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课程实施教学大纲

手工课程实施教学大纲
手工课程实施教学大纲

13级《手工》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手工》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手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培养,提高幼师的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和强国的战略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幼教手工教学人才

内容:平面纸工造型;立体纸工造型;泥工,线材造型;手工编织;乡土材料造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学习,培养,提高幼师的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幼儿美术教学的创编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手工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就地取材,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发现材料,会利用材料,让学生手工制作的内容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如自然角,游戏区,校园的综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设计意识的培养,加强空间立体造型的训练。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手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有易到难,由简到繁,一步步示范,根据技校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课堂学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正激励为主,激发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手工》第一册,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本课程课时为74课时。

二、学时分配第一册:学时分配

第二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册手工:

第一单元:爱生活学手工

教学要求:

1.掌握手工课程学习的方法;

2.了解纸工基本表现形式和特点;

3.掌握纸工艺术的基本技法。

教学内容:

1.手工艺术的特征;

2.纸工艺术的魅力,

3.纸工制作的基本技法。

教学建议:

从欣赏各种材质的手工艺术出发,了解手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手工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手工的兴趣。

第二单元平面纸工造型

教学要求:

1.掌握剪纸制作的基本技法;

2.掌握纸贴画的制作技巧:

3.学习纸编艺术的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1.剪纸艺术,

2.纸贴花艺术;

3.纸编艺术

教学建议:

1.教师示范要规范,步骤清晰,

2.用剪纸作品表现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单元立体纸工造型

教学要求:

1.学会剪折纸造型的制作方法,掌握折叠的基本方法;

2.能利用圆形进行纸艺的创作;

3.掌握制作纸浮雕的基本方法;

4.学会纸浮雕人物,花卉,动物造型的创作方法;

5.学会利用纸材进行美的生活用品设计;

6.学会利用纸的折叠,切割,粘贴等技法制作纸建筑模型

7.掌握纸面具与纸头饰的制作方法;

8.学会合理运用纸筒,色彩,塑造有情趣的纸偶人

9.掌握纸花球的制作,装饰方法

教学内容:

1.剪折纸造型;

2.圆形折法与造型;

3.纸浮雕造型;

4.纸雕塑造性;

5.生活用品设计与制作;

6.纸建筑模型制作

7.纸面具与纸头饰制作;

8.纸偶人的制作

9.纸球花制作

教学建议:

1.剪纸,折纸注意所用的纸的软与硬度,要适度。

2.教师示范步骤要清晰,对一些学的慢的学生要一对一示范,做到早

同一课堂共同进步。

3.在创作纸浮雕时,可参照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将其立体化,慨括

化,进行二度创作。

4.生活用品设计可采取合作式,小组分工,设计制作一组生活用品

5.可利用身边的材料制造出形象慨括,造型美观的头饰

6.可利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一组有关联的纸偶人,或动画卡

通人物。

第四单元幼儿园纸工课活动

教学要求:

1.通过幼儿动手制作软纸玩具,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2.通过幼儿动手制作硬纸玩具,引起幼儿对硬纸的兴趣,使幼儿初步

了解硬纸的可变性,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软纸工—捉尾巴游戏

2.硬纸工—幼儿玩具

教学建议

1.注意引导孩子的语言,态度

2.激励学生将幼儿带进一个美的境界,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

洁心灵,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第二册手工:

第一单元泥工

教学要求:

1.了解泥工造型的方法,掌握泥工造型的基本方法;

2.了解浮雕的制作方法;

3.学习用纸粘土制作造型;

教学内容:1.泥工的乐趣;

2.彩泥造型;

3.陶泥造型

4.纸黏土造型;

5. 胶泥造型

教学建议:

1.建议欣赏我们身边的泥塑材料和作品

2.建议学生了解泥工造型方法及泥工材料和工具

3.学生合作完成一组有趣的彩泥造型

第二单元线材造型

教学要求:

1.学习制作线性造型(风车);

2.学会简单牙签造型,

3.学会利用吸管的特点制作立体造型;

4.学会综合线材立体造型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线性造型;

2.牙签造型;

3.吸管造型,

4.金属线造型

5.综合线性造型

教学建议:

1.在课前收集生活中各种不同质感的线材,并尝试用线材进行摆放,

创意。

2.制作线材立体造型,从简单的几何体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最后

在进行较复杂的造型的制作。

3.制作线材造型可以先从临摹开始,再独立完成线材造型作。

4.注意事项:

(1)不要选择内芯有很多根细铜丝的金属线,在种金属线太软,不易制作。

(2) 有些金属线较长,头很尖,很硬,注意不要扎到人,可在动手制

作之前,将金属线头弯成一个小圈。

第三单元手工编织

教学要求:

1.了解编织的工艺手段,认识编织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基本的编结方法;

3.学会编织立体造型;

4.学会编织杯垫,花篮等。

教学内容:

1.编织与生活;

2.编结造型;

3.编织造型

教学建议:

1.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编织艺术作品,了解地区编织艺术。

2.在教学中,编织过程注意从易到难,注意色彩的搭配。

3.注意编织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第四单元乡土材料造型4

教学要求:

1.了解乡土材料及特点;

2.学会利用植物的根,茎叶,枝条制作造型;

3. 利用大自然,结合它的天然的形状,色彩,肌理进行艺术创造;

4. 结合蔬果的特点,发挥想象创造有趣,生动的艺术造型

教学内容:

1.乡土材料的艺术创造

: 2.植物枝叶造型;

3.石头造型,

4.秸秆造型

5.蔬果造型

教学建议:

1.建议学生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乡土材料可以利用

2.收集适合的乡土材料,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进行构思。

3.收集身边的植物枝,叶进行艺术造型练习,也可临摹喜欢的作品。

4.利用采集石子,发挥想象,创造新的造型。

5.课前收集常见蔬果,让学生通过其形状,色彩进行联想。

第五单元幼儿园手工课活动设计

教学要求:

1.启示幼师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主动的将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有针

对性地与幼儿教育活动相联系,

2.激发展示幼师专业学生热爱幼教专业,树立敬业心的园地;

3.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提供其设计教学活

动的舞台

教学内容:

1.编编绕绕做玩具

2.泥工活动---好玩的泥团

教学建议:

1.注意引导孩子的语言,态度

2.激励学生将幼儿带进一个美的境界,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

洁心灵,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 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需要。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一共10个课时,分5次授课,每次2课时 三、教材:(《工匠精神读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6年。)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1、目的:本课程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点通过对以当代“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能工巧匠的工作容、真实生活乃至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 2、要求:本课程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学生从听课到实践,都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在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

五、教学容:本课程的容载体《工匠精神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分为三个模块,采用“总-分-总”结构,各模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一讲,具有课程概论的意义。通过本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匠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群体特征,使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第二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二、三、四讲,从三个方面阐述工匠精神的涵构成,是课程的主体容。没有“执着专注”的品质,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精益求精”就是将事情做到最好的追求;“创新进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推动所在领域、行业相关技术技能和产品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上述三个方面的涵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共同构成工匠精神的核。 第三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五讲,具有课程结论的意义。其要义是基于“知行合一”理论,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养学生将个人的工匠之梦融于中国梦的职业理想和家国情怀。

云南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Public Affairs of Administration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3/3 4、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5、使用教材: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课程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从学科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又是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如同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一样,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建构发展中。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且是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方法等,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门类进行概述。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并对公共事业管理各个部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建立发展中国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表 (以章为单位对教学内容做出学时要求安排。)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训课程概况: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一定操作技能和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的实训项目。它是电子产品生产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入门的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为了在电子实训教学中使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理论,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共同发展。为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电子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起点的培养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实训课程安排: 本课程分九个实训单元进行。 (一)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 (二)电子仪器与线路分析实训 (三)EDA实训 (四)电子综合技能(信号发生器制作)实训 (五)电子综合技能(数字电子钟制作)实训 (六)计算机仿真实训 (七)家用电器维修实训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名称: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实训课代码: 实训周数:一周实训学分:1 适用专业:工科类修电子技术课程所有专业,适用于本科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是电子、电气类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课程从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通过万用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焊接元器件装配技术,手工设计印制电路板,使学生得到一个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机会,为以后的实验、实训课程打下基础。 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 (三)、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练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了解各种元器件的作用、分类、性能及其参数。(三)、用万用表对各种元器件进行测试和判别。 (四)、会查阅电子元器件相关手册。 (五)、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步骤;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六)、掌握各种焊接工具的使用及维护。 (七)、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及手工焊接技术,能独立完成电子元器件的拆、装、焊。(八)、能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九)、熟悉电路板的设计原则;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十)、掌握简单电子产品(LC振荡器)原理图的绘制。 2、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 将该实训分成教学模块,由老师逐块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老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随时指导检查,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实训的全部内容,并写出实训总结报告。 3、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基本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并且准确设计合理的,成绩优秀(10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有错误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者,成绩良好(8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错误未能改正者,成绩及格(6分); 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者,成绩不及格(4分)。 各次考核成绩最终汇总量化,同出勤、课堂表现成绩一同计入总成绩。 出勤:10分课堂考核:50分(10分/次*5次) 课堂表现:10分实训总结报告:30分

XX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植物分子生物技术实验 英文名称:Basic Plant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x 适用专业:农学,农学(农产品),农学(种子) 理论课程总学时:0 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 学分:0.5 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个;综合实验 2 个;设计实验个;创新性实验个) 应开实验学期:第七学期 二、实验课程简介 《基础植物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内容附属于《基础植物分子生物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一方面进一步印证、巩固和丰富课堂的理论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对生物技术的应用有较深刻的体会。 本实验课程共安排2次实验,均为综合性实验。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能掌握生物技术的关键技术,并完成质粒DNA提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等基本实践环节的工作任务;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分子生物学中出现问题,对植物生理生化的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 1教材:肖尊安.植物生物技术.化工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王关林,方宏筠.植物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2002. 胡松年,薛庆中.基因组数据分析手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F.M.奥斯伯等.精编分子生物学(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05. Joe Sambrook, David Russell.分子克隆实验指南(黄培堂等译).科学出

版社,2002. 郭尧君.蛋白质电泳技术(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5. 五、考核办法 完成实验报告程度。 大纲主撰人:韩英鹏 (一)实验项目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质粒DNA的转化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专业基础 实验类别:综合 计划学时:8学时 每组人数:5人 首开日期: 2. 实验目的与要求 2.1目的:学习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质粒DNA的转化的方法。 2.2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运用农业生物技术原理进行对植物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重组质粒DNA转化不同细菌有不同的转变效率。目前PUC19对E.Coli, DH5α或JMl09菌株的转化,已达到105~107转化子/mg DNA (最高可达108转化子)。转化效率的高低与实验的成败直接相关。DNA分子转化的过程如下:4.1吸附:完整的双链DNA分子吸附在受体菌的表面。 4.2转入:双链DNA分子解链,单链DNA进入受体菌,另一链降解。 4.3自稳:外源质粒DNA分子在细胞内又复制成双镶环状DNA。 4.4表达:供体基因随同复制子同时复制,并被转录转译。对DNA分子来说,成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备编织和刺绣的基本技能,同时掌握仿作和独立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手工编织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基本针法、设计制造常识,了解编织刺绣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景。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手工编制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棒针、钩针针法,掌握刺绣基础,掌握十字绣、苏绣、中国结的制造方法并形成完整的作品。 二、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1手工编织基本概念和编织材料知识 1.2棒针编织基础知识 1.3钩针编织基础知识 1.4刺绣基础知识 1.5十字绣基础知识 1.6苏绣基础知识 1.7中国结相关基础知识

2.操作技能要求 2.1棒针技法 2.2钩针技法 2.3刺绣基本技法 2.4十字绣基本技法 2.5苏绣基本技法 2.6中国结基本技法 2.7拖鞋的编织方法 2.8女士帽子的编织方法 2.9手提包的编织方法 2.10绣球的编织方法 三、教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手工编织》四、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12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30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2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32课时 操作技能联系:52课时 机动课时:4课时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说明

通过系统培训,使学员掌握手工编织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手工编织技术,能够看懂手工编织图示和编织出自己设计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加强基础针法的实际操作,让学员熟练掌握拖鞋、帽子、手提包、绣球等成品的编织方法。 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三、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1、概述 1.1手工编织基本概念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验教学大纲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H101064001 2.课程类别 专业课 3.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 4.课程目的 会计属于应用科学,它必须应用于社会实践。但汇集了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信息的会计其工作,在企业中属于掌握商业秘密的岗位,企业一般都不便接受在校学生的实地参观、实习;即使愿意接纳学生,也不可能容纳多名会计人员实习。这与企业非常欢迎学生参与其销售实践的《市场营销》课程不同。因此,会计学课程的社会实践主要采用在学校以会计模拟的方式进行,通过设计丰富、逼真、系统的企业会计业务的操作系统,使学生达到体验会计信息的确认、分析、归集、编报、输出过程的目的。所以会计模拟实习的目的是: (1)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使学生加强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其把书本知识和实际业务处理进行对照比较,加深认识,达到理论教学和会计实务的统一,增强学生毕业后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 (2)严格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使学生身居实际会计工作环境,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经济业务环节的处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演习,以提高学生记账、算账、报账、用账以及分析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3)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政策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不仅培养学生识证、制证、登账、编表能力,还要学会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力,不仅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还要分析“为什么” 。通过各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所依据的政策、法规、原则、制度,作出财务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财经应用写作的能力,形成会计责任观念。 5.学时与学分 学分1,学时1周 6.建议先修课程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课程

传统手工 刺绣、编织、扎染 教学大纲

《传统手工——刺绣、扎染、编织》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64 学分:3 开课对象:艺术设计服装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传统手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强调学生在理解多种传统手工技艺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制作,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 (二)课程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 1、了解刺绣的发展历史,熟悉普通刺绣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同时掌握刺绣 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 刺绣表现点、线、面时可以体现设计的需要。同时提高美术修养。 2、了解传统手工扎染的发展历史,熟悉扎染工艺的工具材料及其性能特点;同 时掌握扎染的基本制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提高提高美术修养的同 时,能把扎染的艺术特征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3、了解传统棒针、钩子编织原理,同时讲解电脑机织原理与使用。掌握其基本 技法,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于表现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1、刺绣、、、、、发展,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教授花色设计与具体针法,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2、扎染的历史发、特点、染料与面料的关系、制作方法;3、钩针、棒针的编织原理、符号识别、编织技法;在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都具有较强的实做要求。 (四)教学时数分配: (五)教学方式: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进行实际操

作,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 1、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动手操纵相结合,整班讲授、 教师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2、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审美,和装饰设计立意,以及的实际运用能力。 3、作业辅导、讨论、讲评与作品的分析、讨论相结合。 二、正文 第一章刺绣工艺 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发展等,掌握刺绣的,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 2、针法与制作。了解多种针法和表现特征、掌握主要几种针法,熟悉运用到服装中。 重点:材料与特点、掌握熟悉针法 难点:绣线与面料的匹配、花色设计与服装的有机结合、针法图案于服饰面料的结合教学要点(知识点): 1. 、、、、、发展 2. 3、花色设计 4、多种刺绣针法 类别: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编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各类针法10种以上,主要有齐针、抡针、套针、施针、乱针、滚针、打子、结子、网绣、挑花、纳锦、穿珠针等 学时:25学时 第二章扎染工艺制作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手工印染种类、国内外手工印染概况,熟悉手工印染的面料与染料的特点和性能,掌握扎染工具与材料基本针法制作工艺。并能思考把扎染的艺术特征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重点:不同面料与各种染料的性能、扎染基本针法、制作工艺及其步骤、效果的呈现。 难点:扎染中不同针法对应不同效果的特点、染料的特性。 教学要点(知识点): 1、手工印染种类 2、国内外手工印染概况 3、手工印染概论 4、手工印染的面料与染料 5、扎染工具与材料基本针法制作工艺 学时:25学时 第三章手工编织技艺 教学要求:了解编织的发展、种类、工具、特点,掌握服装手工编织的基本技法、编织技法符号识别、电脑机织原理与使用,思考将传统编织物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重点:基本技法、编织技法符号识别

建筑施工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建筑施工工艺实训是培养实际施工能力的专业课,与建筑施工工艺课相配套,主要以 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为对象进行相关技能操作训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砌筑工、架子工、钢筋工、模板工、抹灰工和裱糊工操作技能训练。 2.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熟悉建筑施工的基本工艺,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规范规定,为学习职业技能和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具体要求是: (1)掌握各工种实训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2)了解各工种操作的准备工作。 (3)了解各工种操作的工艺流程,熟悉其操作要点。 (4)熟悉各工种操作的质量标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方法。 (5)了解各工种操作成品保护。’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是一门技能课程,应与建筑施工工艺课程配套教学。在教学中还应将职业道 德规范融入其中。 (2)严格遵照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进行建筑施工工艺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按国家或行业标准施工,保障施工质量及要求的意识。 (3)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注重讲练结合,注重施tilt艺理论与操作技能的 (4)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充分运用实物、教具、挂图和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教学的力度。 (6)要从各个方面强调安全生产,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重的观念。 二、学时分配表

砌筑工操作技能训练 课程内容与要求 1.了解砖墙砌筑的过程,如准备工作、砂浆拌制、脚手架搭设、抄平、放线、摆砖、盘角的操作要求,砌筑高度的控制,垂直平整度的掌握等。 2.掌握砌筑基本方法。 3.掌握砖墙的组砌形式与摆砖。 教学内容 (一)抄平、放线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立皮数杆及门窗樘 (三)摆砖 (四)砌头角、挂线 (五)砌筑墙壁及转角 (六)墙体砌筑 二架子工操作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 1、了解脚手架搭设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2、会进行脚手架搭设的定位放线。 3、会选择合适的钢管及扣件。 4、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方法。 5、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方法。 教学内容 (一)现场定位 (二)材料选用 (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四)搭设质量检查 (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拆除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课程英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总学时: 总学分:课程性质:(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相关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推荐参考书:(《》,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空两格,说明课程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宋体五号)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空两格,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两格,以“章”为单位说明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宋体五号) 四、主要教学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五、典型作业练习 (空两格,宋体五号) 六、课程考核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号:(宋体五号) 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 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时:适用学期: 学分: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东北石油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模板】

XX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2号) 课程编号:(见培养方案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总学时:讲课学时:实践(实验)学时: 学分: 适用对象: 先修课程: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二)课程简介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该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对培养目标的贡献度。)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体现该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 二、大纲内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体现掌握的知识结构、科学方法、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按照“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阐述教学内容要求,提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 (五)教学内容 (按照章节或内容列出具体内容,有关目标、任务、要求中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应在相应教学内容中明确标注并作适当说明。) 三、实践(实验)环节及要求

(主要书写实验的内容及要求。) 四、习题、课程讨论及要求 (明确对习题集、试题库等要求;明确学生讨论的内容及方式;写出作业题量,写明所布置习题应达到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注明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式、启发式、研讨式、混合式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和在线课程平台等手段。)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设计应体现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在线学习、习题课、研讨课、实验(上机)、作业、考试等。) 表格居中,表格宽度基本占满版心,行高设为0.8cm(表格中有两行文字的行高设为 1.1cm)。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要体现过程考核,体现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表现和收获,明确成绩的构成及比例。)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明确适合本课程学习的教学资源。) 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书:《》,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根据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及培训要求,特制定本手工编织专业培训计划。 二、理论知识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了解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以及编织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实物的编织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 三、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员能够熟练手工钩织的各种技法,并能够灵活运动各种工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产品。 四、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手工编织》主要研究如何应用新型的纺织材料,创作编织手工工艺品,目的及任务就是让学习者在了解我国灿烂的民间手工工艺品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五、教学要求 (一)知识要求。 1.基本知识。 了解手工钩织及其他工具的的区别及基础知识;钩针针法以及钩织编织有生活动的广泛应用。 2.专业知识。 掌握钩织、编织工具的使用方法,尺寸与规格,钩织看图符号、针的拿法和线的绕法、针眼的高度和立针、最初的起针方法、锁针的起针、线圈的起针、编织看图符号。 3.相关知识。 线的分类及特点,手工钩编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计划。 专业知识:20课时

操作技能:160课时 合计:180课时 课时分配 手工编织培训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手工编织材料的分类及性能,钩针手工编织的基本方

法,手工编织的基本方法、花样的形成原理、手工工艺品的创意与编织,最终以能够加工作品结束全课程。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培训,要求学习者在了解各种手工编织材料的基础上,掌握各类基本的手工编织技巧、针数控制、尺寸与规格以及缝合,最终能够自行设计,创造出手工工艺品。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学员的出勤,按照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完成教内容,采用“理论+实践”方式进行培训,确保每位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二、课时分配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员通过学习钩针的针法,会识图,能够灵活运用。 主要内容: 第一章怎样选择合适的钩针 第二章 1.怎样先择钩针编织线 2.编织线的品种以及特点 3.识别不同纺织线的方法 第三章钩针基本针法 1.辫子针钩织法

《项目实训一》教学大纲[1]

教学大纲 数字媒体学院UI专业《项目实训一》 2015版

第五门课程《项目实训一》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讲授天气方向APP应用程序的全部界面专业设计课程,是应用软件界面设计的核心课程,通过本教学周期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出一整套的天气方向应用软件界面设计,同时能够了解应用程序的全部界面构成,为不同的方向的APP应用程序设计全套界面。 专业知识:应用程序全部界面设计、动态效果制作。 专业技能:Ps/Ai/AE软件应用。 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策划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执行能力。 2.内容及时间安排 教学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分配 1 APP设计方案命题(天气方向) 4 2 APP资料收集 4 3 APP初稿(纸质表现)上 4 4 APP初稿(word方案)下 4 5 设计方案初审 4 6 APP细化方案(纸质表现)上 4 7 APP细化方案(纸质表现)中 4 8 APP细化方案(word报告)下 4 9 设计方案定稿 4 10 天气APP icon图标 4 11 APP 主界面设计(上) 4 12 APP子界面设计(下) 4 13 设计图终审 4 14 城市界面弹出效果 4 15 预报界面切换效果 4 16 设置界面内部动态效果(上) 4 17 指数界面内部动态效果(中) 4 18 警报界面内部动态效果(下) 4 19 合成制作 4 20 天气APP动态效果展示 4 3.重点难点:界面设计风格的把控、界面配色、手稿与设计稿的转变、整体方案的掌控. 4.教学设备:媒体教学设备、电脑、互联网络、Illustrator、photoshop cc、AE 5.考核标准:界面风格、界面配色、手稿的完整程度、方案的整体性.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

附件3:教学大纲格式 《填写中文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学分 : 4 总学时 : 64 实验学时 : 10 其它实践环节: 适用专业 :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例: 本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化工、材料、生物、食品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应用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例: 一、热化学 1.了解状态函数的意义 2.了解等压热效应与焓变的关系。掌握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过程中热效应的计算。 二、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焓变、熵变及吉布斯函数变在一般反应条件下的意义。 2.掌握化学反应△ G0的计算,会用△ G或厶G0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其与△ G0的关系,并掌握有关计算。 三、其他教学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 例: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直流电路中的基本测量 了解实验室电源,实验室实验规划和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万用表和直流稳压源的使用,掌握误 差分析和实验报告的写法。

二、电源外特性及戴维南定理 掌握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掌握有源二端网络和无源二端网络等效变换的理论。 四、课程学时分配 例: 五、其它 1.先修课程: 2.教学方法建议: 3.考核方式: 例: (1)平时作业10% 平时测验20% 期末考试70% (2)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 4.作业要求 例: 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手工编织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手工编织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11125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院本科学生 开课学期:春、秋 学分:2学分 主讲教师:董徐易 指定教材:自编 一、教学目的: 中国结是一种汉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中国结的常用基本结、变化结的编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的基本结法组合,进行结饰品的设计与制作,在制作中重点掌握排线、抽线、整形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对我国独有的手工艺能够进行传承与发扬,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意识、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基本结 第一节纽扣结的编制 1、纽扣结:纽扣结是中国结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结。学习掌握纽扣结的基本编法(一根线 编制方法、两根线编制方法)。 2、纽扣结手链:在掌握纽扣结基本编法的基础上进行纽扣结手链的学习与编制。 第二节蛇结 1、蛇结:蛇结是中国结基本结法之一,常用语项链、手链等由两根线结合编制而成。 2、蛇结手链:在掌握蛇结基本编法的基础上进行蛇结手链的学习与编制。 第三节斜卷结 1、斜卷结:斜卷结和其他基本结如平结、纽扣结组合可以编出精美项链,手链等小饰品。 2、斜卷结手链 3、斜卷结龙虾 4、斜卷结海星 第四节三色球手机链

第二章变化结 第一节双钱结 1、双钱结:双钱结又称“金钱结”,状似两枚古钱相叠。它是中国结的基本绳结之一, 常用于庆典时礼品上的结饰,象征内外一片祥和。 2、双钱结胸花、耳环 3、双钱结项链 第二节吉祥结 1、吉祥结:吉祥结为十字结之延伸,亦是古老装饰结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 2、吉祥结蜻蜓胸花 第三节琵琶扣 1、琵琶扣:琵琶扣中国结变化结的一种,常用做女士流行时装上的配饰。因其形小巧,状 如琵琶而得名。此结的应用较为广泛,即可做为胸饰、领饰,也可以用作围巾、帽子、手包上的装饰。 2、琵琶扣耳环、胸饰品 第四节宝结 1、宝结 2、二宝手机链 3、三宝手机链 4、四宝手机链 第五节盘长结 1、盘长结:结形较大,结构密实,可单独使用,也长搭配其他结式,变化的结式很多。 2、盘长结小鱼 3、盘长结项链 4、盘长结蝴蝶 第三章组合结 第一节复翼盘长结 第二节复翼磬结 第三节盘长心

实训课程教学大纲4.2

《数控编程与实训》实训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等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专业课程。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控特别是计算机数控的基本原理及数控机床的体系结构,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解数控程序的编制及数控程序的上机调试过程,让学生充分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有关操作,并具备加工中心机床操作、编程的一般知识,学习结束后需通过相关的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证书的考核。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1、了解CNC的基本原理、机床的体系结构、加工零件的一般过程; 2、掌握数控程序的基本格式及数控机床的有关概念; 3、熟悉数控车床的结构、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 4、熟悉数控铣床的结构、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 5、具备加工中心机床的有关知识 6、熟悉相关的CAM软件并用于加工的实际。 (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 1、能熟练地用于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的操作调整; 2、对于车、铣床,能根据所给零件图熟练地进行程序编制、输入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及装夹,直至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其操作时间在等级工考核所允许的范围内; 3、能熟练地加工中心机床进行编程和操作; 4、能实现CAM程序与数控系统的顺利连接。 (三)素质结构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初步掌握普通机床的结构设计和加工操作能力; 4、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学习时要求学生已进行或正在进行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实训、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和计算机操作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与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有:《数控加工实训》和《数控自动编程》,《数控加工实训》是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高级层次,以本课程为基础,通过实训教学强化本课程的教学;《数控自动编程》与本课程联系紧密,本课程重在数控技术基础和手工编程,而《数控自动编程》单纯于计算机自动编程。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有机化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础。通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掌握各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换和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组成。涉及的官能团有:烷、烯、炔、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硝基化合物、杂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有:立体化学、结构解析、自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等机理初步。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了解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

及其相互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结构与性质 1.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2. 有机分子的结构:共价键、碳原子的特性; 3.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实验式、结构式、投影式;4.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σ键和π键; 5. 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 6. 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溶解度、沸点、熔点、比重的影响。(二)、饱和脂肪烃1. 烷烃的结构:SP3杂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异构现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Newmann投影式,重叠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 2. 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 3. 烷烃的物理性质; 4. 烷烃的化学性质:自基取代反应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均裂反应、链锁反应的概念及能量曲线、过渡态及活化能) 5. 氧化反应及热化学方程式; 6. 烷烃的来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48学时)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液压与气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Hydraulic and Pneumatic Drive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 学分:3学时:48(其中课内实验学时:10) 一、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熟练的掌握液压与气压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液压与气压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性能,并能合理地选用。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典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并能合理地选用。对液压与气压系统具有初步的分析与应用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概述(学时:2) 简介: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力和运动的工程技术,流体力学中的帕斯卡定律是力传递的基础理论;运动传递则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进行的(动力元件密封容积所排出的液体体积与执行元件的密封容积所接受的液体体积相等)。压力和流量是液压传动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其中压力决定于负载;流量决定于执行元件的运行速度。 重点:液压传动压力及系统组成。 难点:液压传动的特点即应用。 具体内容: 1、液压传动压力及系统组成; 2、液压传动的特点即应用; 3、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二.液压流体力学基础(学时:4) 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油液的基本性质、液压流体力学基础:A.流体静力学,了解油液黏性、可压缩性,帕斯卡原理;B.流体动力学,了解连续性房产、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的物理意义;C.孔口流动特性、液压冲击及气穴产生的原因. 重点:流体静力学基础; 难点:流体动力学基础;

具体内容: 1、流体静力学基础; 2、流体动力学基础; 3、压力损失、孔口和缝隙流动特性、压力冲击和气穴现象。(简单介绍) 三.液压泵(学时:4) 简介:本章将介绍几种典型的常用液压泵,液压泵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动力源,主要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液压泵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和功用。 重点: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 难点: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具体内容: 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2、齿轮泵; 3、叶片泵; 4、柱塞泵; 5、液压泵的选择和使用 四.液压执行元件(学时:2) 简介:本章主要介绍液压执行元件: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执行元件是将液压泵所输出油液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的液压元件,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马达、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分类、液压缸推力和速度的计算、马达的功率和效率计算。 重点: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的分类、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计算。 难点: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的主要参数的计算。 具体内容: 1、液压马达。(包括液压马达的分类、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计算)。 2、液压缸。(包括液压缸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计算,如推力的计算) 五.液压控制阀及其应用(学时:6) 简介:本章介绍了液压控制阀的分类、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类液压阀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其功用,为后续学习常用液压回路和典型液压系统内容做好基础工作。 重点:液压控制阀分类及主要性能;压力控制阀及其应用;流量控制阀及其应用;方向控制阀及其应用。

《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专业实训》 课程代码: 200010 课程性质:实践环节考试课 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服装结构》、《立体裁剪》、《服装工艺》、《服装结构CAD》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专业实训》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课程内容与企业打板岗位及样板中级考试直接关联,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并能应用国家服装号型标准;掌握服装企业工业制板、推板的一系列专业知识;通过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开展多层次的教学实践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制板、推板技能,并能达到样板中级工以上的能力水平。 二、主要仪器设备 样板桌、牛皮纸、人台、剪刀、记号笔、打孔器、眼刀剪、放缝尺、软尺、铅笔等。 三、实训方式与基本要求 (一)实训方式 1、本课程以实训为主。开课后,实训指导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内容、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考核内容等。 2、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每个款式的示范,在示范过程中要把制作要领及质量标准一一讲清,然后要求学生按示范的操作方法进行练习。 3、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进行辅导。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的问题,应采取一天一小结,三天一汇总的办法,把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分析讲解,使学生积累经验。 4、教师要做好考勤工作。 (二)基本要求 1、能够系统地掌握各类款式结构的分析。 2、掌握工业制板及推板的方法及规律。 3、掌握车缝工艺和整烫工艺,提高和强化缝纫技能。 4、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5、能够分析各种款式服装的工艺生产流程。 6、实训后填好实训室使用记录。 四、考核办法 1.本课程为考查课。 2.本课程的考核成绩以通过样板中级工考试的成绩为依据。

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附件1 XX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XX 课程名称:采购与供应管理 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课程负责人: XX 制(修)订时间: XX年X月 专业负责人审核: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 XX年X月

《采购与供应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XX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适用学期:第五学期执笔人: XX 学时: 48 制(修)订时间: XX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采购环节的研究,优化采购过程,提高采购组织和管理水平等,对提高整个物流运营质量和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各类企业进行生产流通过程中资源的配备与管理;了解采购流程和采购管理发展趋势;熟悉采购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采购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采购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问题。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采购组织活动基本流程、工具和方法,树立现代采购组织管理的思想观念,培养实际组织采购工作的能力,懂得运用采购管理的基本流程、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采购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合格采购管理者”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采购与供应》课程的学习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能够熟悉管理理论的形成过程,熟悉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认识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理解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

分析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基本管理问题,运用所学基本方法解决企业基础管理实践中的基本难题。同时能为学习《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管理》、《库存管理与控制》等后续课程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物流业和采购业发展现状;国外先进的物流和采购理念、技术和管理思想;掌握采购管理的基础理论、采购组织和管理的技术与操作规程;采购业务中的谈判和风险控制及绩效评估等内容。使学生对采购的计划预算、组织管理、质量控制、操作过程和技巧、风险控制与绩效评估等有系统的认识,并能根据课程的内容,结合现实情况和相应的教学案例,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好这门课程,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性知识。 利用科学的采购理论方法指导采购运作,形成企业采购优势,保证生产需求和供应,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动力。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采购的种类、基本环节和程序、各种采购制度;了解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熟悉采购决策与管理的内容;了解采购的定义和内容,物流及物流相关概念以及物流在采购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2. 掌握影响采购计划的主要因素和编制采购预算的原则;采购业务预算的过程;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熟悉采购计划与预算的基本概念;采购计划的主要环节;了解采购计划与预算的基本概念;采购分析的含义和基本方法。 3. 掌握采购质量分析的内容;采购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原则;采购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采购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构成和主要内容;采购质量以及采购质量管理的定义等。 (二)能力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