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脑转移6例并文献复习
教师版-PBL案例2-食道癌广泛转移?26岁!

旗开得胜
教师指南
食道癌广泛转移?26岁!
PBL案例2
案例原创:
原版案例作者:殳儆王筝扬
来源:医学界
案例编写、校对与修饰:
PBL工作小组成员:陈晓彤、董黎强、樊树峰、高文仓、何璐莎、江力、李瑞兰、里焱、厉蓓、梁博程、刘佳俐、刘英超、王丽、邬元曦、项爱斋、徐步海、杨懿、俞珍惜、赵蕾
主校:刘英超、邬元曦、高文仓、赵蕾、樊树峰(Last updated:2018/11)
教师引言
第三、四周学习目标:食道肿瘤、结核
本周结束,学生应该掌握:
1.食管癌晚期广泛转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
2.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
3.食管癌与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4.食管肿瘤的治疗方案;
5.结核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6.临床晚期病人的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及医患沟通方法。
食管癌脑干转移误诊1例分析

食管癌脑干转移误诊1例分析关键词食管癌肿瘤转移脑干肿瘤病历资料患者,男,64岁。
因“进食哽咽感半年”入院。
查体:T 36.6℃,P 84次/分,R 20次/分,BP 136/78 mmHg。
神志清,精神一般,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约2cm×2cm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差,轻压痛,局部无红肿溃破。
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电子胃镜示:距门齿22~28cm见新生物,黏膜粗糙,局部隆起,质地硬脆,触之易出血,管腔明显狭窄。
病理活检示:食管中上段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入院后给予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总剂量60GY,30次/6周,同期给予DF方案增敏化疗1周期。
放疗后进食哽咽感基本缓解。
2周后给予TP 3周方案(PTX 175mg/m2,d1+DDP 80mg/m2,d1)化疗4疗程。
化疗期间有Ⅲ度骨髓抑制,经升白对症治疗后缓解。
查体: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约1cm×0.8cm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差,局部无红肿溃破。
心肺未及阳性体征。
复查胃镜:距门齿23~27cm 见新生物,局部颗粒状隆起,管腔轻度狭窄。
患者出院后4个月出现进食吞咽困难明显加重,声嘶,伴有时进食呛咳,恶心、呕吐。
再次入院,查体:消瘦明显,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约1cm×0.8cm肿大淋巴结,左侧声带麻痹。
颈软,心肺未及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复查胃镜与放疗后无明显变化。
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
胸部CT示:食管癌放疗后,双肺未见转移结节,纵膈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再次给予TP 3周方案化疗2疗程,化疗后患者症状无缓解,出现轻度头晕,站立不稳,四肢乏力。
复查颅脑MRI平扫加增强发现脑干延髓区约0.6cm×0.4cm×0.3cm占位,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病变周围轻度水肿。
增强扫描后,病变及周缘可见明显强化,考虑转移瘤。
患者化疗10天后因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合并重度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
食管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与MRI表现

l 8 3 7 — 9 9 0, 0: 2 7 .
动 脉 , 与 我们 脑 血 管 造 影 发 现 较 多 的椎 动 脉 颅 内 段 病 变 相 这
2011202320110821食管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与mri表现刘金来陈剑高新芳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mr室焦作454001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特征与mri表现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1 0 1年 l 1月第 1 4卷第 2 期 l
Chn s o r a o rci l ro sDi ae v 2 1 , o. 4No 2 ・ 9 ・ iee u nl f at a Nevu s ssNo. 0 1 V 11 . 1 J P c e 3
3 : 1 2 . 1 20 12 0 3 ( 稿 2 l—82 ) 收 0 10 1
颅 外 段 有 所 区 别 l 。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高 危 因 素 与 颈 内 动 脉 系 _ 3 ] 统 一 样 , 高血 压 、 尿 病 、 血脂 、 心 病 等 。 如 糖 高 冠
T S应 首 选 磁 共 振 检 查 , 研 究 所 有 患 者 均 行 头 颅 磁 共 振 0B 本
好 发 部 位 , 为 双 侧 性 。血 管 病 变 主 要 为 位 于 B 远 端 及 椎 多 A
动 脉 颅 内段 ,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狭 窄 或 闭 塞 性 病 变 多 见 。发 病 动 机 制 主要 为大 动 脉 闭 塞 一 流 动 力 学 及 栓 塞 机 制 , 他 原 因 血 其
制 的判 断 , 有 利 于 对 预 后 正 确 地 判 断 。 且
食管癌放疗中出现脑转移2例报告

食管癌放疗中出现脑转移2例报告梁克勤我院自1996年4月~2002年4月先后对食管癌行根治性放疗、术后放疗275例,在放疗中出现脑转移2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介绍例1,女,65岁。
进行性吞咽困难3mo ,于1996年6月入院。
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狭窄长约5cm,粘膜破坏,胃镜病理示食管中段鳞癌。
行放疗,60Co前后两野对穿照射,DT36GY/18次后,患者出现神志恍惚、头晕、恶心、呕吐。
6月24日起先后出现抽搐4次,头颅CT示右小脑半球,左额叶及右枕叶多个不规则低密度灶,因病情危重,预后差,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例2,男,51岁。
下咽不适2mo ,于2002年1月23日就诊。
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狭窄长约6cm,粘膜破坏,管壁僵硬,诊断为食管中段癌。
行门诊放疗,60Co前后两野对穿照野,2月9日当DT达28GY/14次时,患者出现头晕、呕吐,14日又出现舌运动不灵活,右手足麻木,头颅CT示右颞顶叶,枕叶脑实质内分别见大小约32mm x 41mm,27mm x 28mm类圆形环状混杂密度灶,患者病重家属放弃治疗。
2 讨论食管癌扩散,转移途径有:①直接扩散:癌细胞经粘膜下层的淋巴管在壁内扩散,亦可穿透或侵入邻近器官及软组织。
②淋巴转移:是转移的主要途径,上段食管癌常转移到颈深部,锁骨上及气管旁淋巴结,中段食管癌一般转移到食管旁、肺门、气管分叉下,心包旁淋巴结,亦可向下同时转移,下段食管癌可转移到食管旁、心包旁、贲门旁淋巴结,无论上中下段食管癌均可转移到腹腔淋巴结。
③血行转移:较少见,主见于晚期病例,最常见于肝与肺转移,骨、肾、肾上腺、腹膜、大网膜、皮下软组织等均可能发生转移,转移到脑更为少见,当遇到有头晕、头昏、呕吐、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作头颅CT以排除有无脑转移,故报告2例以引起同行重视。
(收稿日期2002-05-21)(编辑向红)作者单位:239300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中华新医学2003年第4卷第1期35页。
30例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的综合治疗

30例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的综合治疗
管峦;赵保民
【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
【年(卷),期】2004(017)006
【摘要】目的探索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良好途径.方法采用全脑两侧野对穿照射、局部缩野加量,同时采用VM26加DDP方案全身化疗,并酌情对肺部或转移灶姑息放疗.结果本组病人1、2年生存率为46.7%和13.3%,神经系统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选择合理放化疗方案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近期疗效.
【总页数】2页(P438-439)
【作者】管峦;赵保民
【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江苏,徐州,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江苏,徐州,221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脑转移1例报告 [J], 王红燕;王艳飞;边亚礼;雷新锋;李凝香
2.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8例临床影像学分析 [J], 张荣华
3.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脑转移1例误诊分析 [J], 黄佳滨;王凤玲;李爽;赵蕴伟
4.以“位置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脑转移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J], 刘亘梁;滕
伟禹
5.以右肩疼痛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伴肝转移脑转移1例报告 [J], 王立英; 赵志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癌脑干转移误诊1例分析

治疗慢阻肺所 敛 严重 呼吸 衰竭 的研究 . 中 华 结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04,7 2 :2 . 2 0 2 ( ) 10
面部皮肤。⑤ 注意湿化 : 每次使用前将蒸 馏水加至湿化 器 内, 化 气道 , 间歇饮 湿 并 水 。⑥防止漏气 : 治疗 时检查输 氧管道是
2 朱 巍 , 砚 , 颖 , . 转 移 性 肿 瘤 诊 断 与 鞠 高 等 脑 治疗. 中国 癌 症 杂 志 ,0 2 1 6 :8 . 2 0 ,2( )4 9
3 C r s Ro r u zJ. a n i M ,ta. rn— 0t e J. di e Arme daJ e 1Fo t g
否 通 畅 , 接 是 否 正 确 , 免 漏 气 。⑦ 密 连 避 切观察病情变化 : 医护 人 员 要 严 密 观 察 患
效是肯定的 , 值得推 广应 用。
参 考 文 献
1 中 华 医 学会 呼 吸学 会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学
3 陈德昌. 鼻 面罩压 力支持 通气 治疗慢 性 用 呼 吸 衰 竭 急 性 加 重 期 患 者 . 华 结 核 和 呼 中
吸 杂 志 ,0 4,5 25 20 1 :8
4 范 素 云 , 美 珍 , 颖 , . E O D病 人 使 黄 李 等 ACP
用 BP P呼 吸 机 护 理 过 程 的 持 续 质 量 改 iA
组. 慢性 阻 塞性 肺 疾 病 诊 治 指 南 . 华 结 核 中 和 呼 吸 杂 志 ,0 2 (5 :5 4 0 20 ,2 ) 4 3— 6 .
次/ , 瓣 膜 听 诊 区 未 闻及 病 理 性 杂 音 。 分 各 电子 胃 镜 示 : 门 齿 2 距 2~2 c 见 新 生 8m
食管癌术后脑转移瘤 病例分享

图2 脑部占位病变MRI图像。A矢状位增强扫描图像显示囊性占位病灶周 边呈环形增强,边缘呈较细的高信号;B横断面T2加权显示病灶位置及范 围。
PART 02
病例讨论
• 不明来源的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15%,晚期食管癌血 道转移以肝、肺、骨、大网膜常见,脑转移罕见,临床 报道不多,文献报道发病率约为2%。本例患者手术后并 未查及原发病灶的变化,因此对与不明病灶的脑转移瘤 诊断较困难。MRI提示囊性的占位,并有较细强换边缘, 这与有关文献报道食管癌的脑转移征象一致。患者诊断 食管癌,手术提示淋巴结转移为脑转移高风险。
• 目前食管癌脑转移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主要以化疗联合 局部放疗治疗。食管癌脑转移预后2周~25个月不等, 基于美国国立研究所的数据库研究显示食管癌脑转移总 生存期并不是最差,远期生存甚至略好于骨转移。虽然 脑转移患者多会给予放疗,放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完全缓解率22.2%,部分缓解率为66.7%,无变化为 5.6%,进展为5.6%,治疗总有效率为88.9%。但对于 食管癌脑转移研究显示似乎起始手术会有更好的获益。
PART 03
总结
立体定向放疗可以有效增加肿块剂量、进一步缩短总疗程时间, 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从而达到稳定或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 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例患者由于各方面原因仅进行了 放疗,有明显的放疗反应。因患者全程放疗结束后时间短,并无 放疗后情况的随访资料及有效数据,需更长时间随访。目前患者 病情稳定。食管癌脑转移病例少见,并没有大样本量临床研究, p57/kip2表达与食管癌脑转移组织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提示可能 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而转移机制是否与肿瘤部位、转移路径、血 脑屏障破坏、侵袭性高低,内环境异同等因素相关,这些都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
食道癌的复发与转移机制

论文题目:食道癌的复发与转移机制1. 引言食道癌是一种常见但治疗难度较大的恶性肿瘤,其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恶化的重要因素。
深入理解食道癌复发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2. 食道癌的复发与转移模式2.1 局部复发食道癌的局部复发主要指原发肿瘤在手术切除后同一部位再次出现的情况。
局部复发的发生与手术切缘的清除情况、肿瘤侵袭深度及手术切除的完整性密切相关。
2.2 淋巴结转移食道癌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是淋巴结转移,尤其是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
转移的早晚和范围与原发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也与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有关。
2.3 血行转移食道癌也可以通过血行转移到远处器官,如肝脏、肺部、骨骼等。
血行转移是食道癌晚期和复发性的主要转移途径,常常伴随着疾病的严重进展和预后恶化。
3. 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3.1 上皮间质转化(EMT)EMT是食道癌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其过程中癌细胞从极性上皮细胞转化为具有间质特征的细胞,增强了其侵袭性和迁移能力。
3.2 肿瘤微环境的作用肿瘤微环境包括血管生成、炎症反应、纤维化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食道癌的生长和转移,还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而促进转移过程。
3.3 转移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多种转移相关基因如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在食道癌的复发和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些基因和通路的异常活化或突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4. 微环境与转移的关系4.1 炎症反应和免疫逃逸慢性炎症反应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是食道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炎症反应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而免疫逃逸则减少了宿主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能力。
4.2 血管生成和转移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促进了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到远处器官的迁移过程。
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治疗策略在食道癌转移防治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MU J o u r n a l , F e b . 2 0 1 5 , V o 1 . 3 8 , N o . 1
・
3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食 管 癌脑 转 移 6例 并 文 献 复 习
韩 霞 于泽顺 李 绵利 宁方玲 王 峰 兰卫 光
滨州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肿 瘤科
滨 州 2 5 6 6 0 3
【 摘要】 目的 探 讨 食 管 癌 脑 转 移 的 临 床 特 征 、 治疗 方 法 与 预 后 因素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9年 7月 至 2 0 1 3年 7月 我 院 收 治 的 6例 食 管 癌 脑 转 移 患 者 的 临床 特 征 、 治 疗 方 法及 预 后 相 关 因素 , 并结 合 国 内外 文 献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发 生脑 转 移 的 6例 食管癌患者 中, 男 性 4例 , 女 性 2例 。分 期 均 为 I I F I V 期 。单 发 脑 转 移者 2 例, 多发 脑 转 移 者 4例 。6例 患 者 均 接 受 颅 脑 放 疗 或 放 化 疗 治 疗 。 全 组 平 均 生存 时 间 为 1 6个 月 , 2例 单纯 脑 转 移 不 伴 有 其 他 脏 器 远 处 转 移 的 患 者 生 存 期 1 7 . 5个 月 , 颅 内 多发 转移瘤的患者生存期 7 —1 8个 月 。 结 论 食 管癌 脑 转 移 以 男 性 多 见 , 与分 期及 HE R 一 2过 表 达 相 关 , 治 疗 上 应 采 用 以 手术 切 除 联 合 放 疗 为 主 的 综 合 治 疗 。远 处 淋 巴结 转 移 、 颅 外 转 移及 患 者 年 龄 可 能 为 预 后 相 关 因素 。
b e t we e n J u l y 2 0 0 9 a n d J u l y 2 0 1 3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 r e l a t e d l i t e r a t u r e wa s r e v i e we d . Re s u l t s Of t h e s i x p a —
【 关键词】 食管癌 ; 脑转移; 临床特征 ; 治疗 ; 预 后 【 中 图 分 类 号 】 R7 3 5 . 1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 9 5 1 0 ( 2 0 1 5 ) O l 一 0 0 3 3 ~ 0 2
Br ai n me t a s t a s e s f r o m e s o pha g e al c a r c i n o m a: r e po r t of s i x c a s e s a n d r e v i e w o f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 t h e r a p e u t i c a p p r o a c h a n d p r o g n o s t i c f a c t o r s f o r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r c i n o ma wi t h b r a i n me t a s t a s e s . Me t h o d s Th e r e c o r d s o f s i x p a t i e n t s wi t h b r a i n me t a s t a s e s f r o m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r c i n o ma wh o we r e t r e a t e d
t i e n t s , f o u r c a s e s we r e ma l e , t wo c a s e s we r e f e ma l e ; t h e y a r e a l l s t a g e I I I — I V. Two c a s e s h a v e s i n g l e b r a i n me t a s t a e a n d f o u r c a — s e s h a v e mu l t i p l e b r a i n me t a s t a e s 。 Th e y a l l a c c e p t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o r c h e mo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Th e a v e r a g e s u r v i v a l f o r a l l p a t i e n t s wa s 1 6 mo n t h s ,a n d t h e s u r v i v a l i n s i n g l e b r a i n l e s i o n a n d mu l t i p l e b r a i n me t a s t a e s wa s 1 7, 5 mo n t h s a n d 7 —1 8 mo n t h s r e s p e c t i v e —
HAN Xi a YU Ze s h u n LI Mi a n l i NI NG F a n g l i n g W ANG F e n g LAN We i g u a n g
De pa r t me n t of Onc o l o gy- Af f i l i a t e d H os pi t a l o f Bi nz h ou M e di c a l U ni v e r s i t y, Bi n z ho u 2 56 6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