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

合集下载

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年月日,我班展开了关于学习十八大的精神的主题班会,班长常鸣同学主持了班会,并发表讲话。

会中常鸣同学向大家提问道,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什么?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麽影响?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力量要如何跟随这种精神等等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讨论结束后,杜一飞同学说道十八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做到这些事情,就需要我们大家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首先,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八大鲜明主题,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第二,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十六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

第三,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第四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为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第五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创各项工作发展新局面。

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第六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艰巨任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报告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主线,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的建设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新举措。

当杜一飞同学说完这些时,班内的同学用最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为他表示肯定与理解。

接下来常鸣同学上台表达了全班同学对一飞同学的赞美,并且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的努力的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祖国的未来增加光彩。

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4doc

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4doc

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2012年11月8日上午九时,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观看了十八大开幕式及胡总书记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总书记的报告令人振奋,旗帜目标和途径非常明确,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总书记的讲话表明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和要求。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呢?当然是好的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呢?当然是适合学生的教育。

怎样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进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呢?教育包括很多方面,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办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学校,首先要确立回归本真的办学定位。

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调坚守本真,珍视每一个生命,以尊重天性、涵养德性、健全人格为基点。

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首先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大会的主题。

抓住了主题,就抓住了十八大精神的总纲和灵魂,就能更好地把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

党的十八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个主题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提纲挈领、内涵丰富,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

十八大报告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与这个主题紧密相联。

提出和确定这样的主题,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十分紧要。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个主题,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至关重要。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在领会好、把握好这个主题上花气力、下功夫。

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则是十八大的灵魂。

“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我们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中共十八大精神解读

中共十八大精神解读

中共十八大精神解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2012年11月14日12时许,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一、十八大召开的背景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了人们所能拥有小康生活。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二、十八大三个重要议程政治报告、修改党章、领导层换届(一)党代会报告:承前启后划定蓝图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是党代会的重要环节。

其主旨是概括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阐明今后的工作方针,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它是政治宣言,也是思想总结,亦是行动纲领,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在党史上,不少党代会报告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政治文献,也能从中寻觅出历史的脉络。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从十四大到十七大,党代会报告题目中都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词,无疑勾画出了时代主线。

十八大工会精神

十八大工会精神

十八大工会精神
十八大工会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该精神强调了工会在党的领导下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发展工会组织、增强工会组织力量、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等重要任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党的领导:强调工会是党的群众组织,必须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

2. 组织建设:提出要坚持党管工会原则,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工会干部队伍。

3. 工会权益保护:要求工会要积极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推动合理化解劳动争议。

4. 经济改革:强调在经济领域,工会要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发展,为职工争取更多福利待遇。

5. 民主建设:倡导加强工会内部民主建设,发展工会会员主动参与工会事务。

十八大工会精神是中国工会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为工会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为工人阶级的权益保护和福利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充分认识到学习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受到这一会议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下面,我将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十八大会议精神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会议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强调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使我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其次,十八大会议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会议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路径,为我们划定了发展的蓝图。

在这个过程中,会议着重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相互促进。

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让我认识到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能实现人民的富裕和幸福。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应该为实现这个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十八大会议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

会议指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解决我国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困境。

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让我认识到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我应该敢于改革,勇于创新,为推动中国的改革事业献计献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最后,十八大会议强调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会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要求全党同志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党性观念,从内心深处明确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正确性和伟大性。

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使我更加认识到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深刻理解和领悟党的十八大主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深刻理解和领悟党的十八大主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深刻理解和领悟党的十八大主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在不同时期由其时的世情、国情、党情的不同,主题也必定会有所差异。

跟以往相比,本次十八大的主题更具有特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主题,是在全面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但是“综观新时期以来(自1997年至2012年)4次全国党代会主题,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个根本立场坚定不移;二、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实事求是,从具体的世情、党情、国情出发,适时提出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具体目标,不断与时俱进,显现了坚强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正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

十八大主题的内涵分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其具体内容,就是讲的我们的一切工作重心都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新时期以来,总体上当前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因此,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仍需发扬“敢冒敢闯”的精神,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这是十八大主题中人们感到最为新鲜的内容。

这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党无所畏惧的彻底唯物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对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信心的体现。

党在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十八大与时俱进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作为十八大的主题。

我们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我们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我们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体来说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这次十八大报告明确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应该说这反映了十年来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客观要求,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尤为重要。

我们要通过学习,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发展规律、遵循行业发展规律,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素质工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要按照中央部署,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勇于创新。

加强文化建设。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体职工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制定实施文化发展规划;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进一步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要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

要把运用十八大精神指导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形成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要加强督促检查。

各级党组织要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切实加强领导,总结推广经验,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关注十八,关注最新变化,用实际行动切合实际学习贯彻落实十八精神。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实现小康社会,认真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
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知道,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主题,简明儿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

提出和确定这样的主题,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进程上既往开来、与时俱进十分紧要。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个主题,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至关重要。

十八大与十七大提出的报告不同在于,十八大提出了新观点、新定义、新亮点。

十八大报告新在:
1、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3、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4、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5、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6、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7、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况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社会而
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

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我们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华民族“奔小康”的千年梦想日渐成真。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新境界,步入新阶段。

着眼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各项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战略性、指导性,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实际,把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加关注教育、就业、分配、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绘就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靠改革开放。

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因此,必须以更
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制度保障更加坚实更加有力。

十八大报告把“建设”改为“建成”。

代表们纷纷表示,一字之变,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代表们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打造的是‘强盛中国’;也包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的是‘幸福中国’,目标更加科学,内涵更加丰富。


“这传递出未来中国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大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加注重百姓生活的改善。

”江西抚州市委书记龚建华代表说。

十八大代表、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

“一个是建党一百年的目标,一个是新中国建国一百年的目标,两个目标环环相扣、相互辉映。

”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认为,“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

十八大代表、国情专家胡鞍钢说,这一过程体现了党的发展战略“方向一致性、战略连续性、步骤阶段性”的重要特征,避免了“大跃进”式的大起大落,始终坚定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

“十八大的新部署,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

”十八大代表、经济学家蔡昉认为,新目标的设定将会倒逼中国攻坚克难,更坚定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而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进入“倒计时”。

让我们团结奋斗、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十八大精神最新解读[EB/OL],百度文库2012-11-22 [2012-12-15]
/view/474bcbd250e2524de5187e58.html)
[2]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2-12-03 [2012-12-15] /pinglun/n/2012/1203/c78779-19767184.html)
[3] (十八大报告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符合发展实际[EB/OL],人民日报. 2012-11-10
[2012-12-15] /gn/2012/11-10/4318007.shtml)
[4] (迈向中华民族复兴——从十八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EB/OL],新华社.2012-11-11
[2012-12-15]. /jrzg/2012-11/11/content_2262377.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