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调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盘龙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盘龙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收 稿 日期 :2015—12-28 作 者 简 介 :朱 武 (1975一 ),男 , 高级 工 程 师 。
深 度 分析
开 发 利 用 率 达 到 72.8% , 已 远 超 过 国 际 公 认 的 适 度 开 采 上 限 (40% ),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程 度 已 经 非 常 高 , 进 一 步 开 发 的 潜 力 很 小 , 因 此 , 对 用 水 总 量 进 行 规 划 和 总 量 控 制 、 提 高 节 水 能 力 非 常 重 要 。 2.2 可 利 用 水 资 源 贫 乏 。 非 常 规 水 资 源 利 用 有 待
2 当 前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存 在 的 问 题
2.1 区 域 水 资 源 过 度 开 发 。 用 水 总 量 控 制 有 待 进 一 步 加 强
盘 龙 区 地 处 昆 明 市 东 北 部 , 昆 明 市 重 要 饮 用 水 源 地 松 华 坝 水 源 区 在 盘 龙 区 境 内 ,全 区 水 资 源 量 大 , 但 主 要 为 过 境 水 资 源 。 目 前 全 区 水 资 源 总
1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盘 龙 区 属 滇 池 流 域 , 地 处 低 纬 度 高 海 拔 地 区 , 国 土 面 积 886.8 km , 耕 地 面 积 9.76万 亩 , 多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975 mill, 降 水 一 般 集 中 在 汛 期 5— 10月 。 全 区 多 年 平 均 水 资 源 总 量 25 096 万 Ill , 人 均 占 有 水 资 源 量 为 303.8 m , 远 低 于 全 省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4 771 m 、 全 国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2 200 m 的 水 平 , 低 于 国 际 公 认 的 年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1 700 in’的 水 资 源 紧 张 警 戒 线 , 缺 水 问 题 相 当 严 峻 。

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省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云南省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水质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云南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云南水资源现状云南省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主要水源包括南盘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红河等,水资源总量居中国前列。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加之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云南省的水资源存在着不均衡分布、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

1.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云南省的水资源并不均衡地分布在各地区,东部多为湖泊水库,西部多为河流水库。

东部以大理、楚雄盆地为主要水利重点区域,西部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主要水资源区域。

由于地形起伏巨大,在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在一些地区却极度匮乏。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长期以来,云南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一方面,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由于水资源短缺,为了满足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过度开发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业排灌用水也占据了水资源的大量份额,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与消耗。

3. 水质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成为云南省水资源面临的严重问题。

工业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导致了云南水资源的污染。

水质恶化不仅影响农业灌溉和人民生活用水,还严重危害了水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云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与消耗。

其次是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用水。

最后是云南省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尚待完善,缺乏高效的监管措施,导致了水资源管理的混乱和无序。

面对云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摘要: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自古以来培育了斑斓的滇西文化,养育的一代又一代的滇西人民。

滇池不仅承担着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也是周围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与基础。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围湖造田的政策,工业的发展,滇池的污染日趋严重。

本文就滇池污染的污染现状做出浅显的分析及相应的治理方案。

关键字:水污染滇池现状措施前言:从大气化学环境的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资源状况总体不容乐观,本来就已经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了,各地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

有专业人士曾指出,未来制约中国发展的必然是水资源的短缺。

滇池作为三大水污染案例之一,可见形势相当严峻。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属金沙江水系,位于昆明市南端,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南北长约40km,东西最宽处12.5km,平均水深4.4m,水面积300km2,库容12.9亿m3,素有“五百里滇池”的美誉。

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

滇池具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

是昆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昆明市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气候宜人的“春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一.滇池污染现状水体污染从7O年代中后期开始,到80年代,特别是9O年代,滇池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

造成滇池水质污染的原因:一是滇池位于昆明城区下游,是昆明地区水平最低地带;二是城市和乡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人滇池;三是滇池环湖地带城镇化发展迅速;四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和干净的河流水进行置换;五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逐渐变小,湖床变浅,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滇池有2O多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构成了滇池水系。

滇池北部建有一个人工闸,将水域分隔为内湖、外湖,分别由西北端的西园隧道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出流经螳螂川、普渡河汇人金沙江。

滇池 治理方案

滇池 治理方案

滇池治理方案引言滇池(Lake Dian),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和中国南部第六大淡水湖。

由于长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滇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亟需治理。

本文将就滇池的治理方案进行探讨。

目标滇池治理的目标是恢复其生态功能,改善周边环境质量,提升水域水质,保护滇池的生物多样性,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水资源。

治理方案1.水污染治理滇池的水质受到工业、农业、城市污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水污染是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强化污水处理: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提升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确保污水排放达标。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污水排放企业的执法力度,确保污染企业按照规定进行治理。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对滇池水质的影响,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2.水资源保护滇池是云南省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保护水资源是治理滇池的重要内容。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及时获取水资源变化信息,合理调度水资源的利用。

•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倡导节水用水的生活习惯。

•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稳定。

3.生态环境恢复滇池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治理方案还应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

具体措施包括:•植被恢复:加大植被恢复的力度,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增加滇池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泥沙的外源输入。

•鱼类放流:组织鱼类放流活动,增加滇池的鱼类资源,恢复湖泊的生态平衡。

•水体整治:加大河道清淤、水体疏浚等方面的力度,保持水体的流动性和清洁度,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

实施措施为了顺利实施滇池治理方案,需要以下的实施措施:1.专家团队的组建:成立滇池治理的专家团队,包括环境科学、水利工程、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云南省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省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的 压 力 逐 年 加 大 , 水 资 源 保 护 中 采 取 工 程 、 经 济 与 行 政 等 综 合 并 举 的 措 施 得 到 重 视 和 推 广 。 在 分 析
云 南 省 水 资 源 保 护 存 在 问 题 的 基 础 上 , 积 极 开 展 水 资 源 保 护 工 作 , 并 提 出今 后 加 强 水 资 源 保 护 的 对 策 。 关 键 词 : 水 资 源 保 护 ; 问 题 ; 对 策 ; 云 南 省 中 图 分 类 号 :T V 2 1 3 ( 2 7 4 )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1 4 0 8 ( 2 0 1 4 ) 0 3 - 0 0 5 7 - 0 3
段 、 西 洱 河 大 理 段 等 , 水 质 均 为 劣 V 类 , 并 且 还 有
水 质 恶化 的趋 势 。
九大 高原 湖 泊 中仅 有 三 个 湖 泊 水 质 为 I ~Ⅲ
类 , 即 泸 沽 湖 为 I类 , 抚 仙 湖 大 部 分 水 域 为 I类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1 2 - 2 3
m , 万 元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当 年 价 ) 用 水 量 1 6 5 m , 万 元 工 业 增 加 值 (当 年 价 、 不 含 火 电 ) 用 水 量 7 7
越 得 到 社 会 各 界 的 关 注 。 随 着 云 南 省 经 济 社 会 的 快 速 发 展 ,水 资 源 供 需 矛 盾 的 日 趋 加 剧 ,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与 保 护 的 压 力 逐 年 加 大 ,实 现 水 资 源 的 可 持 续 利 用 ,是 适 应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2. 1 总 体 水 质 较 好 。 但 局 部 地 区 水 污 染 严 重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摘要: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困难,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分布严重错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并存,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关键字:云南省水资源十年变化面临问题1.云南省水资源概况1.1 水资源总量丰富从总量上说,云南省水资源很丰富,仅次于西藏和四川,居全国第三,是宁夏的260倍,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

云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4820.8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1258.7毫米。

平均年自产水源量2222亿立方米,从西藏、四川、贵州、广西等省流来入境水量1845.8亿立方米,从缅甸、老挝、越南等邻国流来的入境水量97.2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达4165亿立方米。

但由于时空分布等原因,云南省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挑战,已威胁到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0364万千瓦时,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891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545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二位。

云南境内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89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

滇池、洱海等30个高原湖泊,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总蓄水量300亿立方米。

1.2 季节变化明显由于年中、年际分配极为不利,云南省在某些年份和一年的某些月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全省湿季半年(5~10月)径流量约占全年水量的73% ~85%,而干季半年(11~4月) 径流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28% ,在农业生产用水量最大的4 月和5月,径流量仅占全年水量的2%~3%。

更为严重的是呈现出径流量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丰枯变化更为严重剧烈。

1.3 有效水资源贫乏水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

云南省水资源地区分布也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

云南有众多的岩溶分布,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数百米或上千米的深度,形成大小不一的地下暗河,远流它处,不能被当地截获使用,因此地表水十分缺乏,甚至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

昆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昆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昆明市水环境及水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十五”期间,昆明市地表水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氮、磷及有机污染特征;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平稳趋势,但总磷污染有加重趋势;滇池总体污染情况趋于平稳,多数污染指标有所下降,外海水质类别达到Ⅴ类;阳宗海水质呈好转趋势;主要河流中,除盘龙江、大青河、牛栏河水质状况下降外,其他河流水质总体有所好转。

地下水孔隙水水质较差,水质呈片状或面状重度污染;基岩水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仅在局部地段出现岛状或点状轻-中度污染。

一、水资源状况:(一)饮用水源1.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城区有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地表水源地6个:松华坝水库:达标率98.09%,水质较上年下降。

大河水库、柴河水库:达标率96.64%,大河水库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柴河水库水质较上年下降。

宝象河水库:达标率98.20%,水质较上年下降。

自卫村水库:达标率97.57%。

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滇池罗家营:备用水源,达标率83.83%,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地下水源地2个:海源寺:达标率94.6%,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白龙潭:达标率94.24%,水质较上年无变化。

2.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10个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东川区92.00%,安宁市100%,呈贡县93.48%,晋宁县100%,富民县88.86%,禄劝县91.07%,嵩明县96.13%,宜良县100%,石林县95.56%,寻甸93.00%。

(二)地表水1.湖泊滇池草海水质为劣Ⅴ类水,综合营养指数76.1,属重度富营养状态。

主要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超过Ⅴ类水标准,生化需氧量达到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或好于Ⅲ类水标准,综合营养指数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好转。

水质类别较上年无变化,未达水环境功能要求。

外海水质为Ⅴ类水,综合营养指数62.5,属中度富营养状态。

主要污染物总磷、总氮达到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或好于Ⅲ类水标准。

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保护建议

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保护建议

2016年第12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农民致富之友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保护建议岩罕闷(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水务站,云南景洪666109)[摘要]云南省河流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时空和地区之间的分布十分不均衡,水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不高。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

当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基于此,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关键词]景洪市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2-0291-01近年来,景洪市从水环境监测、天然林保护、河道治理、水源地保护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对各项水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和辖区河流的保护力度,努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该密切重视,水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需要切实采取措施做好地区水资源保护工作。

1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分析1.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尽管云南省河流众多,但是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平衡,大多数水资源都分布在山区和地下。

景洪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以地表水为主,除了农业生产消耗较大水资源之外,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就成为未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上下游村镇之间的抢水和征水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群众上访事件经常发生。

1.2水资源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工业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水资源使用量显著增加,工业生产和城市规划建设所产生的废水日趋增加。

由于城镇废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了大量工业废水和建筑工程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给居民安全用水和农业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调节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水资源的极度贫乏已经制约着云南经济的发展,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均为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合理结合两者的优点,联合调度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资源地表水库地下水库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2-110-02
1云南省水资源现状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显著,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

云南境内的河流较多,形成了908条流径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群,分别属于是珠江、长江、红河、怒江等六大江河水系。

全省的年均降水量在1258mm左右,水资源储量达2220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三。

云南境内的高原湖泊高达40余个,水资源十分丰富。

云南特殊的气候和自然条件,造就了其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据统计,全年的5到10月,降雨量较大,达到全年降雨量的80%
以上,而干旱的11月到次年4月左右,其降雨量还不足全年的20%。

就实际而言,云南水资源交丰富,但总体水资源开发难度大,缺乏经济效益。

其主要表现在:人口、耕地等与水资源形成了经济发杂很难的不对称性,特别是滇池流域不足300立方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无雨就旱、有雨则涝,水旱灾害常常交替发生,防汛抗
旱工作十分的重要;总体生态水环境脆弱,极易受到现代建设的影响,于是强化水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2水资源利用状况
以2009年为例,全省水资源总量157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8.7%。

产水模数为41.1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3450立方米。

全省入境水量1321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829亿立方米。

全省6座大型水库、184座中型水库以及小型水库和坝塘年末蓄水总量54.81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2.2%,九大高原湖泊年末容水量283.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7%。

地表水源供水量145.7亿立方米,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42.0%,引水工程供水量占50.3%,提水工程供水量占7.1%,跨流域调水占0.6%。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582.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4.0%。

地下水径流模数15.2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地下水源供水量4.323亿立方米。

其他水源(污水处理回用及雨水利用)供水量2.573亿立方米,全省河道外用水量152.6亿立方米.其中,生产用水量134.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4.73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3.155亿立方米。

全省用水消耗量88.94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58.9%。

2009年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6.9%。

行政分区中,昆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2.5%,为全省最高;怒江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率0.8%,
为全省最低。

水资源分区中,金沙江(下)、南盘江2个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大于10%,其余分区均在10%以下。

3调节水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1)云南的地形结构十分复杂,丰富的水资源在开放层面上面临“难度大、效益低”的困境。

所以,水资源开发总体处于发展性阶段。

(2)人口、耕地等与水资源形成了水资源上的瓶颈,各发展间的缺失或不匹配,占全省土地面积不足7%的坝区,且大约集中了
1/3的人口和2/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有全省的5%;滇中重要经济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仅有700立方米左右,特别是滇池流域不足300立方米,水的极度缺乏严重制约着滇池流域的经济发展。

(3)基于特殊的自然条件,水资源分布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降雨期与干旱期的相对集中和长时间,使得全省的山区和高原,无雨就旱、有雨则涝,水旱灾害常常交替发生,防汛抗旱救灾工作非常重要。

(4)总体水环境脆弱,水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与实际需求相冲突,切实强化水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据统计,境内40%的主要河流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污染,诸如:滇池、星云湖等处于轻度污染状态,而将近50%的湖泊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情形让人堪忧。

4关于水资源发展建议
4.1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
开发利用遵循水循环规律,以提高兴利综合能力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水资源要把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几个方面做为整体考虑,进行统一规划,分阶段实施,做到依法治水、管水和优化配置水资源。

4.2保护水源,严格控制水污染的蔓延
倡导节水减污新概念,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等。

水资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必须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污水处理后可用于灌溉或其它水资源的继续利用等。

4.3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联合调度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发展方

地下水库虽然不能提供额外的水资源,但能起到丰蓄枯采和调节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地下水库不止可以通过回灌地下水解决地面沉降、地面裂缝、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还可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手段。

这与云南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无雨就旱、有雨则涝,水旱灾害常常交替发生是相符合的。

地表水库与地下水库联合调度是今后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发展方向。

4.3.1地下水库的概念
地下水库是基于地下储水空间建设而成的特殊水库,旨在拦蓄和调节地下水资源。

具体而言,应具备以下几点:(1)一定具备好
地下天然的储水空间,一般情形是由岩体和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裂隙和溶隙组成;(2)应该具备良好的地下水调节作用,以做到人为的水流拦蓄;(3)指明地下水库是一种将水存放于地下的特殊的水库是一种新型的蓄水水利工程。

文章在涉及地下水库的同时,需特别提及地下水库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工补给的区别。

地下水人工补给只是地下水资源被超采后的一种被动的补救措施,是单纯的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储量。

4.3.2地表水库运行效益及冲突分析
地表水库具有治理河流、开发水资源、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等作用,有防洪、蓄水、灌溉、发电、养殖等功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地表水库也有它的弊端,由于设计不当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它增加灾害发生的频率,造成库区泥沙淤积,使土壤盐碱化,恶化水质等。

4.3.3地下水库的优势与不足
同等规模的地下水库与地表水库对比,投资少、见效快;且建设不需动迁并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地下水库的合理运行不会出现淤积问题,也可确保水质质量;水体储存于土壤或岩体的空隙当中,不仅蒸发损耗较小而且有过滤作用,因此自净能力也很强。

地下水库建设的前期勘测工作较复杂,需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资源情况予以评价。

地下水库由于在地下、不直观、库容
确定难、水资源量较难以计算,对其观测要求较高。

如何解决地下水库中的水污染问题是目前地下水库建设中的难点。

4.4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问题的研究探索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跨学科的高科技问题,涉及到水文地质学、水利工程学、水资源学等多学科领域,学科融合必然能为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建设和联合调度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我省乃至我国地下水库建设理论尚不成熟,只有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完善、不停探索,才能创建一套适合云南省低纬度高海拔、地形地貌复杂的设计和管理理论,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结语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全省境内的各类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对云南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困恼。

云南省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量不缺但时空分布不均匀,水污染严重而造成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

除了合理开发、保护水源外,变洪为宝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这与地下水库建设中的“丰补”正好吻合。

若能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联合调度,不仅可以缓解夏秋洪水危害,还能把洪水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用于缓解冬春干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