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宪法讲宪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宪法的教案初中

宪法的教案初中

宪法的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定义、特点和类型。

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与国家法律体系、宪法与公民权利保障、宪法与国家治理。

3. 宪法的历史发展: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订过程。

4. 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

5. 宪法的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执行、宪法的监督、宪法的宣传教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石,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宪法在案例中的作用,加深对宪法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4. 宪法历史发展:介绍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订过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发展历程。

5. 宪法主要内容:讲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

6. 宪法的遵守和维护:教育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学会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宪法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尊重和维护宪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作用、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宪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法治观念: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宪法意识,评价学生法治观念的提升。

《宪法是根本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宪法是根本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学生搜集宪法相关的内容来感受宪法。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每年的12月4日,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2、回答:国家宪法日。
3、导入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宪法日,来感受一下宪法的魅力。
板书设计
感受宪法日
1、感受宪法日
2、宪法日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4、小镜头:走近国家宪法日(课本第13页》
5、小小分享会:你和陈飞平有一样的发现吗?你所在的学校、小区等会在宪法日当天开展那些宪法宣传活动呢?
6、感受宪法日:
(1)播放视《山东省实验小学宪法日活动》
(2)宪法日宣传活动
7、小讨论:有人认为,设立国家宪法日完全没有必要,大多数的宪法日活动都是没有实际作用的。通过对宪法日的感受,你觉得设立宪法日有必要吗?请你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10、活动园:五年宪法日主题。
11、资料搜查员:请你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与国家宪法日相关的知识,并分享一下你的所得。
12、分享归纳:宪法日小知识。
13、小贴士:-些国家的宪法日。
14、大开眼界:世界各国宪法日是怎么过的?
15、观察与思考:从对国外宪法日及宪法日活动的了解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讲授新课。
1、宪法日知识大抢答:
(1)为什么12月4日这一天,被确定为了宪法日呢?
(2)你知道我国是在哪一年确定12月4日为宪法日的吗?

宪法初中政治教案

宪法初中政治教案

宪法初中政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宪法素养。

2. 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宪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提问: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宪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

2. 强调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践行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以及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宪法、讲宪法”(教学设计)小学生主题班会

“学宪法、讲宪法”(教学设计)小学生主题班会

小学班会教案:“学宪法、讲宪法”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加强小学生宪法教育,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我们特别设计了一堂以“学宪法、讲宪法”为主题的班会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作用,增强宪法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法治观念。

3.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三、教学内容1. 宪法的基本概念2. 宪法的作用和意义3. 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4. 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5. 遵守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宪法吗?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什么作用?”引出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宪法基本概念和作用(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如宪法的定义、特点等,并强调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最高地位。

同时,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宪法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作用。

3. 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5分钟)教师详细介绍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

通过讲解,让学生对我国宪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4. 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10分钟)教师强调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对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同时,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宪法权威。

5. 遵守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1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要自觉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道德、有纪律、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宪法在国家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遵纪守法。

宪法主题班会4篇

宪法主题班会4篇

宪法主题班会按教材定制 / 提高备课效率 /内容可编辑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宪法主题班会4篇宪法主题班会第1篇《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的:1、让孩子们看视频对民主、法制、人权有了基本了解,了解宪法的基本观念2、思考权利的重要性、公共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在规则之下实现自由和责任的重要性。

3、阐明宪政对美好生活的意义教学对象:三(1)班全体学生。

一、故事导入,1、一个班的劳动委员转学了,老师在班会上让同学们选劳动委员。

选谁呢?教师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突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选我,因为我俩是好朋友。

他爱劳动,爱集体。

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大家都愣住了??2、“我选我”宪法解读,初学《宪法》(一)师述:《我选我》这篇课文讲了一个班上选劳动委员,一个同学站起来自荐,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权益大胆地争取!”《宪法》非常重要,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告诉学生们言论自由、公开表达诉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行使选举权。

)(二)讲述各种有趣的统计数据(比如各国宪法序言的字数),了解宪法的基本框架和根本地位(三)教师授课,向同学们传递了人权、平等的理念。

尊师重教诚然是一种美德,但在真理和正义面前,重在交流和思考,人人平等与自由。

(请一至三个学生谈谈)“在学习真理、知识面前,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我们要传播尊师重道的理念,但更应该传播平等、尊重、人权、自由和尊严的理念。

而宪法有助于使我们每个人都真正地站起来!”二、举例并解读,《宪法》,”1、列举各种耳熟能详的宪法案例(比如动车事件、)使学生明确如何改变宪法的状况,使之真正实施和管用;2、师述:“国家的宪法来源于人民的授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成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保护公民的权益。

任何官员都应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论及法治时,谌洪果说,公权力应该受到制约和制衡,而作为公民,每个人都应树立司法的意识,因为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宪法主题班会初中教案

宪法主题班会初中教案

宪法主题班会初中教案一、主题: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定义、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 宪法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人权原则、分权原则。

3. 宪法的作用:宪法在维护国家稳定、保障公民权益、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4. 维护宪法权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宪法宣传短片,引导学生关注宪法,激发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

2. 宪法的基本概念:讲解宪法的定义、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3. 宪法的原则:讲解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人权原则、分权原则。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4. 宪法的作用:讲解宪法在维护国家稳定、保障公民权益、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5. 维护宪法权威:讲解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宪法学习、宣传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宪法素养。

6. 总结:强调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要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宪法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宪法基本概念、原则、作用和维护宪法权威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宪法知识题目,检验学生对宪法知识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宪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宪法教学设计(精选)

宪法教学设计(精选)

宪法教学设计(精选)一、前言宪法是一国的基本法律,也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

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方面,宪法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宪法教学在学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套精选的宪法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宪法教育工作。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2.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宪法的概念与特点2.宪法的功能3.宪法法律体系和宪法的地位4.宪法的修改和解释5.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责任2.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宪法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了解宪法的主要功能,包括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3.掌握宪法修改和解释的基本原则;4.熟悉宪法对公民权利和责任的保障。

三、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宪法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宪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归纳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宪法的功能和地位。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宪法案例,帮助学生学习宪法的修改和解释。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理解。

3.2 教学步骤本教学设计的步骤如下:1.引入:通过一个有关宪法的新闻事件或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宪法教学的学习兴趣。

2.讲解宪法的概念与特点:教师通过讲解宪法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宪法的基本概念。

3.归纳宪法的功能和地位: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宪法的主要功能和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4.分析宪法案例:教师给出宪法案例,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分析和讨论,从案例中学习宪法的修改和解释。

5.探讨宪法对公民权利和责任的保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和分享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理解。

6.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定期布置作业,考察学生对宪法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一、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制定。

2、过程与方法: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以宪治国,核心也是以宪治国。

宪法具有最大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维护宪法。

教学重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教学难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谈话等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

20__年,新世纪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这一天,全国各地普遍举行了宪法知识竞赛、领导干部宪法知识考试、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以及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法制宣传活动。

为什么我国的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就要以宣传宪法为主题呢?是因为宪法的重要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宪法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一块来说一下今天的课题是(引导学生说出课题)课件: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问: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课件:一、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讲授新课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法律家族聚会。

看看它们是怎样讲?学生表演小品:法律家族聚会。

问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由于宪法内容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而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它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也不同于普通法律。

怎样不同呢?(更加严格)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大家想一想,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要更加严格呢?(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原因)课件:金字塔晃动。

整个法律体系都将不稳定。

所以,宪法不能轻易改动,如果有必要变动,那该怎么办?(程序要严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宪法,讲宪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充分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二、教学重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三、教学难点
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三、教学过程
嗨,大家好,欢迎来到学宪法、讲宪法微课堂。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遇见宪法
首先让我们一起遇见宪法。

宪法是什么?是束之高阁的一本本法典?太深奥了,看不懂啊;是西装革履的国家精英们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制定的法律?好高大上。

有人说,宪法就像是高悬在空中的气球,看上去很美很给力,但总觉得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

事实是这样吗?其实,宪法并非遥不可及,宪法就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下。

请问大家: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宪法与其他法律有什么关系?
Q1: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设立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Q2:宪法与普通法律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比如国家性质、国家制度等,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规定国家、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具有一般的法律效力,因此宪法制定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当然,无论是宪法还是普通法律,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

过渡: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宪法的发展史。

第二部分:宪法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通过了1954年、1975年、1978 年和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

宪法的修订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还将不断跟随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三部分:宪法的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由八二宪法及其修正案构成,包括四章内容:总纲,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其中第二章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权利有:生命权、自由权、受教育权、隐私权等,当然宪法也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这些权利与义务都是我们每个公民在生活必须面对的,所以宪法并不遥远,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第四部分:学宪法、敬宪法
因此宪法的尊严也应由我们维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做到人人懂宪法、人人守宪法、人人敬宪法。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下课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