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物流工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ngineering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时/学分:36/2(其中实验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工业工程选用教材:《物流工程》伊俊敏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物流工程》邓爱民、张国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物流工程》齐二石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搬运系统分析》[美]理查德·缪瑟纳特·哈格纳斯著《系统布置设计》[美]理查德·缪瑟著《系统化工业设施规划》[美]理查德·缪瑟李·海尔斯著执笔人:郑玉彬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物流工程》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问题的专业课,本课程综合国内外物流基础理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系统深入阐述物流与物流工程概述、物流系统规划分析、厂址选择、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仓库和物流中心规划规划设计和信息技术在物流工程中的应用等主要内容。
该课程内容是工业工程领域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重点突出了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21世纪我国物流管理科学化与现代化的需要,掌握和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下列能力:1.了解、掌握物流工程的概念、研究内容2.了解物流工程的产生与发展3.了解、掌握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库存与仓储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了解物流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大纲仅列出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内容,不限制讲述的体系、方式和方法,列出的内容并非要求都讲,有些内容,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2.CAI软件辅助教学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建议广泛使用,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CAI课件。
3.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布置习题作业2-3次,并建议安排学生撰写有关本课程内容的论文1-2篇。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1.1 现代物流及其特征1.2 系统的概念1.3 物流系统的概念1.4 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基础理论1.5 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1.6 系统方法在企业配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第2章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2.1 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2.2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2.3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2.4 物流要素的冲突与集成2.5 中远物流系统集成案例第3章物流系统分析3.1 系统分析概述3.2 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及内容3.3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3.4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3.5 物流子系统分析第4章物流系统建模4.1 系统模型概述4.2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4.3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第5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5.1 系统预测概述5.2 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特征5.3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5.4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5.5 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系统预测法5.6 H商用车公司区域市场需求预测案例第6章物流系统规划6.1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6.2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6.3 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6.4 物流设施选址优化6.5 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6.6 运输车辆路径优化第7章物流系统仿真7.1 物流系统仿真概述7.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7.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输出数据分析7.4 物流系统仿真在集装箱港口中的应用第8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8.1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8.2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8.3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8.4 评价指标综合法8.5 模糊综合评价8.6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案例第9章物流系统决策9.1 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内容9.2 第三方物流决策9.3 风险型物流决策9.4 不确定型物流决策9.5 库存控制与决策9.6 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现代物流学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物流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物流系统,因而,系统性是现代物流学最基本的特性;尤其是在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效益悖反现象。
物流系统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工程(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课程编号:152129总学时数:48学时讲课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上机教学: 0学时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物流管理,系统工程教材:《物流系统工程》(中国物资出版社、王长琼)。
参考书目:丁立言,张铎编著,《物流系统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吴清一著,《物流系统工程》,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张丹羽,廖莉主编,《物流系统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年霍红编著,《物流系统工程》,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课程内容简介》:现代物流学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物流的各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物流系统,因而,系统性是现代物流学最基本的特性;尤其是在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效益悖反现象。
只有充分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才能寻求物流系统总体效益的最优化。
这正是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
基于上述肯景,本课程以系统工程和现代物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论述了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主要分析物流系统的特征、模型、构成要素及要素的集成等基本问题;介绍物流系统建模和系统分析的方法、物流需求预测的特殊问题和合适的方法;介绍了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网络规划和运输系统的规划、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库存决策仿真,以及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与决策。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工程是指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用近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来研究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开发、设计、组织、管理、调整、控制、评价等问题,使物流系统整体最佳地实现预期目标的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流系统工程的概念、特征、物流系统的要素、以及物流系统建模、预测和评价决策的方法。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优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GS0816课程中文名称:物流工程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ngineering课程性质:选修课程学分数:2学分课程学时数:32学时授课对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概论一、课程简介《物流工程》是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物流工程》以生产系统及其物流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对各种实体生产要素及其综合体如何进行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管理、控制和改良等问题,以求得系统的结构创新和效益最优。
这些内容是物流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具备对生产系统进行物流工程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1章物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内容:1.1物流及相关概念1.2物流工程概述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物流的概念、物流工程的概念、物流系统的概念、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物流的特点、第三方物流、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
掌握:物流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2章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总述课程教学内容:2.1物流系统与运作2.2生产物流分析基础2.3物流系统分析2.4系统规划设计与可行性研究2.5物流系统评价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料流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现代生产过程、生产系统与物流的关系、企业物流系统、产品设计、工艺过程设计、项目建议书、可形性研究、物流系统评价原则、常用评价方法。
理解:当量物流量、物料流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从至表、物流相关图。
第3章物流工程设施设备课程教学内容:3.1收发设施及设备3.2包装与集装设备3.3存储设施设备3.4物料搬运设备3.5自动数据收集和通信设备3.6典型物流设备的技术参数与选用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工程设施设备的技术参数与选用条件。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收发站台设施设备、计重计量设备、物流包装设备、托盘、集装箱、其他物流集装容器、搬运车辆、起重机械、传送带和输送机械、散料搬运设备、自动物料搬运设备及系统。
《物流系统工程》全套(46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

❖ 日本工业标准“运筹学术语”中指出:系统工程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目标,而 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制等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技术。
❖ 前苏联: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复杂系统的设计、建立、试验和运行的科学技术。
❖ 我国的定义:系统工程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 制造、试验和使用,规划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最优途径的选择,使 工作在一定期限内收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成果。该定义有三层含义:
相关性:组成系统的各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目的性:系统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 环境适应性: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任何系统都存在于环境之中。 动态性:系统的发展是一个有方向的动态过程(运动是永恒的)
8
精品课件
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概论
§1.1 系统与系统工程
二. 系统工程
1. 系统工程的定义
➢ 组织和管理的技术 ➢ 解决工程活动全过程的技术 ➢ 这种技术具有普遍性
9
精品课件
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概论
§1.1 系统与系统工程
2. 系统工程的特征
普遍性
❖ 系统工程不限于某一特定的研究对象,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系统 都可以做为它的研究对象
全局最优性
❖ 系统工程着眼于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而不拘泥于局部的、个 别的部分,以系统整体的最佳为目标。
物流系统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吴 晓
精品课件
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概论
课程内容 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推广到物流系统,
探讨物流系统的运筹学模型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模型建立、
预测、规划、控制、评价、决策和仿真等内容。此外将对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有关问题以及物流科学与物流技 术的最新发展动向进行介绍。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流工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ngineering学分:2 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16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先修课程:物流管理基础、仓储管理学、运输与配送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建议:16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以工业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的视角,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相关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物流预测技术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最新趋势,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及其分析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物流概念及其对社会作用的基础上,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物流预测技术与方法,熟悉或掌握物流网点选址规划与设施布置设计、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技术、物流运输与配送技术、物料搬运技术、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物流包装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等基本技术与方法,具备利用物流工程的基本技术分析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现代物流概述1、教学内容(1)物流概念、发展阶段及对社会的作用;(2)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3)我国物流及物流科学研究发展概况;(4)现代物流及其主要发展趋势。
2、重点和难点(1)重点: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2)难点:现代物流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单元物流预测技术1、教学内容(1)物流预测的意义与步骤(2)物流预测方法(3)预测模型的评价2、重点和难点(1)重点:物流预测方法(2)难点:物流预测方法及模型评价第三单元物流网点选址与设施布置设计1、教学内容(1)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2)设施选址(3)设施布置设计2、重点和难点(1)重点:设施选址、设施布置设计(2)难点:设施选址、设施布置设计第四单元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技术1、教学内容(1)仓库规划(2)物资的保管保养(3)确定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重点和难点(1)重点:仓库规划(2)难点:确定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物流系统工程》课件

03 物流系统设计
运输路线设计
总结词
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
详细描述
根据货物特性、运输需求和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优化运输路线,降 低运输时间和成本。
仓库布局设计
总结词
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
详细描述
合理规划仓库布局,优化货物存储和取货流程,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仓储成本。
配送中心设计
配送时效性
评价物流系统是否能按时完成配送任 务。
货物完整性
评价货物在配送过程中是否有损坏或 丢失的情况。
信息实时性
评价物流系统是否能实时更新物流信 息,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
投诉处理及时性
评价物流系统对客户投诉的处理是否 及时有效。
环境影响评价
碳排放量
能源消耗量
评价物流系统在运输、仓储等环节产生的 碳排放量,以衡量其对环境的影响。
库存调度优化
通过优化算法和实时监控,实现库存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 库存周转率。
库存管理信息化
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库存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库 存管理效率。
配送优化
配送路线优化
通过优化算法和路径规划技术,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提高配送 效率。
配送资源整合
通过整合配送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配送能力。
配送服务质量提升
通过提高配送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提升配送服务质量。
信息管理优化
1 2
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 采集、传输和处理。
信息共享与协同
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物流各环节的协 同效率。
3
数据分析与挖掘
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为决策提供支持。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1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24实验(上机)学时:8学分:2适用对象:工业工程先修课程:一、教学目标《物流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物流工程》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物流活动为研究对象,依据物流系统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在总体介绍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经典的设施规划与企业物流设计的内容,从生产系统与服务系统的角度,将供应链物流在价值链上进行有效整合。
内容主要涉及库存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以及现代集成物流系统等各个相关的物流系统活动,在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下,将信息技术、仿真技术、系统集成化技术等最新成果综合应用于物流工程。
目标1:能够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目标2:能够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预测及控制;目标3:能够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及决策。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案如下:(1)选讲物流系统工程概述、物流系统分析;(理论教学)(2)细讲物流系统模型建立、物流系统预测、物流系统规划;(理论教学)(3)精讲物流系统控制、物流系统评价、物流系统决策;(理论+实验教学)其中,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使学生理解物流系统控制、决策方法的使用。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黑体,小四号字)第1章概述1.1物流系统工程概论(了解)1.2物流系统分析(了解)1.3物流系统模型建立(了解)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了解物流系统的分析因素、准则及分析步骤,并进行物流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2章预测与规划2.1物流系统预测(掌握)2.2 物流系统规划(理解)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为掌握物流系统预测方法。
其中,重点是物流系统规划,也是难点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工程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学时/ 学分:34学时/2 学分开课系(部):工商管理系
先修课程:现代物流学、统计学、运筹学面向对象: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从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物流设施与设备规划设计,物流中心的设计,搬运、配送和运输设计,仓库规划及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了解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同时,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能够快速适应物流工作和开展有关物流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2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了解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学科定位,理解系统及系统工程的内涵,初步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物流业和物流学科;
2. 系统与系统工程;
3. 物流系统工程。
第二章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常用技术( 4 学时)教学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系统的六种一般形态及系统内部各个事件的关系形式,了解系统的三项核心内容和系统工程的技术学科,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及其三维结构,重点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目标、构成要素及其集成
原理,熟悉物流系统管理的几个相互联系的观念和物流系统工程的几种常用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2. 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及要素;
3. 物流系统管理观念;
4. 物流系统工程的常用技术。
第三章物流系统分析( 4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理解系统分析的概念,了解系统分析的目的、任务及意义,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和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一般步骤,以及物流子系统分析的相关理念,熟悉并掌握几种系统分析常用的技术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系统分析概述;
2. 系统分析的要点及步骤;
3. 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4. 物流子系统分析;
5. 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物流系统建模( 4 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了解系统模型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充分理解建立和使用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要求、原则和建模方法,掌握四类建模变量及四类变量之间的关系,熟悉几种常见物流系统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系统模型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