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对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影响_刘慧颖

合集下载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球帽附着覆盖义齿种植体周的敏感性研究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球帽附着覆盖义齿种植体周的敏感性研究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球帽附着覆盖义齿种植体周的敏感性研究王丹文姝马国武大连市友谊医院口腔科116001【摘要】目的:通过改进患者的口腔卫生行为并配合应用乳杆菌代谢产物来观察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的牙周变化以寻找一种有效的牙周维护方法, 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

材料和方法:将病例随意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

试验组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给予乳杆菌代谢产物含漱液,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含漱。

含漱方式为3次/天, 20 ml/次, 3 min/次,含漱30 天。

两组含漱液包装一致。

两组病例分别于含漱前、含漱后7天、14天、30天、停药后30天进行临床和微生物学检查。

结果:实验组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含漱液含漱后球帽种植体各项临床指标明显好转,对照组纯净水含漱对球帽种植体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作用。

结论: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的脂肪酸组分提取液制成的含漱液其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厌氧菌,扶植有益菌,且不易产生菌群耐药性。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调节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菌群失调, 维护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的牙周正常菌群,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保证了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

【关键词】种植体周袋;牙周治疗;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乳杆菌代谢产物种植义齿掀起了口腔领域的一场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众多缺牙修复方式的认识,为牙槽骨萎缩的下颌无牙颌患者提供了新的修复方法。

随着种植技术的日益推广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公认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1,2]。

众所周知,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采用粘膜和种植体共同支持型,义齿修复效果好,但由于负载和自洁不利等原因易产生细菌聚集,引发种植体周围炎症和义齿性口炎。

如何治疗预防?这一课题是种植领域中的热点,也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急待解决。

国际上关于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较多,而对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维护研究较少,国内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本试验从口腔微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通过改进患者的口腔卫生行为并配合应用乳杆菌代谢产物以寻找一种有效的牙周维护方法, 促进这一特定人群的口腔健康。

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龈下菌群的研究进展

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龈下菌群的研究进展

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龈下菌群的研究进展陈一;孙亮【摘要】@@ 牙种植修复以其诸多优点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但种植术后失败依然存在.咎其原因,种植患者自身因素、应力分布、种植体设计、种植体表面结构、术后护理等都对失败种植体有一定影响.解剖学上,种植体与周围软、硬组织的结合界面和天然牙的牙周组织有很大差别,前者的结合上皮薄而窄,周围的胶原纤维呈环形排列,细胞间隙大,半桥粒连接不甚完整,胶原纤维与种植体无接触,且没有牙周膜本体感受器,因此Voneiff等[1]认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比天然牙更容易被龈下致病菌产生的内毒素及其代谢产物侵袭、破坏.【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1(021)005【总页数】3页(P569-571)【关键词】种植体;菌群;龈下【作者】陈一;孙亮【作者单位】646000,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646000,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2牙种植修复以其诸多优点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但种植术后失败依然存在。

咎其原因,种植患者自身因素、应力分布、种植体设计、种植体表面结构、术后护理等都对失败种植体有一定影响。

解剖学上,种植体与周围软、硬组织的结合界面和天然牙的牙周组织有很大差别,前者的结合上皮薄而窄,周围的胶原纤维呈环形排列,细胞间隙大,半桥粒连接不甚完整,胶原纤维与种植体无接触,且没有牙周膜本体感受器,因此Voneiff等〔1〕认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比天然牙更容易被龈下致病菌产生的内毒素及其代谢产物侵袭、破坏。

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也是导致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源性微生物特异性粘附于生物材料表面及邻近组织,就是种植体周围炎症的始动因子。

从牙种植体周围龈下微生物角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种植体周围龈下可疑致病菌群口腔是微生物种类最多、密度最高的部位之一。

发现包括有700多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及病毒等,与牙种植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是能形成菌斑的细菌。

超声洁治联合派丽奥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疗效观察

超声洁治联合派丽奥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疗效观察

超声洁治联合派丽奥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疗效观察吴广升;惠光艳【摘要】目的观察超声洁治及联合应用超声洁治和派丽奥对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患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随机将这些病人分为超声洁治组和超声洁治+派丽奥组.在基线、治疗后4周、12周检查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相关变化.结果治疗后4周和12周,在龈沟出血指数(SBI)方面,超声洁治组由基线由(2.23±0.39)下降到(1.53±0.32)和(1.67±0.54),P< 0.05,超声洁治+派丽奥组由(2.35±0.46)下降到(1.13±0.21)和(1.30±0.34),P<0.05;在牙周探诊深度(PD)方面,超声洁治组由基线(4.15±1.17)mm下降到(2.87±0.90)mm和(3.14±0.94)mm,P< 0.05,超声洁治+派丽奥组由(4.23±1.22)mm下降到(2.51±0).83)mm和(2.68±0.34)mm,P<0.05,并且超声洁治+派丽奥治疗组SBI和PD值在4周和8周时均明显优于超声洁治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超声洁治和派丽奥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6(025)004【总页数】2页(P399-400)【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派丽奥;超声洁治【作者】吴广升;惠光艳【作者单位】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口腔科;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种植体周围炎是指发生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可以导致支持骨丧失、种植体骨结合失败,甚至种植体松动脱落,已日益成为种植义齿修复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种植体表面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单纯的机械治疗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种植体周围菌斑生物膜,辅助药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1]。

乳杆菌DM9811挥发性脂肪酸组分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

乳杆菌DM9811挥发性脂肪酸组分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

乳杆菌DM9811挥发性脂肪酸组分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抑制
唐立;文姝;袁杰利;邓燕杰
【期刊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2003(15)2
【摘要】目的 :探讨乳杆菌 DM9811发酵液的挥发性脂肪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普通细菌计数法。

结果 :乳杆菌 DM9811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具有抑制作用 ,以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最强 ,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次之 ,两者都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 :乳杆菌DM9811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对细菌。

【总页数】2页(P69-70)
【关键词】乳杆菌;挥发性脂肪酸;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普通细菌计数法;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唐立;文姝;袁杰利;邓燕杰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教研室;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9.4;R378.11
【相关文献】
1.乳杆菌DM9811脂肪酸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致老年义齿性口炎的作用 [J], 张任秀
2.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治疗义齿性口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肖越红;李武伟;唐立;文姝
3.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对义齿性口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J], 肖越红;李武伟;唐立
4.乳杆菌DM9811发酵液的挥发性脂肪酸组分分析 [J], 唐立;满宏生;黄敏
5.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脂肪酸组分对义齿性口炎患者口腔中白假丝酵母菌的抑制 [J], 肖越红;唐立;文姝;李武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酸杆菌DM9811肽聚糖的分离提取及免疫活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乳酸杆菌DM9811肽聚糖的分离提取及免疫活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乳酸杆菌DM9811肽聚糖的分离提取及免疫活性的
研究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乳酸杆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发酵食品等领域。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能够分泌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聚糖、多肽等。

其中,聚糖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将聚糖从乳酸菌中提取出来进行免疫活性研究,有助于发掘和应用乳酸菌自然产物的生物活性,为乳酸菌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乳酸菌DM9811中分离提取出聚糖,研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为乳酸菌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内容及方法
(1)分离纯化DM9811菌株。

使用LB培养基对DM9811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PCR技术对其进行鉴定。

(2)提取聚糖。

采用离子交换和凝胶层析技术从DM9811菌株中提取聚糖。

通过FTIR、HPLC等手段对提取物进行鉴定。

(3)免疫活性研究。

采用小鼠模型,对提取的聚糖进行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研究,包括细胞毒性实验、活性贴壁实验、免疫增强实验等。

4.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研究预计可从DM9811菌株中分离提取出聚糖,并初步探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

该研究有望为乳酸菌产业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种类聚合物对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仿生矿化的影响

不同种类聚合物对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仿生矿化的影响

""$"
北 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QRS%A(TREUMVLAWSALXM%6LYZ! [M(TY[6GLMAGM6$ !X9C'5)!A9'"!E<>',#,-
B4BC?3233@9e<= ;@B;;@<D@B:BD;<:23;2D8<BK39FGBB4= Ue<:<F974= 24 ;@<;@:<<H:97839FI24<:BC2g<= 3DBFF9C=3# B4= ;@<@2H@<3;8<BK3e<:<F974= 24 ;@<U((0U(6UJ6L6 3DBFF9C=3'EYL%B4BC?3238:9c<= ;@B; BCC;@<;@:<<H:97839FI24<:BC2g<= 3DBFF9C=3e<:<B>C<;9D9I>24<@?=:9d?B8B;2;<e2;@ 6L6'(CC;@<3DBF* F9C=3@B= H99= @?=:98@2C2D2;?'Y@<D9I8:<332c<3;:<4H;@ 9F;@<I24<:BC2g<= 3DBFF9C= 24 ;@<;@:<<H:9783eB3 @2H@<:;@B4 ;@B;24 ;@<D94;:9CH:978# B4= ;@<><3;D9I8:<332c<3;:<4H;@ eB3F974= 24 U((0U(6UJ6L6 3DBFF9C='Y@<3DBFF9C=39FBCC;@<H:9783D97C= <FF<D;2c<C?B=39:> 8:9;<243# B4= U((0U(6UJ6L6 H:978 @B= ;@<><3;B=39:8;294 DB8BD2;?'L4 ;@<GGV*$ D<CC8:9C2F<:B;294 <d8<:2I<4;# ;@<U((0U(6UJ6L6 3DBFF9C= 3@9e<= ;@<><3;B>2C2;?;98:9I9;<D<CC8:9C2F<:B;294 e2;@ ;@<CB:H<3;47I><:9FC2c24HD<CC39>3<:c<='I"+G ,47.#"+& G9I8B:<= e2;@ 9;@<:I24<:BC2g<= 3DBFF9C=3# U((0U(6UJ6L6 3DBFF9C=38:<8B:<= >?I24<:BC2g<= 39C7;294 D94;B2424H>9;@ U((B4= U(6U@Bc<><;;<:8@?32D9D@<I2DBC8:98<:;2<3B4= >29D9I8B;2>2C2;?B4= @Bc<89;<4;2BCB88C2DB;294324 >94<;2337<<4H24<<:24H' @A?BC>D:!\2989C?I<:3% \29I2I<;2DI24<:BC2gB;294% Y2337<<4H24<<:24H% \94<B4= >94<3% 6IBCC24* ;<3;24BC37>I7D93B

探讨ITI螺旋柱状种植体周龈下菌群的变化

探讨ITI螺旋柱状种植体周龈下菌群的变化
s b i g v lmir fo a. e h s 4 TI mp a t r n ld d i h ssu y u gn i a c ol r1 M t od 2 I i l nswe ei cu e n t i t d .Th h g so u i gv lmir - e c a e fs bgn ia c o n b o n hec i ia e o o t li d x a tri ln i gwe e d t ce Re uls I 3、 n h fe mpa t g, in a d t lnc lp r d n a n e f mp a tn r ee td. s t n 1、 6 mo t sat ri ln n i e i t e r t fC C US wa ic e s d n h r t o p fl n u io m i r a e . T ae o a i s h d n t h a e o O C s d s r a e a d t e ae f s i l a d f sfr nce s d i a he r t f b eUu a o c a g d o iusy Th r t o h s f a i d f b ce i r i a l o t e a ei e ods ftr 1 2 h n e bvo l . e ae f t o e o t k n s o a t ra we e smiry t h b s l ne r c r a e 2、 4
mo t s h ae o O C Swa o e n e r tso p r l n u i r lw r ih ri h a e ft e ci ia n h .T e r t fC C U sl w ra d t ae f i l a d f s o i e e h g e n t e c s so l c h s i a f l h n l

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的影响

—46—中国饲料添加剂2021年第3期(总第227期)口好实沃轴豐竺込:i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Customized scheme for AGP free feed!_B M■-—一.-..•一“•产物对大肠杆菌的影响¥好实沃主物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59号院1号楼9层J 903!¥电话:************;传真:************网址: V汤立李雪平(北京好实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1399)摘要:植物乳杆菌作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乳酸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和饲料添加剂领域,由于其代谢产物的耐热稳定性好,抑菌效果明显,同时又具有很好的益生功能,是微生态制剂产品中一种重要菌种资源。

本文用一株分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进行研究,发现其代谢产物耐热稳定性好,在90T水浴处理10min后其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在酸性条件下其抑菌效果显著,在pH=4.0时其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大肠杆菌The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and Its Metabolites on Escherichia coliTang Li Li Xueping(Beijing Heswof Biotechnology Co.,Ltd.Beijing101399,China)Abstract: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s widely used in food preservation and feed additive fields as an important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economic value,Because of its metabolites have good heat stability,An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was obvious,At the same time,it has good probiotic function and is an important strain resource in the products of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s.In this paper,a strain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as isolated and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its metabo­lites had good thermal stability,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E.coli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f­ter10min of water bath treatment at90兀.At the same time,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E.coli was significant under acidic conditions,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 was the best at pH= 4.0.Key Words:Lactobacillus plantarum;metabolites;bacteriostasis;Escherichia coli 乳酸菌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保护剂[1],主要通过生态占位和营养物竞争、形成酸性环境和产第一作者:汤立,硕士,男,研究方向:益生菌发酵及应用,E-mail:******************通讯作者:李雪平,男,研究方向:益生菌剂开发,E-mail:lixueping@汤立,等: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的影响—47—生抑菌的代谢产物等方式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安全、高效和稳定的特点[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52376X(2006)0320184203【论 著】乳杆菌D M9811代谢产物对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影响刘慧颖1,马国武1,唐立2,文姝2(11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辽宁大连 116027;21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教研室,辽宁大连 116027) 【摘要】 目的 从维护种植体周围菌群平衡和种植体远期固持率的角度出发,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对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影响,探索一种适用人群广泛、较少或无副作用、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新型生态治疗药物。

方法 将16例符合种植体周围炎的病例随意分为试验组(乳杆菌代谢产物含漱组)和对照组(纯净水含漱组),分别于含漱前、含漱后3d、7d、30d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105);口腔链球菌、变形链球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105);乳杆菌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有抑制P.g、P.i,扶植口腔链球菌,从而调节种植体周菌群平衡的作用。

【关键词】 乳杆菌代谢产物;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中图分类号】R3781992 【文献标识码】AThe effect of L actobacillus DM9811m et abolite on the subg i n g i va l m i croflora of per i2i m pl an titisL I U Hui2ying,MA Guo2wu,T ANG L i,W EN Shu(College of S to m atology,D alian M edical U niversity,D alian116027,China)【Abstract】 O bjecti ves I n the light of maintain subgingivalm icr ofl ora balance of peri2i m p lant and the distant effect of the i m p lant denture,we observed the effect of L actobacillus DM9811culture on the subgingival m icr ofl ora of peri2i m p lan2titis s o as t o search f or a bi ol ogic agents based on safe,effective and no side effects f or peri2i m p lantitis.M ethods 16caseswith peri2i m p lantitis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 o test gr oup and contrast gr oup.The data of the m icr obi ol ogical para meterswas collected before and on the3th,7th,30th day after the therapy.Result The quantity of P.g and P.iwas decreased whilethat of S.o and S.m was increased after treat m ent in study gr oup(P<0105).Conclusi on L actobacillus DM9811metabo2lite had the functi on of adjusting the subgingival m icr ofl ora balance of peri2i m p lant【Key words】 L metabolite;Peri2i m p lantitis;Subgingival m icr ofl ora 种植体周围炎是对种植体及其周围组织病理状态的统称[1]。

它是一种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健康和患有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龈下菌群构成,发现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是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致病菌[2]。

因此,对种植体周龈下革兰阴性厌氧杆菌的控制,是种植体周围炎治疗的关键。

种植体周围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为超声洁治和抗菌治疗,但效果均不十分理想。

该实验从维护种植体周围菌群平衡和种植体远期固持率的角度出发,观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使用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含漱液前后其龈下菌群构成、数量的变化,力求探索一种适用人群广泛、较少或无副作用、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新型生态治疗药物。

1 对象与方法111 对象 参考MOMBE LL I对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指标[3],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门诊选择种植体周围炎16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21~55岁,入选种植体共计16颗。

所选病例均采用柱状种植体,完成固定义齿修复6个月以上,没有创伤牙牙合存在的牙列缺损、缺失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无糖尿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非妊娠哺乳期妇女;近3个月未服用过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近3个月未经过牙周或种植牙周的治疗。

所有患者均志愿【收稿日期】2006203217【作者简介】刘慧颖(19752),女,主治医师,从事种植体的基础研究参加试验。

112 试验分组 将16例种植体周围炎病例随意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例。

试验组给予乳杆菌代谢产物含漱液;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含漱。

含漱方式均为3次/d,20m l/次,3m in/次,含漱7d,两组含漱液包装一致。

两组病例分别于含漱前、含漱后3d、7 d、30d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1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厌氧培养罐,无菌纸尖,牛脑心浸液辅助琼脂培养基,梭杆菌选择琼脂,轻唾琼脂培养基,轻唾—杆菌肽琼脂,乳杆菌选择培养基,巯基乙醇酸盐运送液,盐酸半胱氨酸液,BT B2MR液,Zhr2 lich试剂,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含漱液。

114 微生物学检查11411 龈下菌斑量的确定 以与龈沟液(GCF)成分相似的正常人血清为标本,用量程2μl的微量加样器分别取011、012、013、014、015……117、118、119、210μl的血清滴于无菌纸尖上,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浸湿长度,每个点测3个无菌纸尖,取其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以后用同样无菌纸尖取得的GCF,根据其浸湿长度,从此标准曲线上找出相对应的GCF量。

11412 龈下菌斑的采集和培养 用无菌镊子将无菌纸尖直接插入种植牙近中颊侧位点龈沟内,放置10s 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无菌纸尖被浸湿的长度后,立即置入装有015m l巯基乙醇酸盐运送液的离心管中,加盖液体石蜡尽快送检。

将标本倍比稀释后分别取原液、10-1和10-2稀释液各50μl,依次接种于新鲜481Chinese Journal of M icr oecol ogy,June2006,Vol118No13配制的各选择性培养基上,无菌玻棒将其均匀涂布,厌氧培养5~7d 。

11413 龈下菌斑的鉴定及计数 在BH I 2S 培养基上挑选黑色或棕黑色,直径约1mm 单个菌落,染色后镜检。

革兰染色显示为阴性杆菌者可能为目的菌落,对其进行增菌后生化鉴定。

糖发酵试验阴性者为牙龈卟啉单胞菌,糖发酵试验和吲哚试验均为阳性者为中间普氏菌。

对二者分别计数。

各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具核梭杆菌、口腔链球菌、变形链球菌、乳杆菌镜检确认后分别计数。

1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10软件包,对各组种植体的龈下菌群进行组内及组间秩和检验检测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2 结果211 龈下菌斑量的确定 从图1可见标准血清量与无菌纸尖浸湿的长度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随着血清量的递增,相应的浸湿的长度逐渐增加。

说明用无菌纸尖上血清的浸湿长度可换算出相应的微升量。

由于龈沟液与血清相似,故可从无菌纸尖上龈沟液的浸湿长度换算出其相应的微升量。

图1 正常人血清量与无菌纸尖浸湿长度的关系212 龈下菌斑的计数21211 试验组治疗前后龈下菌群数量的变化 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含漱液对种植体龈下微生物有明显作用,能使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数量显著下降,口腔链球菌数量显著升高。

如表1所示。

21212 对照组治疗前后龈下菌群数量的变化 纯净水含漱对种植体龈下微生物无显著作用,种植体龈下菌群的成分和数量均无显著性改变。

如表2所示。

表1 试验组治疗前后龈下菌群数量变化的比较细菌用药前P 25M P 75用药后3dP 25MP 75用药后7dP 25MP 75用药后30dP 25MP 75牙龈卟啉单胞菌6176061945710181113131771511500 11168313900 1177041745中间普氏菌 6194071058711501115031624419050 11726415080 1175541520具核梭杆菌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口腔链球菌 618586190061995713537152771599810958115681159810858115981238变形链球菌 615696168861805716837172571790716187170561773716237171071775乳酸杆菌 518845196961055517505189561078515485187361168518105190961043 注:数据为每毫升龈沟液中各细菌数的对数值表2 对照组治疗前后龈下菌群数量变化的比较细菌用药前P 25M P 75用药后3dP 25MP 75用药后7dP 25MP 75用药后30dP 25MP 75牙龈卟啉单胞菌619106195571015618926194071000618936194971008618456194571010中间普氏菌 619687103871095619607101371075619136191971105619407102571098具核梭杆菌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口腔链球菌 618626189861938618536188361935618756192961998619056193161970变形链球菌 616936177661860616586175861890616706175361843617036174461835乳酸杆菌 517355185461030516285184961060516785184061063517485187961053 注:数据为每毫升龈沟液中各细菌数的对数值3 讨论311 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对维持种植体周围菌群平衡有重要作用 该试验中,炎症种植体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检出数量较多,而口腔链球菌检出数量相对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