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水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
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

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摘要】我国大型滑坡发生的岩土介质主要有岩质滑坡、土层滑坡和松散堆积层滑坡。
同时,滑坡也包含崩、滑堆积体和处于稳定状态的崩、滑堆积体,以及正在变形中的边坡。
大量水庫滑坡都与库水位变化有关。
本文分析了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
【关键词】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稳定性1、库水位变化下滑坡稳定性分析1.1边界条件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模型的边界条件,假定滑体与基岩均为均质材料,滑坡模型x 向横长600m,y向纵高500m,底端施加固定约束,左右两端施加法向约束。
(1)上下边界:上表面为自由渗透边界,下底面为不透水边界。
(2)左右边界:水位以上两侧边界为零流量边界,水位以下为给定水头边界,大小为该处位置水头。
其中,左边界的水头高度为初始地下水水位高度,右边界的初始水位与实际水位之间为库水位变水头边界,初始水头145m,分析稳态渗流作用,渗流结果作为库水位变化过程中暂态分析的初始条件。
即计算时以蓄水前坡体天然状态为初始条件,蓄水期库水位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在坡面上。
某斜坡体前缘为长江,岩土界面倾角陡,斜坡规模为千万方量级,系特大型坡体,分析取典型二维G3–3剖面。
计算工况为:(1)静水位:自重+地表荷载+水库水位(145,175m)+20年一遇暴雨;(2)动水位:自重+地表荷载+水库水位在145~175m范围升降+20年一遇暴雨。
采用位移收敛准则,容许限值为1×10-5m,材料分滑床和滑体,为 Mohr-Coulomb 理想弹塑性材料,二维模型网格划分成四边形和三角形单元,基岩划分尺寸取4m,滑面处细化处理,共10107个节点,10015 个单元。
坡体在静水位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库水位动态变化过程中处于欠稳定状态,水位由175m降至145 m时,稳定性达到最低,为最危险工况,同时也表明最危险水力条件是库水位下降,而并非库水位上升或最高库水位。
建立库水位由 175 m 降至145 m边坡模型,并计算出的稳定性,结果F=0.968,即在水库运营、降雨等因素引起的库水位升降时,边坡可能发生滑动,需要进行治理。
库水位骤降作用下库岸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
了 F# 多人的伤亡以及长江航运的中断#经济损失严 重-$. % 因此#研究库岸边坡在库水位作用下的响应机 制对其防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朱冬林等-E. 的调查结果#库岸滑坡主要发生 在两个时期#即初次蓄水时期和库水骤降时期% 巴亚 东等-J. 等研究了水位变化作用下#折线型黄土滑坡的 失稳模式% 贾逸等-Z. 研究了库水位升降对库岸边坡的 影响% 然而#针对库水位变化作用下#库岸边坡岩体饱 和]非饱和 转 化 以 及 渗 流 应 力 集 中 效 应 的 研 究 相 对 较少%
&A927182 K688.0 8-+: +2-.1.-9+4-?*/.-=.9.=1.-4+61=A/,-.*/.01/,.1/*S4=4/A+2S*0T 1=+:.;K..:*7.2404/..=.3.0/ 3./,+8 1/*S4=4/A5*=56=*/4+0 ^41,+: 3./,+8 *08 Q*0S6 3./,+8 *-.*8+:/.8 /+5*=56=*/.*08 8./.-340.1..:*7.24.=8 *08 1*2./A5+.22454.0/.9+=6/4+0 5+084/4+0 608.-8422.-.0/?*/.-=.9.=1688.0 8-+: S*1.8 +0 /,.1*/6-*/.8 ]601*/6-*/.8 1+4= /,.+-A;),.-.16=/11,+?/,*/1688.0 8-+: +2-.1.-9+4-?*/.-=.9.=3*A1.9.-.=A=+?.-/,.1=+:.1/*S4=4/A5+.22454.0/ /,. 1/*S4=4/A5+.22454.0/41-.865.8 /+=+?.-=.9.=?4/, /,.405-.*1.+2-.1.-9+4-?*/.-=.9.=8-+: -*/.;<0 *884/4+0 /,.1/*S4=4/A 5+.22454.0/41405-.*1.8 ?4/, 7-*86*=1/*S4=4/A+2/,.-.1.-9+4-?*/.-=.9.=;</5*0 S.5+05=68.8 *55+-8407/+5*=56=*/4+0 -.16=/1 /,*//,.3.5,*0413+240865407-.1.-9+4-S*0T =*081=48.SA-.1.-9+4-?*/.-=.9.=413*40=A3*042.1/.8 40 :+-.?*/.-:-.116-. 16-7. 5636=*/49..22.5/ 2=+?8-*7 1..:*7.2*4=6-..22.5/ 1/-.115+05.0/-*/4+0 *08 3./*1/*141.22.5/; B6: 5/7@9 -.1.-9+4-?*/.-=.9.=1688.0 8-+: -.1.-9+4-S*0T =*081=48. 3.5,*0413
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

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
随着水库的建设和发展,库水位的变化对周围地区的地质和地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库水位的变化会对山体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山体滑坡渗流机制方面。
通过对库水位变化下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和防范滑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一、库水位变化对滑坡渗流机制的影响
1、库水位上升导致滑坡的发生
在库水位上升的情况下,水压会增大,对山体造成的压力也会增加。
特别是对已存在的滑坡体而言,水的渗入会使得土体饱和,减小土体的内摩擦力,导致滑坡体容易发生位移和失稳。
在库水位下降的情况下,虽然山体的水压有所减小,但是在渗流方面会产生一定的效应。
当库水位下降时,原本被水压抵消的土体重力会扩散,土体中的孔隙会逐渐恢复,原本被水填满的缝隙会重新出现,这个过程会伴随着水的流动,通过孔隙流的作用,导致山体内部的土体发生变化,使得滑坡体更加容易发生位移和失稳。
1、渗流机制分析
2、稳定性分析
三、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分析的建议
1、针对库水位上升导致的滑坡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山体,如通过加固滑坡体、降低库水位或者增加排水渠等方式来减小水的冲击力,增加山体的抗剪强度,预防滑坡的发生。
2、针对库水位下降导致的滑坡稳定性降低,需要加强山体的监测和管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山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山体发生异动,预测滑坡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结论
库水位变化对滑坡渗流机制与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山体的监测和管理,预防滑坡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也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潜在的滑坡灾害。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水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水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发表时间:2014-11-25T09:52:03.89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5月中旬供稿作者:梁学战[导读] 库水对岩土体的侵蚀作用水库蓄水以后,水库中巨大水体使库面水域变得更加开阔。
梁学战 LIANG Xue-zhan;王涛 WANG Tao;肖耀廷 XIAO Yao-ting(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襄阳 441053)(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441053,China)摘要:本文从库水位周期性升降过程中水与土体物理作用、水与土体化学作用及水与土体力学作用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水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水与土体的物理化学作用,在水位周期性升降初期作用显著,随着周期性升降次数的增加,土体力学参数变化基本趋于稳定;水与土体力学作用,在库水位升降过程中,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压力作用与土体的渗透性及水位升降速率有关,浮托力与岸坡的形状及淹没程度有关,岸坡土体基质吸力值随含水量的增加减小较快。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physical action of water and soil in process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the chemical action of water and soil and mechanics action of water and soil,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 and soil of soil bank under fluctuation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As a result, the physical action of water and soil is affected obviously in the fluctuation of water level, the variation of soil mechanics parameter tends to be stabl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fluctuation cycles. In the process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hydrostatic and hydrodynamic seepage pressure relates to the soil permeability and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rate, uplift force, shape of slope, flooding degree; bank soil matric suction de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关键词:岩土力学;水位升降;土质边坡;水土作用;机理Key words: rock and soil mechanics;fluctuation of water level;soil slope;action of water and soil;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22-02 引言三峡库区土质岸坡多分布在库区山前的河谷两岸,库水位周期性的循环涨落必将引起岸坡地下水位长期周期性波动,岸坡水土作用加剧,导致土体饱水软化,土体成分发生变化,改变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引起坡体渗流场、应力场的变化,影响岸坡的稳定性[1]。
水位升降速度对岩质岸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

水位升降速度对岩质岸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作者:余志刚莫勇刚蒋博林阴可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12期摘要:為研究水位升降速度时岩质岸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以某水库高陡边坡的库水位升降为背景,采用Geo-Studio系列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库水位升降进行了全过程缓变、全过程急变、单独急速降水及单独急速升水4种条件下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库水位升降全过程中升降速度对岸坡岩体变形位移、“近似蠕变”及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效应,单独升、降库水位条件下升降速度对岸坡岩体变形位移、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增大库水位升降全过程速度对观测点位移极值、敏感性及变化普遍规律几乎无影响,但对位移变化速率影响较大,“近似蠕变”规律与各测区整体位移变化规律类似,但其位移曲线斜率较大,稳定安全系数在水位上升阶段及最高恒水位阶段整体表现较大,在下降阶段及最低水位阶段整体表现较小;增大单独下降速度时,位移极值几乎一致,稳定安全系数较小,曲线斜率较大;增大单独升高速度时,位移极值几乎一致,稳定安全系数较大,曲线斜率较大;岸坡稳定性评价应将稳定安全系数与观测点位移综合起来分析。
关键词:岩质岸坡;水位升降;变形;位移;岸坡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V139.1;TU457 文献标志码:A影响岸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岸坡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及库水位升降速度等。
王士天等[1]认为库岸滑坡有两种:一种是库水位达到敏感水位后滑坡岩体内孔隙水压力分布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产生的滑坡;另一种是发生在库水位降落,特别是快速降落期。
诸多研究表明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日本约60%的库岸滑坡发生在库水位骤降期间,其余的40%发生在库水位上升时期,包括初期蓄水[2]。
GHIASSIAN等[3]对渗流条件下饱和砂土边坡稳定性的研究表明,渗透作用下饱和砂土边坡稳定性取决于水流方向和水力坡度。
HODGE等[4]及IVERSON等[5]对地下水渗流与边坡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表明,地下水渗流方向对边坡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水在千将坪滑坡中的作用机理_文宝萍

的成因 , 是否为切穿泥岩发育 、或是沿泥岩内已经存在 的缓倾结构面发育 ,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 1 , 8] , 但是 , 根据 滑坡的高速滑动特征判断 , 该段滑带可能切穿泥岩发 育。
X 射线衍射分析揭示 , 千将坪滑坡顺层和切层段 主滑带内粘土矿物成分均以伊利石和伊 蒙混层矿物 为主 , 含少量高岭石 、绿泥石 。 但是 , 滑坡各段主滑带 内粘土矿物含量和各类粘土矿物的相 对含量则不相 同[ 1] 。室内直剪试验测得顺层段灰黑色粘性土滑带和
高度产生的静水压力 , 并且假定降雨前滑坡内地下水
位为零 。 由于滑坡前降雨持续 8 天 , 所以 , 假定降雨转
化的地下水在滑坡内地下水流速度缓慢 , 因而忽略动
水压力的作用 。 三峡水库蓄水后 , 库水通过河床渗入
滑带附近裂隙发育的滑床基岩 , 给滑坡施加浮托力 , 其
最大值近似等于水库蓄水前后青干河水位之差 。 据当
已有研究查明 , 该段主滑带的成因为滑坡发生前 灰黑色页岩层内发育的 、并且经历过多次活动的层间 错动带[ 1] 。滑坡发生时 , 滑带的抗剪强度应为层间错 动带的残余抗剪强度 。
切层剪出段 , 主滑带在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内切层 发育 , 滑带产状近水平 —缓倾坡内 , 长 100 ~ 120m 。 滑 带物质由紫红色粘土夹碎石角砾组成 。 对于该段滑带
1 引言
2003 年 7 月 13 日凌晨 1 时 , 位于长江支流青干河 左岸 的秭 归县 沙 镇溪 镇 千将 坪 村突 然 发生 体 积近 2 000 ×104m3 巨型岩质滑坡 , 历时 5min , 最大水平滑距 近 200m 。 滑坡造成 14 人死亡 、10 人失踪以及巨大的 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 由于千将坪滑坡 位于三峡库 区 , 并且滑坡灾害发生时间距三峡水库一期蓄水仅有 43 天 , 并且滑坡发生前 2003 年 6 月 21 日 ~ 7 月 11 日 , 滑坡区持续降雨量达 162.7mm , 所以该滑坡的形成机 理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 尽管不同学者 对千将坪滑坡的形成机理认识不同 , 但是所有学者的 共识 是 水 在 该 滑 坡 的 形 成 中 起 了 极 为 重 要 的 作 用[ 1 ~ 11] 。刘才华等[ 6] 认为 , 滑坡失稳主要与库水对滑 带强度的弱化作用有关 , 库水位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表现为当库水位上升幅度小于 15m 时 , 即库水位小于 110m 时 , 呈现减低趋势 , 随后则呈现增大趋势 。 殷跃 平 、彭轩明[ 8] 认为千将坪滑坡是降雨和水库蓄水联合 作用的结果 , 但是 , 在不考虑滑带强度变化的条件下 , 单独考虑降雨和水库蓄水影响时 , 降雨的影响程度略 大于水库蓄水 。 肖诗荣等[ 9] 在同样未考虑滑带强度变
库水位上升诱发边坡失稳机理研究
库水位上升诱发边坡失稳机理研究
库水位上升有可能诱发边坡失稳破坏,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库区的千将坪高速滑坡即是一例.库水位上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孔隙水压力作用和滑动面强度参数的弱化上,采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描述了孔隙水压力对土体应力状态的影响,土体浸水后,在孔隙水压力作用下Mohr应力圆变小而向左移动并相对远离强度曲线.边坡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库水位由坡脚上升到坡顶的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作用使边坡的稳定性先降低后增加.指出水库蓄水初期,由于孔隙水压力使边坡的稳定性降低,加上滑动面强度参数的弱化给边坡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若边坡的安全储备强度不够,很可能发生滑坡.
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三峡水库蓄水及水位波动,将极大地改变滑坡体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库水位骤降和暴雨入渗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
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是滑坡防治中的一个难题。
根据三峡水库水位调控方案和库区滑坡地下水作用的力学模式,利用有限元模拟库水位从175m骤降至145m时的滑坡暂态渗流场。
建立了渗透力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评价的不平衡推力法。
研究表明:滑坡的渗透系数和库水位下降速度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当库区堆积层滑坡渗透系数小于0.864m/d,库水位发生骤降为2m/d。
库水位骤降时滑坡稳定性降到最小的水位通常在175m水位以下10~20m处。
其研究为库区175m水位滑坡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峡水库水位升降对土质岸坡塌岸力学影响机制研究
三峡水库水位升降对土质岸坡塌岸力学影响机制研究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水位的升降对其周边土质岸坡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三峡水库水位升降对土质岸坡塌岸力学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首先,水位升降对岸坡的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土体的饱和度和孔隙水压的影响,二是对土体重力和剪力强度的影响。
在水位升高时,岸坡土体的饱和度会增加,导致土体内孔隙水压力增大,进而减小土体的有效应力。
同时,饱和度增加还会导致土体的重力有效应力减小,从而削弱了土体的抗滑稳定性。
此外,水位升高还会增加沉积体的浸润深度,导致土体内部水分的输送和渗透,进一步加剧了土体的软化和变形。
在水位降低时,岸坡土体的饱和度会减小,孔隙水压力会降低,土体的有效应力会增大。
同时,水位降低还会导致土体的重力有效应力增大,从而增加了土体的抗滑稳定性。
此外,水位降低还会导致土体内部水分的排泄和渗透,从而减小了土体的软化和变形。
综上所述,水位升降对土质岸坡的稳定性影响机制主要包括饱和度和孔隙水压以及重力和剪力强度。
在水位升高时,土体的饱和度增加和孔隙水压力增大导致土体的抗滑稳定性减弱;而在水位降低时,土体的饱和度降低和孔隙水压力降低则使土体的抗滑稳定性增强。
而水位升高和降低过程中,土体的重力和剪力强度的变化也会对土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为了进一步研究水位升降对土质岸坡塌岸力学影响机制,可以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野外观测方法:利用三峡水库实际水位升降数据,结合现场岸坡监测数据,分析水位升降过程中土体变形、沉降等现象,探究水位变化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2.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建立模拟三峡水库岸坡的物理模型,利用水位升降模拟实际情况,对土体的变形、剪切强度等进行实验观测和测量,从而揭示水位变化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3.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值模拟模型,模拟水位升降过程中土体的受力变化,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水位变化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地下水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水位高的地区。
地下水的升降可以引起岩土工程中的许多问题,包括土层的沉降、土体的侵蚀、地基的变形以及深部岩土体的破坏等。
首先,地下水的升降会对土层的沉降产生影响。
如果地下水位下降,土层中的孔隙水会被抽出,导致土层的压实,从而引起土层的沉降。
反之,地下水位上升则会使土层中的孔隙水增多,导致土层变松、结构变松散,最终引起土层的沉降。
其次,地下水升降还会引起土体的侵蚀。
这是因为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物质,当水位上升时,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会被土体吸收,土体中的结晶盐和化学盐沉积会形成孔隙,在孔隙的作用下,土体就会发生破坏。
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的流动性,长期优化过的岩土工程也会出现侵蚀导致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除此之外,地下水升降还会引起地基变形。
在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下,地基中孔隙水被抽出,地基自身就会向下塌陷,从而引起地基变形。
反之,在地下水位上升的情况下,地基中含水量增多,由于地基的固结性较差,也会导致地基变形。
最后,地下水升降还可能引起深部岩土体的破坏。
在水位下降时,地下水会从洞穴或孔道中流出,导致岩土体失去支撑,从而发生破坏。
而水位上升时,水压会增大,同时地下水的流动也会加快,这样就会增加岩土体的破坏风险。
因此,地下水升降对于岩土工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且需要引起关注的。
为了避免地下水升降引起的问题,岩土工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采取合理的水利工程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
库水位升降作用对库岸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 il and Water Co nserv atio n
Vo l. 13 No . 5 O ct. , 2006
*
库水位升降作用对库岸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王学武 , 冯学钢 , 王维早
( 1.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水运质量监督站 , 成都
面 , 库水位的下降过程属 于 缓慢下 降 过 程 , 因此滑 坡体 地 下水位与江水位的变化基本一致。
图 1 大院坝滑坡主剖面图 表 1 计算参数取值表
渗透 系数 参 数物质 - 1 / ( m ∃d ) 6 0. 00064 含水率/ % 天然 65 65 25 26 饱和 26 27 天然 0. 015 0. 85 饱和 0. 013 0. 72 天然 20 34 饱和 18 33 容重/ ( kg ∃ m - 3 ) 内聚力 / M Pa 内摩擦角 / ( ∀)
1 1 2
610041; 2. 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 ,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 要 : 利用了渗流场 - 应力场耦合的有限元法 , 对三峡库 区某滑 坡体在 库水位 升降作 用下的渗 流特征 及稳定 性 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 对于该滑坡体在库 水位上升 过程中 其稳定 性将有 降低的 趋势 , 而在水 位上升 过 程中 , 滑坡的稳定性开始阶段下降而后逐渐上升 。 关键词 : 渗流场 - 应力场耦合分析 ; 库水位升降作用 ; 滑坡 ;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 P642. 2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3409( 2006) 05 0232 03
图 3 水库 水位下降过程不同时段滑坡体内地下水位 2. 4 稳定性计算 2. 4. 1 计算程 序介绍 本次计 算 采 用 的 计 算 程 序 是 加 拿 大 公 司 的 G EO SL OP E 程序的 SL O PE/ W 模块 , 该 程序是 G EO- SL OP E 公 司研制的岩土 分析 软件 中的 一个 计 算边 坡稳 定性 的 软件。 它能计算考虑孔隙水 压力情 况下的 边坡稳 定性。由 于在 上 文中利用了同样 是 G EO - SL OP E 公司 开发 的 SEEP/ W 程 序进行了渗 流计 算 , 因 此在 计 算边 坡稳 定 性时 , SL O PE/ W 程序可读取 SEEP/ W 程序 计算 的渗流 结果 , 从 而计 算不 同 状态下的边坡的稳定性。 2. 4. 2 计算工 况 SL OP E/ W 程序中采用 的滑 坡稳 定性 计算 方法 仍然 是 传统的极限平衡法 , 本次计算主要采用 Janbu 法、 Bishop 法、 M o rg enstern- P rice 法 三 种方 法计 算 滑坡 的稳 定 性。由 于 本次滑坡稳定性计算的目的 , 重点是对该滑坡目前的稳定 现 状进行评价 , 并对今后该滑坡在水库蓄水运营期间的稳定 状 态演变进行预测和分析 , 从而为该滑坡是否需要实施工程 治 理提供依据。据此 , 计算中考虑了以下几种工况组合 : ( 1) 水 库蓄水过程 , 这主要包括了蓄水 5 d 、 10 d 、 15 d 、 20 d 、 25 d 和 30 d 后的稳定性 ; ( 2) 水库水位下降过程 , 这主 要包括了水位 下降 30 d、 60 d 、 90 d、 120 d、 150 d 和 180 d 后的滑坡稳定性。 2. 4. 3 计算结 果 应用上述程序首先 对大院坝 滑坡体 沿已 有滑面 的整 体 稳定性进行了计算 , 然后对大院坝滑坡体利用自动搜索的 方 法计算了滑坡体局部可能存在的最危险滑坡的稳 定性 , 其 计 算条分图与稳定性计算结果分别见图 4, 5 和表 2。 ( 1) 水库水位上 升过程 滑坡 稳定 性。据 表 2 计算 结果 , 当库水位上升时 , 无论是大院坝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还是 局 部稳定性都有降低 的趋 势 , 如图 6 、 7。图 6 、 7 说 明 , 当库 水 位在 145 m 时 , 滑坡 的整 体 稳定 性 系 数为 1. 622( M o rg en stern- Pr ice 法 ) , 蓄水 5 d 后 , 降低为 1. 599, 30 d 后至 175 m 库水位时 , 稳定系数降到最低 , 为 1. 340, 降幅为 17. 4% 。对 于滑坡的局部稳定性 , 145 m 水位时其 稳定系数为 1. 154, 蓄 水 d 天后 , 降至 1. 142, 30 d 后 至 175 m 水 位时 , 降至 最低 , 为 1. 071, 降幅为 7. 2% 。 ( 2) 水位下降过程滑坡 稳定性。 据表 2 计算 结果 , 当 库 水位下降时 , 无论是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还是局部稳定性系 数 都随时间的增加一开始逐渐减少 , 一定时间后 ( 30 d) 达到 最 低点 , 然后又呈上升趋势 ( 图 8、 9) 。滑坡整 体稳定 性系数 下 降阶段的降幅为 17. 8% , 上升 阶段 的涨幅 为 42. 3% 。滑 坡 局部稳定性系数下降阶段的降 幅为 6. 6% , 上升阶 段的涨 幅 为 18.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水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发表时间:2014-11-25T09:52:03.89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5月中旬供稿作者:梁学战[导读] 库水对岩土体的侵蚀作用水库蓄水以后,水库中巨大水体使库面水域变得更加开阔。
梁学战 LIANG Xue-zhan;王涛 WANG Tao;肖耀廷 XIAO Yao-ting(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襄阳 441053)(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441053,China)摘要:本文从库水位周期性升降过程中水与土体物理作用、水与土体化学作用及水与土体力学作用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水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水与土体的物理化学作用,在水位周期性升降初期作用显著,随着周期性升降次数的增加,土体力学参数变化基本趋于稳定;水与土体力学作用,在库水位升降过程中,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压力作用与土体的渗透性及水位升降速率有关,浮托力与岸坡的形状及淹没程度有关,岸坡土体基质吸力值随含水量的增加减小较快。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physical action of water and soil in process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the chemical action of water and soil and mechanics action of water and soil,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 and soil of soil bank under fluctuation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As a result, the physical action of water and soil is affected obviously in the fluctuation of water level, the variation of soil mechanics parameter tends to be stabl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fluctuation cycles. In the process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hydrostatic and hydrodynamic seepage pressure relates to the soil permeability and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rate, uplift force, shape of slope, flooding degree; bank soil matric suction de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关键词:岩土力学;水位升降;土质边坡;水土作用;机理Key words: rock and soil mechanics;fluctuation of water level;soil slope;action of water and soil;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22-02 引言三峡库区土质岸坡多分布在库区山前的河谷两岸,库水位周期性的循环涨落必将引起岸坡地下水位长期周期性波动,岸坡水土作用加剧,导致土体饱水软化,土体成分发生变化,改变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引起坡体渗流场、应力场的变化,影响岸坡的稳定性[1]。
因此,本文从库水位周期性升降过程中水与土体物理作用、水与土体化学作用及水与土体力学作用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土质岸坡水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为三峡库区土质岸坡失稳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库水位升降过程中水与土体的物理作用水与土体物理作用主要是指水对土体侵蚀、润滑、软化、泥化作用及溶滤作用。
1.1 库水对岩土体的侵蚀作用水库蓄水以后,水库中巨大水体使库面水域变得更加开阔,水库具有河流和水库的双重性质,流动断面的增大使平均水流速度大为下降,由于山谷风的作用形成水浪[2],以水流侵蚀为主的河流水力作用改变为以水浪冲刷作用为主的浪蚀,对库岸形成冲刷,使库岸后移,并使岸坡变高变陡,库水冲刷坡脚,形成浪蚀龛[3,4],失去底部支撑,产生塌岸。
1.2 库水对土体的软化作用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前缘常处在库水位变化的消落带上,坡体前缘土体常在饱和状态和非饱和状态间转化,影响着前缘土体的性质。
对奉节白马港、万州青草背、巫山龙门港不同含水量下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变化进行了试验分析,实验表明,水位上升过程中,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样的内摩擦角逐渐减小,而土体的粘聚力是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非线性关系。
随着土体含水量增加至饱和,土体内摩擦角逐渐减小,c值下降极为明显,最大可达到80%,与水作用的敏感性较强;φ值也会降低10%左右,变化变幅相对较小,与水作用的敏感性较弱。
因此,库水位上升过程中,水与土体相互作用,降低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土体发生软化,岸坡稳定性降低。
1.3 库水位周期性升降水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三峡水库正常运营后,库岸将面临周期性浸泡,这种循环水体荷载将使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
本文对三峡库区万州青草背港粘性土进行周期性浸泡试验,统计了浸泡次数与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万州青草背港粘性土在饱和、过渡、天然状态下其粘结力均随浸泡次数的增多而降低,而内摩擦角在三种状态下基本是稍有提高,随着浸泡次数继续增多,变化曲线趋于平缓,粘结力降低和内摩擦角提高达到基本稳定,出现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周期性浸泡条件下,粘性土在水的溶滤作用下,细微颗粒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颗粒间吸力减小,粘结力变小,细微颗粒的减小润滑作用减弱,摩擦力增强,内摩擦角变大,而随着浸泡次数继续增加,土体力学参数变化基本趋于稳定。
2 库水位升降过程中水与土体的化学作用库水位周期性升降过程中,地表水、地下水与土体的水化学作用是导致众多土质岸坡土体破坏的关键因素[1,5]。
三峡库区岸坡粘性土分布广泛,库区粘性土在水位上升及库水位周期性作用下因水体浸泡其结构容易改变,水溶液深入土体并与土体发生化学作用。
在水与土体化学作用中,粘性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会逐渐增多,其过程容易造成土体的强度降低,其它矿物成分在水解作用及水的溶滤作用下被水体冲刷迁移,岸坡土体强度会继续降低。
但是,随着水体的周期性升降次数增多,浸泡过程中土体表层粘土矿物成分增多,结合水厚度增大,土体的渗透性降低,因而土体强度参数的劣化随着水库周期性升降次数的增多逐渐变得平缓,最后土体强度会基本稳定。
3 库水位升降过程中水与土体的力学作用3.1 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压力作用水库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地表水的变化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库水水位上升时,地表水向坡体内渗透流动形成地下水,坡体内就会形成静水压力和指向坡内的动水渗透压力;库水水位下降时,坡体内地下水必向坡外渗透流动,形成指向坡外的动水渗透压力。
无论是动水压力还是静水压力,其作用大小与土体的渗透性及水位的升降速率有关。
根据三峡水库水位的调度方案,库水位从175m下降至145m过程中,下降速率为0.186m/d,若岸坡岩土体的渗透系数K?叟0.186m/d,地下水位与库水位同步下降;否则,坡体地下水滞后于库水,形成指向坡外的动水渗透压力,不利于滑坡的稳定,易造成岸坡的失稳破坏[6]。
3.2 超孔隙水压力效应在岸坡孔隙比较大,渗透性较好情况下,坡体地下水含量较多,当库水位下降速度较快,坡体内地下水因渗透性较好排出速度较快,地下水对坡体的浮托作用也迅速变小,地下水的排出和浮托力的减小使土体陷落压密,此时将会产生很大的超空隙水压力,使陷落压密区抗剪强度突然急剧减小,岸坡可能发生失稳破坏[1]。
3.3 库水位上升的悬浮减重作用由库水位上升引起的浮托力对稳定性减小的影响,可以通过浸水滑面微体的应力分析来进行解释,由图1可见,孔隙水压力的增加使得整个莫尔圆向左侧移动,总应力不变,作用在滑动面上的孔隙水压力垂直于滑动面,因此对剪应力不发生影响,即:τs=τ;(1)有效应力:σ′=σ-u (2)滑动面上的抗剪强度:τf=c+σtanφ (3)孔隙水压力存在使滑面抗剪强度变为:τf=c+(σ-u)tanφ (4)由上式可以看出,滑坡体的抗剪强度因孔隙水压力的作用降低了,岸坡的稳定性减小。
因此,浮托力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应综合考虑水位周期性升降过程中岸坡的形状及岸坡的淹没程度。
3.4 考虑饱和-非饱和土体的基质吸力作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认为,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可以看成是由外荷载作用形成的有效法向应力所产生的摩擦力与广义吸力作用于颗粒所产生的摩擦力之和[7]。
因此,在考虑库岸边坡基质吸力时岸坡滑面的摩擦力增大,有利于库岸边坡的稳定。
本文用滤纸法对三峡库区典型岸坡白马港、青草背及龙门港粘性土土体不同含水量下基质吸力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如图2,岸坡土体随含水量的增加基质吸力值减小较快,基质吸力减小,土体的抗剪强度亦减小,岸坡的稳定性就降低。
4 结论①把三峡库区库水位升降过程中水与土体相互作用系统分为水与土体力学、水与土体物理和水与土体化学作用三种。
②在蓄水过程及周期性升降初期作用显著,使库区岸坡变陡、软化、物理力学参数变小,随着周期性升降次数的增加,土体力学参数变化逐渐减小;在库水位升降过程中,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压力对岸坡稳定性作用大小与土体的渗透性及水位升降速率有关,浮托力对岸坡的影响与岸坡的形状及淹没程度有关;岸坡土体随含水量的增加基质吸力值减小较快。
③岸坡稳定性变化是一个多因素耦合过程,在分析库水位升降过程中土质岸坡稳定性变化时,应综合考虑水与土体的物理化学作用及水与土体的力学作用。
参考文献:[1]张明,胡瑞林,崔芳鹏,等.考虑水岩物理化学作用的库岸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增2):3699-3704.[2]汤连生,王思敬,张鹏程,等.水-岩土化学作用与地质灾害防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10(3):61-69.[3]刘厚成,唐红梅,谷秀芝.水位降落期间土质岸坡稳定性劣化机理及趋势 [J].2009,28(3):565-568.[4]石豫川,冯文凯,王学武,等.库水作用下公路土质岸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综合评判[J].灾害学,2005,20(4):33-38.[5]Atkinson B K, Meredith P G. Stress co rrosion cracking of quartz: a note on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environment[J].Tectonophysics,1981,77:T1-11.[6]梁学战,陈洪凯.库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渗透系数的滑坡体稳定性变化规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23(4):20-26.[7]沈珠江.应度软化材料的广义孔隙压力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1997,l9(3):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