗透一、苏区精神的内涵1.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广大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免会有人在危难之时对理想信念发生悲观、动摇,甚至叛变、逃跑行为。

毛泽东同志经过调查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论断。

他满怀信心地说:“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

”“这个‘星星之火’中‘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正确的信念是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动力。

从此,中央苏区人民点燃了胜利希望之火,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始终坚定不移,在保卫苏区的战斗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前仆后继。

中央苏区的主体能够坚持存在近6年时间,中央红军主力撤离后在这块土地上还能坚持3年游击战争,都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伟大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

因而,这一条不仅是中央苏区历史逻辑的自然要求,而且顺理成章地成为苏区精神的首要内涵。

2.求真务实中央苏区革命斗争的有效开展和顺利进行,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范例。

为了抓好苏区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克服“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区革命实际结合,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作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在当时掀起了社会调查热潮,形成了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在苏区斗争时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同时也是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之一。

3.艰苦奋斗在中央苏区斗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落后和国民党残酷的经济封锁,中央苏区的物质生活极其艰苦,中央苏区军民面临着缺衣缺粮缺药等困难。

中央苏区时期医德医风建设思想的现实价值

中央苏区时期医德医风建设思想的现实价值

招生 制度 改 革 , 把 好 医德 医风 的 “ 质 量 入 口关 ” , 无
源关 。这 些思 想和 经 验 , 对 于 新 时期 深 化 高 校 考试
通信作者 : 彭恩胜( 1 9 7 5一) , 男, 江西余干人 , 副教授。E—m a i l : p e s h e n g 0 7 9 1 @1 6 3 . c o m。

8 2・
左铮云等 : 中央 苏 区时 期 医德 医风 建 设 思 想 的现 实 价 值
医德 医风是 医务 人 员 的职 业 道 德 和工 作 作 风 , 是社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在 医疗 卫 生 领 域 的 具 体 体
现 。早在 中央 苏 区时期 , 形成 了强化 医生 生源 质量 ,
关, 从 而完 善 中国特色 的 医疗卫 生事 业 , 具 有极 其重 要 的参 考 价值 。
江 西中医 药大学学 报2 01 4年 1 2 月第2 6 卷第6 期
J OUR NAL OF J I A NG XI U NI V ERS I T Y OF T C M 2 0 1 4 V o 1 . 2 6 N o . 6
g—Yu n,P ENG En —s h e n g
基金项 目: 江西省高校 人文社科基金项 目( J C 1 2 1 8 ) 。 作者简介 : 左铮云( 1 9 6 1一) , 男, 江西永新人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中央 苏 区时期 , 苏维埃 政府 因时 因地 制宜 , 从思 想 上高度 重视 医生 生 源 质量 , 在 招 生过 程 中严 把 生
1 深化 考试招 生 制度 改 革 。 把 好 医德 医风 “ 质 量入
口” 关
健全 医学 教育机 制 , 创新思 想政 治工 作 , 给予各 种保

论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论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苏区精神 ;时代 价值
在2 1 世纪的今天 ,我们重提苏区精神 , 绝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历史不忘祖, 更重要 的是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回顾苏区斗争的历史 , 深刻认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容 , 研究探讨新的 历史时期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 对于贯彻 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综合论坛 2 0 1 4年 2月 ( 上)
论苏区精神的 学院 ,江西 赣州 3 4 1 0 0 2 )
摘 要 :研 究探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 苏区精神 的时代价值 ,对 于贯彻落 实党的十八 大会议精神 ,不断推进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


什么是苏区精神
习近平在 纪念 中央革命 根据 地创 建 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8 O周年座谈会上 发 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 出,在革命根据地 的 创建和发展 中, 在建立红色政权 、 探索革命 道路 的实践 中, 无数革命先 辈用鲜血和生命 铸就 了以坚定信念 、求真务实 、一心为 民、 清正廉洁 、 艰苦奋斗 、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等为主要 内涵的苏区精神 。 苏 区精神是 中国 共产党 、中国工农 红军和苏 区人 民在土地革 命战争时期英勇斗争 的产物 , 体现 了毛泽东 等老 一辈无 产阶 级革命家 及广大 红军 和苏
参考文献 : 【 l 】 苏区精 神新 解读 , 明《 党史 研究与 教学 》 2 0 0 8 , ㈣
命 根据的 ,即苏 区。从历史 的文脉来说 ,它 是井冈山精 神的传承和发展 , 是长征精神 的 直接源泉 。它的最 核心的部分是 :“ 在 斗争 中创造新局 面”的伟大创造精神 ;“ 真心实 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 ,的伟大奉献精神 ;坚 持 真理 , 修正错误 的伟大斗争精神。 二、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苏区精神的内容和时代价值

苏区精神的内容和时代价值

苏区精神有5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丰富厚重。

在近现代,表现党领导民主革命历程的,除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外,还有苏区精神。

宣传和弘扬苏区精神是宣传和弘扬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

苏区精神,就是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

它是各个苏区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表现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历程“精神”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的文脉来说,它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

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

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第一,反对“本本主义”,深入实际调查,“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中央苏区的开辟和发展,是反对“本本主义”,深入实际调查,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硕果。

第二,民主建政,“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开拓进取,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精神状态。

第三,,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

第四,第五,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勇于捐躯的彻底革命精神。

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一)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可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苏区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始经验,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执政兴国,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苏区时期成立的。

(三)苏区精神蕴含着党的建设丰富经验,为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历史之镜。

全国各苏区在那样严酷的历史条件下,特别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在政治思想建设、组织纪律建设、干部素质建设、领导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为造就出一大批治国安邦的党政军优秀领导干部奠定了基础。

战略相持阶段到来的原因1、武汉会战的结束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苏区精神的思想汇报

苏区精神的思想汇报

苏区精神的思想汇报摘要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遗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将对苏区精神的内涵、历史渊源和当代意义进行思想汇报,旨在弘扬苏区精神,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 苏区精神的内涵苏区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和各界人民在苏区建设和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

其核心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百折不挠。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史上独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重要内容。

2. 苏区精神的历史渊源1927年南昌起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第一个独立武装力量,开始探索和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井冈山、瑞金等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坚持游击战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形成了苏区精神的初步雏形。

1934年的长征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历史事件,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奔波,浴血奋战,最终跨越了数万里的险途,最后进入陕北,开创了新的抗日根据地。

长征胜利标志着苏区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历史传承和弘扬。

3. 苏区精神的当代意义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遗产,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历史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苏区精神的当代意义体现在坚定信念、厉行勤俭、团结奋斗、砥砺时代等方面。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内外挑战下,我们需要以苏区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4. 结语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让苏区精神熠熠生辉,指引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以上是对苏区精神思想的汇报,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革命传统和优良品质的认识和传承,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论苏区精神(z修改版)

论苏区精神(z修改版)

浅析苏区精神及其时代意义中共宁都县委宣传部温东升钟庆卫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自始至终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形成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而苏区精神则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和发展苏区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区精神是一种继承,也有着自身丰富的内涵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直接延续和发展,是井冈山精神的展开和放大,同时又是井冈山精神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从井冈山精神到苏区精神,它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

它们在基本内涵方面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品质和优良的作风。

但由于它们所处的时期不同,必然会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容,因而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

苏区时期的斗争较之井冈山斗争具有更丰富、更全面的内容,苏区精神因而较之井冈山精神,在内涵上也有更丰富的发展和深化。

1、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毛泽东针对当时部队存在的各种问题,在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具体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二是对部队进行整编;三是进思想教育,指明革命方向,鼓励士气,坚定革命信念。

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体的来说就是创造了把“支部建在连上”和连以上仍采用党代表制度。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小到大,红军由弱到强,靠的就是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和始终不渝的坚信党的领导、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崇高信念。

到了中央苏区,党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毛泽东为党在不可能做到大量增加工人成分的情况下,确立了一条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觉悟的建党新途径。

主要是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积极开展马克思理论主义论教育,是中央苏区从思想上建党的基础。

中央苏区初期,在革命处于低潮阶段这一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正确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论著。

我对苏区精神的认识

我对苏区精神的认识

我对苏区精神的认识10历史丁惠松100200007“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这是简单的28个字,但是其中包含的精神是深刻的。

苏区精神从无到有,这是对苏区的肯定。

中央苏区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

从时间来说,它占民主革命的四分之一;从内涵来说,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从意义来说,它是新中国的最初雏形。

苏区精神的内容第一,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许多对“精神”内涵的概括都要首先讲理想信念这一条,因为它是产生巨大精神力量的根本源泉。

邓小平说得好:“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第二,反对“本本主义”,深入实际调查,“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开拓进取理念。

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无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是我们党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十分盛行。

对“本本”的迷信、对上级领导机关的迷信,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

中央苏区的开辟和发展,就是不断反对“本本主义”,深入实际调查,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样的开拓性理念的结果。

因此,这应当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涵。

第三,民主建政、“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执著追求。

在井冈山时期,尽管也建立了政权,进行了根据地建设,但由于时间短、战争频繁、根据地不巩固,因而还很难谈得上局部执政问题。

在中央苏区则大不一样,不仅时间长,核心区域的政权比较稳固,且成立了具有国家形态的中央临时政府。

党在中央苏区的执政时间尽管有限,但已初步显示出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苏区精神的地位与时代价值探析

苏区精神的地位与时代价值探析

苏区精神的地位与时代价值探析作者:肖榕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7期摘要:随着苏区精神内涵的明确概述,苏区精神的地位和时代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苏区精神虽然是产生于革命年代,但是其内涵却有着与时俱进的价值。

关键词:苏区精神地位时代价值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人们的视野集聚到了赣南苏区。

《若干意见》中还指出,要提高苏区精神的影响力。

一、苏区精神的内涵习近平同志在2011年北京召开的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专门对苏区精神进行了论述和强调。

他明确概括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指出:“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这一内涵,不仅概括了由毛泽东、朱德同志创建的以中央革命根据地为代表的和当时其他12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共同特点,而且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易于接受。

因此,苏区精神的内涵不仅是学术界相关学者的学术语言,更是上升到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性语言。

苏区精神的内涵可以追溯到党的几代领导人的表述。

毛泽东时期:毛泽东是苏区精神的首创者,他十分重视这一伟大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他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最大光荣”。

邓小平时期:邓小平非常重视苏区精神的传承,邓小平在弘扬苏区精神方面做了许多实事,对于苏区精神的阐述也有精辟论述。

例如在坚定革命意志的方面,邓小平说:“我们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1]江泽民时期:同样关于坚定革命意志方面,江泽民指出:“…三讲‟教育要把理想信念作为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江泽民非常关心苏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要继承“发扬江西老区的光荣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区精神对践行医学科研道德的时代价值作者:周武兵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第01期
“苏区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卓绝、波澜壮阔历时6年的苏区岁月中共同铸就的一种革命精神。

“苏区精神”对于现阶段医学科研领域的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时代价值: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是推动医学科研发展的精神动力;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弘扬医学科研道德的自我要求;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是追求医学科研成功的内在动力;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感是激励医学科研创新的不竭源泉。

苏区精神医学科研学术道德“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卓绝、波澜壮阔历时6年的苏区岁月中共同铸就的一种革命精神。

“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我国医学科研领域出现了一股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歪风。

某些人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客观上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违背了科学精神,给医学科研和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学术不端的问题日益凸显,医学科研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苏区精神”对地践行医学科研道德,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是推进医学科研发展的精神动力
众所周知,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一段特别艰苦的时期,这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艰难,还体现在精神信念上。

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中国革命进行残酷的打压,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造成民主革命处于空前的低潮期,不仅很多民众和党外人士对中国的革命道路一片悲观,在党内也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和模糊的现象。

在此关键时期,毛泽东在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中国革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思想,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属于人民的,这是历史的必然。

这不仅统一了党内的认识,坚定了革命信念,凝聚了力量,还给全国的仁人志士指明了思想上的道路。

正是在这种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的激励下,全国民众才能团结一心,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中国革命努力奋斗并最终夺取了胜利。

今天,时代已经发展到21世纪,虽然医学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但人类健康所面临的威胁也将层出不穷,人类对于疾病的防治、健康的追求,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离不开医学科研,而医学科研本身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而且越是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其难度系数则越大。

医学科学的发展是无数医学科学工作者一代接一代奋斗的结果,医学科研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向前发展,要求医学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定的理想和执着的信念。

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弘扬医学科研道德的自我要求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反思之前革命实践的失败和教训,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弱化和摆脱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影响,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

而想要走出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就必须从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特点的实际出发,也就是从实际出发,这是任何工作的根本。

为了使调查的材料真实客观、符合实际,毛泽东每次开调查会,总是一边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一边亲自做记录。

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先后对寻乌、兴国等十多个地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撰写了一系列调查报告,并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毛泽东这种身体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周密慎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制定一系列正确客观、符合实际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全面保障,也为我们今天搞好医学科研树立了典范。

当前,一些医学科研人员功利目的太强,对于医学科研工作的神圣性认识不够,缺乏医学职业道德的义务与良心,从而做出了种种违反医学科研道德的行为。

诸如伪造个人简历、抄袭他人之作、窃取他人研究成果等违反道德的行为。

有些科研工作者,为了攫取名利,不择手段、弄虚作假,随意更改实验数据,不经过调查研究,仅凭主观臆断而随意编造科研结果,欺世盗名。

这些严重违反了医学科研道德的不良行为,毫无疑问是医学科研的大敌。

众所周知,诚实守信、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基本道德和自我要求。

三、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是追求医学科研成功的内在动力
革命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长期战争,它会有挫折,它会有流血,它会有牺牲,只有经历了血与火的灌溉才能开出胜利的花朵。

尤其是中国革命,面对着国内外强大的反革命力量,更是充满了艰辛。

中央苏区自建立之日起,就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和围剿之中,中央苏区的民众和士兵一直是过着缺衣少粮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革命斗争和建设是异常艰苦的。

即使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不但没有被扼杀,反而是愈发茁壮,连续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围剿,中央苏区不断扩大,根据地的各项建设有条不紊,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隐藏在其后的就是中央苏区军民的不怕困难、无惧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时至今日,医学科研作为一项艰苦异常的探索工作,往往事关人们的生命健康,一项项的医学成果无不是医学工作者历经千辛万苦,经历多种失败和挫折甚至是牺牲自己才能取得的。

而一部医学史,可以说是无数医务人员为之奋斗的献身史。

这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在大部分医学科研人员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

但是不可否认,有些科研工作者受到了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不讲奉献不敬业,只讲索取图金钱;养尊处优、怕苦怕累,缺乏奉献精神,给国家医学科研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给医学科研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四、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感是激励医学科研创新的不竭源泉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反复强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必须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应该一心一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

在苏区,由于敌人长期而严密的封锁,致使苏区广大军民的生活条件特别艰苦,甚至连食盐、布匹、药材等日常生活用品都相当缺乏和昂贵。

疟疾、痢疾、天花等传染病在苏区普遍流行,有的地方还发生瘟疫。

对此,毛泽东强调,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起来进行卫生运动,减少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一个乡苏维埃应负的责任。

同时,苏区医药卫生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当地的资源,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办起制药厂,熬制药液,缓解药品缺乏的矛盾。

没有适合的医疗器械,就用群众日常生活所用的剪刀、竹刀等经消毒后代替,一些手术器械就请来铁匠手工艺人用土法打造。

中国共产党及临时中央政府,创新一流的工作,赢得了苏区群众的广泛信任与支持,这也是中央苏区能够维持六年之久并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天,为了追求名利,部分科研工作者将社会责任感远远地抛之脑后,淡忘了科学研究的真正价值和目的。

马克思曾经指出,科学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作为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拿出自己的学识来为人类服务。

医学科研要始终本着造福人类的纯正目的,这是衡量一个医学科研人员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这是一把永恒的“标尺”。

笔者认为,在医学科研道德教育和道德养成过程中,苏区精神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弘扬苏区精神,践行医学科研道德,对当前医学科研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