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整理2017

合集下载

2017年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带句子)拼音生字词

2017年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带句子)拼音生字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字词练习姓名班别学号第1课《春》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wēng wēng()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山lǎng rùn()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4、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地mài nòng()清脆的hóu lóng(),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yìng hè()着。

5、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g()地响着。

6、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 tuō()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7、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jìng mò()着。

8、天上的fēng zh eng()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9、舒活舒活筋骨,dǒu sǒu dǒu sǒu()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10、春天像jiàn zhuàng()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向前去。

11、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的,笑着,走着。

第2课《济南的冬天》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 shàng( )一道银边。

2、设若dāndān( )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ān shì()地睡着。

3、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zhuóluò(),有了依靠。

4、因为有这样cí shàn()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5、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jī fū( )。

6、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xiù qi( )!7、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kuān chǎng(),8、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shuǐ zǎo( )真绿,把终年zhù xù(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一、表达人称〔三种人称〕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拟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拟灵敏自由。

〕二、表达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表达。

顺叙型的构造形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展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开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结束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表达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表达的主体局部,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假设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化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好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好,构造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表达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0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拼音解释汇总

20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拼音解释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注音、解释汇总1、《春》蓑笠suō lì朗润lǎng rùn明朗润泽的意思。

嗡嗡wēng wēng 酝酿yùn niàng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g 指夸示;炫耀。

婉转wǎn zhuǎn ①形容言辞委婉含蓄。

②声音委婉而动听。

应和yìng hè嘹亮liáo liàng 黄晕huáng yùn烘托hōng tuō静默jìng mó①寂静;没有声音。

②肃立不作声。

风筝fēng zhēng 舒活shū huó舒展,活动抖擞精神dǒu sǒu jīng shén 振作起精神来。

欣欣然xīn xīn rán 高兴的样子,形容心情好。

繁花嫩叶fán huā nèn yè呼朋引伴hū péng y ǐn bàn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比喻姿态美丽2、《济南的冬天》发髻fà jì镶嵌xiāng qiàn 响晴xiǎngqíng温暖晴朗温晴wēn qíng非常晴朗凉爽,或晴朗无云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慈善cí shàn肌肤jī fū秀气xiù qi清秀。

宽敞kuān chǎng绿萍lǜ píng 水藻shuǐ zǎo 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澄清chéng qīng 清亮;清澈。

空灵kōng líng地毯dì tǎn 蓝汪汪lán wāng wāng水墨画shuǐ mó huà3、雨的四季花苞:huā bāo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儿。

娇媚:jiāo mèi 撒娇讨人喜欢的样子。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拼音及解释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拼音及解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拼音及解释一《诗二首》焚(fén):烧。

溅(jiàn):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水花飞~。

缥缈(piāo 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镀金(dù jīn):最初是指在器物的表面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子。

后来,亦用来比喻人到某种环境中去深造或锻炼只是为了取得虚名。

闪烁(shǎn shuò):1.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 2.说话隐晦躲闪,不肯明确说出港湾(gǎng wān):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用于泊船的海湾、河港。

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拼音及解释二《女娲造人》袁珂揉(róu):1.用手来回擦或搓:~擦。

~搓。

~眼睛。

2.团弄:~面。

~泥球。

3.使木弯曲:~轮(使木弯曲制作车轮)。

“~木为耒”。

4.古同“柔”,使降顺。

荒凉(huāng liáng):荒芜冷落。

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寂寞(jì mò):冷清孤单;清静蓬勃(péng bó):繁荣,旺盛。

澄澈(chéng chè):清澈,水清见底。

掺和(chān huo):掺和,混杂。

犹言参与、插手。

非凡(fēi fán):.出色的或突出的气概(qì gài):名词,意思是正直豪迈的态度,或者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

灵敏(líng mǐn):1.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2.头脑机敏泥潭(ní tán):通常为暴风雨所留下的小污水坑。

绵延(mián yán):有连续不绝和弥漫延续等义。

一直延续到完结,中间未曾间断(多用于形容山,如:绵延的山径/群山绵延千里)。

神通广大(shén tōng guǎng dà):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

法术广大无边。

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褒义)灵机一动(líng jī yī dòng);灵机:灵活的心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痴想隐秘凝成喧腾一瞬间抽泣纳罕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骚扰小憩糟蹋庸碌擎天撼地迸溅伫立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倔强洗濯玷污诅咒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玲珑剔透具体而微慧心嬉戏闲适禀告厄运心旷神怡险象迭生执著鞭策奢望蹂躏猝然长逝黄晕抖擞镶水藻贮蓄澄清逝川湛蓝唱和玄奥犬吠凝神津津乐道丁丁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竦峙骸骨葱茏峰峦预兆一霎间狩猎喑哑静谧窸窣开膛破肚海域一叶孤舟高插青冥碧瓦飞甍直接霄汉黯然缥缈一切乌有丫杈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攥逮怦怦寒颤嫩芽霎时水波粼粼罗摩衍那匿笑花瓣沐浴祷告至爱炫耀称职妥当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缥缈笼罩疏星女娲澄澈莽莽榛榛嬉戏哞哞潺潺孪生痒酥踉踉跄跄二、课文理解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方理想,用群山比方重重困难,用爬山比方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七年级上册人教语文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人教语文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人教语文知识点整理七年级上册人教语文知识点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梁衡。

④《秋天》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二、注意以下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 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2017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学常识填空及答案

2017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学常识填空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填空复习答案姓名班级(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

文章中母亲说的“好好活”是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好好活”是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的活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

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

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一、作者刘湛秋 1935年 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

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二、思考: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1)更有韵律美(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春雨:柔情而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6.“春雨图”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间接描写。

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

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

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①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

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

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

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结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摘录的句子是: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4.《古代诗歌四首》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

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

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

这为千古名句。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3、词义:左迁:降职。

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4、译文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5、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要点:●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7、艺术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三、《次北固山下》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

既写景又点出时令。

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

“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