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合集下载

2024年度病媒生物防治研究方向

2024年度病媒生物防治研究方向

2024年度病媒生物防治研究方向一、研究背景病媒生物,如蚊、蝇、鼠、虫等,携带多种病原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有效防治病媒生物,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我国在病媒生物防治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面临的问题仍十分严峻。

因此,加强病媒生物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1. 深入了解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性及病原携带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探究病媒生物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环境污染。

3. 完善病媒生物监测体系,为实时掌握病媒生物动态、预防疾病传播提供技术支持。

4. 加强病媒生物防治药物研发,提高药物安全性、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1. 病媒生物生物学特性、生态性及病原携带研究- 调查分析各类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性。

- 研究病媒生物携带的病原种类、传播途径及风险评估。

2. 病媒生物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探索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的结合应用。

- 研究病媒生物防治药剂的优化配方,提高防治效果。

3. 病媒生物监测体系构建- 建立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实现全国范围内监测数据共享。

- 研究监测方法标准化、自动化,提高监测准确性和效率。

4. 病媒生物防治药物研发- 开展新型高效、低毒、环保的病媒生物防治药物研究。

- 探索药物纳米化、缓释等技术,提高药物使用效果。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收集病媒生物相关数据。

2. 利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病媒生物特性研究。

3. 结合计算机模拟、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构建病媒生物监测体系。

4. 通过化学合成、药理学等方法,研发新型病媒生物防治药物。

五、预期成果1.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提升我国病媒生物防治研究国际地位。

2. 形成一系列病媒生物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3. 构建完善的病媒生物监测体系,为预防疾病传播提供技术保障。

病媒生物防制苍蝇分析报告

病媒生物防制苍蝇分析报告
生态习性:幼虫孳生场所广泛,但主要孳生在尸体等腐败 动物质中,而人粪、猪粪、动物饲料和垃圾内也可孳生。 分布:世界性。夏季为繁殖盛期。
6.大头金蝇
中型种至大型种,体长8-11毫米, 体躯肥胖;呈亮绿至蓝绿色;胸部(包 括小盾片)略长于腹部;颜、颊部橙黄 色,侧额及颊部均具黄色毛;颜堤仅上 1/4具黄色毛;下颚须黄;腹侧片棕1: 1;翅:前缘脉第3段长于第5段;翅下 大结节有明显纤毛;腹部第3、4背板具 蓝色后缘带;雄:间额消失,额极狭; 复眼上2/3为大型小眼面,下1/3为 小型小眼面;露尾节小,藏于第5背板 之下;雌:中段间额宽常为1侧额的2倍 或超过2倍;腹侧片及第2腹板上以黄色 小毛占多数;复眼上下小眼面一致;。
毒性低,生物降解快,但部分品种残效短(即对光不 稳定),对上述三类杀虫剂有抗性的昆虫仍有作用, 因而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被认为具有发展前途的杀 虫剂。
我国目前主要使用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和顺 式氯氰菊酯,后两者对光稳定,残效可达3~6个月。
5、昆虫生长调节剂 通 过 阻 碍 或 干 扰 昆 虫 的发育而使其死亡,其优点是生物活性高,有明 显的选择性,只作用于一定种类的昆虫,故对人 、畜安全,对天敌、益虫无害,不污染环境等特 点。目前进行实验或试用的有保幼激素、发育抑 制剂。
如何区别蝇类的雌、雄
雌性:多数蝇类复眼的距 离较宽
雄性:多数蝇类复眼的距 离狭窄(麻蝇除外)
成蝇胸部
胸背部纹饰; 翅一对; 平衡棒一对; 足三对:基、转、股、胫、附(五节); 爪、爪间刺、肉垫。
(二)成蝇胸部
胸部背面观 1.中鬃 2.背中鬃 3.肩后鬃 4.翅内鬃 5.缝前鬃 6.翅前鬃 7.翅上鬃 8. 小盾基鬃 9. 小盾端鬃 10. 小盾缘鬃 11. 小盾心鬃 12. 小盾沟 13. 中胸盾片 14. 盾沟 15. 小盾片

病媒生物及其生物学特性32页PPT

病媒生物及其生物学特性32页PPT
病媒生物及其生物学特性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病媒生物防制科普知识

病媒生物防制科普知识

病媒生物防制科普知识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如蚊子、苍蝇、跳蚤等。

它们通过叮咬人体,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

为了保护人类免受病媒生物的侵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病媒生物防制的科普知识。

了解病媒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病媒生物有蚊子、苍蝇、跳蚤、蜱虫等。

它们通过叮咬人体,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类。

例如,蚊子可以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等疾病;苍蝇可以传播痢疾、霍乱等疾病;跳蚤可以传播鼠疫等疾病。

了解这些病媒生物的传播途径,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病媒生物通常喜欢在脏乱的环境中生活和繁殖。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垃圾、消除积水、清洗卫生间等,以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使用防护措施也是预防病媒生物叮咬的重要手段。

外出活动时,我们可以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戴上帽子和手套,用防蚊液涂抹暴露的皮肤,以防止蚊子和其他病媒生物的叮咬。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居住环境中安装纱窗、使用蚊帐等防护措施,以隔绝病媒生物的侵入。

注重个人卫生也是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方面。

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的习惯,以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机会。

病媒生物防制还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

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播机制,为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提供更加高效和安全的防制手段。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减少病媒生物的数量和传播能力,从而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病媒生物防制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通过了解病媒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使用防护措施,注重个人卫生,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关于病媒生物的内容

关于病媒生物的内容

关于病媒生物的内容标题:病媒生物:隐藏在我们周围的隐患导语:病媒生物是指可以传播疾病的生物,它们潜伏在我们的周围,在某些地方甚至数量庞大。

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提及它们的真实名字和引用,但是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预防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社会健康至关重要。

一、特征:病媒生物存在于各种生态系统中,如河流、湖泊、森林、田园和城市等。

它们的体形有大小之分,有的会选择伪装自己以逃避探测。

在特定的季节或气候条件下,病媒生物集中活动并寻找人类或动物宿主。

二、传播疾病的方式:病媒生物主要通过吸食宿主的血液来传播病原体。

在叮咬宿主时,它们会注入病原体,使之进入宿主体内。

一些病媒生物在叮咬后会导致直接传播疾病,而另一些则将病原体传播给下一个叮咬的宿主。

三、常见疾病:许多疾病都是通过病媒生物传播的,包括但不限于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感染和利什曼原虫感染。

这些疾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四、预防措施:为了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室内防护:使用蚊帐、纱窗或电蚊拍等措施来防止病媒生物进入室内。

2. 避免滋生地:清理家庭周围的积水,因为病媒生物经常在水体中繁殖。

3. 个人保护:使用防蚊喷雾剂、穿着长袖长裤等防护措施,以减少叮咬的机会。

4. 动物管理:保持宠物及家畜的良好卫生和健康状况,定期接种疫苗,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

病媒生物隐藏在我们周围,但是通过了解它们的特征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保护自己和社会健康的也为创造一个清洁、平安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病媒生物防制相关知识

病媒生物防制相关知识

病媒生物防制相关知识1、什么是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

最常见四大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2、病媒生物有什么危害?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3、为什么要进行病媒生物防制?病媒生物防制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服务环境;病媒生物监测与防制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等。

老鼠的危害及防制老鼠传播哪些疾病?老鼠能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等200余种病原体,对人类危害大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老鼠的防制方法有哪些?1、搞好防鼠设施,封堵一切老鼠有可能进出的通道、孔洞。

2、控制好食物的存放,断绝老鼠的食源和水源。

3、及时清理生活垃圾。

蟑螂的危害及防制蟑螂传播哪些疾病?可传播霍乱、痢疾、乙肝、脊灰、蛔虫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蟑螂的分泌物、排泄物还可使敏感体质者发生各种过敏反应。

蟑螂的防制主要方法有哪些?1.保持环境整洁,清除垃圾、杂物、清扫卫生死角、清除蟑迹。

2.堵洞抹缝,消除或尽量减少蟑螂的孳生场所。

3.收藏好食物、饲料,消除散落残存的食物,减少蟑螂可取食的食源和水源。

4.检查进入室内的货物,发现携带的蟑螂或虫卵应及时清除杀死,防止蟑螂带入。

苍蝇的危害及防制苍蝇传播哪些疾病?苍蝇能携带60多种细菌,传播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伤寒、副伤寒、菌痢、霍乱、肉中毒、沙门氏菌痢等。

苍蝇的防制主要方法有哪些?1.环境治理,包括及时清运垃圾粪便,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等。

2.器械防制,可采用纱窗纱门、风幕、风道、水帘和水道等防蝇设施阻挡苍蝇进入。

3.药物灭蝇,常用的杀虫剂有菊酯类、拟菊脂类等,可采用喷洒、涂抹粉刷、自制毒饵、毒蝇绳等方式使苍蝇接触杀虫剂中毒死亡。

重要提示有机磷杀虫剂是一类最常用的农用杀虫剂,不适宜家中灭蚊蝇、蟑螂。

病媒生物资料

病媒生物资料

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指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是一类在传播各种疾病病毒、病原体或寄
生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

常见的病媒生物包括蚊子、苍蝇、跳蚤、壁虱等。

病媒生物的传播方式
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

1.直接传播:病媒生物叮咬感染了病原体的宿主,再叮咬健康人,将病
原体传播给健康人体。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蚊子等血吸虫。

2.间接传播:病媒生物将感染的病原体排泄物、卵泄排或脱皮残体等排
出体外,再通过接触传播给健康人体。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跳蚤、壁虱等。

常见的病媒生物
1.蚊子:传播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等,是世界上最为危
险的病媒生物之一。

2.苍蝇:传播疾病包括霍乱、腹泻等,是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的主要病
媒生物之一。

3.跳蚤:传播黑死病等疾病,主要寄生在啮齿类动物身上,再通过叮
咬人类传播病原体。

4.壁虱:传播伤寒等疾病,主要寄生于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身上,
再通过人类传播给健康人体。

预防与控制病媒生物传播
1.环境卫生管理:维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繁殖地。

2.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等防治工作,减少病媒生物的数量。

3.个人防护: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喷雾等防护用品,减少病媒生
物叮咬的机会。

病媒生物是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预防与控制病媒
生物传播是保障公共卫生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病媒生物的认识和有效防范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维护人类健康。

病媒生物防治的实践总结

病媒生物防治的实践总结

病媒生物防治的实践总结引言病媒生物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苍蝇、跳蚤等。

病媒生物防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消灭病媒生物,从而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本文将对病媒生物防治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实践过程1. 了解病媒生物生态特征:在进行病媒生物防治之前,首先需要对目标病媒生物的生态特征进行深入了解。

包括它们的繁殖性、取食惯、栖息地选择等。

只有了解了病媒生物的生态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

2. 确定防治策略:根据病媒生物的生态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例如,对于蚊子这类以水为繁殖场所的病媒生物,可以采取清除积水、覆盖水等措施来阻断其生命周期。

3. 实施防治措施:根据确定的防治策略,有组织地进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这包括清除繁殖场所、喷洒杀虫剂、使用防蚊网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杀虫剂的使用安全和环境保护。

4. 监测效果:在防治措施实施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评估防治效果。

可以通过采集样本进行病媒生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调查,以及疫情监测等方法来判断防治效果。

5. 修正策略:根据监测结果,对防治策略进行修正和优化。

如果发现防治效果不佳,可以调整措施或采取新的方法进行防治。

实践经验1. 多部门合作:病媒生物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

例如,卫生部门负责疾病监测和防治策略的确定,环保部门负责杀虫剂使用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只有各个部门之间密切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2.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病媒生物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媒体报道等方式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让公众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

3. 持续监测: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的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其数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持续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保证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4. 制定长期计划:病媒生物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并进行持续的投入和跟踪。

只有确保长期计划的执行,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病媒生物,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库蚊
• 虽然蚊子的种类繁多,但常见的只有伊蚊、 库蚊和按蚊三类 ① 库蚊 • 蚊科库蚊亚科 的一属。通称库蚊,是蚊科 的第二大属,已知800余种和亚种。中国已 知达70余种。幼虫孳生于各类水体或容器 积水中。它们是室内最常见的蚊子,一般 称为家蚊
(2)伊蚊
② 伊蚊 • 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主要白天吸血, 可传播登革热,有“亚洲虎蚊”之称。孳生 在天然积水和小型容器中 • 花斑蚊:不论黑夜白天都会叮人吸血。花斑 蚊不仅凶恶,而且善飞 • 埃及伊蚊 :是典型的嗜吸人血的“家蚊”, 白天吸血,习性类似白纹伊蚊
4. 老鼠
【老鼠的习性】 老鼠的习性】
• 夜出昼伏凭嗅觉就知道里有什么食物,吃 饱后三三两两打闹、追逐,饿了或发现有 新的美味食物,再结伴聚餐 • 非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 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 确感安全方才出洞,它喜欢在窝—食物— 水源之间建立固定路线,以避免危险
【老鼠的习性】 老鼠的习性】
②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体长约3.5~ 体长约 ~4.0cm,呈暗 , 褐色。触角甚长。 褐色。触角甚长。前胸背 板边缘有淡黄色带纹,中 板边缘有淡黄色带纹, 淡黄色带纹 间有褐色蝶形斑 褐色蝶形斑。 间有褐色蝶形斑。卵鞘内 含卵16粒。亦为我国广布 含卵 粒 优势种。多见于厨房 厨房、 优势种。多见于厨房、贮 物间和卫生间等处 物间和卫生间等处
【苍蝇的活动与栖息】 苍蝇的活动与栖息】
• 苍蝇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 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 • 活动、栖息场所,取决于蝇种、季节、温 度和地域。在某些季节,厩腐蝇、夏侧蝇、 市蝇也会侵入住宅内 • 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伏蝇、麻蝇 等则主要活动、栖息于户外
• 苍蝇能以:蛹态、蝇蛆、成虫方式越冬 ① 在北方寒带、温带地区,自然界看不到活动 态的家蝇,但在人工取暖的室内仍有成蝇活 动,蔬菜大棚温室往往成为翌年春暖时苍蝇 大量孳生的发源地 ② 在江南和部分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温度在 0 ℃以下,苍蝇能够巧妙地以蛹态越冬 ③ 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平均气温在 5 ℃以上, 苍蝇不存在休眠状态,可以继续孳生繁殖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
①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体长1.2~ 体长 ~1.4cm, , 呈淡褐色。前胸背 淡褐色。 板上有两条黑色纵 纹。多见于车、船、 多见于车 飞机等交通工具内 飞机等交通工具内
【我国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蜚蠊主要种类】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
【蟑螂的食性】 蟑螂的食性】
• 蜚蠊为杂食性昆虫,人和动物的各种食物、 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垃圾均可为食,尤嗜 食糖类和肉食类,并需经常饮水 • 蜚蠊耐饥力极强,德国小蠊在有水无食时 可存活10~14天,在无水有食时存活9~11 天,在无水无食的条件下仍可存活1周。在 过度饥饿下,有时可见蜚蠊残食其同类及 卵鞘
花 斑 蚊
• 白纹伊蚊
厦门大学医学院_ 厦门大学医学院_范 春
埃及伊蚊
(3)按蚊
③ 中华按蚊 • 中华按蚊的幼虫孳 生在大型积水中, 如水稻田、沼泽、 芦苇塘、缓流沟渠 等
【蚊子的习性】 蚊子的习性】
① 孳生习性 • 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 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治理或改造 孳生地是防蚊的制本措施
【蟑螂的栖息与活动】 蟑螂的栖息与活动】
• 大多数种类蜚蠊栖居野外,仅少数种类栖 息室内。后者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 喜栖息于室内温暖、且与食物、水分靠近 的场所,如厨房的碗橱、食堂的食品柜、 灶墙等处的隙缝中和下水道沟槽内 • 蜚蠊昼伏夜行,白天隐匿在黑暗而隐蔽处; 夜间四出活动,夜晚9时至夜间2时为其活 动高峰
【苍蝇的生物学习性】 苍蝇的生物学习性】
3. 蟑螂
• 蜚蠊 (蟑螂)fěi lián ,虫名,别 名负盘,黄婆娘,灶虮子,俗称 蟑螂,外号小强,属 昆虫纲 蜚蠊

• 世界已知约 3700 种,大多分布在 热带和亚热带区,少数分布于温 带地区。我国已记载18科、60属、 24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蟑螂的生物学习性】 蟑螂的生物学习性】
• 老鼠(rat )是一种啮齿动物。种类有450多 种。繁殖速度很快,生命力极强。会打洞、 上树,会爬山、涉水,而且糟蹋粮食、传播 疾病,对人类危害极大
• 古人对自己畏惧的东西普遍采取了“敬而远之” 的态度。于是,古人在这些事物之前冠以“老” 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有些地方因 为迷信,在说到老鼠时,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 之以“耗子”等
2. 苍蝇
• 苍蝇的体表多毛,足部抓垫能分泌黏液, 喜欢在人或畜的粪尿、痰、呕吐物以及尸 体等处爬行觅食,极容易附着大量的病原 体,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肝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菌、甲肝病菌乙 肝病菌,以及蛔虫卵等;又常在人体、食 物、餐饮具上停留,停落时有搓足和刷身 的习性,附着在它身上的病原体很快就污 染食物和餐饮具
• 视力敏捷。老鼠大多数在夜间活动、觅食, 夜间活动的老鼠在很暗光线下能察觉出移 动的物体,白天活动的老鼠视力更好 • 钻洞本领高。家鼠鼠洞很明显,常在墙旮 旯里、牲囗圈、仓库伙房处 • 很强的记忆性和拒食性。它熟悉的环境一 旦稍有改变,立即会引起它的警觉。如在 此地受到过袭击,它会长时间回避此地
【老鼠的习性】 老鼠的习性】
• 老鼠的食性杂,几乎人类能吃的东西它都 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爱吃的 是粮食、瓜子、花生和油榨食品。 一只老 鼠一年大约可吃掉9kg粮食 • 老鼠极易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成为 主要的有害动物。老鼠常出没于下水道、 厕所、厨房等处,在带菌处所与干净处所 来回行动,经由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 传播病原菌
3. 蟑螂
• 蜚蠊能通过体表或体内(以肠道为主)携 带多种病原体而机械性地传播疾病
• 近年来,国内报告从蜚蠊体内分离到疾病杆菌5 株,沙门氏副伤寒甲、乙菌5株,绿脓杆菌43株, 变形杆菌8株,青霉、黄曲霉等多种霉菌,腺病 毒60株,肠道病毒血清型15株,脊髓灰质炎病毒 8株和肝炎表面抗原,还检出蠕虫(蛔虫、钩虫、 鞭虫、蛲虫、绦虫等)卵和阿米巴、贾第虫包囊
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吴建华
主要病媒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1.蚊子 2.苍蝇 3.蟑螂 4.老鼠
1. 蚊子
• 蚊子: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 种 • 通常情况下,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 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 • 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 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 主 • 除南极洲外,各大陆均有蚊子的分布 • 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 名
【苍蝇的食性】 苍蝇的食性】
• 蝇的食性取决于其种类 • 有专门吸吮花蜜和植物汁液的,有专门嗜 食人、畜血液或动物创口血液和眼、鼻分 泌物的。而人们常见的家蝇、大头金蝇、 丝光绿蝇、丽蝇、麻蝇则属于杂食性蝇类, 即广泛摄食人的食品、畜禽分泌物与排泄 物、厨房下脚料及垃圾中有机物等。它们 对于糖、醋、氨味、腥味具有极强的趋向 性
• 如粪坑、粪池等(骚扰阿蚊);污水坑(沟)、清水粪 坑、洼地积水等(致倦库蚊、淡色库蚊);稻田、荷溏、 沼泽、灌溉沟等(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山溪或溪 床等(微小按蚊);树洞、竹筒、坛、罐等积水(白纹 伊蚊、仁川伊蚊);家宅内外的水缸的积水等(埃及伊 蚊)
【蚊子的习性】 蚊子的习性】
② 吸血习性 • 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 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 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 气温在10℃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 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 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 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因此蚊可传播人兽 共患病
2. 苍蝇
• 据20世纪70年代末统计,全球具有双翅目 的昆虫达132个科、12万余种,其中蝇类就 有64个科、3万4千余种 主要蝇种是家蝇( 主要蝇种是家蝇(右 )、市蝇 市蝇、 图)、市蝇、丝光绿 蝇、大头金蝇等
2. 苍蝇
• 苍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 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6次,每次产卵数约 100-150粒,最多可达300粒左右。一年内可 繁殖10-12代 • 苍蝇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因此常见于卫生 较差的环境 • 苍蝇具有舐吮式口器,会污染食物,传播痢 疾等多种疾病
【蚊子的习性】 蚊子的习性】
③ 栖息习性 • 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 • 蚊子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 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 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 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 掌握蚊的栖息习性是制定灭蚊措施的依据
【蚊子的生物学习性】 蚊子的生物学习性】
【老鼠的生物学习性】 老鼠的生物学习性】
银川市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