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第三、四活动期平静幕后期中强地震活动与未来强震

合集下载

大陆强震的主要特点与机理的讨论(1)-院士讲座系列

大陆强震的主要特点与机理的讨论(1)-院士讲座系列

d
CT Image and AE Events of Mayet Granite (Mg25)
a-before deformation, b-after deformation, c and d-AE events in cross section and in profile a b c
A
B
C D
Hierarchical failures Hierarchical failures
Dynamic microcracking
Quasi-static nucleation
Dynamic fracturing of asperities
Quasi-static nucleation of faulting
断层的破裂过程是“特征尺度”控制的分级破裂过程 小尺度的动态破裂可以勾画大尺度破裂的成核过程 强震发生过程及前兆取决于发震断层上凹凸体的数 量和大小
含障碍体的断层失稳前应力-应变的变化
凹凸体破坏在前,断层失稳在后—断层的整体错动引起失稳, 凹凸体变形破坏伴随的物理场变化可作为失稳前兆
均匀断层的一次粘滑失稳过程
鄂尔多斯地块周边4级以上地震M-t图 A
E D B C
把鄂尔多斯地块周边作为一个整体,其地震活动显示了一定 的规律。可分六个地震活动期 ,活跃期约300年左右,平静期 约100多年 。说明地震活动不是以断陷带为活动单元,而是 以地块为活动单元。
B C
鄂尔多斯周边交叉断层的 交替活动
自公元500年以来山西断陷带与渭河断陷带均可划分出三个地震活 跃期。二者的活动期交替发生,但山西带的活动显然强于渭河带。
川 滇 菱 形 块 体
丽江-小 金河断裂 带的错动
9 H2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活动特征分析高立新;戴勇;贾宁【摘要】This paper has analyzed seismic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round0rdos bloc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s8 earthquakes or Ms ≥ 7.0 earthquakes in eastern edge, southern edge and western edge of Ordos block, but there is only one Ms7.0 earthquake in borthern edg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marked difference around Ordos block.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of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is obvious : there is not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 data in northern edge of the block, but a lot in the eastern, southern and western edges before 1929. There is an obvious change for the seismic activity pattern after 1929. After the MsS. 0 earthquake on May 12, 2008,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including Alashanzuoqi, Alashanyouqi of Inner Mongolia and the China-Mongolian border appeared moderate earthquake response situation. A variety of signs show th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especially the northwestern edge, the trend of earthquake risks is further exacerbated. B value space scan results show this region is low b value and high stress accumulation area, where strong earthquakes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occurred. Concerned about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while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ossibility of strong earthquakes of long quiet area from Linhe, Inner Mongolia to Shanxi, Hebei and Inner Mongolia border%分析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块体的东缘、南缘、西缘均发生过8级强震或多次7级以上地震,而北缘历史上仅发生过1次7级地震,可见块体周缘的强震活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中强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差异也较为显著,1929年以前,块体北缘没有中强地震记录,而块体东缘、南缘、西缘却是中强地震的丛集区域,1929年以后,块体周缘的地震活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地震地质学-活动断裂2

地震地质学-活动断裂2

5. 南海活动地块和台湾
南海活动地块主要发育第三纪以来的小 洋盆,局部的裂陷作用仍在进行,洋盆周 边发育一些张性断层。
台湾地区活动构造很突出,纵谷断裂是 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边界断裂,具有 很强的活动强度,其中的池上断裂左旋速 率达13mm/a,垂直速率18mm/a。中央山 脉西麓发育近南北向的逆断层和活动褶皱。
1.青藏活动地块区
青藏活动地块区分为冈底斯-拉萨、羌塘、 巴颜喀拉、东昆仑-柴达木、祁连山和川滇等6 个Ⅱ级活动地块。拉萨地块以南为喜马拉雅主 断裂,拉萨地块以发育大致等间距分布的7条近 南北向正断裂和地堑、半地堑盆地为特征,是 个东西向的引张区。以班公错、改则、格林错、 崩错和嘉黎等北西西向右旋走滑断裂为界,其 北为羌塘地块,以发育北东和北西向共轭剪切 破裂为特征。羌塘地块以北是巴颜喀拉活动地 块,再往北是柴达木和祁连山活动地块。
பைடு நூலகம்
百年尺度区域断层地震活动不均匀性
华北第三活 动期主要是 汾渭带、北 京地堑、郯 庐带、张渤 带等活动; 第四活动期 为河北平原 带、聊城— 渤海—海城 带、河套带、 黄海带活动。
第三(红1484-1730)和第四活动期(黑1815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分布
4.东北亚和南华活动地块区
东北亚活动地块区晚第四纪构造活动较 弱,但火山活动强烈。
巴颜喀拉地块近期表现得特别活跃。
巴颜喀拉活动地块边缘的6.8以上地震成组活动(颜色相同的为成组地震)
2008年以来的于田、汶川、玉树3次地震为一组成组活动。下一次块体边缘的地震 应是新一组活动。
2.西域活动地块区
西域活动地块区是处于挤压环境下的逆断层、 压陷盆地和活动褶皱发育区,但也有大型走滑断 裂。
塔里木和准噶尔是两个重要的盆地块体。 在天山活动地块的山前地区,活动逆断层背斜带十分发育,水平缩短率从10.4mm/a到 3.4mm/a。 阿尔泰活动地块内发育的北北西向可可托 海-二台的右行走滑速率为3.7mm/a。

中国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分布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破坏性自然现象,是地壳中地震波的传播引起的振动。

中国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活动也非常频繁。

地震不仅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也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地质活动和地震预测的重要线索。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地震的分布情况。

首先,中国地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由于中国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大陆板块运动的影响,地震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和集中性。

根据地震活动强度和频率,可以将中国划分为四个主要地震区:青藏高原及邻近某些地区地震区、华北平原及邻近地区地震区、大巴山-大别山地震区和长江中下游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区。

在四个地震区中,青藏高原及邻近某些地区地震区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

这个地震区跨越了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这个地区是中国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碰撞和印度-东南亚板块向北碰撞的交汇区域,大量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导致了这里地震的频繁发生。

华北平原及邻近地区地震区横跨了华北地区,它是中国地震活动最高频的地区之一。

华北地区地理条件简单,地壳稳定,但活动性不低,每年都有多次地震发生。

而华北平原地区则由于坝上地质构造的限制,频繁发生地震。

这里的地震多为中小型地震,对人民生活和正常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巴山-大别山地震区位于四川盆地和巴蜀地区,它的地震活动频率虽然不及青藏高原和华北地区,但地震波的破坏性相对较强。

这个地区的地震主要是由于板块的滑动和岩石的断裂引起的,是中国西南地震活动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长江中下游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苏、安徽等周边省份。

这个地区地震活动频率较低,但地震强度相对较大。

这个地区地壳稳定,但是受到华南海陆交汇带活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仍然有明显的地震活动。

除了以上四个主要地震区外,中国其他地区也经常发生地震,如西南地区、新疆地区、沿海地区等。

这些地震虽然不及主要地震区的频发,但仍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总体而言,中国地震的分布是非常广泛和复杂的,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地震频发地区与板块边界和地质构造有着密切关系。

华北地区5级地震平静现象研究

华北地区5级地震平静现象研究

华北地区5级地震平静现象研究李栋梁;翟正宏;管延新【摘要】分析了华北地区1484年以来M≥5级地震平静现象:(1)华北地区1484-1730年及1815年以来2个地震活动期所有M≥5级地震平均平静时间为17.8个月,1731-1814年地震平静期的所有5级地震的平均平静时间约90.1个月,二者有明显差异;(2)华北地区2个地震活动期中相邻活动幕的幕间M≥5地震平均平静时间约86.4个月,与地震平静期大体一致,这样,90个月可以为华北地区M≥5级地震长期平静的标志性时间;(3)当前华北地区M≥5级地震平静时间达77个月,已接近长期平静的标志性时间,发生5级地震以上地震的可能已经很大;(4)上述工作成文后发生了2013年1月23日辽宁省辽阳市与沈阳市交界处5.1级地震,应注意华北进入新的地震活动幕。

%In this study, the M≥5 seismic quiescence in North China since 1484 is discussed. The average time of M≥5 seismic quiescence is 17.8 months between two seismically activity periods. While the average time of the seismic quiescence period (1731-1814) is about 90.1 months. There is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eriods. Between the two seismically activity periods , the average time of M≥5 seismic quiescence is about 86.4 months. It ’s a bout the same length of time with the seismic quiescence period. So we can conclude that 90 months is the iconic time of the M≥5 seismic quiescence in North China. Currently the time of M≥5 seismic quiescence in North China is 77 months , and it has been close to the iconic time. There’s possibility that 5 or more magnitude earthquake will occur in North China. Actually, a 5.1 magnitude earthquake happened atthe junction of Liaoning Shenyang and Liaoyang on January 23,2013 after completion of above work. It is worth attention that North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earthquake activity period.【期刊名称】《防灾减灾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5级地震;平静;趋势;估计;华北地区【作者】李栋梁;翟正宏;管延新【作者单位】潍坊市地震局,山东潍坊 261041;潍坊市地震局,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市地震局,山东潍坊 26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630 引言2006年7月4日文安5.1级地震打破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5.6级地震以来华北地区5级地震持续79个月的平静期,而后至2012年12月底华北地区又有79个月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

(2)华北平原地震带。

(3)汾渭地震带。

(4)银川-河套地震带。

“青藏高原地震区”。

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

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目前表平静,已经在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今天。

大华北地块区地震大形势研究

大华北地块区地震大形势研究

马宗 晋等 的划 分 结 果 , 这 两 个 活 跃 时 段 称 为 “ 将 第
三” “ 四 ” 动 期 , 中第 三 活 动 期 为 1 7 和 第 活 其 4 7~
过 程一般 可 分 为 3个 阶段 , 即前 期 释放 一大 释 放一 后期 释放 3个 阶段 。从 图 中可 以看 出 , 目前 大华 北
1 区域 划分 和 资料 情 况
根据 “ 7 ” 目关 于构 造地 块 的划 分 结 果 以及 93 项 大华北 区地 质构 造 与 地震 活 动 等 特 点 , 大 华 北 研 将
为完 整 。他们 将第 3地震 活跃 期 划 分 为 1 地 震 0个 活跃 幕和 9个 地震 平 静 幕 , 而蒋 铭 等 则将 第 三 地 震 活动期 划 分为 9个 地 震 活跃 幕 , 个 活 跃幕 的平 均 每
时 间间隔 大约 为 1 2年 左 右 。本 文 参 考他 们 的研 究
究 区圈定为 如 图 1 所示 实线 区域 , 其 为“ 华北地 称 大
块 区” 在空 间上 重点研 究 了地块 内部 与 山东关 系 密 , 切 的燕 渤带 、 郯庐 带 、 河北平 原带 和鲁 东一 南黄 海地 块 区 ( 1 , 中燕 渤带 和 郯 庐 带 为 两条 大 的块 体 图 )其 边界 , 河北 平 原带 主要 包含 了鲁 中隆 起 区与 太行 山
大 华 北 地 块 区地 震大 形 势研 究
石玉燕 , 一 ,颜 启 许 萍 , , 李 铂 ,周翠英
(. 1 山东 省 地 震 局 , 东 济 南 山 20 1 ; . 东 大 学 , 504 2山 山东 济 南 200 ) 5 1 1
摘 要 : 析 了大 华 北 区历 史 地 震 活 动 分 期 与 现 代 地 震 活 动 特 点 , 论 了 大 华 北 区 及其 相 关 区 带 不 同 地 震 活 动 幕 地 分 讨

中国大陆主要强震断裂带超长地震活动期的划分和对比

中国大陆主要强震断裂带超长地震活动期的划分和对比

中国大陆主要强震断裂带超长地震活动期的划分和对比
楚全芝
【期刊名称】《中国地震》
【年(卷),期】1998(014)003
【摘要】根据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研究了强震断裂带-阿尔金带、祁连山带、阿尼玛卿山带、鲜水河带、金沙江-红河带和汾渭带的地震活动。

划分了超长地震活动期。

【总页数】6页(P94-99)
【作者】楚全芝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5
【相关文献】
1.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和全球部分地震带强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J], 李献智;吕梅梅
2.中国大陆主要强震区(带)地震危险性的灰色预测 [J], 李炳乾;牛志仁
3.中国大陆主要强震区强震活动的关联分析 [J], 李炳乾
4.中国大陆强震序列次大地震及第三大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J], 刁守中;华爱军;王红卫
5.由地震活动参数分析郯城—庐江断裂带中南段现今活动习性及强震、中强震危险性 [J], 张恩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言
前 人对 华北 地 区地震 活动 期 、幕 划分 与强 震发 生规 律开 展 了大量 的研 究工 作 。马宗晋
等¨ 将持 续 2 0 0 1 0  ̄3 0年 的活动期 中存 在 的时间 尺度为 2 - 3 O 0年 的低层 次 的地震 活动韵 律 称 为地 震幕 。 此基础 上 , 在 马宗 晋 等口 、蒋 铭 等l 依 据 M % 地震 活动 特 征 、陈荣 华[ ] _ 2 ≥4 3
和 强 震 活 动 主 体 地 区 , 板 块 活 动 、地 质 构 造 和 地 震 活 动 上 具 有 一 定 统 一 性 ;② 上 述 几 种 在
方案 的北 界都 选在 4 。 1N,考虑 到 l 9 9 8年 4 . 。 发生 张北 6 2级 地震 ,而 且 4 。 大约 构 1 1N . 2N
4 期
朱 红 彬 等 :华 北 地 区第 三 、四 活 动 期 平 静 幕 后 期 中强 地震 活 动 与 未 来 强 震
15 1
1 8 年 以来 的强震 时序 特征 和应 变释 放 特点 , 华北 第 三 、四活 动期 进 行 地震 幕 划 分 , 44 对 并 在此 基础 上对 两个 活 动期 各平 静 幕后期 的中强 地震 活动 特征 开展 研究 。 本 文所指 华北 地 区选 择 3 。 2N,1 8~1 3E 的区域 ,与 上 述几 种 分幕 方 案u 大 4~4 。 0。 2。 体一 致 。此 外还 有如 下几 点考 虑 : 该 区域 主 要包 括 河 套地 震 带 、山西 地震 带 、河北 平 原 ① 地震 带 、郯 庐 地震 带 之嘉 山以北 段 , 华北 构 造 区受 印度 板 块 和太平 洋 板块 双 重影 响 地 区 为
仍 然 有所不 同 , 中以 M 地震 为研究 对象 的分 幕方案 ] 每个 活跃 期划 分 出 9 O 其 ≥4 , ~1 个 活跃 幕 ,活跃幕 持续 时 间约为 3 8 ;以 M 6地震 为研 究对 象 的 分幕 方 案_ ,每 ~2 年 ≥ 3 ]
个 活 跃 期 划 分 出 4 5个 活 跃 幕 ,活 跃 幕 持 续 时 间 约 为 l ~ 7 ~ 1 8年 。由 于 历 史 地 震 目 录 的 几
成 华 北断 块 区 的北 边界 ,本文 华 北 地 区北 界 取 4 。 2N;③ 部 分 方 案 _ 将 华 北 地 区西 界 选 在 3
1 9E, 虑 到 1 8~ 1 9E之 间发生 的 1 3 0。 考 0 。 0。 9 4年乌 拉特 前旗 6 级 和 1 7 9 9年 五原 6 0级 地 . 震 都 位 于河套 地震 带 , 文将 西 界取 为 1 8E,即可 包括 河 套 地震 带 、山西地 震 带 的大 部 , 本 0。 又不 涉及 银川 地震 带 与南 北地 震带 的复 杂 情况 ;④ 此 外 ,南 界取 3 。 为 尽 量 不 涉及 可 4N 能受 菲律 宾海 板块 影 响 的大别 山地震 带 、郯庐地 震 带之嘉 山~广 济 段 和长 江 下 游 本文研 究 使用 历史 地震 目录 黄海 地 震 带 , 界取 1 3E可不 涉及 朝鲜 地震 带 , 文 的南界 和东 界 与上 述几 种方 案一 致 。 东 2。 本 及 中 国地 震 台 网 中心 整 编 的 大 震 速报 目录①。由于 华 北地区( 除黄 海及边 远 地 区外 ) 1 8 年 以来 M 4 地震 基本 完 整[ , 文 在 华北 第 三 、 自 44 ≥ 9 本 ]
第 3 O卷
第 4 期


V o . 0, No 13 .4
0 c ., 2 0 t O1
21 0 0年 1 O月
EARTHQUAKE
华 北 地 区 第 三 、四活 动 期 平 静 幕 后 期 中强 地 震 活 动 与 未 来 强 震
朱 红彬 , 李 红 , 成起 , 邢 韩孔 艳
( 京 市地 震 局 ,北 京 北 10 3 ) 0 0 8
摘 要 : 文 通 过 分 析 、 究 华 北 地 区第 三 、四活 动期 各 平 静 幕 后 期 的 中强 地 震 活 动 特 征 ,认 为 : 本 研
① 华 北 地 区 第 三 、四活 动 期 9 活跃 幕 中有 7 在 首 发 强 震 前 3年 内 发 生 中 强 地 震 ,其 中 第 个 个 四活 动 期 1 ~4活 跃 幕 首 发 强 震 前 2年 内都 发 生 了 中 强 地 震 ,未 来 第 5活 跃 幕 首 发 强 震 前 ,以 发 生 中强 地 震 作 为 序幕 的可 能性 较 大 ;② 华 北 地 区 平 静 幕 后 期 的 中 强 地 震 活 动 , 其 后 活 跃 对 幕 首 发 强 震 在 时 间 和 地 点上 有 一 定 指 示 作 用 。由于 华 北 地 区可 能 即 将 进 入新 的 强 震 活跃 幕 , 该
次修订 , 渐增加 了一些 逐
≥4 地 震 _ ,以 M 地 震 划分 活跃 幕 , 有 关 分幕 原 5 ] ≥4 依
则 已得 不 出相 同的结果 ; 且上 述分 幕方 案都 是 2 ~3 而 0 O年前 的成果 ,对华 北地 区 1 9 9 8年
张北 6 2级地 震 以后 长达 1 . 2年 的强 震平 静形 势未能 涉及 。 因此 , 本来自 拟首 先依据 华北 地 区
依 据 M ≥6地震 活动特 征 、汪 良谋 [ 依 据 M。 6 地震 活 动和应 变释放 特点 , 后对 华北 _ 4 ≥ 先 地 区第 三 、四活 动期进 行活跃 幕 ( 阶段 ) 或 划分 , 为两个 活 动期 在地 震 活 动时 间进 程 和各 认
震 级地 震频 次分 布上 十分相 似_ , 应变 释 放 阶段 上 也存 在 一致 性 l 。 具 体 分幕 方 案 3 在 ] _ 2 但 ]
研 究 对 判 断华 北地 区 未来 强 震 趋 势 具 有 实 用 意 义 。
关 键 词 : 北 地 区 ; 静 幕 后 期 ;中强 地 震 活动 ;活 跃幕 ; 发 强 震 ; 震 预 测 华 平 首 强
中图 分 类 号 : 3 5 7 P 1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3 7 ( 0 0 0 — 1 4 1 1 0 — 2 4 2 1 ) 40 1 — 0

收 稿 日期 : 0 0 0 — 2 2 1 20 ;修 改 回 日期 :2 1 — 62 0 00 8
基 金 项 且 :中 国地 震 局 专项 (0 5 2 0 ; 0 9 2 1 ) 2 0 0 8 2 0 0 1 作 者 简 介 : 红 彬 ( 9 5) 朱 1 6一 ,男 ,安 徽 淮 南 人 ,副 研 究 员 ,19 9 0年 获 硕 士 学 位 ,主 要 从 事 强 震 活 动规 律 、地 震 危 险 性等研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