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开设中国民歌鉴赏课的必要性
浅谈普通高校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

浅谈普通高校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作者:陈磊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4期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在2014年初《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也明确提出普通高校要开设音乐欣赏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高校开始重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这种现状更加符合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音乐可以激发人的灵感,提高人的语言水平。
如果让大学生真正爱上音乐,只有让他们进入音乐的海洋里,唱起来、跳起来,才能让他们体味到表演和创作的快乐,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音乐。
关键词:民族音乐;大学生;审美能力;素质;爱国热忱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作品,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今的世界日趋全球化,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环境都处于一个同步的系统中。
在这个国际化、全球化的新时代,大学生更要成为跨世纪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在普通高校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程,就是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乐欣赏习惯的连续性。
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认识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一、普通高校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的目的1、通过对民族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欣赏用优美动听的音乐作用于学生的听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心灵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
民族音乐欣赏课程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艺术知识外,还能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欣赏活动培养,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评价能力,加深对美的理解。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
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价值和教学运用

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价值和教学运用1. 引言1.1 中国艺术歌曲的概述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中国艺术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被世人推崇,传承了千百年来的音乐传统和文化底蕴。
这些歌曲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如戏曲唱腔、民间音乐、古典诗词等,展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中国艺术歌曲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其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富有哲理和情感,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需要歌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要求歌者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走向,用声音展现歌曲的内涵与魅力。
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通过学习和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可以让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表演能力。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中国艺术歌曲的地位不可替代,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声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通过声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音乐情感,提升音乐修养,从而提高整体的审美能力。
高校声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演唱技巧。
通过系统的声乐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唱歌的技巧和方法,培养良好的演唱习惯,提高音准和音色,在演唱中能够更好地传达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实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
高校声乐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表演,培养自信心和表现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在音乐中体验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高校声乐教学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音乐表达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地方民歌对提升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以江苏扬州《茉莉花》为例

高教研究 HigherEducationResearch88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中国地方民歌对提升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以江苏扬州《茉莉花》为例文/庞小连摘要:民歌,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
江苏扬州的《茉莉花》被誉为江南民歌“第一歌”,流传甚广,深受人民喜爱,大学生学习和欣赏《茉莉花》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地方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当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深厚的人文内涵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中国地方民歌;江苏扬州《茉莉花》;音乐审美1 中国地方民歌在大学音乐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民歌,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早的民间音乐样式,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流传最广、最受大众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
民歌在人民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经过长期的口传心承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且具有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加工提炼、不断变异的艺术特点。
它源于生活,与人民的生活有直接、紧密的联系,广泛深入人民的生活,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心理素质、气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
民歌的历史悠久,流传面广,传唱中的情况比较复杂,同一首民歌流传到不同的地方会形成不同的演唱风格,词曲产生变化,使用地方语言演唱,融入地方曲调特点和语言特点。
因此民歌具有“地方性”的艺术特征。
民歌所唱的歌词,大多是“乡侬俚语”,人们用较单纯的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地方色彩。
如江苏扬州《茉莉花》、云南弥渡《绣荷包》、湖北恩施《龙船调》、河北中部《小白菜》、江苏苏州《孟姜女》等地方性民歌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世代流传并极具代表性。
以地方民歌为例,大学生通过学习及欣赏各民歌领略各地方音乐呈现出不同的音乐旋律曲调之美,江苏扬州《茉莉花》曲调抒情柔美,委婉曲折;云南弥渡《绣荷包》表现古代女子的爱情生活,让我们看到古代男女对爱情的信念和向往;湖北恩施《龙船调》的音乐生动活泼,节奏欢快鲜明,小姑娘和艄公的对唱俏皮欢乐,歌曲中融入有趣的方言对白,塑造了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形象;河北中部《小白菜》把失去亲娘的孩子比作小白菜,旋律凄婉,令人泪下;江苏苏州《孟姜女》讲述了古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从春季唱到冬季,体现了“孟姜女”一年四季的心路过程,音乐表现了一种哀怨之情。
浅谈民歌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浅谈民歌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必要性作者:王玲玉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11期【摘要】民歌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中重要的一支,其成于民间、长于民间、传于民间,它的纯真、淳朴、纯粹对于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高校作为传承知识、艺术、文化等相关内容的载体,其同样承担着承传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与义务,且在高校中加入对于民歌教育的传承,既可以实现高校教育对于学子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又可以实现对于民歌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民歌;高校;传承;发展中国民歌作为传统民族音乐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是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极具特色的综合性乡土民间艺术,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一种以口头方式传播的艺术。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民歌简明朴素、短小精悍、易于传唱,完整地记录了各地区、各时代的民生特色,兼之其中的方言俚语,在乡土意趣外又赋予其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高校学子作为我国最庞大、最年轻、最具传承性的群体之一,已经成为传承民歌艺术的主力军。
民歌的欣赏及教学既能激发学子对民族的热爱,也能帮助学子拓宽视野,发散思维。
同时,教育的过程不但能传递文化,也有创新文化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传递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民歌的传承及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高校中非音乐专业都没有开设音乐课,利用当地民歌素材进行教学更无从谈起,这对于民歌的教学和传承十分不利。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央政府愈发注重对民族高校的重视与扶持。
而民歌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也社会各界乃至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白庚胜在《民间文化传承论》一文中就谈到学校是传承文化的最重要的场所;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会长冯光钰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也提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怎样更好地在现代教学中发展传承的四点建议:加强培养学校民族音乐师资;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材建设;组织好课外民族音乐活动;中西音乐教育的位置。
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必要性

Phonetic Forum 音教论坛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必要性郎曼彤(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传递人类精神和时代特色的一门艺术,是人类生活中用来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相对直观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素质教育的概念深入人心。
本文阐述了在高校设置音乐欣赏课的必要性,旨在帮助更多的高校学生在学校对素质教育引起重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音乐艺术。
长此以往使得音乐艺术在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也能推动音乐艺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音乐欣赏;高校课程;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一、音乐欣赏课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一)音乐欣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不同的音乐作品。
建国以来由我国作曲家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中都饱含着爱国精神和对勤劳勇敢的人民的歌颂。
将音乐欣赏课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学生在欣赏到这些或宏大雄丽或抒情优美的旋律时体会到祖国山河大川的壮丽,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养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把音乐欣赏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在高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同时也将推动我国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二)音乐有助于学生培养社交能力与表达能力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校学生也越来越多的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来提高综合素质、陶冶情操,例如组建音乐社团、参加合唱团、歌咏比赛等活动来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团体意识、增强社交能力、提高社交能力。
在这些音乐实践活动增加的同时,学生们对于活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就显现出我国高校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学生们对于音乐艺术愈加感兴趣同时也感到对于学习音乐还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
因此就需要开设音乐欣赏课来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音乐知识上的问题,提供设施相对完善的练习场地来供学生们练习。
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作者姓名:王旷泽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号:***************师:***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摘要音乐欣赏因为其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为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性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因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旧观念、旧思想,使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在非艺术院校里的推广与普及步履艰难。
但是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中外歌舞剧赏析等科目的开设在学生中受到了欢迎和喜爱。
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更应该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我国大学生的素质不但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比也有差距,事实上,我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成绩,不会比发达国家差,问题可能就出在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综合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所以我们更应该要在全面素质上下功夫。
在我们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中,美育应当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在学校的美育中,音乐和美术教育尤为重要。
这完全是正确的。
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都是艺术教育最主要、最主要的方式和内容。
音乐欣赏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尤其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开展,同时学校也要尽全力为大学生营造这种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大对高雅音乐,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对格调低下、思想水平不高的音乐作品加以控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音乐健康发展,也使更多的大学生群体接触到优秀的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德育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知识面的扩展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开设音乐欣赏课可以在各方面对大学生的修养和精神层面得以全面的提升。
音乐教育作为现在最有感染力和最通俗化的艺术方式,对培养大学生生活的艺术、个性的建构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欣赏,素质教育,审美,教育方针,通俗化DISCUSSION ON THEIMPORTANCE OF MUSICAPPRECIATION IN COLLEGESABSTRACTMusic appreciation for the music itself has the func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become the university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but also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of high-quality talents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but long-term since accumulated some old ideas, old ideas, make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non Art University in the promotion with the popularity of walking hardship. However, music appreciation, music basic knowledge, and foreign musical appreciation of subjects offered in students welcomed and loved. Student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not only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sh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ll aspects of. The quality of our students not only has the gap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even with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n to also have difference, in fact, our countryuniversity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achievement than the developed country, not bad, that might be the problem in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ut of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so we should be in overall quality fluctuation.In our education policy "virtue, wisdom, body, beautiful", aesthetic education should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the school education, music and art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t is entirely correct. Art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is the main art education, the main way and content.Music appreciat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 role can not be ignored, in college education, especially music appreciation class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chool should also try their best to create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increase the elegant music, works excellent reward dynamics on the style, idea, low level is not high the music to be controlled, to form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make music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but also enable more students into contact with excellent music works, so a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aesthetic quality, moral quality, beneficial to developing students' intelligence andknowledge expansion and creativity culture. Creation of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in the aspect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ultivation and spiritual level is comprehensive upgrade. Music education as it has appeal most and most popular art form,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art of life, personality and creativity of construction plays a rol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KEY 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quality education, aestheticeducation, popularization目录一、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培养的作用 (1)1、音乐欣赏课程有助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2、音乐欣赏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开阔学生的人文知识,加强文化底 (1)3、音乐欣赏课程有助于启发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 (2)4、音乐欣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3)5、音乐欣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达到德育教育作用 (3)二、目前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学时少达不到教学目的 (3)2、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能力不足.......................................... (3)3、教学内容和教法不符合大学生的现实情况........................ (4)三、对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几点建议 (4)1、加音乐欣赏的课时 (4)2、老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知识宽度.................................... (4)3、据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和教法 (5)四、在高校中实现以音乐欣赏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 (5)1、掌握音乐知识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 (5)2、增强感性经验的积累是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 (5)3、应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促进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6)4、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 (6)五、结语.................................................................................... (6)六、参考文献 (7)21 世纪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既牢固掌握专业本领,又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高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融入民族歌曲的重要意义
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融入民族歌曲的重要意义艾赛赛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摘要:民族歌曲是我国音乐发展进程中的一块璀璨瑰宝,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歌曲教育既是我国文化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振兴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要求。
本文将介绍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融 入民族歌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民族歌曲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发展途径,以期为教育同仁提供一定的经 验和借鉴。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歌曲教育意义中图分类号J 60-0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把民族音乐文化渗 透到音乐课堂之中,不仅有利于发扬、传承传统的民 族音乐文化,也有利于使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的过程 中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1]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 民族音乐文化是需要重点开展的教育内容,推进民族 音乐文化传播能够实现教育和文化传承之间的良好 结合。
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不仅要担当起教给学生音 乐知识的重任,也应当肩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 要责任。
一、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开展现状在4000多年前就有历史证明少数民族和中原地 区有着音乐交流,然而发展至今,我国对于民族歌曲 和音乐的保护却仍然不够成熟。
西方音乐体系中非常 重视对自身民族性的保护,我国则是在近现代时期才 开始形成中国自己的民族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当下从 事专门民族歌曲研究的人才较少,高校音乐专业教育 也并没有对民族歌曲采取应有的重视,西方的音乐教 学方法仍然是国内很多高校的主流。
尽管很多高校的 音乐教育课程中都设有和民族音乐相关的内容,但是 大部分都仅限于音乐鉴赏,缺少对民族音乐的深入理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090-03论研究,也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在碎片化和 被边缘化的过程中,民族歌曲甚至开始在一些高校音 乐教育体系中消失,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无从谈起。
针 对这样的现状,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们应当提高 思想认识,重新树立民族歌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 性,让反映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貌的艺术在教育领 域继续传承下去。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1. 引言1.1 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美育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音乐鉴赏课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和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鉴赏课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流派和发展,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音乐鉴赏,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培养对美的独特感悟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
音乐鉴赏课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情感体验,打开心灵的窗户,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震撼,从而促进情感体验的提升和心灵境界的拓展。
通过学习音乐鉴赏,大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学术成就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未来职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和实施。
2. 正文2.1 音乐鉴赏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音乐鉴赏课是一门开设在高校的课程,旨在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欣赏和评价,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音乐鉴赏课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史、音乐理论等。
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 音乐作品分析: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音乐的结构、风格、表现手法等,从而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音乐欣赏听课:在课堂上,教师会播放各种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体验音乐的美感和表现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4. 音乐评论与评价:学生将学会如何撰写音乐评论文章,从而提升自己的文笔水平和表达能力。
论中国民歌教学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普及的重要性
论中国民歌教学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普及的重要性黄文专[摘要]中国民歌是民间各族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传唱流传下来的歌曲,是各民族间人们的艺术智慧结晶。
在大学教育中普及民歌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歌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促进这种民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因此,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重点对中国民歌教学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普及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有效开展民歌普及教学,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国民歌;音乐教育;地域文化;民歌文化中国民歌历史悠久,内涵十分丰富,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各族优秀音乐文化的汇集,也是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音乐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
在民歌的传唱过程中,民歌所蕴藏的优秀民族文化、音乐文化特色等,也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而在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通过普及民歌教育,能够有效弥补大学生音乐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不足的情况,同时对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我国优秀的民歌音乐文化,体会民歌所蕴藏的历史人文色彩,具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
一、民歌教学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普及的重要性(一)民歌教学的普及对于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非常重要在音乐文化领域中,对民歌有一种称谓,那就是音乐之根,可见民歌在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民歌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区域劳动人民的社会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习俗等,在当前大学音乐教育中,普及民歌教育,对于大学生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歌形式各异,通过民歌教育,是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这些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民歌普及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定一些优秀的经典民歌让学生进行演唱表演,如《小河淌水》、《康定情歌》等。
学生们在演唱表演过程中,教师对民歌的背景、流行区域的社会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进行介绍,学生们能够一边演唱,一边掌握民歌所蕴含着社会背景文化生活。
学生在可感可知的音乐文化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民歌音乐文化的印象,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体会歌曲的艺术魅力。
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价值和教学运用
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价值和教学运用
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运用中国艺术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有着重要的意义价值和教学运用。
其次,中国艺术歌曲的特点和艺术价值,有助于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效果。
中国艺术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演唱要求高度的技巧和艺术修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和人文情感的丰富性。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更多地使用中国艺术歌曲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艺术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能力。
总之,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价值和教学运用。
通过更多地使用中国艺术歌曲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声乐教学的国际化和民族化发展目标,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效果,促进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承和发展,进而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