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宪法教学研究
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环节和巩固练习环节提前到课前完成,然后将课堂时间用于引导和辅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翻转课堂模式将知识传授的环节提前到课前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学习和消化知识。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和应用知识,这要求学生要主动阅读、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很难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而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堂上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合作来拓展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翻转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往往只能对知识进行表面性的理解和记忆,很难做到深入理解和应用。
而翻转课堂模式将课堂时间用于引导和辅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要实施翻转课堂模式,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前学习的内容和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具体的问题和讨论的内容。
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到课前学习和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和提问,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翻转课堂模式的最好效果。
浅析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的应用

浅析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的应用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名字叫做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改,在法学学习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就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她们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包括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
本文对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探索了这种教育模式能在法学学习中流行的原因以及将这种教育模式引进之后给法学学习带来什么改变,还研究了如何更好的应用该模式以提高教学水平。
标签:课前学习;成绩评价;知识应用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和学校对人才的需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人才,采用了很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改革,主要的方法就是教学模式信息化。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中,最重要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是翻转课堂,在法学中应用该模式将会是教育史上一项巨大的改革。
1 影響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应用的因素1.1教师在应用新模式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做的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纪律、制作教学视频以及指导学生完成学业等,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学习变成一件趣味的事,设计和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占据更主要的地位。
根据统计调查发现,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1.2 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行必须要靠多方面的支持,比如现代化信息科技。
当前所有尝试应用新模式教学的高校都要进行信息技术学习,以实现教学要求,使课堂学习更加有效,教育资源不被浪费。
同时,也要培养多媒体视频制作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这方面的能力,有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学习制作电子课件,应用多媒体制作微课。
1.3新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高校教育具有职业性特征,法学专业课程比法学基础课程更需要实行翻转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的应用探究

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的应用探究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教学方式颠倒过来,将课堂时间用来进行学生讨论和互动,而将讲授知识的环节放在课前完成。
在法学教改中,翻转课堂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法学教学往往是教师用大量时间讲解法律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容易产生疲倦和厌烦的情绪。
而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在课前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等方式准备课堂讨论。
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翻转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翻转课堂重视学生的讨论和思考,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法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对案例和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逻辑和辩证思维能力。
翻转课堂还可以促进课堂的活跃氛围。
传统的法学课堂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讨论的机会。
而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各种形式的互动,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促进课堂的互动和活跃氛围。
在法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法律翻转课堂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等趋势日益明显。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法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将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法律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法律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法律翻转课堂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案例介绍某法学院为了提高法律教育质量,开展了法律翻转课堂的试点工作。
以下是该案例的基本情况:1. 案例背景该法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法律教师队伍,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反映法律课程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决定开展法律翻转课堂试点,以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2. 案例实施(1)课前准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一系列视频、案例、习题等教学资源,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和复习。
(2)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交作业,教师进行在线批改和指导。
三、案例分析1. 优势(1)提高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将学习时间从课堂转移到课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促进师生互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师生互动质量。
(4)提高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其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存在的问题(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在课前完成学习任务。
(2)网络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网络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资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3)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
3. 改进措施(1)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引言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在课堂外预习教材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实践,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理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翻转课堂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了许多好处。
学生可以在课堂外自主学习,提前了解知识点,便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深入讨论。
翻转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翻转课堂还能拓展教学形式,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教师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和准备课堂教学内容。
如何有效应用翻转课堂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000字】2. 正文2.1 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通过颠倒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知识学习,而在课堂内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传统的“作业在家做,课堂上讲解”改为“作业在课堂上做,课堂上讲解和引导”。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会提前录制视频讲解或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家中观看视频并进行学习。
而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进行讨论、实践和提问,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翻转课堂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翻转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在家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而在课堂上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学习的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翻转课堂是一种结合了传统教学和现代科技手段的教学模式,其出现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机遇。
初中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道德与法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使他们能够遵纪守法、有担当、有责任心,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往往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互动。
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课堂内外的学习反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家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而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内容的巩固、拓展和运用,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目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已经开始得到一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尝试和推广。
通过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1.2 研究意义道德与法治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研究表明,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对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责任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究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 正文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消化吸收的模式,将课堂上的学习转移到课堂外。
通过预习、自学和在线讨论等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合作,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的应用探究

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的应用探究1. 引言1.1 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环境重新定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学生在家里完成作业。
而翻转课堂则是将这种模式颠倒过来,让学生在家里通过预习、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则进行讨论、实践、解决问题等互动式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的定义不仅仅是改变了学习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习和教学的方式。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翻转课堂是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模式,其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法学教改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
1.2 法学教改的现状法学教改作为法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法学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
而现行的法学教学模式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授课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高,导致学生对法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在当前法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对法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思辨能力。
由于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学科,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
1.3 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的意义翻转课堂在法学教改中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翻转课堂则能够打破这一传统格局,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提前预习相关知识,课堂时间则可以更多地用来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将教师的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翻转。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充当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这种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强道德和法治意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先行获取知识,再结合教师的辅导和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能够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能够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和法治知识。
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能够促进学生对道德和法治问题的思考,并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的习惯。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道德和法治知识,更能够主动地思考和思考,达到培养学生道德和法治意识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3期教海探新高教学刊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宪法教学研究吴春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依法治国,首先就要依宪治国,只有不断教育引导学生“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全面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
而目前的宪法教学面临着日益重要与教学模式相对落后的矛盾,亟需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宪法教学现状问题(一)宪法教学目标脱离现实有学者认为,法学专业学生宪法教学目标应为“掌握宪法学知识,树立坚定的宪法理念,具有全面的法律职业技能”,其他专业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上关于宪法的教学目标应为“了解掌握宪法基本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宪法理论分析社会现象”。
综合来看,宪法教学目标均过于高大上,过于强调远大缥缈的法治精英教育,忽视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培育。
宪法条文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做到真正入脑入心,需最终入行。
只有在教学中有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切合学生实际,联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成为依法治国的实践者。
(二)宪法教学内容不接地气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这也使宪法教育容易陷入以下困境:居高临下,直接使用效力淡化;不接地气,与生活脱节。
宪法授课内容繁杂、条款众多,但当前教学内容往往比较抽象空洞,理论性过多,对宪法基本原理与政治法律制度往往讲授较多,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则相对较少。
同时宪法教学联系实际不足,从理论到理论,案例较少,仅有的案例分析也较为陈旧雷同。
如教师不能运用生动的案例教学,学生只是机械性地背诵,宪法学习的兴趣被扼杀,法治思维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三)宪法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当前宪法教学仍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为主,互动和反馈不足。
“教师中心”下强调“讲授———接受”单向输入式的教学法,学生关注的重点往往不是素质能力的养成,而是考试的重点。
教师“满堂灌”下学生只会“等靠要”,严重缺乏批判思考能力。
课堂中心下,学生依赖心理严重,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被动地跟着老师在课堂听讲,顶多课后稍作复习,课前预习作用基本未能体现,课堂参与讨论积极性不足,从而学习的趣味性、有效性、深广度均大打折扣。
二、宪法教学发展诉求(一)宪法教学应重视“宪法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宪法教学中,如教学目标过于高大上,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宪法理论知识的讲授,不重视结合实际进行法治理念、宪法信仰和守法习惯的培养,学生往往会沦为法治教育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宪法人”的概念,把真心诚意信仰宪法,具有宪法意识,并时刻按照宪法的基本精神生活和工作的人称为“宪法人”。
此提法强调知行合一,避免培养懂法不守法、专钻法律空子的人。
“宪法人”的核心素养应是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要培养“宪法人”,要求教师首先自己要成为“宪法人”,在课堂教学、提问、作业、考试等所有过程中处处注重体现规则、参与、公正等宪法的精神,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一个合格的好公民,以自身行为向学摘要:宪法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现状具有教学目标脱离现实,教学内容不接地气,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等问题。
文章结合宪法学科特点,提出宪法教学应注重“宪法人”核心素养培养,应回归生活宪法,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三方面,并提出宪法翻转课堂的改革路径,从内涵意义、构建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翻转课堂;宪法;宪法人;生活宪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3-0100-03Abstract:Constitutional Course has strong theoretical nature,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has such problems as teaching objec原tives divorced from reality,teaching content is not grounded,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monotonous and bining with the proposition of constitutional subje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teaching of constitu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quality of"constitutional person",return to the life constitution,stimulate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 path of the constitutional overturn classroom,elabora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significance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Keywords:flipping classroom;constitution;constitutional person;life constitution作者简介:吴春萍(1983-),女,汉族,广东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100--2019年13期教海探新高教学刊生生动阐释何为“自由、平等、法治和人权”。
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现行宪法文本的尊重,从而培养学生对宪法的尊重、敬畏和信仰。
一味批判的教学方法,甚至如某些学者所形容的对法律进行宣泄式鞭尸,也许能获得一些喝彩,但可能瓦解学生对法律的信仰。
(二)宪法教学应回归“生活宪法”宪法教学内容的不接地气在于宪法被置于治国理政之位,认为宪法高于生活,却忽视宪法源于生活、经营生活、保障生活的特征,导致宪法难以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而被戏称为“闲法”。
宪法不仅是治国理政之学,也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它界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规范了国家机关的种种行为,为保障人民幸福生活而存在。
宪法教学回归“生活宪法”,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了解国家架构设定的意义、了解自身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从遵纪守法中爱自己的国家。
因此把宪法教育回归到培养人的宪法生活经验和能力中,面向实践、关注生命,“上至庙堂,下至茅庐”、才能使宪法不失高度的同时还接地气。
(三)宪法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传统的课程结构正发生着内生性改变,交互性、主体性、自主性的特征正在日益凸显”,后现代课程观的提出者小威廉姆.E.多尔如是说。
宪法理论非常抽象,如不摒弃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采取多元互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宪法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多元互动的学习方法有建构主义、混合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模式,其中翻转课堂是指课堂内外时间被重新调整,因此也被称为“颠倒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到学生,学生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等充分预习、学习知识点,课堂上则以协作、讨论等为主进行,极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下将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大热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来探讨宪法教学改革路径。
三尧宪法教学改革路径(一)宪法翻转课堂的特点与意义1.宪法翻转课堂的特点(1)参与性。
翻转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创新性为主,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能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关系更为平等,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度更高,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价值观,也符合宪法作为“人权法”、“民主法”的价值特征。
(2)实践性。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听博客、阅读电子书、网上讨论等,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同时宪法翻转课堂能使授课内容通过背景知识、现实案例、历史比较、应用实例等不断增强多元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在做中学,以学促做”的特点。
(3)互动性。
翻转课堂强调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课前学习、资料准备、课堂讨论、角色模拟等多环节,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单项传授的过程,重构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成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良好互动的场所。
2.宪法翻转课堂的意义翻转课堂指的是推翻传统课堂模式,顺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翻转至学生在课前做好学习准备,教学前学生先学的教学形式。
翻转课堂与传统说教教学模式的不同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结合了学生学习水平与接受程度展开教学。
通常翻转课堂以微视频、微课形式在5—10min中将知识表述完整,这与网络技术有着密切联系。
将其应用到宪法教学中有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便于学生对课堂知识有基本的掌握,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其特点为:第一,翻转课堂展现形式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通过微视频形式将重点知识表述出来,在学生没有分散注意力或感到学习疲劳时就已经掌握主要知识点。
这种学习形式也能够帮助学生解答学习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到解答问题,这也是传统教学所不及的。
而且,翻转课堂有效缩短了学生学习时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对知识点的记忆。
第二,学习时间顺应学生课余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起到知识巩固效果,主动做好课前准备再听讲有利于对知识点的吸收,并且学习时间自由,学生课余时间不会受到较大影响。
第三,讲解内容完整、教学形式简单。
翻转课堂不仅学生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教师也不再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以实时案例、幽默的讲解形式传递知识点,提升知识传播效果。
(二)构建宪法翻转课堂的策略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宪法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革宪法学教学方法。
应该根据宪法学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改进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引入宪法事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
1.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
翻转课堂是基于互联网的大发展产生的,借助网络技术,可以清晰生动地展示宪法案例发展变化过程与步骤。
如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把要探讨的案例通过网络技术设置为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课前学习,再在课堂进行讨论,并在教师协助下运用宪法解释、宪法事实鉴别等宪法规范,运用宪法概念、宪法规范描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宪法思维。
例如:学习宪法发展史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总结宪法的发展史,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有哪些不同和相同点。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宪法的发展有基本了解,为课堂讲解宪法的发展史奠定基础。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学生了解到,我国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