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歌曲改变人生》
歌曲改变人生观后感

歌曲改变人生观后感
在喧嚣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慢下脚步,看几本好书,看几部好电影,让我们可以静下心来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激起自己的勇气和对待生活的热情。
在歌曲改变人生这部电影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梦想什么叫坚持。
主人公丹始终想要找一个满意的歌手始终热爱音乐,即使是在妻子不再爱他身无分文的时候心中依旧燃烧着音乐的火焰。
终于在一个小酒吧中遇到了同样潦倒被男友抛弃对自己的歌已经不在自信的格雷特。
他被格雷特的歌声深深吸引,从而想找格雷特签约。
经过一番波折和深入的交流,格雷特终于同意丹的签约请求。
他们没钱租录音棚,丹就尽其所能的找到贝斯手钢琴手等人组成一个乐队想把格雷特的音乐完美的展现出来,他们在街道里唱歌在高楼楼顶上唱歌在地铁站里唱歌,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能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是音乐让他们聚集在一起串联在一起让他们坚持下去。
终于在他们多日的坚持和努力之下把歌曲完美的演绎了出来,同时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在电影看完后,我心里有了很多想法。
最强烈的就是电影告诉我要有梦想,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不管多艰难都要坚持下去。
只有这样才能在困境中保持自身的一种面对生活的勇气和热情,才能让自己在逆境中也能再次展现自己的光芒。
《歌曲改变人生》影评

⽂: SWXSDYX 真正的⾳乐,不是去迎合⼤众的品味,⽽是固执地做⾃⼰喜欢的风格,回到⾃⼰做⾳乐的初⼼,任性地打着⾃⼰的番号,管你有没有⼈听,管你爱不爱听,它就被孕育在那⾥,并不简陋,也并不华丽。
《歌曲改变⼈⽣》讲述的是两个情场失意的⾳乐⼈,因为有共同的⾳乐观,灵感碰撞在⼀起重新振作的故事。
起初看海报感觉也就是普通的都市⾔情剧吧,看过以后发现完全不是。
不得不说这是⼀部完美的电影,不是说票房好的商业⼤电影就叫完美的电影,那只能说是成功的电影,因为它有特效,它有票房,它有⼝碑,所以它成功。
但是完美的电影不⼀样,它需要触及观众的灵魂,跟观众达成共鸣,有那么⼏个桥段甚⾄你刚看完就想倒回去重新看⼀遍,是这种感觉。
剧本是电影的DNA,这部电影的剧情是紧凑的,就是没有杂质在⾥⾯,每⼀个部分都有它独特的作⽤。
前奏或者说是铺垫做得很好,从开始男主⾓在车⾥听嘈杂的⼤众流⾏⾳乐⼩样,到后来酒吧⼥主⾓的民谣弹唱让他眼前⼀亮,所有的情感节奏都循序渐进,没有突兀,简单⾃然。
到后来⼤家⼀起做⾳乐,纽约街头,⼀群执着的⾳乐⼈,没有任何资⾦,⽀持他们的只有对纯粹⽽质朴的⾳乐的初⼼,给他们的⾳乐伴奏的不⽌是他们⼿⾥的吉他,贝斯,爵⼠⿎,电⼦琴,还有各种各样的城市噪⾳,浪漫⽽富有激情,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乐让男⼥主⾓两个近乎颓废的⼈重新振作,让其他碌碌⽆为的队友都找到了⾃⼰存在的价值,这也是和电影的名字紧扣在了⼀起,歌曲改变了他们的⼈⽣,⾳乐让他们的⽣活充满⾊彩。
这是⼀部⾳乐电影,当然电影的配乐是很重要的,如果电影⾥的⾳乐并不能引⼈注⽬或者并不是那么好听,那这部电影必然⼤打折扣。
但是它的电影原声很完美,让我很惊讶的是,演员并不是只参与表演,⽽演唱也更是演员亲⾃操⼑,这就⽐单单⽤配乐演员来对⼝型真实的多,更不要说请了亚当这样的专业⾳乐⼈来配合演戏。
我并不知道那⼏⾸歌都叫什么名字,也懒得去查,只是觉得好听,都是单纯的民谣,民谣更多的是像⼀个阅历丰富的⽼⼈在给你讲着故事,更多的是要有内涵,有情感,当然好听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那种华⽽不实的只有曲没有词的流⾏⾳乐,⽽影⽚的配乐很好的做到这⼀点。
倾听人生

倾听人生——浅析电影《歌曲改变人生》《歌曲改变人生》是约翰·卡尼自编自导的爱情音乐片,影片讲述了创作歌手格蕾塔与男友来到美国后被劈腿,她在偌大的陌生城市里找不到方向,丹是一个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失意的音乐制作人,他在在酒吧里遇到了偶然登台演唱的她,失意的两人相遇后决定共同合作。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为“第七艺术”,可以兼容所有的其他艺术门类,涵括了诸如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
本片导演约翰•卡尼曾是一位摇滚乐团贝斯手,所以音乐电影对他来说可以算是手到擒来。
电影通过时间和空间变幻场景,使影片的艺术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音乐通过节奏韵律烘衬气氛,促成电影的氛围制造。
影片包含了创作歌手格蕾塔偶遇潦倒唱片制作人丹,两人合作在室外录制一张专辑的故事主线;格蕾塔与一夜成名的歌星男友戴夫之间的情感变化辅线;丹与叛逆女儿关系重建的辅线。
音乐“嵌入”了每一条线的叙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串起了整个故事。
丹与格蕾塔的相遇就是因为歌曲。
这首歌旋律简单,歌词很美,但却代表着女主角的心理,刚被男朋友劈腿在偌大的城市里迷失了自己,就如格蕾塔所说的一样,这首歌该献给城市中所有孤单的人。
也许正因为这个,在酒吧里只有同样失意的丹认真听她唱歌,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歌曲制作成了一首更加大气的歌曲。
同时这首歌曲也将两人的遭遇进行展开;格蕾塔与男朋友因为音乐来到美国,因为音乐分手,最后男朋友希望用歌曲挽回格蕾塔,两人之间也一直用音乐做着交流;丹也因为音乐与正在青春期的女儿和好,并走入她的内心世界;丹与老婆的爱情也始于两人一起用线控听歌。
可以说,影片中每个人都离不开音乐。
音乐本身就是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所以在剧中音乐也是每个人物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
当格蕾塔知道前男友得到大奖时,她通过唱歌将心中的郁闷、不安与失落发泄出来。
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艺术,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所以,音乐又是一种听觉艺术。
《再次出发》解说文案_《曾经的我再次出发去纽约,用歌曲改变人生》

《再次出发》解说文案_《曾经的我再次出发去纽约,用歌曲改变人生》美国喜剧/剧情/音乐电影《再次出发》,于2015年上映,由约翰·卡尼导演,约翰·卡尼编剧,影片讲述了《曾经》导演约翰·卡尼自编自导新作,这是一部讲述爱情,失落以及动人音乐的影片。
格蕾塔跟随音乐家男友戴夫来到美国,在这里戴夫有着更好的事业机会,孰料戴夫来到纽约不久就开始劈腿,令格蕾塔伤心欲绝。
失去了爱情,格蕾塔在偌大的陌生城市里找不到方向……丹是个失意的音乐制作人,他的生活也是一团糟:女儿正处在青春期,自己仍时不时的惦念前妻。
直到有一天,他在酒吧里遇到了偶然登台演唱的格蕾塔,他坚信自己找到了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失意的两人相遇后决定共同创作,到底两人能否重拾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歌曲是否能够改变人生?。
《再次出发》(又名《歌曲改变人生》)10分推荐!电影超棒,歌曲超超超。
级。
好听。
晚上睡不着了,单曲循环《lost stars》中。
导演约翰·卡尼延续了上一部同类型影片《曾经》里的质朴,简单,纯粹,细腻,温馨,自然,用最简单的电影镜头和语言以及动听的音乐来打动观众。
在这里没有狗血的情节,没有烦杂的框架,没有炫酷的镜头,没有伶俐的剪切。
有的只是对电影本质真诚的态度,平淡自然和简单明了的故事以及好听的音乐。
电影的音乐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一首首动听的音乐带动起一个简单的故事,足以让观众愈发不能的沉浸在悠扬的旋律之中无法自拔,直至电影看完还不想结束。
电影里把城市变成行走的录音棚,女主角变成行走的衣服架,男主角变成行走的音乐废柴。
电影里除了2位明星+骚当客串外,抛弃了所有对一切商业元素包装的摒弃,意在追寻和探究音乐的本质,以及对现在音乐过度商业化的抨击,从而让人反思音乐的本源。
演员方面:女主角非常喜欢凯拉·奈特莉,从《加勒比海盗》开始就喜欢上这个英范十足的漂亮妹子,到后来《傲慢与偏见》以及去年《模仿游戏》一路走来演技在不断蜕变,这部电影里也同样被KK真挚的表演有所打动,褪去了她明星的光环,演绎了一个仿佛在你身边的音乐素人,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KK的穿衣品味太赞了,7分裤+宽松衬衣任意搭配,然而我已经记不得她换了多少套衣服了,穿什么都美,称之为行走的衣服架一点也不为过。
歌曲改变人生

13年拍摄《歌曲改变人生》。截止至10月底,《歌曲改变人生》破天荒 的在韩上映十周仍然入榜,累计观众已超过338万人次,成为了近期最火热的 “多样性”影片。
《歌曲改变人生》:
这是一部讲述爱情,失落以及动人音乐的影片。 格蕾塔跟随音乐家男友戴夫(亚当· 莱文 Adam Levine 饰)来到美国,在这里戴 夫有着更好的事业机会,孰料戴夫来到纽约不久就开始劈腿,令格蕾塔伤心欲绝。 失去了爱情,格蕾塔在偌大的陌生城市里找不到方向…… 丹是个失意的音乐制作人,他的生活也是一团糟:女儿正处在青春期,自己仍 时不时的惦念前妻。 直到有一天,他在酒吧里遇到了偶然登台演唱的格蕾塔……
约翰首先自编自导了两部短篇电影《闪亮之星》和《旅馆》。 斯手。他不仅参与录音,还为乐队制作演唱会录像和音乐录 影带。这些工作让他对“影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离 在96年底,推出了自己的长篇电影处女作——《十一月的午后》。这 开了乐队,投身电影界。 部低预算黑白片被当时《爱尔兰时代报》评为97年最佳电影,并在美 国的各个电影节上公映。 编导并作曲的1小时电视片《JUST IN TIME》, 荣获了《爱尔兰时代报》评出的98年最佳电视片头衔。
01年拍摄《叛逆边缘》,在英国迪纳尔电影节上 捧得银希区柯克奖。
尝试电视剧制作, 一口气连拍了三季《BACHEL誉它为“02年度爱尔兰电视的成功传奇”。 07年,约翰和他的好朋友“The Frames”的主唱格伦· 汉塞德以及年仅19岁的 捷克音乐人玛可塔· 伊尔格洛娃合作,拍摄了清丽脱俗的爱情电影《曾经》。
一群音乐 爱好者,用他们 自己的灵感和 音乐改变了自 己的人生,到底 该为商业化而 创作,还是为自 己本身的灵感 而创作呢?
John Carney
标签:
爱尔兰著名导演 荣誉成就: 06年 电影《曾经》
《歌曲改变人生》影评

《歌曲改变人生》讲述的是两位失意的音乐人通过音乐相遇相知、又通过音乐找到救赎与希望的故事——说起来很简单很老生常谈的治愈系题材,但老套正是源于经典,我相信确实有很多人能从中得到快乐和慰藉,甚至能因此找到一些自己从未发现的力量与梦想。
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处理也是我喜欢本片的理由。
在你最低谷的时候为你带来希望的那个人,对他/她难免会有点暖昩情愫,但最终他们没有成为情人,而是把关系建立为一种更稳定踏实的、能够分享追逐同一梦想的“伴侣”——这一点我非常欣赏。
导演约翰。
卡尼的作品不多,能找到电影一只手数得过来,但每一部在网上的得分都相当高,专业评论及普通观众给出的评价也几乎都是赞的多。
约翰。
卡尼最大的特色就是音乐,更准确的说是歌曲,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和歌曲紧密缠绕,在他的电影中音乐不只是气氛的辅助,而完全是推动故事与人物的一股无形的“力量”,这一点在《歌曲改变人生》中表露无遗。
音乐不光与剧情融合,同时也决定了镜头的节奏与画面的美感。
片中有这么一个段落,Dan和Greta坐在街边聊天,说音乐就是有这种魔力,再平凡不过的街道,只要配上音乐,一切就会变得截然不同——这时候镜头拍向街景,原本毫不起眼的街景、路人,在音乐的衬托下突然变得生机勃勃,充满了韵律之美。
那一瞬间作为观众,我既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同时也折服于约翰。
卡尼对音乐、画面这两者的理解以及再构造能力。
——看完《歌曲改变人生》之后我去查找资料时才发现,原来当年那部剧情与音乐都让我印象深刻的《叛逆边缘(OntheEdge)》(主演希里安。
墨菲)就是约翰。
卡尼拍的,突然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不夸张地说,约翰。
卡尼应是当今最懂音乐的电影导演吧。
《歌曲改变人生》讲述的是两位失意的音乐人通过音乐相遇相知、又通过音乐找到救赎与希望的故事——说起来很简单很老生常谈的治愈系题材,但老套正是源于经典,我相信确实有很多人能从中得到快乐和慰藉,甚至能因此找到一些自己从未发现的力量与梦想。
BeginAgain歌曲改变人生:生命不息,音乐不止

BeginAgain歌曲改变人生:生命不息,音乐不止作者:散步的鱼来源:《新东方英语》2015年第06期2006年,由John Carney执导的爱尔兰电影《曾经》(Once)凭借影片中质朴纯真的音乐在竞争激烈的奥斯卡舞台上收获了一座小金人,同时这部描写都柏林音乐人生活和爱情的风格清新的影片也赢得了众多电影爱好者的极力追捧。
时隔八年,John Carney带着他的新作《歌曲改变人生》(Begin Again)回归影坛。
这一次,导演将故事搬到了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纽约,在繁华的城市中找寻音乐的灵感。
在影片中,著名的英国女星Keira Knightley和美国大叔Mark Ruffalo分别饰演特立独行的创作歌手Gretta和生活潦倒的音乐制作人Dan。
同陷人生困境的两人在纽约的一家酒吧邂逅,随后结伴前行,展开了一段与音乐、梦想和人生相关的美妙旅程。
为一个执念,在城市中穿行Dan曾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制作人,捧红过无数歌手,获得过许多音乐奖项,曾经风光无限。
而现在,他的事业陷入了低谷,婚姻也出现了问题,与妻子离婚后,他寄居在狭小的公寓里,生活潦倒,经常靠酒精来麻痹自己。
尽管如此,他仍积极地寻觅着城市里有才华的歌手,希望能听到打动人心的音乐。
然而,时代变了,城市被快餐文化所淹没,音乐变得平庸肤浅,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成为快捷生活的消遣。
这一切令Dan感到十分懊恼。
有一天,因前妻太忙,Dan代她去学校接女儿Violet。
看到14岁的Violet衣着暴露,他不禁皱起眉头。
他不懂得如何与正处于叛逆期的女儿沟通,一路上两人话不投机。
因为Dan公司还有会议,所以他顺便带女儿一起去了公司。
在公司里,Dan显得特立独行,与大家格格不入,与曾经的合作伙伴、公司的高层管理者Saul更是意见不合。
更糟糕的是,Dan在会后就被炒了鱿鱼。
气急败坏的他忍不住与Saul争吵起来,这一举动惊动了正在忙碌的同事们。
Dan向众人理论,却没人理他,他想搬走公司里属于自己的东西,却被制止,弄得洋相百出。
电影《欢乐好声音》观后感

电影《欢乐好声音》观后感欢乐好声音由美国环球影业、照明娱乐公司联合出品的动画喜剧片,由加斯詹宁斯执导,马修麦康纳、瑞茜威瑟斯彭、塔伦埃格顿、塞思麦克法兰、斯嘉丽约翰逊、托瑞凯利联合配音。
下面是网为大家整理的电影《欢乐好声音》观后感,欢迎参考~篇一:电影《欢乐好声音》观后感再次出发(又名:音乐改变人生)之后看的最爽的一部关于音乐的电影,大概是片中歌曲都相当好听,每一位开嗓的演员嗓音也特别出色。
第一次听寡妇姐唱歌,简直有被惊艳到。
小黄人的公司光照娱乐打造的电影,其实都不太需要带脑子观看,他们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你在看电影这一百多分钟乐一乐、被爽到。
本片的动机就更单纯,让观众听好听的歌,并像影片中这几位歌者,想唱就唱,活出自我,重新起航,走上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
说起来,这部欢乐好声音跟再次出发这部影片还真有些相似,一个落魄老板带领名不见经传的音乐人走出困境,重新出发。
特别是本片中寡妇姐配音的角色,怎么看都像是再次出发女主角的翻版。
不过欢乐好声音里面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主角,而是用群像的方式,展现了一类人:落魄剧院老板、富二代、流浪情侣艺术家、怀才不遇高材生街头艺人、家庭主妇、黑帮小子、害羞大姑娘、另类舞者,他们共同特点就是被生活所禁锢、因恐惧而踟蹰,没法展现自我和个性,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甚至于吸引剧院老板走上开剧院之路的歌唱明星,也因为年龄、过气等问题变得尖酸刻薄难伺候。
电影里这场意外举行的歌唱比赛,成为每个人改变自己的契机。
不过电影缺点也很明显。
以前笔者总爱用国产动画老是生硬说教做反面教材,本片的存在仿佛是说好莱坞动画说教起来比国产还硬。
而且这部电影的说教不仅硬,还画蛇添足。
按照好莱坞一贯尿性,说教全会被转化为剧情发展与性格变化,不会特别强调,而是在适当时候点出。
但在好声音中,第一次说教出现尚且恰当,毁就毁在第二次上,显得太刻意、转变太突然,仿佛生活的打击就是儿戏,主角转性比变天还快。
这也是因为电影剧情过于简单,叙事围绕唱歌转,极尽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艺术在电影中的魅力
——浅析电影《歌曲改变人生》
音乐是一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电影增添意蕴和魅力,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发挥叙事的功能。
从最早的黑白默片开始,电影音乐就开始辅佐电影画面,直到现在,各大电影公司出品的大片都配以了气势磅礴或优雅动听的音乐。
它与电影视觉画面一起展现在银幕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剧情的表现力,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可以兼容所有的其他艺术门类,因而中途转行做电影导演的人,就有机会将其擅长的艺术为电影所用,如若运用得当,甚至可以成为该导演的一大风格。
约翰•卡尼就是这样的一位导演,摇滚乐团贝斯手出身的他,别出心裁地将音乐“嵌入”叙事,形成了影片最大的特色。
《曾经》时的成功试验,《歌曲改变人生》中的再次运用,这种特色变成了约翰•卡尼独特的电影风格。
格蕾塔跟随音乐家男友戴夫来到美国,可是戴夫来到纽约不久就爱上了别人,失恋的格蕾塔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在偌大的陌生城市里彷徨。
丹是个音乐制作人,已经数年找不到中意的歌手,没有签约的业绩,家庭生活也有着裂痕。
失意的丹甚至想要卧轨自杀。
直到有一天,他在酒吧里遇到了偶然登台演唱的格蕾塔。
直到有一天,她在酒吧里遇到了在角落里借酒消愁的丹。
于是,整个城市成为格雷塔与丹的录音棚,帝国大厦的楼顶、破旧楼宇的间隙,地铁、天台……就像丹说的那样,音乐让一切普通的
景象变得充满魅力,所有的画面都随着耳机中的音乐成为一部没有开始也不会结束的MV。
无论是格雷塔还是丹,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坚持自己的道路。
在流行乐大肆盛行时,丹还在坚持寻找他心目中的“好声音“,格雷塔坚守着每一首歌曲创作的初衷,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所谓的趋势与大众口味。
他们坚持的是音乐,更是他们自己的灵魂。
影片最吸引人的是里面的音乐,音乐作为每个人人生不可缺乏的部分,它确实可以起到推动人的力量、澄清心灵的物质、引导人的动力、改变人生的助手,它使里面失意的制作人找回自我、恢复父女情、拉回爱人,使面临爱情背叛的女歌手重新找回音乐的人生,使她更加清楚自己的内心—追求纯粹的音乐而不是商业包装中的音乐,也让她明白她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歌曲改变人生》中每一首歌的场景都是那样得自由热情,并且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
例如格蕾塔和丹在酒吧偶遇的那首歌,丹听到格蕾塔略显简陋的弹唱,脑海里想象出加入了不同乐器配乐的演奏画面和声音效果。
周围的人丝毫没有被格蕾塔的歌声吸引,只有慧眼识英雄的丹陶醉地沉浸在她的歌曲中。
这个很妙的场景,让观众完全感受到一败涂地的制作人被一首直指人心的简单歌曲打动并拯
救了。
又如在帝国大厦观光平台录制歌曲的那一个场景,格蕾塔邀请丹重操贝斯,和丹始终有交流障碍的女儿也加入了吉他伴奏,整个气氛就是一场音乐人的即兴大汇演,激情四溢、打动人心。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了更多故事片拍摄的手法,赋予音乐以多层次的视觉效
果,并注入了饱满的情感内涵。
《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这首歌就是女主Greta在酒吧里唱的歌,也是因为这首简单的歌打动了男主角Dan。
旋律简单,歌词很美,就如Greta所说的一样,这首歌该献给城市中所有孤单的人。
歌词里最喜欢的一句 Are you ready for the last act, to take 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我们在爱情里,何尝没有过如此的担忧。
就像朋友变成恋人,这一步总是那么艰难,而承受万一的失败后的尴尬也的确难过。
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这一步你走还是不走,爱就是这么纠缠。
很多年后,当很多人淡忘了某部电影的情节之时,往往一段配乐就能勾起大家的回忆,以及回忆之中带来的欢笑、悲伤与感动。
我觉得这正是音乐在电影中产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