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串珠筑画廊
恩施特色民居建设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院系:公共管理姓名:冉茂姝学号:2012213079目录一.现状描述 (3)二.民居介绍 (3)1.有一种建筑“天人合一” (3)2.结构 (3)3.特点 (4)4.艺术价值 (4)三.恩施地区民居保护现状 (4)1.大型民居群的保护 (4)彭家寨庆阳街里话风情 (4)土司城―聆听历史回音 (5)2.小型散居吊脚楼保护问题 (5)四.特色民居的发展 (6)五.总结 (7)一.现状描述我的家乡恩施地处武陵山区,是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土家吊脚楼是当地的特色民居。
当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将当地的特色民居,民族风俗,特色小吃,自然风景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宜万铁路的开通,恩施州的也经济迅速活跃起来。
恩施州的发展主打旅游业,辅之以环境友好型制造工业。
很好的处理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吸引了外来游客和商家到恩施游玩和投资。
二.民居介绍1.有一种建筑“天人合一”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庄,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
它是一个令人忘俗的所在,散发着生命的真纯,没有一丝喧嚣与浮华。
身临其境,俗世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
如果对大城市的奢华和浮躁感到厌恶,应该切身地去体验吊脚楼所呈现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泛舟静静流淌的江水中,欣赏两岸错落有致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每个人心里都会生出莫名的感动——这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时光赋予了她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
吊脚楼网的寓意就是来自这里的。
在这里你不会被时间追赶,不会让思考留下的伤口吞噬了快乐。
2.结构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卷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材料二:“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以水文化为一线串珠式作文

以水文化为一线串珠式作文
嘿,你知道吗?清晨的湖面啊,简直美得像幅画。
那雾气薄薄的,就像轻纱一样盖在水面上,渔夫划着小舟,就像在画里游似的。
这就是江南水乡的日常,美得让人心醉。
说到水,山涧里的泉水也是一绝。
你听那叮咚叮咚的声音,多
像琴音啊,听着就让人心情大好。
那泉水从石头缝里流出来,慢慢
汇成小溪,再流到河里。
这水啊,带着山的灵气和石头的坚韧,真
是别有一番风味。
再说说海边吧,那里的水可就不一样了。
波涛汹涌的,浪头一
个接一个,打在礁石上,那声音大得吓人。
海水咸咸的,带着点苦涩,但你就是觉得它特别辽阔、特别深邃。
海边的人们啊,他们和水、和海都特亲,他们的故事,就是水的故事。
茶室里呢,就更不一样了。
一壶清茶,冒出来的水汽都带着茶香,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那种淡淡的、好闻的味道。
你品一口茶,就
能感觉到水和茶叶的完美交融,好像能喝出岁月的味道来。
茶文化,其实就是水的文化,让人心里特平静。
还有啊,雨夜的时候,雨滴打在窗户上,那声音特清脆。
雨水从屋檐滴下来,形成一道道小水流,再流到小水洼里,最后流进下水道。
这雨水啊,就像个大自然的清洁工,把城市的灰尘都洗得干干净净的,也让人的心变得特别清爽。
广州文化馆新馆诗句

广州文化馆新馆诗句广州文化馆新馆是广东省的一座重要文化场所,它不仅是广州市民了解本地文化的窗口,也是展示广东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
在我心中,广州文化馆新馆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文化塔,用它那高耸的身躯,展现广州文化的繁华与辉煌。
下面是我根据广州文化馆新馆的特点写出的参考诗句。
1. 昔日古城今日新,广州文化馆迎新建。
九曲珠江水潺潺,浓浓岭南韵自然。
2. 高楼耸翠抬眉头,融合古今传文彩。
三阳开泰非寻常,新馆开启艺术翔。
3. 龙舟竞渡扬豪情,广州文化在璀璨。
银烛高照诗书馆,阳光洒满百千方。
4. 亲临广州文化馆,忘却尘世入艺境。
漫步走过千百年,历史长河见辉煌。
5. 万博彩绘艳龙舟,广州文化跃眼前。
深情厚意熏人心,古老城市魅力存。
6. 五千年文化浩瀚,广州之美尽昭然。
岭南韵味古犹今,艺术盛宴尽展现。
7. 展览陈列奇珍异宝,文物古迹展历史。
广袤的国土传千古,馆中展现璀璨光辉。
8. 掀起岭南文化节日,荟萃浓烈城市情。
演出峥嵘文艺盛宴,广州文化展华章。
9. 百年之后新建筑,承载万千文明之优。
广州文化馆新馆立,华夏文化闪光点。
10. 古老城市焕新颜,广州文化馆新篇章。
艺术风华齐欢畅,文化交融展独特。
以上是我根据广州文化馆新馆的特点所写的一些参考诗句,希望能够体现出广州文化馆新馆的魅力与独特之处。
广州文化馆新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人们了解广东文化的重要场所。
它不仅展示了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承载着广州市民对于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愿广州文化馆新馆能够继续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享受与精神滋养。
柯桥鉴湖 唐诗之路

柯桥鉴湖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坐拥丰厚的诗词文化底蕴。
历史上曾有400余位唐代诗人在此作诗吟咏,留下了1300多首诗歌,形成了这条独特的“浙东唐诗之路”。
鉴湖的魅力,可从流传千年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作中全然感受。
杜甫在鉴湖边,留下了“鉴湖五月凉”的诗句,鉴湖就是一幅水墨画,“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所谓的烟雨江南,正是如此。
此外,鉴湖周边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和传奇故事,如王子猷山阴道行、蔡中郎柯亭制笛等。
这里的寺庙林立,曾是佛教核心之一,有十六七座寺庙。
其中,柯岩石雕大佛据说是江南第一的座佛,是弥勒佛信仰中心。
如今,柯桥区深挖大运河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等资源,安昌古镇、柯岩鲁镇、柯桥古镇等陆续建成运营,绍兴云门综合文化园启动规划建设,与诗歌配套的文化体验旅游、文创产品日趋完善。
以诗为媒、以诗会友,柯桥鉴湖的唐诗文化将继续传承下去。
一线串珠让文旅新闻出新出彩——“极目楚天_钟情湖北”全媒体系列策划解析

一、系列策划彰显广度伴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便捷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新闻同质化报道日趋严重。
面对同一题材的信息,如何做出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就需要“先入为主”,提前谋划,精心设置,掌控报道节奏,力求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做到角度新、立意好、挖掘深、可读性强、产品形式多元、传播渠道多样。
随着“极目楚天钟情湖北”这一湖北文旅宣传推介口号的发布,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围绕这一主题,推出贯穿全年的10余组系列策划。
以“极目楚天钟情湖北———文旅大咖贺新春”为开篇,邀请各地文旅局长、企业家,录制了系列短视频,在极目新闻客户端悠游频道、极目趣玩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2023年春节假期,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开设专栏“极目楚天钟情湖北———玉兔迎春欢乐游”。
该栏目选取标志性景区现场探访,推出视频图文报道。
首次发布湖北17市州假日旅游盘点,做到无一遗漏,全面覆盖。
开设“极目楚天钟情湖北———景区喜迎开门红”专栏,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密切互动,报道湖北重要景区春节接待盛况,聚焦典型的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讲好旅游故事。
2023年2月10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湖北文旅重点项目招商签约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现场签约62个文旅重点项目,总金额达1125亿元。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开设“极目楚天钟情湖北———文旅招商开门红”专栏,推出系列报道。
2月10日至11日,极目新闻作为唯一媒体,随团到随州、荆门实地采访。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策划推出“极目楚天钟情湖北———沿着高铁游湖北”“极目楚天钟情湖北———沿着高速游湖北”系列报道,以高铁和高速为经纬,带广大游客赏灵秀山水,品荆风楚韵。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采访团队历时4个月,踏遍荆山楚水,走进城市乡村,聆听历史记忆,分享别样风景,用全媒体方式呈现和记录湖北的诗和远方。
钟情湖北,“樱”你而来。
以点带面 一线串珠

以点带面一线串珠以点带面,一线串珠,这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珠子串成各种饰品,这种手工艺不仅可以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还可以传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如今,以点带面、一线串珠这种手工艺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这种古老的手工艺的魅力所在。
以点带面,一线串珠,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条线上串起一颗颗珠子,从而串成各种图案、花纹或者饰品。
这种手工艺既简单又精致,既具有东方传统的韵味,又具有西方现代的时尚感。
在古代,人们通常用珍贵的宝石、珠子来制作这种饰品,只有上层社会的人们才能拥有。
而如今,随着工艺的改良和材料的更新,一线串珠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普通人们也可以享受到的一种时尚。
一线串珠的工艺和技巧主要在于细心和耐心。
需要选用优质的珠子和线,然后根据设计的图案或者想法,将珠子一颗颗穿在线上,要求每颗珠子都要穿得整整齐齐、紧紧地。
如果有图案要求,还需要考虑珠子的颜色和大小来排列组合。
这需要手工艺人有一双熟练的手和一颗细心的心,因为一个小小的差错就会影响整个饰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以点带面,一线串珠不仅可以制作各种饰品,还可以用来装饰各种手工艺品和工艺品。
可以用珠子来装饰服装、包袋、鞋子、帽子等,还可以用珠子来装饰家具、摆件、挂饰等。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各种节庆活动,一线串珠都可以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丽和喜庆。
在当今社会,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开始将珠子作为自己的创作元素,将一线串珠的手工艺和艺术美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无论是服装、配饰、家居用品还是工艺品,都可以看到一线串珠的身影。
这种古老的手工艺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被淘汰,相反,它因为具备了独特的魅力和时尚感,而在当今的社会得到了发扬光大。
以点带面,一线串珠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手工艺。
它具有东方传统的韵味,又具有西方现代的时尚感;它既是一种装饰品,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一种民族传统,又是一种跨文化的手工艺。
运用一线串珠法作文范文

运用一线串珠法作文范文
古城漫步。
清晨,老街还没完全醒呢,石板路上就传来了小贩的吆喝声,“新鲜出炉的豆花儿,热乎的,快来尝尝!”这声儿,就像闹钟一样,把古城给叫醒了。
中午头儿,茶馆里可是热闹了。
几个老爷子围坐一桌,品着茶,聊着天。
老张说,“昨天那盘棋,我可是下得险中求胜啊!”老李
就笑了,“你老张,下棋总是那么狡猾。
”旁边的小王插嘴道,
“你们这些老顽固,还是多学学新玩意儿吧!”。
太阳快下山了,江边儿上热闹了起来。
渔夫们划着小船,撒着网,嘴里还哼着歌儿,“一网鱼虾一网金,日子过得真舒心。
”小
孩子们在江边追逐嬉戏,笑声、喊声混成一片,好不热闹。
晚上,古城安静了下来。
月光洒在石板路上,反射出淡淡的光晕。
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叫声,还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这
时候的古城,就像个睡美人,静静地等待着新一天的到来。
这古城啊,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走在这里,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每一步都能踩到历史的痕迹。
下次来,我还想多逛逛,多听听这里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溪“三廊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一线串珠筑画廊
通讯员刘鑫
三月花开,沿竹溪兴界路穿行,八卦山傍着万江河连绵起伏,桃花林绕着合欢谷竞相绽放,曾家寨连着滨水镇山水相映……
竹溪旅游资源丰富,兴界路上一路名胜风光散落。
茫茫林海偏头山、十八里长峡山、自然保护区八卦山,蜀盐北运、贡茶北上千年盐茶古道,封神演义、薛刚反唐必争之地泗水关,落英缤纷、芳草萋萋乡村部落桃花源,百年古堡汇湾曾家寨等数不胜数。
南山美,百里成景,竹溪人一度引以为豪。
南山难,坚守金山,5个乡镇却仍处在贫困方阵。
如何让山变得更加绚绿多彩,让景变得更具乡愁记忆?2014年,乘着“绿满荆楚”的春风,建设百里景廊,发展全域旅游,走植绿造美升级之路。
以兴界路为“线”,以沿途景点为“珠”,穿针引线,全区域规划、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打造鄂坪库区、曾家古寨、万江河、八卦山、石板河、合欢谷、自然国心、桃源画廊8大景区,东部346国道沿途建设滨水新镇、梦里水乡等5个绿色新镇,打造小桥流水、柳堤竹廊30个美丽村庄、7个旅游休闲片区,实现景景相连、景绿融合,从南到东串起百里景廊建设的粒粒珠玑。
道路植绿、河道补绿,围绕景点植绿补绿,修缮生态景观廊道,连珠成串,构建南北互应,东西相连的乡村旅游圈。
129公里兴界路上,成片的竹林、映山红、杜鹃、枫树四季有景;库区增绿、景区布绿,实施花木廊“赏花”工程,以林布景,以林造景,一个个桃花山、梨花村、樱花庄、百草园妆点景区。
以优美的库区风光和千年楠木林为依托,整合境内“一湖两亭三桥八园”等景点,打造3A级楠木寨景区旅游。
汇湾镇投入1000余万元修复寨堡,搭建眺望台,兴修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当地100余村民就近到景区栽树补苗,月均增收2000余元。
以绿满荆楚为契机让竹溪景区开发破题,从点状分布走向全域旅游,竹溪引爆了百里景廊的建设热潮。
去年4月,合和山旅游区正式开工建设,规划总投资10个亿,耗时4年,成为当前最大的投资单体项目;去年9月,汇湾曾家寨景区首游开始,“万人奔赴曾家寨,千人共吃合碗席”的场面眩目吸睛,今年1月,新洲双龙漂流项目落地开工,有望五一迎客体验……
远嶂美如画,游人迢递至。
今春百年皇家贡木产地新洲楠木寨迎来了远道而来的福建游客,古朴恢弘的汇湾曾家寨吸引来鄂渝陕周边踏青的游人,马来西亚沙巴旅游部与湖北旅游业界达成推广三条新品旅游线路合作协议,“神农架+竹溪美丽乡村游”位列其中。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3A级以上旅游景区5个、星级农家乐280家,接待游客89.75万人,
同比增长35.6%,旅游收入达53999万元,同比增长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