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哈利波特doc
音乐美学简答

音乐美学简答1.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特征答:感性材料:是人们生活当中具有实用性和非实用性特征,并于人的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叫做感性材料。
列如:人们通过声音而感觉到音乐,通过颜色和线条而感觉到绘画。
所有艺术作品的感性材料也称为艺术媒介。
特征: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音乐声音与自然声音的差异就是创造与自然的差异,所谓创造性是自然存在或现实存在基础上的一种突破,人们把从自然界中发现乐音并把它排列成一种有规律的顺序。
列:莫扎特仅用6周时间就完成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序曲,竟然在该剧开演前一天才动手写。
但莫扎特却说,他创作的每一部作品付出了巨大的创造性劳动。
B.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语言主表义辅表情,音乐表情为主,表意为辅,是人加工创造的用来表情的,这是音乐本质的特点,而音乐来源于人类实践。
列:(梁祝)中,有一段是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人们可以从音乐的表情音调中真切地感受到这对情人离别时发自内心的表达。
2.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人加工创作的声音和自然声音不是对应的,音乐通过其它方式来表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声音。
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音乐美学简答沟通艺术和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
A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
模仿:用音乐来表达自然,社会和人的声音,音乐声音的模仿总是在声音范围内,总是对模仿对象的某些声音属性的特征进行仿照。
例如:我国的唢呐曲(百鸟朝凤),二胡曲(空山鸟语)等都是用音乐的声音模仿鸟叫的杰作。
B.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
象征性是音乐的声音所具有的一种表现特征,通过音乐来表达社会,自然,某一局部现象的特征,人类,深层次的意义。
列:德彪西的(大海)用定鼓的弱奏象征大海的平静,还有肖邦波兰舞曲,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等等。
3.音乐形式的构成A.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 就是心理学关于情绪的表达,包括情绪表达的强弱(力度),激动与平静(速度),紧张与松弛(节奏,音高,音程)还有音色,人的音色,器乐的音色等,这是音乐形式要素的最重要的成分。
哈利波特美学角度分析300字

哈利波特美学角度分析300字1997年以来,英国女作家JK罗琳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在全球掀起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哈利波特热。
该系列的七部作品被翻译成七十多种语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突破5亿册,发行量仅限于《圣经》和《毛选》,成为世界发行量排名前三的纸质书,同名电影在文学热潮的影响下创下骄人战绩。
作为一部拥有丰富想象、夸张荒诞情节、幽默滑稽语言、神奇怪异人物形象的以追求真善美为主题的作品,hp系列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同系列的电影都体现出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作为一部具有梦幻文学色彩的作品,hp系列本身就有梦幻特质,在艺术上是用来造梦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hp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
这是hp最重要的美学体现之一,基于这个美学前提,罗琳更多地赋予了它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关乎美学、关乎暗喻、关乎世界的狂欢、关乎对时代的思考。
魔幻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美的世界,但这个美的世界,其实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美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远远超过了现实意义的。
霍格沃兹的原型是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剑桥大学,无论是从外形的仿造还是分学院制的管理模式,罗琳在基于现实存在的原型上对其给予魔幻色彩进行改造;而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方面,罗琳选取了大部分的西方神话故事作为参考,加以改造,让整个系列的故事更加充满神秘、想象色彩。
霍格沃茨高于现实意义的那一部分,体现在它传递出来的永不服输,象征着自由与和平的精神。
在霍格沃兹城堡的外形、内涵构造中,形式美的法则则在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狭窄的小路尽头突然展开了一片黑色的湖泊。
湖对岸高高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城堡,城堡上塔尖林立,一扇扇窗口在星空下闪烁。
”整座城堡被分成29个区域,灯光笼罩的是一半,处于黑夜朦胧中的也是一半,这是一种调和对比的设计手法,即反映了黑白分明两种矛盾共同存在的状态,也是对hp主题善恶分明的内涵展现。
霍格沃茨交叠着不同学院,最突出的是中间锥型的塔楼,这是属于格拉芬多的教学区域。
试论《哈利·波特》魔幻系列电影的艺术魅力

试论《哈利·波特》魔幻系列电影的艺术魅力《哈利·波特》魔幻系列电影堪称是当今世界最为经典的魔幻电影系列之一,其丰富的魔法世界、精彩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让观众们为之着迷。
本文将从电影的视觉艺术、音乐配乐和角色表演等方面,探讨《哈利·波特》魔幻系列电影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除了特效的精彩呈现,影片的画面色彩也是其艺术魅力的一部分。
影片中的色调渲染和场景设计都充分展现了魔法世界的恢弘和神秘。
魔法学校霍格沃茨的宏伟建筑、魔法森林的神秘氛围、魔法装置的奇妙设计,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画面的呈现不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世界,更让人感受到了魔法世界的无穷魅力和无尽想象。
我们来谈谈《哈利·波特》魔幻系列电影的音乐配乐。
电影的音乐配乐是影片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魔幻系列电影的音乐作为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电影的音乐由著名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负责创作,他巧妙地运用了交响乐和合唱的形式,为影片营造出了一种神秘、奇幻的氛围。
电影中的主题曲《魔法石》、《消失的密室》、《阿兹卡班的囚徒》等都成为了经典的音乐作品,并让人们记忆犹新。
音乐是影片中的一种语言,它能够在没有对白的情况下,通过旋律和节奏,表达出电影所要营造的氛围和情感。
而《哈利·波特》魔幻系列电影中所使用的音乐,无疑为影片增添了许多神秘和梦幻的色彩,使得观众们更加沉浸体验到了魔法世界的不同寻常。
我们来谈谈《哈利·波特》魔幻系列电影的角色表演。
影片中的角色塑造和表演也是其艺术魅力之一。
由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等主演的影片,塑造了一群令人难忘的角色,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和个性魅力。
哈利·波特的勇敢和正义、赫敏的聪慧和善良、罗恩的幽默和忠诚,以及邓布利多、斯内普、伏地魔等角色的形象,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主演们的精彩表演,影片中还有许多优秀的配角出色的表演,比如饰演邓布利多的迈克尔·甘本、饰演斯内普的艾伦·瑞克曼等,都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戏剧性的张力和情感的厚度。
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背景音乐特点分析

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背景音乐特点分析【摘要】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背景音乐在整部影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风格多样,包含了古典、奇幻和神秘等元素,为电影营造了独特的氛围。
情绪表达丰富,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角色内心的挣扎和情感起伏。
配乐与场景紧密结合,在关键时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主题曲创作精彩,旋律优美悦耳,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声音效果独特,运用了各种音效和合成音,为电影增添了更多的视听享受。
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背景音乐为故事情节增添了层次感和氛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背景音乐,特点分析,音乐风格,情绪表达,配乐与场景结合,主题曲,声音效果,重要作用,层次感,氛围,深刻印象1. 引言1.1 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背景音乐特点分析《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第三部作品,该电影的背景音乐在影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音乐不仅仅是为了填补场景的空白,更是通过其多样的风格和丰富的情绪表达,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厚重的氛围。
在这部电影中,背景音乐的风格非常多样化,从悲伤的旋律到激动人心的节奏,每首配乐都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对应场景的氛围和情感。
这种多样性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沉浸在情节之中。
配乐与场景的紧密结合也是这部电影音乐的一大特点。
无论是紧张刺激的追逐戏,还是充满魔法感的魔法世界,背景音乐总能与场景完美契合,加深了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电影的主题曲创作也是相当精彩的。
主题曲旋律优美动听,富有魔法感,能够深深地印在观众的心中,成为影片的代表性音乐之一。
声音效果的独特性也是这部电影音乐的一大亮点。
通过音效的处理,配乐既能够带来震撼的观感,又能够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提供更加细腻的描绘。
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背景音乐在影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故事情节增添了层次感和氛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配乐分析——以《Harry''s wondrous world》为例

138音美舞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配乐分析——以《Harry’s wondrous world》为例杨靖萱(周口师范学院 466001)摘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改编于J·K·罗琳的同名小说作品,它为观众塑造了一个想象中的魔法世界,作为世界顶级的配乐师约翰·威廉姆斯,为这部电影提供了与画面完美结合的音乐体验。
本文将以主题配乐之一的《Harry's wondrous world》为例,从作曲技法与音画结合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电影配乐对哈利的奇妙世界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电影配乐;作曲技法;音画结合前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电影上映于二十年前,它改编于英国小说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魔法系列小说,在这之后,又陆续诞生了七部同系列的电影。
作为系列电影的开篇之作,《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率先呈现了小说中描述的那个奇妙的魔法世界,而电影中的配乐,也在营造天马行空的魔法世界的氛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部电影中,担任配乐的是好莱坞著名的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他曾为无数电影作品配乐,留下了《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大白鲨》《星球大战》等让人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配乐主题。
并且成为超越Alfred Newman 的,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电影音乐人。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他配乐的电影作品中颇具代表的一部,原声音乐中的第二首《Harry's wondrous world》(哈利的奇妙世界)是除主题配乐《Hedwig’s theme》(海德薇的主题)以外出现次数最多的一段旋律,在本文中,我们针对这首配乐作品将配器等作曲技法与电影中出现的片段相结合进行分析,探索属于哈利的奇妙世界。
一、《Harry's wondrous world》作曲技法分析(一)配器技法的分析在《Harry's wondrous world》这段音乐中,作曲家主要采用了木管组乐器,铜管组乐器,弦乐组乐器,和一些打击乐器,以及钢琴,竖琴,钢片琴等乐器。
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背景音乐特点分析

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背景音乐特点分析《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第三部作品,由克里斯·哥利姆布斯执导,于2004年上映。
影片以J.K.罗琳的同名小说为基础,讲述了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第三学年里,面对被称为阿兹卡班的魔法监狱中的囚徒与黑魔法师小天狼星·布莱克之间的故事。
背景音乐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并为影片的氛围营造出恰当的氛围。
下面将分析《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背景音乐特点。
电影的主题曲带有一种神秘感和悠扬的情感。
主题曲采用了管弦乐的演奏方式,表现出一种古典而优美的风格。
这种风格符合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魔幻主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主题曲的旋律优美而悠扬,能够让观众在电影的开场就被带入片中的奇幻世界。
整个主题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电影的全局,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标志性。
电影中的配乐在表现情感和氛围上有着卓越的能力。
在电影中,角色们经历了众多的情感波动,有悲伤、愤怒、恐惧和希望等等。
配乐巧妙地伴随着这些情感,在特定场景中表现出了与情感相符的音乐风格。
在剧情高潮的时刻,音乐会加强剧情的张力,使得观众的情感也得以升华。
而在悲伤的时刻,音乐会悠扬而悲怆,进一步加深了观众的悲伤情感。
电影的配乐在表现情感和氛围上具有很高的水平,为整个故事的展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四,电影中的音乐与场景相得益彰。
在电影中,音乐与场景的结合非常精准,能够有效地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无论是在角色闯入禁地的紧张氛围下,还是在学院的校园里凸显高尚气质,配乐都能够恰到好处地营造出对应的氛围,让观众更加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之中。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背景音乐特点集中表现为神秘、情感表现、魔法元素和与场景相得益彰。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这部电影非常出色的音乐表现。
整体而言,音乐在影片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让观众对电影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也使影片更加成功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音乐欣赏中的音乐美学问题

音乐欣赏中的音乐美学问题音乐欣赏中的音乐美学问题音乐美学的这种双重性质,说明它是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其基本特点在于美学与音乐学的结合。
音乐美学就其性质来说,既可以说是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和审美的部门美学,也可说是音乐学中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需要运用美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音乐中的美学问题,使自己具有美学的品格。
另一方面,音乐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又会使美学更加充实和完善。
美学的研究离不开对部门艺术的研究,对于音乐美学来说尤其如此。
人们对文学、戏剧、美术或舞蹈和建筑或多或少总能谈出一些看法和道理,对于音乐却普遍感到难以言传。
因为音乐所使用的声音材料既看不到也摸不着,它虽然可以凭听觉加以感知,但我们听到的却是一种与日常语言完全不同的“音乐语言”。
这种音乐语言传达的是什么?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难以把握的,即使是搞美学的人也不例外。
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音乐美学,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而且也必然会丰富美学的内涵。
我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欣赏能力倾听音乐。
不过为了便于分析起见,如果我们把倾听音乐的全过程分成几个组成部分,那就比较清楚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全是在三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的。
由于缺乏恰当的术语,不妨把这三个阶段称为:(1)美感阶段;(2)表达阶段;(3)纯音乐阶段。
把欣赏过程机械地分为这几种假设的阶段,唯一好处是可以对倾听的方式有个比较清楚的概念。
倾听音乐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纯粹为了对音响的乐趣而倾听,这就是美感阶段。
在这个阶段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
我们在干别的事情是,把收音机打开,便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响中了。
这是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的然而又是有魅力的心境中去了。
你此刻可能正坐在屋里看这本书。
设想钢琴上奏出了一个音,这个音是足可以立即改变房间的气氛——证明音乐的音响成分是一种强大的和神秘的力量,谁嘲笑或小看这点,谁就会显得很愚蠢。
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复习题论述题:1、音乐与绘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前者通过声音诉诸人们的听觉,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但为什么说音乐可以表现某些绘画性的内容?与绘画相关的音乐作品有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音乐与绘画常常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对应,相得益彰。
用音乐可以表现绘画,用绘画也可以表现音乐。
1. 俄国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这是作曲家1837 年在他看了亡友画家加尔特曼的绘画遗作展览会后,为悼念亡友而作的钢琴组曲,全曲共分 10 段,每段以一幅图画为创作依据,并各有标题。
如《牛车》、《两个犹太人》。
2. 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他运用各种音响来表现大海的宏伟磅礴,变幻无穷的景色,通过音乐的各种音响材料描绘出对色光的感觉,又结合声态、动态、制造出一幅幅绝妙的大海图画。
1. 美国早期画家华尔特狄斯纳,他曾根据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创作了三幅画,使欣赏者看到这些作品就好象听到了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的奏鸣。
2. 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近代著名绘画大师惠斯勒,一生都试图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音乐画家”,他把自己创作的《白衣少女》称之为《白色交响曲第一》、《茫茫之夜》则称之为《夜曲》,他的画中除了大量用音乐术语命名外,直接以音乐为素材明明的有《钢琴房》、《音乐室》、《小提琴》、《二重唱》等。
绘画是给人看的,却可以使人听到音乐流动的音响;音乐是给人听的,也可令人在视觉中看到形象的画面。
最后我想用德国作曲家舒曼说的话作为这节课的结束:“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
同样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都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
”2、音乐想象来源于什么?如何理解这些来源?音乐想象主要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你平时多注意留心周围的世界,多观察,多积累,并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当然,适当地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
------音乐表现性分析
姓名:李兴兵专业:化学学号:2012210569
【Chapter One】:哈利波特·海德薇格主题
一、利用不同乐器独有的音色来表达不一样的感情
开头利用钢琴干净清脆的声音,通过优雅的琴声缓缓切入主题。
轻柔的音乐缓缓行进,由浅入深。
演奏家们利用了钢琴清脆干净的音色,向听众描绘了一幅犹如一个小孩儿正在黑夜中摸索,小心向前行进的画面。
紧接着加入了各种弦乐(小提琴、竖琴、大提琴、、、)和管乐(长笛、单簧管、短笛、、、)的演奏,使得音乐整体显得更加丰满,音色更加丰富。
利用节奏的由慢到快,声音由低到高,与此同时利用音乐的节奏性变化也将整个故事慢慢带向了高潮,仿佛描述了黑夜中的小男孩儿正逐渐的遇到了许多危险性的困难,也将整个观众由轻松带入了紧张的精神状态。
再接着也加入了各种打击乐,利用打击乐轻快有力的独有音色,同时结合各种弦乐、管乐的共同演奏。
这时也将整个剧情带向了高潮,整体给人以浑厚、紧张、多变的音乐形态。
向听众也描绘出了一幅男孩儿正在与困难作斗争的画面,充分显示出了男孩儿的勇敢与坚强、同时也揭示了斗争的艰苦。
随着音乐的缓缓进行,弦乐成了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声音慢慢变得柔缓,预示着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男孩儿取得了胜利。
二、利用音乐的节奏性和时间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不一样的画面感受
整体节奏感由若到强再到弱,既能够给听众以放松沉浸的感觉,同时高亢的节奏也能给听众以紧张的体验。
正如《哈利波特·海德薇格主题》音乐一样,主题音乐开篇则是缓缓前行,带着我们进入轻松地享受和探索之中。
中篇则节奏变得异常亢奋,直接把听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让大家都十分的紧张,仿佛进入了一个布满杀机的地方。
末尾又以缓和的节奏收尾,也预示着正义战胜邪恶,带来美好的明天。
三、音色、节奏、时间结合的表现形式凸显画面感
《哈利波特·海德薇格主题》利用了各种西洋乐器独有的音色、以及整体节奏感和时间的完美把握结合。
给听众以不同时间的不同音乐享受,整体画面感极
强,情感表现形式也由放松——紧张——放松的过渡。
让我们能有一个完美的音乐享受。
【Chapter Two】:《僵尸新娘》主题曲
一、通过不同乐器的音色来表达感情
主题曲中主要是以钢琴曲演奏,同时伴以一些管乐和打击乐的配合,利用各种乐器的音色给我们呈现出了一种欢快喜悦、活泼幸福的美好画面。
利用不一样的乐器,来呈现不一样的音色。
既有钢琴的清脆活泼,又有打击乐的铿锵有力,同时也有管乐的浑厚、圆润。
给人以喜悦的享受,让人有种随之翩翩起舞的感觉。
二、借用往返的节奏重复来强调和刺激中心感情色彩
整篇音乐中几乎都是围绕着同一种节奏进行的,通过不断地重复,不断地给人以那种喜悦、欢乐、欢畅、幸福的感情享受。
仿佛将人们带入了婚姻的殿堂与新人一同享受那种喜悦之情。
所以音乐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旋律来向人们传达和强调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感情色彩。
三、利用欢快的旋律表达喜悦的情感
欢快的旋律能够向人们传达出欢愉、喜悦、活泼的感情。
节奏是音乐的骨,而旋律也就是音乐的魂。
通过一个美妙的旋律则能够表达出美妙的感情和思想。
而《僵尸新娘》主题曲则通过欢快的旋律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美好、幸福的画面。
这种音乐表现形式也充分体现了电影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应用的十分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