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渤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合集下载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
目录
▪ 1、环渤海经济区概况 ▪ 2、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 3、环渤海经济区的比较优势 ▪ 4、环渤海经济区的相对不足 ▪ 5、环渤海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环渤海经济区概况
▪ 环渤海经济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 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 经济区域。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 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 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 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 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面积 5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占全国 17.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万亿元, 占全国28.2%。
▪ 五、区域壁垒、各自为政较为严重
▪ 六、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型和重型化, 附加值相对不高
环渤海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方

▪ 一、环渤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以科技创 新为重点的战略取向
▪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科技、文化、教育、人 才信息等优势资源的最密集的地区,科研 力量雄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一。科 研和人才的优势决定了环渤海区域无论在 科技的投入产出还是开发应用方面均居全 国首位。因此,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 应进一步发挥环渤海的智力优势。
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 一、经济引擎
▪ 二、交通建设
▪ 三、经济特征 ▪ 四、经济增长源泉 ▪ 五、产业结构
环渤海经济区 - 比较优势
▪ 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比 较优势:
▪ 一、地理区位十分优越
▪ 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 三、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 ▪ 四、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
▪ 三、在产业布局的差异化发展中推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环渤海经济区内各地的区位优势不同,因 而在产业布局上应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以利于区域内各地集中资源培育出优势产 业,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如环渤 海经济区的天津市应将高端装备制造、新 材料、现代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北京应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 物等战略性产业做大做强。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contents•环渤海地区概述•经济发展现状目录•经济发展优势与挑战•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结论与建议环渤海地区涵盖了渤海、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51.5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与范围范围地理位置水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这些水资源对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都非常重要。

自然环境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合人类居住和经济发展。

海洋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等。

其中,渤海和黄海的渔业资源尤为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渔场之一。

矿产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成为了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自然环境与资源人口与社会经济概况人口经济概况总体经济状况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优势。

近年来,该地区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内外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经济总量:环渤海地区的GDP和人均GDP均位于全国前列,但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增长速度: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存在波动和不稳定因素。

产业结构与特点01020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和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区域合作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区域合作框架和协议,如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

这些合作机制为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协同发展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环渤海地区应加强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和市场一体化建设。

特别是在环保、能源、交通等领域,应加强跨地区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利于该地区的发展。

投资优惠该地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投资,政府提供了投资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海洋经济调研报告

发展海洋经济调研报告

发展海洋经济调研报告海洋经济是指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形态。

随着对陆地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全球海洋意识的增强,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向。

海洋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海洋运输等。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讨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及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策略。

一、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1. 国际海洋经济的发展国际海洋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目前,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约占全球GDP 的3%,每年创造了数以万亿计的经济价值。

海洋产业链条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系统。

其中,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和海洋旅游是国际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国家之一,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海洋经济的总产值逐年增长,已连续多年超过内陆经济增长率。

目前,中国海洋经济主要集中在渔业、航运和能源开发等领域。

此外,中国还致力于发展海洋旅游和海洋科技创新,加快构建海洋强国。

二、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1. 深度开发海洋资源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

未来,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等将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此外,近海养殖、海水淡化和海洋药物开发等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2.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加强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和监测,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和执行,是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未来,需要加大对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提升海洋科技创新的能力,培养高水平的海洋科技人才。

三、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策略为了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

1. 加强海洋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建设海洋产业基地,推动海洋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形成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1 . 2 . 3 油 气资 源
渤海 石油 的 探 明 储 量 为 2 . 2 9亿 t ,储 油 面
积9 3 . 6 k m , 占近 海 储 油 面积 的 4 9 . 4 9 / 6 ,可 采

基 金 项 目 :海 洋 可 再 生 能 源 专 项 资 金项 目 “ 波浪能、潮流能能量转换效率模拟测试技术研究”( GHME2 0 1 0 Z C 0 9 )
阜新 两地 煤 炭 是 目前 我 国最 大 的露 天 煤 开采 基 地 。 山东省 煤 炭 资 源 分 布 在 鲁 中南 低 山 丘 陵 的
1 . 2 海 洋 资 源 条 件
1 . 2 . 1 渔业 资 源 渤 海 地 处 暖 温 带 , 水 质 肥 沃 , 历 来 是 多 种
经 济鱼 虾 类 的产 卵 场 和 肥 育 场 ,有 海 洋 动 物 和
环渤 海 地 区辽 宁 、山 东 和 河 北 3省 的矿 产
资源 十分 丰 富 ,其 储 量 之 多 与 种 类 之 广 ,是 中 国其 他沿 海地 区所 没有 的 。
( 1 )金属 和 非 金 属 矿 产 。辽 宁 省 矿 种 比 较
齐全 ,储 量 占全 国 第 一 位 的 有 铁 矿 石 ,储 量 超 过1 0 0亿 t 。菱 镁矿 占全 国总储量 的 8 O ;海城
2 0 1 3年
第 5期
海 洋 开 发 与 管 理
环 渤 海 地 区海 洋 经 济 发 展 研 究
刘 玉 新 ,王 占坤 ,崔 晓健
( 1 .国家 海 洋 技 术 中 心 天 津 3 0 0 1 1 2;2 .国家 海 洋 信 息 中心 天 津 3 0 0 1 7 1 )

要 :2 1世 纪 以来 ,环渤 海地 区作 为 中国增 长 的 第 三级 , 区域 海 洋 经济 得 到 了

海洋经济创新调研报告

海洋经济创新调研报告

海洋经济创新调研报告近年来,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探究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研,撰写了《海洋经济创新调研报告》。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目前,中国海洋经济总规模已达6.5万亿元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9%左右。

其中,海洋产业总收入已经突破4万亿元,海洋旅游、海洋物流、海洋生态保护等子行业发展迅速。

同时,渔业、海运等传统海洋领域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总体来说,中国的海洋经济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方面,中国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同时近年来政策扶持也不断加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海洋开发的成本较高,技术实力相对薄弱,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三、海洋经济的未来趋势和创新方向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和创新方向可概括为四个方面:1.大力推进海洋先进制造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海洋先进制造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智能装备、深海水下工程机器人等。

2.发展海洋生态保护产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

未来将加大对海洋环境监测与治理、海洋环保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投入,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产业的发展。

3.提升海洋旅游业价值:海洋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将通过提高海洋旅游的品质、推进旅游设施升级、加强旅游服务等方面,提升海洋旅游业的价值。

4.加强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海上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在海上应急救援体系方面,将重点加强应急预案制定、海上物资储备、技术装备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提升我国的应急救援能力。

总之,海洋经济是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并深入研究海洋领域的发展机遇,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途径,努力推进中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研究报告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研究报告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沿海的海洋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亮点。

本文将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现状1.1 海洋产业发展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港口物流业、海洋工程、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领域。

其中,港口物流业是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主要支柱。

据统计,环渤海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港口,港口吞吐量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1.2 海洋环境保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但由于多年的过度开发,其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政府对环保投入不断加大。

如沿海各省市已逐步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环渤海地区已建立起完善的海洋环保监管系统等。

1.3 海洋科技创新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迅速发展,海洋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海洋科技创新重要体现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

其中,海洋新材料的研发,海洋轨道交通技术的创新等项目,都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2.1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需要全面、深入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特别是在产业协同、环境保护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环渤海地区需要共同合作,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2.2 切实推进海洋生态建设海洋生态建设是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

政府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海洋环保机制、加大海洋生态建设、推进海岸防护建设等。

2.3 完善海洋投融资机制为了推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必将重新制定投资机制。

引入市场化机制,扩大海洋融资渠道,加强投融资平台协同发展等,将有利于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潜力巨大,急需政府和企业全面的合作、开发和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保持稳定发展。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及地域空间差异分析

环渤海地 区海洋经济发展及地域空间差异分析
刘 海楠 , 李靖 宇
( 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辽宁 大连 162 ) 109
摘要 : 环渤海地 区海洋资源丰富 , 地区经济 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对海洋资源 的开发利用 。概述 了环 渤海地 区海洋 经济的发展现状 , 应用 区域空间差异程度的定量分析 方法与模型( 标准方差 、 变差系数 、 加权变差系数 、 绝对 基尼系数 、 中化指数 、 集 最小方差法等) 分析了环 渤海 四省市主要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程度 , 总结 出它们发展海洋经济 的异 同, 出了促进环渤海 地 提 区海洋经济 发展 的建议。
Ab ta t B h iR m a ul u yt e r h m l e rs uc fB h it eg o t f h sa  ̄]e e vl n te d v lp e t f t maie sr c : o a i w sb i p b h i a i o re o o a ,h rw h o i 】 ey h a i o e eo m n s r t c n e t 瑚 d y h o i n e o o . hsat l ul e h r sn imt n o e m r ee o o f o a R m, n lzd ted ge frgo a a ge ain a d df s n o c n my T i r c o t n d t p e e t t i ft a i c n myo h i i a aye e re o i l g r g t n i u i f ie i e st o h n B h e n o o
1 引 言
资源 和旅游 资源优 势 也较 突 出 。总体 来 看 , 我 国其 与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市场
环境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总结词
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和水污染、生态破坏等。为确保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监管等。
详细描述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详细描述
环渤海地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技人才缺乏,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提高创新能力,需要加强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人才高地。
未来,随着国家对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该地区的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同时,该地区也需要加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03
经济发展前景
环渤海地区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包括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等,这些政策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环渤海地区根据国家发展规划,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区域规划等,以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文化特色
环渤海地区的文化特色较为鲜明,包括儒家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同时,该地区的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传统。
历史与文化
02
经济发展现状
VS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挑战。未来,该地区需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

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一、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1. 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2.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3. 海洋科技与创新4. 海洋旅游业的发展5. 海洋环境保护1. 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洋产业从前期的浅层捕捞、油气勘探逐渐发展到深海采矿、海底光缆模块化建设等高端产业。

(2) 海洋科技水平的提高:新一代的海洋科学研究技术,如无人潜水器、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等,正在不断拓展海洋科学的前沿领域。

(3) 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尝试保障生态保护,有保留地进行生态利用。

(4) 科技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正带动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海洋旅游业、海上风电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2.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若合理开发,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海洋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依靠技术和合理的政策来实现。

在开发利用方面:(1) 生物资源养殖和捕捞等业态发展迅速,但应注意保护深海生物种群。

(2) 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更多的环境调研,同时要注意矿物资源的疏解和生态环境保护。

(3) 海洋能源利用,目前主要是发展油气勘探和海上风电、潮汐能、海水温差能等项目。

有关专家称,在未来的能源需求中,海洋能源将占据更大的比重。

3. 海洋科技与创新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包括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制造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智慧型海洋设施涌现,如无人艇、深潜器等,大大拓展了海洋科技的应用范围。

同时,海洋制造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支撑。

重点方向包括海工、海航、海底供应和海洋开发等领域。

4. 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与陆地旅游业不同的是,海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面对复杂的海洋自然环境、技术性的前景规划和安全问题,并且需要考虑如何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渤海新区的发展趋势

渤海新区的发展趋势
渤海新区的发展趋势可以从经济、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1. 经济发展趋势:渤海新区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发展区域,其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新区将进一步加强与沿海城市的连接,加强港口经济、物流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打造成为北方经济增长极。

2. 城市规划趋势:渤海新区将加强城市规划,推进城市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生态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产业发展趋势:渤海新区将加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力度,包括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

新区还将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4. 区域合作趋势:渤海新区将加强与沿海省市的区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区。

通过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5. 生态环境保护趋势:渤海新区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总之,渤海新区的发展趋势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注重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区域合作和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强与沿海城市的连接和合作,渤海新区将在经济、城市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亿元 , 较上 一年 增 长 1 l %: 海 水 育苗 实现 产值 2 . 3 6亿 元 , 较上 一 年增 长 2 0 % 。此 外 , 新 能源 、 盐化工 、 船舶 制 造、 海 洋运输 、 临 港产业 都有 了不 同程 度 的发展 , 产业 结构 日趋 优化 。
3 . 港 口实 现多功 能 。 黄骅 港共 建有 “ 两个 大港 ” : 神 华集 团输煤 大 港和 黄骅综 合大 港 。 神华集 团输 煤 大港 , 1 9 9 7年 开工 建设 , 2 0 0 1 年 1 1 月 运 营 。目前有煤 炭码 头 3座 , 杂货码 头 1 座, 液体化 学 品码头 1 座, 1 1 0万 吨
速、 沿海 高 速 、 朔 黄 铁路 、 地 方铁 路 、 在 建 的邯 黄铁 路 以及 正在 筹建 的邯 港 高速 、 保港 高 速形 成 便捷 的交通 网 络。 这 些 都有利 于 以大流 通促 海洋 经济 大发 展
( 二) 发 展现 状
《 华 北金 融》
2 o l 3 年第9期
6 7 2 8 3标 箱 ,同比增长 1 7 6 . 8 %:预 计全 年煤 炭港 区吞 吐量将 突破 1 . 3亿 吨 ,综合 港 区散 杂货 吞 吐量将 突 破 3 0 0 0万 吨 , 集 装箱 运量 将达 到 2 0万标 箱
4 . 区位交 通优 越 。渤海新 区位于西 煤东 运第 二 大通 道 的 出海 口 , 距北 京 、 天津 、 石 家庄 、 济 南均 在 两小 时 车程 内 , 海上距 汉城 港 4 8 0海 里 , 距 九州 港 9 0 0海里 。 区 内 3 0 7国道 、 2 0 5国道 、 海 防公 路 、 石 港高 速 、 津汕 高
关 于 渤 海 新 区海 洋 经 济 发 展 情 况 的 调 查
关 于渤海新 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的调查
卞春生 李 荣 海
0 6 1 0 0 1 )
0 6 1 1 0 0 )
( 中国人 民银 行 沧 州市 中心 支行 河 北 沧州 市
( 中国人 民银 行 黄骅 市 支行 河北 黄骅 市
2 . 渔 区产业 结构 不 断优 化 。 渔 区支柱 产业有 海洋 捕捞 、 育苗 孵化 、 貂狐 养殖 、 海 水养殖 。 2 0 1 2年渔 业捕捞 、 水 产养 殖 和海水 育苗业 总 收益近 7亿 元 。其 中 . 海 洋捕 捞产 值 2 . 8亿元 。 与 上一 年持 平 ; 水产 养殖 业 产值 1 . 5


海 洋 经 济基 础 条 件 和发 展 现 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一) 基础 条件 1 . 海 洋 资源 丰富 。 渤 海新 区拥 有海 岸线 6 5 . 8公 里 , 海 岸滩 涂 2 3 5 7 . 4平方 公里 , 盛产 鱼 、 虾、 蟹、 贝、 藻五 大
类七 百多 种海 产 品 , 水产 品总 量 占全省 的近 三分之 一 。 拥有 丰富 的煤炭 资源 、 油气 资源 和海 洋盐业 , 石 油地 质 储量 1 5亿 吨 , 天然 气 2 8 2亿立 方 米 , 盐 田总 面积 4 5万 亩 . 年 产原 盐 2 0 0万 吨 。 根 据渤 海新 区 的建 设规 划 以及 土地 使 用现状 , 利 用南排 河 以北 、 海 防公 路 以西 、 南大 港湿地 以东 、 穿港 路 以南 的 7 0万 公亩 宜盐 荒地 , 建设 一
1 . 海 洋渔 业 实现 大 丰 收 。截 至 目前 , 渤海 新 区有 钢壳 船 3 2 8艘 , 占到 总动 力 的 6 0 %, 海 洋 捕捞 产 量 约 达
摘 要 : 渤 海 新 区 海 洋 经 济 基 本 形 成 了海 洋 渔 业 、 海 洋运 输 、 港 口、 港 口物 流 等 产 业 协 调 发 展 的 格
局 。随着河北省“ 建设沿 海经济社会发展 强省” 战略的不 断深入和渤 海新 区“ 港、 产、 城” 的加快建设 , 黄
骅 市提 出全 力打 造 “ 海上黄骅 ” 的 目标 , 同 时 以 市场 为 导 向 , 以科 技 创 新 为 动 力 , 以临港工 业、 港 口 物 流
业和做 强 大渔 区为重点 , 积极培 育海洋新兴产业 , 坚持科技 兴海、 协调发展 , 形成 了具有较 强竞争优 势 、
可持 续发 展 的 海 洋 产 业体 系
关键 词 : 海洋经济; 发展情 况; 问题 : 建 议 中 图分 类 号 : 1 7 8 3 1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O 0 7 — 4 3 9 2 ( 2 0 1 3 ) 0 9 — 0 0 5 8 — 0 4
级泊位 l 0个 , 7万 吨级煤 船 正 常航 行 , 年通 货 能力 超 亿 吨 . 已成 为 全 国第二 大 煤炭 输 出港 。黄骅 综 合 大港 ,
2 0 0 9年 3月 开工 , 2 0 1 0年 8月通 航 , 一期 工程 建设有 8个 1 0万 吨级 码 头 , 开挖 了一 条 1 0万 吨级航 道 。2 0 1 1 年 3月 二期 工程 正 式 开工 . 主 要建 设 一 条 2 O万 吨航 道 . 建设 1 6个 5 ~ 2 0万 吨码 头 , 使 黄骅 综合 大港 成 为 多 功 能港 口 。 预计 总投 资 1 0 0 0多亿 元 , 2 0 1 5年 通货 能力 达到 1 . 5亿 吨 。 2 0 1 3年前 5 个月 . 黄骅 港神华 煤 炭港 区 完成 吞 吐 量 5 2 1 1万 吨 , 同 比增 长 1 5 %: 综 合 港 区 实现 吞 吐 量 1 2 0 5 . 3万 吨 , 同 比增 长 9 8 . 4 %; 集 装 箱 吞 吐 量
个 集高 效盐 业 、 水 产养殖 、 旅 游 观光 、 休 闲娱 乐 、 餐 饮住 宿 为一 体 的盐 业 综合 生 态 园 。该 项 目总投 资 约 8 一 l 0 亿元 , 建 成后 , 原盐 产量 可年 增 8 0万 吨 、 水 产养殖 4 0万公 亩 、 年 产溴素 5 0 0 0吨 , 产值 达 2 O亿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