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成都高新区读地手册

成都高新区读地手册

成都高新区读地手册成都高新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也是成都市的经济、科技和创新中心。

成都高新区自1991年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先导区。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成都高新区的发展概况、特色产业和创新创业环境。

一、成都高新区的发展概况成都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此后,成都高新区以其良好的区位条件、优惠的政策环境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吸引了众多的高科技企业进驻,快速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如今,成都高新区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优秀初创企业的创新创业聚集地。

二、成都高新区的特色产业1.信息技术产业成都高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地之一,拥有众多的知名企业,如腾讯、华为、中兴等,他们集中在高新区,形成了一个信息技术产业的生态系统。

成都高新区以打造国家级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为目标,积极发展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和信息安全等领域。

2.生物医药产业成都高新区拥有众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如三生制药、成都生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

高新区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研发环境和创新创业支持,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进驻。

3.新材料产业成都高新区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加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如华星创业、亚星化学等。

这些企业在高新区中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新材料产业链,推动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4.装备制造产业成都高新区的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较快,涉及到电子设备、航空航天器材、高铁轨道交通等领域。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技术创新团队,如中航光电、东软载波等。

三、成都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1.优越的政策环境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着许多政策优惠。

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与对策

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与对策

十 商管理轩宽 6 团工 1
8 .8 :注 册 资 本 在 人 民 币5 0 元 2 . % 第 二 、三产 业 吸 纳就 业 人 员 的 企 业 仅 有 9 家 业 集 群 尚处 于形 3 % 0 0万 31 2 2 产 ( ) 上 的 企 业 2 5 户 . l . % , l6 0 人 . 含 以 60 占 69 7 15 占就业 人 员 总数 的9 .1 成 阶 段 .与 国 内外 的优 势 集 群 相 比 . 2 9 %。 8

税收入3亿元 . o7 9 比2 0 年增 长 3 . : 烈 武 汉 东 湖 高新 区 实 行 了错 位 发 01 % 而
是 经 营 主体 总 量 大 结 构 优 高 地 税 收 入 3 .亿 元 . 比 2 0 年 增 长 展 战 略 . 定 光 电 子 信 息 产 业 为 主 导 2 5 07 确
制 约 因素
较 滞 后 。 主 导 产业 发 展 水 平 不 高 、 产 业 规 模 偏 小 、产业 聚 集 效 应 不 明 显 .
( ) 色优 势 产 业 不 够 突 出 一 特
头 强 劲 近 年 来 . 新 区经 营 主 体 经 高
目前 .成 都 高 新 区 确 定 了 电 子 制 约 了 经 营 主 体 的 引 进 、培 育 和 发
四 是 高新 区 经 营 主 体 的 就 业 贡
自己 的特 色 优 势产 业
从集约 经 达 1 89 .外 资 企 献 度 高 4 3户 高新 区 经 营 主 体 吸 纳 就 业 人 主 导 产 业 的企 业 规 模 还 偏 小 . 未 培 业 注册 登 记 总 数 累计 达 8 0 2 户 内资 员 的 能 力 不 断 增 强 . 大 地 促 进 了社 育 出 具 有 较 高 品 牌 知 名 度 和 美 誉 度 极 企业 注 册 资 本 人 民币 5 o 元 以 下 的 会 就 业 0 7 . 0万 2 0 年 高新 区经 营主 体 吸纳 的 本 地 领 军 企 业 在 高 新 区 . 销 售 年 企 业 1 0 9 . 占 注 册 企 业 总 数 的 就 业 人 员 16 3 人 . 比 2 0 年 增 长 额 过 l亿 元 的企 业 仅 有 l家 . 亿 元 30 户 74 7 06 0 1 过

成都高新区发展历程

成都高新区发展历程

成都高新区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筹备期(1991年-1996年)在1991年8月,国务院批准成都高新区筹备组的设立。

在筹备期间,成都高新区的规划、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等重要工作逐渐完成。

这一阶段也是高新区招商引资政策等重要政策的制定时期。

第二阶段:初步建设期(1997年-2001年)在1997年3月,成都高新区正式建立。

在建设期间,高新区陆续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初步构建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

第三阶段:集聚发展期(2002年-2024年)经过初步建设,成都高新区在2001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在这一阶段,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高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期(2024年-2024年)在这一阶段,成都高新区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

高新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

高新区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第五阶段:全面提升期(2024年至今)随着中国政府推进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成都高新区不断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环境。

高新区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水平。

同时,加强国际创新合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科技企业和创新资源。

成都高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高技术产业园区,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布局。

在高新区的带领下,成都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创新与创业中心之一,为四川省乃至整个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

总之,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91年,经过多个阶段的努力,高新区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并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创新与创业中心。

未来,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推动成都及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成都高新区读地手册

成都高新区读地手册

成都高新区读地手册成都高新区(简称高新区)是中国成都市位于锦江、武侯、青羊3个行政区域内的一个区域,总面积达130.6平方公里。

高新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科技园区和成都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任务,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高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创新氛围和政策支持,吸引了众多创新创业者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下面将从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产业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区和就业机会等方面介绍成都高新区。

一、发展历程成都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基地之一。

二、产业发展高新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为主导产业,形成了以软件信息服务、智能终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和新材料四大千亿级产业。

三、创新科技高新区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高新区设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为创新创业者和科技企业提供创业场地、技术支持和融资服务等一系列支持。

高新区还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移中心,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

四、产业园区高新区下设多个产业园区,包括南区、西区、北区和天府软件园等。

南区是高新区最早形成的核心区域,集聚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西区是高新区的新兴发展区域,重点发展智能终端装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北区是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基地,设有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器,吸引了大量创新创业者入驻;天府软件园是国内知名的软件园区,聚集了众多软件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

五、就业机会高新区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

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

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

自1991年建立以来,成都高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区域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成都高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并希望通过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

成都高新区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和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高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成都市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建设了一批先进的研发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创新创业,吸引人才和企业。

同时,成都高新区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实现了共赢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区内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这些企业和机构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成都高新区的某企业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医药产品,可以有效治疗某种顽固性疾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世界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区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成都高新区工作和创业。

例如,落户成都高新区的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优厚的薪资待遇、住房补贴和子女教育优惠。

这些政策为区内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简介一、基本情况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批准为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区域。

在国家科技部举行的历次综合评比中,均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

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

成都高新区规划面积约87平方公里,由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两部分组成。

南部园区位于成都市南,规划面积51.5平方公里,依托成都市城市副中心,重点发展科技创新、软件研发、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化的科技商务新城。

西部园区位于成灌高速路两侧,规划面积约35.5平方公里,重点建设成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产业为主体,功能配套完善的综合产业园区。

两个园区分别建有一个国家出口加工区。

在国家、省、市的关心和支持下,成都高新区在产业发展、成果孵化、体制创新、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7年,成都高新区集中建设区完成产业增加值239.3亿元,同比增长2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工业总产值364亿元,同比增长41%;全口径财政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19.4%。

实现合同外资15.37亿美元,到位外资9.08亿美元。

新引进了5家世界500强及国际知名公司,使落户高新区的世界500强及国际知名企业达到38家。

二、产业发展近年来,成都高新区重点规划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各类企业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

——集成电路产业。

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项目—集成电路应用”),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IC设计企业已由过去不足10家发展到现在超过50家,与中芯国际合作的8英寸晶圆生产线已投产流片,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美国芯源、科威封装测试等一批封装测试项目已顺利投产,莫仕、BOC、林德工业气体、梅塞尔、联华、空气化工等配套企业成功落户。

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与对策

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与对策

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状况与对策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区内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一、成都高新区经营主体发展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高新区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完善。

一是经营主体总量大结构优。

高新区经营主体逐年增多。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总数累计达到*****户。

其中,内资企业注册登记总数累计达*****户,外资企业注册登记总数累计达820户。

内资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500万元以下的企业*****户,占注册企业总数的83.08%;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2650户,占16.92%,其中,注册资本在人民币1亿元(含)以上的企业有397户,占注册企业总数的2.53%。

二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

高新区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2008年,成都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9家,比2006年增加57家,增幅为1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80亿元,较2007年增加342亿元。

增幅为143,7%。

其中,产值在1亿元(含)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水平大大超过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是高新区经营主体税收贡献大。

2008年。

高新区经营主体创造国税收入39亿元,比2007年增长30.1%;地税收入32.5亿元,比2007年增长38.1%:总税收收入达到71.5亿元,比2007年增长33.62%。

四是高新区经营主体的就业贡献度高。

高新区经营主体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不断增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就业。

2007年,高新区经营主体吸纳就业人员*****人,比2006年增长23.21%。

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人。

占就业人员总数的99.81%。

成都高新区规划图

成都高新区规划图

成都高新区规划图
成都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总规划面积277平方公里。

高新区规划图总体布局分为核心功能区、生态景观区、服务设施区、产业配套区四个区域,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空间格局。

核心功能区是高新区的主要发展区域,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现代服务业园。

高新技术产业园按照“一轴两心”的布局,形成一个中心是高新技术产业园核心区,两个重要节点是科技园和创意园。

现代服务业园包括商务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等,打造成为成都高新区的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

生态景观区是高新区的绿化广场和生态园林区,包括人工湖、公园、绿道等,形成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活动场所。

服务设施区包括医疗、教育、体育等服务设施,为高新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生活环境。

医疗设施区包括医院、诊所等,教育设施区包括学校、幼儿园等,体育设施区包括体育馆、游泳馆等。

产业配套区是为高新区核心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区域,包括物流园区、科技服务中心、科研机构等。

物流园区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科技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前沿的科研成果。

规划图中还包括了交通道路和交通设施的规划。

高新区与成都市区连接的主要道路有高新大道、环城高速公路等,并且高新区建设了一些公交站点、地铁站点和停车场,方便居民的出行和交通。

总之,成都高新区的规划图以核心功能区为主线,生态景观区为延伸,服务设施区和产业配套区为支撑,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序的空间布局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样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环境
Investment Environment
产业发展概况
Industrial Development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成都概况
Chengdu Overview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pproved in 1991, CDH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national hi-tech zones.
科技部首批6个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单位之一
One of the 1st 6 experimented zones to endeavor for world class development zones approved by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安捷伦研发中心
Agilent R&D Center
企业自建研发中心:赛门铁克、安捷伦、凌阳科技、中兴通讯、中国电信天府 热线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多媒体呼叫中心及外包服务中心、新联通西 南通信枢纽楼等
R&D facilities built up by companies: Symantec, Agilent, Sunplus, ZTE, China Telecom Tianfu Hotline Data Center, China Mobile multi-media call center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成都高新区概况
Chengdu Hi-Tech Zone Overview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目录
Contents
成都概况
Chengdu Overview
成都高新区概况
Chengdu Hi-Tech Zone Overview
Downtown
CDHT consists of the South Park and West Park, with a total planned area of 130 km2.
4th Ringroad
Shuangliu Airport
South Park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新川创新科技园
SSCIP 新川创新科技园规模10.3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12万人,由7个相对独立的组团 构成,是一个创新持续、智慧增长、开放人文的科技新城。
The planning area of SSCIP is 10.33 km2 and the residential population is about 120,000. SSCIP is divided into 7 selfsupporting clusters. 组团1 Cluster 1 天府大道 创新门户 Tianfu Boulevard, Innovation Gateway 服务外包、低碳产业科研园 Services Outsourcing, Low-carbon Industry Research Park 复合功能发展核心 Mixed Functional Development Core 生物医药、生态居住 Bio-medicine, Eco-living 高端制造研发 High-end Manufacturing and R&D 创意研发及成果转化 Innovation R&D and Product Transformation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西部园区
West Park
Supporting Industry Area
Electronic Industry Area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rea
Biomedicine Area
UESTC Incubator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对外开放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巴基斯坦、泰国、韩国、菲律宾、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等十国设有 领事机构。 世界500强企业252家,其中境外企业188家,中国内地企业64家。 US, Germany, France, Singapore, Pakistan, Thailand, ROK, Philippines ,Sri Lanka have set up consulates and Australia will set up consulate in Chengdu. 252 Fortune 500 companies have their presence in Chengdu, among which 188 are foreign companies and 64 are Chinese companies.
SSCIP is an innovation cluster for hi-tech enterprises that is jointly developed by Singapore and Sichuan. Based on the overall planning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industry with urban living, the SSCIP is set to become an innovative model city where industry, culture and nature all co-exist in perfect harmony with one another.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题样式
成都高新区概况
Chengdu Hi-Tech Zone Overview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园区简介
Introduction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2013年GDP9200亿人 民币,人均GDP超过 8500美元。
The GDP reached RMB 920 billion and GDP per capita surpassed USD8,500 in 2012.
全国首批版权示范园区
One of the 1st property rights model zone in China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地理位置
Location
West Park
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由南部园区 和西部园区组成。
3rd Ringroad 2nd Ringroad 1st Ringroad
自然概况
General Situation
四川省省会,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04万。 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2007年成为“全国城乡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
The capital city of Sichuan covers an area of 12,400 km2, with a population 14.04 million. Chengdu wa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o be a pilot city targeting integrated rural and urban reform in 2007..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天府软件产业核心园区
Core Area of Tianfu Software Industry
赛门铁克研发中心 Symantec R&D Center
凌阳科技大厦 Sunplus Building
ASM 研发中心 ASM R&D Center
Function: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service industry for manufacturing assistance, like finance, and business service, making a internationalized modern urban area suitable for business and life.
outsourcing center, China Unicom Southwest Telecom Hub, etc.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新川创新科技园
SSCIP 新川创新科技园是由新加坡和四川省合作开发的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按照 “产城一体”的总体规划理念,将打造成一个产业、人文、生态高度融合的创新示范城。
Innovation Industry Area
成都投资环境介绍
CHENGDU INVESTMENT ENVIRONMENT
天府软件产业核心园区
Core Area of Tianfu Software Industry




天府软件园:已建成130万平方米,另有约100万平方米在规划中 天府软件园目前已有IBM、阿尔卡特、诺基亚、SAP、NEC、科胜讯、金山、华为、腾讯等400余 家企业入驻,园区总人数超过4万人,是国内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专业软件园区。 Tianfu Software Park: 1.3million m2 has been built up and another 1 million m2 is under planning. Over 400 companies including IBM, Alcatel, Nokia, SAP, NEC, Conexant, Kingsoft, Huawei, Tencent, etc, have their presence in the park , with 40,000 employees. Tianfu Software Park is the largest and fastest-growing professional software park in 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