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工中级》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汽车修理中级工培训教材大纲

汽车修理中级工培训教材大纲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教材
术参数与检测操作要点,掌握气缸盖
的装配注意事项,掌握配气机构的装
配与调整注意事项。

3、掌握空气供给装置的组成,掌握
传统汽油机燃油系统组成及工作原
理,掌握混合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发
动机各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掌
6、掌握鼓式车轮制动器、盘式制动器、驻车制动器的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检查、更换制动摩擦衬片、装配与调整鼓式制动器的操作要点的操作要点,掌握盘式制动器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比例阀的作用、结构与工作原理。

.4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检修
作原理,并掌握拆卸正时带 (链)、
正时齿(链)轮的注意事项,能够掌握
检测气门、气门弹簧、气门挺杆、气
门推杆、气门弹簧座、气门旋转机构
等零部件的操作要点与技术参数,掌
握修磨气门与气门座的操作要点与技动机构造
固定件,能够检查、更换、调整前悬架 系统扭力杆和固定件,能够检查
和更换前、后悬架滑柱支座和固定件,能够检査和更换减振器、固定件和衬套,掌握车轮定位的定义,能够检査和调整前、后轮前束,前、后轮.4制动系构造与
检修
思考题 汽车。

《汽车维修工中级》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中级》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5级《汽车维修工中级》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对相关的专业平台课的综合检验,学生在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相关理论课及实践课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根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目的,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即操作技能为主。

以汽车维修专业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汽车维修检验工>(中级)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对学生进行考证前针对性强化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

完成本课程并考核合格,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维修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

本课程要求学生根据技能鉴定试题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展示其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变速器的作用;2、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3、变速器盖及拨叉轴拆卸; 4、安装拨叉轴;5、变速器挡位手动切换。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根据汽车维修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鉴定规范的要求,并结合省市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制定的具体考核内容,本课程的内容由汽车维修、汽车故障判断与排除和相关技能三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1.能独立对汽车零件检验分类和互换代用;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解体、清洗、检测组装和调试工作;3.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等总成竣工验收工作;4.能独立判断、排除汽车异响和油电路综合故障;5.独立运用测试仪具判断汽车技术状况和故障;6.独立绘制简单零件草图及改制维修工夹具;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掌握手动变速器拆装步骤及工作要点,要求规范操作,扩展拆装各个挡位拨叉相关的知识点。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本课程推荐教材:《汽车维修工中级》衡卫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7525-8, 本课程课时为114课时。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2.了解机械的组成;3.理解造成气缸盖表面不平的原因;教学内容:1.课程概述2.课程性质3.课程内容4.课程任务教学建议:1.引言要激励学生学习好本课程,为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好基础,以适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中级)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中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能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与检测,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操作能力。

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能识别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理论部分一、汽车的总体构造1.1 汽车类性与型号1.2 汽车组成与技术参数1.3 汽车发动机1.4 汽车底盘1.5 汽车电气设备1.6 安全生产知识1.7 环境保护知识二、汽车一级维护作业2.1 汽车一级维护必备的专业知识2.2 汽车一般维护作业技能训练三、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3.1 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必备的专业知识四、汽车二级维护作业4.1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必备的专业知识4.2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技能训练实例五、汽车小修作业5.1 汽车小修作业技能必备的专业知识5.2 汽车小修作业技能训练实例六、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

6.1 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理论分析6.2 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技能训练七、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7.1 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必备的专业知识7.2 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训练实例(二)技能操作部分一、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二、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三、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四、大纲说明(一)本教材按照“模块式”教学思路,确定教学的核心技能模块,以此为基础,完成每一个技能训练单元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训练等结构体系。

(二)教学法建议一、课堂教学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在加强基本理论的同时,重要是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中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要讲清、讲透,要结合实力阐明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

二、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是直观性很强,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适时组织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对一些技能操作,教师应演示讲解。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根据中级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中级工课程标准

中级工课程标准

汽车维修专业(中级工)
学习领域一体化课程具体实施方案专业名称:汽车维修
专业代码:
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
一、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并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完成汽车维护和常规维修等工作任务的技能人才。

二、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2.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汽车维修资料。

3.能根据汽车用户手册或维修手册,熟练进行汽车维护与常规维修作业。

4.能按照岗位工作要求,执行交接、验收等业务流程,并能规范填写工作维修记录。

5.能与客户、领导、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三、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维修、装配、零配件管理与销售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四级)。

四、课程设置
(一)一体化课程
(二)一体化课程描述
(三)学习任务设计(案例)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说明:
1、每周一体化课程的课时安排为20个课时,其余时间由学校根据专业的整体要求,补充安排其他课程。

2、本标准不再单独安排专业基础课程,相关内容根据一体化课程实施的需要分解融入到具体的一体化课程中,体现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中级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中级

初级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初级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在本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重要环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原理;汽车的维护作业与检测;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共计18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120学时,实操部分60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能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与检测,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操作能力。

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能识别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理论部分一、汽车的总体构造1.1汽车类性与型号1.2汽车组成与技术参数1.3汽车发动机1.4汽车底盘1.5汽车电气设备1.6安全生产知识1.7环境保护知识. 、汽车一级维护作业2.1汽车一级维护必备的专业知识2.2汽车一般维护作业技能训练三、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3.1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必备的专业知识四、汽车二级维护作业4.1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必备的专业知识4.2汽车二级维护作业技能训练实例五、汽车小修作业5.1汽车小修作业技能必备的专业知识5.2汽车小修作业技能训练实例六、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

6.1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理论分析6.2 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技能训练七、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7.1 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必备的专业知识7.2 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训练实例(二)技能操作部分一、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二、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三、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四、大纲说明(一)本教材按照“模块式”教学思路,确定教学的核心技能模块,以此为基础,完成每一个技能训练单元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训练等结构体系。

(二)教学法建议一、课堂教学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在加强基本理论的同时,重要是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中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要讲清、讲透,要结合实力阐明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

终极汽修工学习内容

终极汽修工学习内容

终极汽修工学习内容《汽车维修中级工》实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维修中级工培训课程类型:实训总学时: 330总学分:11分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维修工艺、汽车电器、发动机电控技术等适用专业: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制订日期: 2005.11.20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学生能掌握汽车维修基本工艺和技能,能熟练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现象,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国家有关技能鉴定中的中级工技术标准要求的技能和知识。

二、教学内容要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题一:安全文明生产教育1.明确汽修安全操作规范、岗位责任制和文明生产1.汽车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要求;2.文明生产知识;2.明确实习器材的借用和领用的管理分配工作;3.分配实习工位;3.合理组织工位,实习器材的管理分配工作;4,实习器材的管理规定;4.培养安全文明生产习惯,防止发生设备、人生事故; 课题二:实习入门1.明确培训的主要目标及任务:l.汽车维修概论:2.了解汽车维修工艺的全过程;2.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名称、用途,正确使用3.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4.了解并初步掌握汽车检测、维修仪器与设备的使3.汽车检测、维修仪器的名称、用途,正确使用方用;法和维护知识。

课题三:发动机解体1.熟练全车解体工艺顺序;1.从车上下车身,发动机和底盘、电器系统各总成; 2.掌握汽车解体操作技能;2.发动机总成解体;3.正确使用机具、工具,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3.底盘各总成解体。

课题四: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修理1.掌握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损伤形式、原因及其对1,气缸体(盖》的检修;发动机性能的影响;2.气缸体和气缸盖的维修;2.掌握气缸的磨摸规律、原因及检修方法;3.气缸的测量及维修;3.掌握气缸体(盖〕的检修方法:4、镣缸机、磨缸机的使用与维护。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 中级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 中级

初级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能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与检测,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操作能力。

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能识别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理论部分一、汽车的总体构造1.1汽车类性与型号1.2汽车组成与技术参数1.3汽车发动机1.4汽车底盘1.5汽车电气设备1.6安全生产知识1.7环境保护知识二、汽车一级维护作业2.1汽车一级维护必备的专业知识2.2汽车一般维护作业技能训练三、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3.1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必备的专业知识四、汽车二级维护作业4.1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必备的专业知识4.2汽车二级维护作业技能训练实例五、汽车小修作业5.1汽车小修作业技能必备的专业知识5.2汽车小修作业技能训练实例六、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

6.1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理论分析6.2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技能训练七、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7.1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必备的专业知识7.2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训练实例(二)技能操作部分一、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二、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三、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四、大纲说明(一)本教材按照“模块式”教学思路,确定教学的核心技能模块,以此为基础,完成每一个技能训练单元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训练等结构体系。

(二)教学法建议一、课堂教学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在加强基本理论的同时,重要是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中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要讲清、讲透,要结合实力阐明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

二、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是直观性很强,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课程是根据中级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一门专业技术课。

主要内容包括汽车修理诊断排除、汽车疑难故障、汽车修理作业和技术管理等。

本课程共计54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360学时,实操部分180学时。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中级)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及大纲(初、中级)

初级汽车修理工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在本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重要环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原理;汽车的维护作业与检测;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共计18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120学时,实操部分60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能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与检测,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操作能力。

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能识别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理论部分一、汽车的总体构造1.1 汽车类性与型号1.2 汽车组成与技术参数1.3 汽车发动机1.4 汽车底盘1.5 汽车电气设备1.6 安全生产知识1.7 环境保护知识二、汽车一级维护作业2.1 汽车一级维护必备的专业知识2.2 汽车一般维护作业技能训练三、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3.1 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必备的专业知识四、汽车二级维护作业4.1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必备的专业知识4.2 汽车二级维护作业技能训练实例五、汽车小修作业5.1 汽车小修作业技能必备的专业知识5.2 汽车小修作业技能训练实例六、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

6.1 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理论分析6.2 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技能训练七、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7.1 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必备的专业知识7.2 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训练实例(二)技能操作部分一、诊断与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电路故障二、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查三、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四、大纲说明(一)本教材按照“模块式”教学思路,确定教学的核心技能模块,以此为基础,完成每一个技能训练单元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训练等结构体系。

(二)教学法建议一、课堂教学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在加强基本理论的同时,重要是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中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要讲清、讲透,要结合实力阐明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级《汽车维修工中级》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对相关的专业平台课的综合检验,学生在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相关理论课及实践课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

根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目的,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即操作技能为主。

以汽车维修专业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考核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汽车维修检验工>(中级)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对学生进行考证前针对性强化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

完成本课程并考核合格,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维修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

本课程要求学生根据技能鉴定试题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展示其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变速器的作用;2、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3、变速器盖及拨叉轴拆卸; 4、安装拨叉轴;5、变速器挡位手动切换。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根据汽车维修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鉴定规范的要求,并结合省市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制定的具体考核内容,本课程的内容由汽车维修、汽车故障判断与排除和相关技能三部分组成,具体要求如下:
1.能独立对汽车零件检验分类和互换代用;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解体、清洗、检测组装和调试工作;
3.能独立完成发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等总成竣工验收工作;
4.能独立判断、排除汽车异响和油电路综合故障;
5.独立运用测试仪具判断汽车技术状况和故障;
6.独立绘制简单零件草图及改制维修工夹具;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掌握手动变速器拆装步骤及工作要点,要求规范操作,扩展拆装各个挡位拨叉相关的知识点。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汽车维修工中级》衡卫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37525-8, 本课程课时为114课时。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2.了解机械的组成;
3.理解造成气缸盖表面不平的原因;
教学内容:
1.课程概述
2.课程性质
3.课程内容
4.课程任务
教学建议:
1.引言要激励学生学习好本课程,为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好基础,以适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2.在中级维修工述中要讲清楚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概念。

第一章汽车维护
教学要求:
1.了解手动变速器拆装步骤及工作要点;
2.掌握扩展拆装各个挡位拨叉;
教学内容:
§1-1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1-2 气缸压缩压力的测量
§1-3 正时同步带的检查与调整
一、气缸密封不良的影响
二、造成气缸盖表面不平的原因
三、实训前的准备
四、缸盖平面度的测量方法
§1-4 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一、液体容积测量方法
二、燃烧室容积测量的步骤
§1-5 柴油发动机供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一、气缸磨损的规律
二、气缸磨损的测量方法
三、气缸磨损的测量步骤
§1-6 连杆轴承间隙的检查
一、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
二、点火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三、传统点火系故障诊断
§1-7 柴油滤清器的更换
一、曲轴飞轮组的组成
二、曲轴的作用
三、曲轴轴向间隙测量方法
四、曲轴轴向间隙过大、过小的影响及调整方法。

§1-8 前轮前束的检查与调整
§1-9 前轮侧滑量的检查与调整
§1-10 离合器分离杠杆高度的检查与调整
§1-11 主减速器锥齿轮啮合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1-12 轮毂轴承预紧度的检查与调整
§1-13 鼓式车轮制动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1-14 前照灯的检查与调整
§1-15 空调制冷系统压力的检查与制冷剂的补充掌握起动系统故障检测流程及排除方法
教学建议:
1.重点掌握起动系统故障检测流程及排除方法;
2.了解示范教学,教授起动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
3.理解汽油机废气排放的检验与调整;
第二章汽车修理
教学要求:
1.主要了解主减速器齿轮啮合间隙的测量方法;
2.理解汽油机废气排放的检验与调整;
3.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检修;
教学内容:
§2-1 气缸盖的检修
§2-2 气缸体的检修
§2-3 连杆的检修
§2-4 顶置式凸轮轴的拆装
§2-5 化油器的检修与调整
§2-6 车轮动平衡的检验
§2-7 柴油机喷油器的检修
§2-8 起动机的检修
§2-9 分电器的检修
§2-10 汽油机废气排放的检验与调整
§2-11 离合器的检修
§2-12 变速器一、二轴组件的拆检
§2-13 万向传动装置的检修
§2-14 转向器的检修与调整
§2-15 前轴的检修
§2-16 鼓式车轮制动器的检修
§2-17 盘式车轮制动器的检修
§2-18 双管路气压制动阀的检修
§2-19 液压制动总泵的检修
§2-20 盘式制动器液压制动分泵的检修
§2-21 驻车制动器的检修
教学建议:
1.重点学习主减速器齿轮啮合间隙的测量方法;
2.带领学生手动学习主减速器齿轮间隙调整方法;第三章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要求:
1.掌握发电机工作原理
2.了解发电机不发电故障原因分析
3.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教学内容
§3-1 起动机不工作的故障诊断
§3-2 发动机怠速不稳的故障诊断
一、真空度定义
二、真空度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
三、真空度的测量步骤
四、分析真空度数值确认故障原因
§3-3 发动机加速时化油器回火的故障诊断与排除§3-4 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诊断
§3-5 柴油发动机起动不着火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3-6 发动机异响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建议:
1.实操进行检测喷油器,加深学生印象;
2.要重点讲解如何正确判断执行器的好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