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信念》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2024年人教版《我的信念》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人教版《我的信念》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书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观察、讨论、分享来深入理解课文。
(2)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培养自己的坚定信念。
(2)学会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勇敢地追求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通过描绘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信念”“毅力”等。
(2)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学生分享预习课文时的感受和疑问。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深入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描绘的细节,如何表现了作者的信念和毅力。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
二、写作方法学习1.教师讲解通过描绘细节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学生练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写作。
三、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其性格特点。
2.各组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信念和毅力。
三、课堂实践1.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运用信念和毅力进行写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进行一篇描写人物的作文。
最新整理初一上册语文《我的信念》教学实录

最新整理初一上册语文《我的信念》教学实录《我的信念》作者是玛丽·居里,这是作者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信念的抒写。
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我的信念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我的信念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吧!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上课之前,请大家先看一段影片,并且根据你的知识猜一猜讲述的是谁的事迹。
(屏幕显示:第一张幻灯片-( 1867--1934 ) 生于波兰,法国科学家。
1890年与人合作,发现钋,并首次使用'放射性'这个术语。
第二张幻灯片- 用了三年零九个月,从8吨废沥青中提炼出一克镭。
(生:略有所悟……)第三张幻灯片- 贫病交加的她,为让更多人利用镭,放弃了百万财富的专利权。
第四张幻灯片- 创建X光站,出入枪林弹雨,用她创建的设备查找嵌在伤口深处的子弹或弹片,及时拯救伤员。
第五张幻灯片-曾两次获诺贝尔奖,而仅仅为了不影响普通的教学工作,她没有出席颁奖仪式。
第六张幻灯片-她和'玩具' 一次,一位客人吃惊地发现她将英国皇家学会奖给她的金质奖章给女儿玩,而她若无其事地说'我是想让孩子知道,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
' 后来,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生:很认真地看)第七张幻灯片-因长年研究放射性物质,患血液疾病去世。
根据遗愿,她的葬礼只有家人和几位朋友参加。
第八张幻灯片-这位伟大的人物悄然告别了这喧嚣的尘世,然而她却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财富。
师:大家好像猜出了!是谁?生:(齐)居里夫人!师:对了,刚才所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居里夫人是全世界有名的女科学家。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她写的一篇文章《我的信念》。
前面我们学习了导读课文《阿长和〈山海经〉》、仿读课文《驿路梨花》和《一面》。
最新《我的信念》教学实录

《我的信念》教学实录一、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l、让学生吸取杰出人物的思想精华,以他们的奋斗精神砥砺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3、体会浯言的质朴真诚的美4、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休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2)浯言质朴真诚的美。
(3)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评注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师: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默读课文,对文中你认为精彩的段落和浯句进行适当评注。
(不超过二十分钟)(二)让同位或前后位同学交换澡本,交流评注。
(三)老师与学生共同交流。
老师:先让甲生把他的评注交流给大家。
(五分钟左右)甲生:第一节的点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是要有自信心。
师:评得很准确。
(加以肯定)师:请问还有哪个同学有不同的点评。
一生站起说:“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从这句话我联想到毛泽东的一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间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从这句话我想到从别的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多年来,我万事不求完美,但求无愧于心。
”师:你的课外阅读量较大,妙浯连珠,与文中浯言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你先坐。
师:再一次点拨,《纪念白求恩》一课要求同学们背诵的一段,同学们还会不会背,“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学生接着一齐背了出来,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全班声音停止后。
师说: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曾二次获诺贝尔奖的人。
师:让站着的甲同学继续交流他的评注。
甲生:第二节举蚕结茧子的例子说明目标要集中。
下边的学生纷纷举手,有的学生竟喊了出来,滴水穿石。
师:让甲生继续交流他的评注。
甲生:把“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说成是许多快乐美好的记忆”,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
“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之累”写出了作者“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境界。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
信念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信念又像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们克服困难,追求梦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信念》这篇课文,去感受作者的信念,看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板书课题:我的信念)二、作者介绍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玛丽·居里。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玛丽·居里呢?生 1:玛丽·居里是波兰裔法国人,她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现了镭元素。
生 2:她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玛丽·居里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她的科学成就举世瞩目,她的精神品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三、初读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一下作者的信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读完课文,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生 3:主要讲了玛丽·居里的信念以及她是如何追求科学的。
师:不错,概括得很准确。
那作者的信念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
四、精读课文,探究信念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信念的语句,并用笔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语句)师:谁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语句?生 4:“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师:很好,这确实是作者直接表达信念的语句。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信念?生 5:我感受到作者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事情。
师:说得很对。
还有其他的语句吗?生 6:“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师:这句话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生 7:体现了作者不向困难屈服,勇敢面对困难的信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的信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的信念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居里夫人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
2.学习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培养自己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品质。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体会居里夫人的信念和追求。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居里夫人的信念对她的科学事业的影响。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理解信念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有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信念。
3.学生讨论:居里夫人的信念是如何体现在她的科学事业中的?三、课堂讲解1.讲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她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让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坚定信念。
3.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对比、排比等,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居里夫人信念的理解。
2.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信念?五、写作训练1.让学生以“我的信念”为题,写一篇短文,体现自己的信念。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六、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树立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居里夫人的信念,让学生认识到信念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信念,培养他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品质。
同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理解信念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有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信念。
3.学生讨论:居里夫人的信念是如何体现在她的科学事业中的?三、课堂讲解1.讲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她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我的信念》教案3篇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我的信念》教案3篇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我的信念》教案1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3、学习本文质朴又富于哲理的语言。
4、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习她在事业上执著奋斗的精神。
资料袋:回忆录是传记文的一种,是回忆性散文,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
回忆录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这篇回忆录以质朴、真诚的文字,表达了的理想、兴趣。
爱好和情操,表现了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
学习过程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报酬奢望估量尽量纯粹蹂躏猝然2、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盛名:蹂躏:逆来顺受:自主理解3、本文以“我的信念”为题目,有什么含义?4、默读课文,请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理解探究5、怎样理解:我们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6、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合作释疑7、本文运用第一人称有何好处?8、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
(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划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然后交流。
)拓展迁移9、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请给居里夫人写一段墓志铭。
课堂小结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达标检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
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
我坚信我们是对的。
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
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课文《我的信念》教学实录

2、反馈预习
师:很细心,你留意粹和猝的字形和读音。 区分形近字也是一种
师:齐读两遍课题
识字的好方法,在学习中我们可以继续运用。
师:我感到了一种力量!
来!齐读两遍生词。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
二、整体感知,发觉信念
师:看来,我们都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的信念是什么?
1、自由默读。
师:理解信念一词吗?
师:让我们把这些生词放到课文中,专心读一读,并依据自学导
师:对,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就是信念!你们已和信念交上了
纲解决上面问题。
伴侣,在预习课文时,你还同那些生字交上了伴侣?谁能来黑板上默写,
〔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我的信念是什么?从文中哪
其他同学在下本旁边。〕
魏
第3页共3页
1、激趣导入。
系,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
师:同学们,一个人能把信念做为一生的信仰,为之丝毫不动摇,
3、能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必定是一位不简洁的人,玛丽·居里就是这样一位宏大的女性。看
【教学重点】
〔出示居里夫人图片〕:〔玛丽·居里,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元素的早期讨论者,
魏
第2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梳理信念 师:谁能回答上面这个问题。 师:很好!你看到居里夫人坚忍不拔的信念;你读懂了沉醉科学。 你感到了淡泊名利;你说的就是喜爱生活。你很了不得!〔板书:坚忍 不拔 淡泊名利 喜爱生活 沉醉科学〕 师:你们从不同语段中,初步感悟到了居里夫人的信念,真了不得, 把掌声送给自己。 三、品读沟通,读懂信念 1、自由品读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实录】老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信念。
信念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核心的信仰和价值观,它能够引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信念是什么呢?学生甲:信念就是对一种观念或者原则的坚定信仰吧?老师:没错,你说得很好。
信念就是我们对某种观念或原则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它是我们行为背后的动力,是我们在困难时坚持下去的力量。
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信念,希望能够给你们一些启发。
学生乙:老师,您的信念是什么呢?老师:我的信念是关于教育的。
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能够改变一个社会的面貌。
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关怀,他们就能够发挥出最好的自己。
学生丙:老师,您是怎样培养学生的信念的呢?老师:很好的问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信念首先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
其次,要给予他们正面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
最后,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生甲:老师,您觉得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呢?老师: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是我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不懈的力量。
一个人有坚定的信念,他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挑战,不断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学生乙:老师,您的信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老师:我的信念对你们是一个榜样和启示。
它告诉你们,只要你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学习,勇敢面对困难,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潜能,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学生丙:谢谢老师的分享,您的信念让我们受益匪浅!老师:不用谢,我很高兴能够和你们分享我的信念。
希望你们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信念去驱动自己,成为有信念、有梦想、有责任心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信念》教学实录
课题:《我的信念》(七年级语文)
一、激情引入,“我”因心动定目标、找方向。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镭的发现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但关于她的人格魅力,我们知道多少呢?让我们走进《我的信念》一文,更全面地认识居里夫人吧!
请同学以自读的方式来阅读课文,根据本单元课文前面的“单元提示”和本课的“自读提示”,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如:
1. 梳理课文内容;
2.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 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二、自主学习,“我”因心动寻问题、找妙方。
(屏幕显示要求)
1. 在自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感悟文章妙处。
2. 在交流过程中尝试解疑,力求自我解读。
师: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把疑难问题记在预习本上,能在组内完成的就立即完成,梳理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到各组的展示板上。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加入到小组中和学生交流讨论。
各组将不能在组内解决的问题书写在小组展示板上)
三、走进文本,“我”因心动品文本、促生成。
1. 师生共审视,梳理要点问题。
(教师适时地导引,可以使学习目标更集中,提高课堂效率)
(1)居里夫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的?居里夫人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环境?
(2)第三段中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快乐,体现了她的什么精神?
(3)居里夫人因为发现“镭”而出名,但为什么文中却一笔带过?
(学生在群学、对学之后展示)
2. 解决问题一:
生:居里夫人在简陋的环境下工作。
工作很艰辛,家乡遭蹂躏。
生:她追求的是一个宁静的不受外事侵扰和盛名渲染的环境。
生:她是波兰人,可她的祖国被沙俄占领,她只有背井离乡,远离祖国到异国的艰苦环
境中从事研究工作,所以她向往自由的工作环境。
师:你们的历史知识比较丰富,讲得非常好。
居里夫人这种追求不容易,在当时简直是一种“奢望”。
3. 解决问题二:
生:在这种状况下,居里夫人发现了“镭”,所以她很快乐,体现了她对事业的一种热忱。
师:“热忱”,这个词用得很精炼,谁再来补充一下?
生: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孤独是不可避免的。
居里夫人能够以苦为乐,体现了她对事业的追求,更能表现她的热忱。
4. 解决问题三:
生:这样才能表现居里夫人对名利的淡泊。
生:居里夫人致力于科学研究是为科学作出贡献,不是为了追求名利。
这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精神。
生:居里夫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蚕,而不把自己比作雄鹰或者骏马之类的事物呢?(同学哈哈大笑)
师:是啊,为什么不把自己比作高大英勇的事物,而偏偏比作小小的蚕呢?
生:因为居里夫人觉得自己和蚕一样勤奋,总是向着一个目标不停地努力。
生:这样也能体现她的谦虚的态度。
普普通通的蚕,貌不惊人,但却坚韧执著,无私奉献。
生:我不明白的是,居里夫人的丈夫都死了,她为什么不悲伤,还那么快乐地工作呢?是不是她不爱她的丈夫?
(此言一出,课堂“呀”声不断。
我猜,学生惊讶,是想到前面大家都在谈居里夫人的种种优点,没有料到竟然有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
生:我不赞同那位同学的观点。
居里夫人能在丈夫死后仍然快乐地工作,就是因为她爱着她的丈夫,爱着她丈夫也热爱的科学事业。
生:不错!居里夫人对科研有着一份执著,这是她迎难而上的表现。
像居里夫人那样迎难而上的人,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她是在乐观地克服种种障碍。
生:我不同意!大家看,文中用了“逆来顺受”这个词,这个词是个贬义词嘛,说明她并不快乐。
生:这里的“逆来顺受”指居里夫人失去了丈夫,遭遇了沉重的打击。
可她毅然接受了这个事实,不再沉湎于悲痛之中,而是继续研究工作。
活着的人坚强地活,就是对已逝亲人
最好的爱!
师:哟,大家的心思可真细致!在“蚕”这个事物上,在“快乐”和“逆来顺受”这些词语上,居然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并展开激烈的辩论,不错!“活着的人坚强地活,就是对已逝亲人最好的爱”,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
(学生受了鼓励,辩论更加激烈地进行)
生:我认为“逆来顺受”用得不好。
居里夫人不再沉湎于悲痛之中,本来就不是“逆来顺受”。
你看,霍金虽然瘫痪了,却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在轮椅上坚持写作,还写出了《时间简史》,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哪里是“逆来顺受”那么窝囊呢?(学生鼓掌)生:我也认为“逆来顺受”在这里其实体现的应该是居里夫人勇敢面对现实的心态。
就像我们曾经看过的舞蹈《千手观音》,邰丽华和她的同伴们虽然都是残疾人,但他们并没有对现状逆来顺受,他们凭着这份执著,坚强地活下去,还用优美的舞蹈舞出生命的精彩。
师:其实,从“逆来顺受”这个词来看居里夫人是不是真正快乐地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弄清楚居里夫人到底有没有屈服?她的逆来顺受表现在哪些方面?刚才同学们辩论得非常好,在据理力争中加深了对居里夫人精神的进一步理解。
四、收束课堂,“我”因心动评人物、论形象。
(请学生结合全文来谈谈对居里夫人的认识)
生:这是一篇表现人物性格的文章,作者用了春蚕结茧,放弃申请镭的专利这些材料来表现出居里夫人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不追求名利,以事业为重的人生态度,我们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生:居里夫人是一位有伟大人格魅力的科学巨匠,她不慕名利,对工作热情执著,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拓展延伸,“我”心因生成而飞翔。
比较阅读《身高1.1米的音乐巨人》(屏幕显示阅读内容)。
思考:你最欣赏居里夫人(或米歇尔)性格中的哪一点?
生:我欣赏他们坚定的信念。
生:我最欣赏他们对工作对学习的那份热忱。
如果一个人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努力去做了,那他一定会很出色的。
这就如我们的学习,只有热爱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才会真正学得好。
生:我最欣赏居里夫人的乐观心态。
有乐观的心态就会在困境中不低头、知难而上。
生:人生犹如春天的花朵,短暂而美丽,我希望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都能有所作为,成就美丽的人生。
师:《我的信念》给了我们太多的启迪。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句话吧!(课件出示)
生:(齐读)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
(最后,学生将第三环节的问题理解进行归纳整理)
■教师手记
在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我始终努力挖掘着学生的“动心”之处。
在这里,学生的自主性(那个大大的“我”)得到了极大的彰显:目标由“我”定,问题由“我”生,语言由“我”品,结论由“我”评……“我思我创我痴狂”,精彩生成层出不穷。
尤其是在品读文本,触摸人物心灵的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了,课堂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如当学生谈到居里夫人将自己比作“蚕”这句话和“快乐”、“逆来顺受”这些词时,生成如此多的意见,还形成了课堂的争辩高潮,思维碰撞出了亮闪闪的火花,拓展到更广阔的境界。
再加上生成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在质疑、争辩、补充中加深了对居里夫人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的认识。
这样也突破了对居里夫人的认识仅停留在“奉献”这一点上的局限,让学生感受到居里夫人身上还有许多品质(如乐观坚强、忠于爱情等),正如朋友一样可敬可亲,这种情感熏陶对学生而言才是最有价值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哪里?也许你不容易看到,但他时时“在线”,只是常常“隐身”而已。
及时地指引方向,适时地调整节奏,不时地点拨激励,让学生心动、行动,让课堂在理性基础上呈现出“生命狂欢”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