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1.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答:全员参与规范运作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

2.质量方针里的客户包括那些?答:按接受产品所有者情况分有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两类。

3.什么是内部客户?答:(针对产品而言)内部客户就是指组织内部存在供求关系的不同工序或部门。

如:内图工序完成的产品要交给内蚀工序内蚀工序就是内图工序的客户。

4.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客户满意的产品?答:所谓客户满意的产品包含几个方面客户满意的交货期;客户满意的产品质量;客户满意的服务;客户满意的价格。

二、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1.什么是质量?答:质量就是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什么是固有的特性?答:“固有的”就是指某事物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如:某PCB板的尺寸、孔径等。

3. 质量特性包括哪些方面?答: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和美学性。

4.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不同质量特性可分为哪几类?答:关键质量特性、重要质量特性、次要质量特性。

5.关键质量特性的定义是什么?答: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6.重要质量特性的定义是什么?答: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造成产品部份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7.次要质量特性的定义是什么?答: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

8.质量具有什么样的特性?答: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9.质量概念的关键是什么?答:满足要求而这些要求必须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作为评价、检验和考核的。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一)基本术语:1.什么叫品质?就是规定规范及满足客户要求2.什么叫品管?按照品质所设定的标准利用统计技术等数学原理达到品质的管理目标。

3.什么叫品检?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方法测量、检查、计量产品品质的一种或多种性能,然后把测定的结果同规定的产品品质标准作比较从而对产品做出判断。

4.什么叫品质保证?就是指为使一项产品或服务满足所设定的品质要求所建立的各项必要的规划性及系统性的措施。

5.什么叫标准?指对重复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6.什么叫美国MIL-STD-105E抽检法?MIL-STD-105E是美军军用抽样标准,是世界上应用最普及的抽样标准(1989年5月10日发布),是指根据AQL与样品代字为抽样计划指标,依据送检品质好坏来决定检测严格程度。

7.何为AQL?指品质允收水准,即物件依美军MIL-STD-105E抽检计划表,实施随机抽样检查检测,以产生不良数多少,占批量检测不良率百分比,判定该批量允收水准抽样检查的品质管制方法。

8.何为随机抽检?指在批量群体的不同分散批里,任意抽取检测样本数。

AC则合格判定数,指样本中允许的最大不良品个数。

RE则不合格判定数,指样本中不允许的不良品个数。

10.何为缺点?指产品单位上任何不符合规定条件者。

11.抽样?指从总体中取出一部份个体的过程。

12.不合格品?指不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13.报废?指某种事物丢弃不用,通常指物料、成品、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报废。

14.选别?指按某一设定条件对物料进行分类,通常指选出不良品。

15.特采?指材料不符合品质规格时,已经作了选别或追生产不陷于停顿或受大更大的经济损失,在影响品质不大的范围内限定条件(数量)而进行的生产。

16.条件(接)收货?指不合格程序较小,经局部修整后可接受或直接使用时,不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在品质上可视为允收范围,也称:“让步接收”或“偏差接收”。

17.可追溯性?是指通过经记录的标识物,对产品的某一部份或整个生产过程,检验情况,放行情况,或产品所在位置进行品质追溯的能力。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1.什么是品质?品质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种要素属性的总和。

2.什么是品质政策?品质政策是由公司最高决策者正式颁布,是实施组织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3.品质保证从工作方式上分类怎样?大致内容是个么?内部质量保证、向所有者及员工保证、向最高管理者保证、外部质量保证、向顾客保证、向认证机构保证、向社会保证。

4.品管工作从哪几方面入手?来料管制—制程管制—出货管制5.公司的抽样计划是什么?公司的抽样计划是: MIL-STD-105D Ⅱ级检查标准6.BOM的中文意思是什么?BOM的中文意思是用料清单即BILL OF MATERIAL7.CPA中文意思是什么?Correct & Prevent Action的缩写.意思是纠正及预防措施.8.AQL的中文意思是什么?AQL的中文意思是:允收水准即ACCEPT QUALITY LEVELCR为0、MA为0.65、MI为1.0。

9.TQM的中文意思是什么?TQM是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缩写,意即全面质量管理.10.品质管理中的三色管理指什么?三色管理是指:红色–严重不合格,报废(不干胶)兰色 -代表合格,允收(标志:QC PASSED印章、不干胶)黄色–不合格,拒收(不干胶)11何谓”5W2H”?What: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做什么好?有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浪费?Why:为什此人做?为什做此事?为什么在那里做?为什么在那时做?为什么那样做?为什么有浪费?Where:在何处做?正在何处做?在何处做好?有何处能做?何处该做?何处浪费?When:何时做?何时正在做?何时做好?何时能做?何时该做?何时浪费?、Who:何人做?何人正在做?何做好?有何能做?该由何人做?何人浪费?How:如何做?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没有其他方法吗?没有其他该做的?如何浪费?How Much:成本多少12.何谓7S?它的作用是什么?整理、整顿、清洁、素养、节约、安全因为它的第一个字母为S,故称为7S. 它的作用有:(1)提高企业形象(2)提高员工归宿感(3)减少浪费★整理: 不再使用的清理掉不常使用的 -贮存.备用!经常用到的保留于现场养每天用到的随手中取处★整顿:场地进行规划;物品摆放整齐;容易混淆、容易遗忘的物品进行标识;★清扫:清扫现场场地(地面、墙板、天花板等上的物品)彻底清理、润滑机器工具;节能防污、(水、气、油、噪音等);修理破损物品;★清洁:养成坚持习惯,并执行监督检查措施。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
7/20
4.认识品质管理
♦ 获得品质就需要认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
从无到有,历经过几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QC(1920-1940).

特点:专职的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 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测试和试 验,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 优点:不合格产品不能流出. ♦ 局限性:能够“把关”,但是不能“预防”.
12/20
6.质量控制中的5W1H
♦ 在实际工作中,质量控制的活动表现为首
先要明确质量控制的对象,然后要明确 “5W1H”
♦ Why-为何做? ♦ 明确质量控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 What-做何事? ♦ 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对象. ♦ How-如何做? ♦ 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13/20
9/20
♦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1960-现在)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1960-现在)
♦ 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产 特点:
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 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 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光靠在生产过程中进 行质量控制以无法达到,要达到上述要求, 行质量控制以无法达到,要达到上述要求,势必将质量 管理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 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 管理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 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 以实现在产品形成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以实现在产品形成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因而形成了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 控制. 控制. ♦ 全面质量管理是,在卓越领导的参与下,发挥全体员工 全面质量管理是,在卓越领导的参与下, 的潜能, 的潜能,以富有竞争力的成本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 望.

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做好品质要有三要:1、要下定决心: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下定决心,提升品质。

2、要教育训练:有决心还要具备能力,能力则来自于不断的教育训练。

3、要贯彻执行:全体动员,进行品质活动。

二、几位国际品管大师及《日本工业规格》对品质管理归纳的结论为:1、品质管制是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是经营的思想革命。

2、品质管制将公司内尚未协调的各种管理活动综合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

3、品质管制是管理工具,藉此授予品质管制方面的职权与责任,以解除管理上的不必要细节,而全力于品质保证的工作。

4、品质管制体系指发展、维持及改进产品品质的管理范围。

5、品质管制是集合全公司全员的智慧与经验,活用组织体系,促进企业内所有的人、事、物之改善,而达到最经济之生产,满足客户之需要。

三、如何管理品质:1、重视制度,实旋标准化:在公司组织内,应给予品管部门一级部门之位阶,并制订品管部门工作职责及運作系统。

2、重视执行:品质管理涵盖4个步骤:a、制定品质标准b、检验与标准是否一致c、采取矫正措施并追踪效果d、修订新标准3、重视分析:近代品质管制应用突飞猛进,主要得力于统计分析手法的应用,企业的品质要做好,应配置对品管手法熟练的人员。

4、重视不断的改善:品质管制在于三个层次:a、品质开发b、品质维持c、品质突破5、重视教育训练:品质管制之成败在于品质意识及危机意识,品管人员及全体员工应经常有计划地接受品管训练,推行品管方能凑效。

6、常用改善循环:常用PDCA循环改善(P:计划D:执行C:改善A:查核)7、执行5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是养成好习惯,革除草率,建立“讲究”的基础工程,也是做好品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先决条件。

8、高层主管的重视;四、防止不良品的要决:1、稳定的作业人员2、良好的教育训练3、建立标准化4、消除环境乱象5、品质统计6、稳定供应商五、善用QC七大手法:1、柏拉圖:定义:将问题的原因或是状况进行分类,然后把所得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列后,所绘出的累计柱状图。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全讲解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全讲解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全讲解一、品质管理认知1. 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

(克劳士比)2. 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体系相互的活动。

通常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3. 什么是检验?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是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 什么是验证?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 确认的定义?确认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使用及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二、QC基础知识1. 什么叫做QC?简易的讲就是质量控制。

2.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①认识质量管理想获得品质必须认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系统,经历了几个阶段。

②质量检验阶段 QI(1920----1940年)特点:专业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

做出合格与不合格判断,合格才能出厂,才能保证到达客户手中的都是合格产品。

优点:不合格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③统计控制阶段 SPC(1940-----1960年)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之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柏拉图、排列图、层别图、控制图)等。

通过统计手法获得品质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波动异常因素,提高一次合格成品率,减少废品造成的损失。

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④全面质理管理TQM(60年代)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新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光靠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已经无法控制,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以客户为中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上下工序是客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一:品质相关内容简介1、基本概念QC:(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QM:(Quality Manage 品质管理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检验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QA:(Quality Audit 品质保证QR:(Quality Record 质量记录QE:(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QP:(Quality Plan 品质计划2、基本术语2.1品管: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与活动。

2.2质量:反映实体满足用户明确或隐含之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2.2.1实体是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A活动或过程 B产品 C组织体系或人 D以上各项的任意组合*说明:产品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产品:a.可包括服务、硬件、软件或流程性材料,或其中的任何组合;b.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概念),或者是它们的组合;c.产品可以是预期的(如提供给客户的)或非预期的(不愿有的结果)。

2.2.2明确或隐含之需要a.明确的需要是法律法规要求或合同中列明的条件等,隐含的需要则是相对明确的需要而言;b.需要包括:性能(可用性)、合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耐久性、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美观性。

性能:根据产品使用目的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包括正常性能、特殊性能、效率等。

合用性:产品对具体不同的消费群之适用度。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维修性:产品故障维修之方便与可行性。

耐久性(寿命):产品能正常使用的期限,包括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两种。

安全性: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的程度。

环保性: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1、零缺点“零缺点不是指一个目的地,而是一个旅程”。

意思是:当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达成后,应设定另一个更完善的目标,如此不断的进取、改良、达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从一开始就做对,以零缺点为目标应成为我们的品质概念,把依赖平均品质水平(AQL)的抽样检测计划,改为从最初就力求做到零缺点。

2、品质定义:品质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适合使用要求(附合规格)--Jorum*满足客户要求—P.Crosby解释:从一开始就做对(Do the right thing right the first time)。

将满足客户的期望做为我们的工作目标。

3、质量方针是组织总的品质追求和管理者的品质承诺。

4、质量目标是组织为实现其质量方针而规定的争取达成的质量成果,必须在管理评审会议中建立和复核。

5、品质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一系列技术及管理标准(如ISO9000);*各国按照自己的需要与国情制定的国家标准。

如美国陆军军用标准MIL—STD,美国国家标准ANSI,中国国家标准GB2828。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及各部要颂发的国标、部标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各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标准。

6、可靠性定义:可靠性指一个零件或系统在指定环境下使用,而在指定时间之内适合使用要求(符合规格)的机会率。

7、品质系统定义:一项迎合品质要求的取向,亦是达到持续改良的方法,此取向包容一公司的哲学、规定及程序,以防止出现偏差,必须设立并落实执行品质系统以防止不良品出现,品质必须是产品本身具备的,而非依赖检测才能达到。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世界各地拥有生产线和客户,他们的生产都趋向国际化,所以他们要求各种体系都符合国际标准。

8、品质量度方法传统定义:整批退货率LRR—Lot Rejection Rate良品比例Yidds—Percant conforming可接受的品质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劣品质成本COPQ—Cost of poor Quality我们的品质量度方法:品质应用金钱作为量度标准,以配合商业的需求;必须减低因品质差劣而产生的成本,利润才可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TDK
1.質量的定議:
品質----的定議:三口為品,斤斤計較,用錢衡量.
教科書的定議: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2.產品質量:
顧客
問題1:產品的品 質是檢查出來的, 還是制造出來的?
采購
材料
檢查
INPUT:需求
OUTPUT:產品
營業
問題2: 哪個
設計
環節 檢查 最重
要?
產品
制 造:工程1.工程2…
TDK
‧‧凡顧客驅動的組織皆是直接面對市場,並依顧客滿意度展開流 程改善,以提昇組織的經營績效。
顧客驅動的組織
人員
顧客需求
領導
流程
產品
顧客滿意度
規劃
TDK
2.領導作用
整合力量
最高管理者
方針 目標
顧客需求
TDK
*領導作用 領導者建立組織的目標與方向之一致性。他們創造與維持內 部環境,使組織中成員能完全投入達成組織目標。 應用說明: ‧‧領導者可訂定組織遠景及品質政策,驅使全體員工價值共 享,達成組織目標。
引言
TDK
3. 質量管理的演進:
项目 质量检验管理 1920---1940
统计质量管理(SQM) 1940—1960
全面质量管理(TQM) 1960—现在
特点 ●手工作坊式的生產 ●半机械化生产
大批量生产
现代化大生产
●质量检验由工人自己 ●针对“终端检验”的缺点和 ●市场经济竞争要求组织设计开发出适

提供顧客所需產品


維持好和顧客關係

獲得利潤,永續生存
TDK
*顧客為關注焦點 組織是因顧客而存在,因此須瞭解顧客現在與未來的需
求,須符合顧客的要求及致力於超越顧客的期望。 應用說明: ‧‧量測顧客滿意度
-滿意度是經歷許多正面或負面因素經驗的結果。 -只改善顧客抱怨或不滿意者,不會產生提昇滿意度的結 果,只會使不滿意者變少。 -應發掘顧客需求。 -可將目標與顧客期望和組織最佳化績效相聯結。
TDK
3.全員參與
ISO9000 QS9000
領導層
基層
•了解顧客需求 •了解方針目標 •明確職責權限 •主動評估業績 •提高工作積極性
TDK
*全員參與 各階層的人員是組織的要素,他們的完全參與能使其能力運用 於組織,並使組織產生利益。 應用說明: ‧‧完全投入的組織成員會在組織目標上作進一步的創造與創 新 ‧‧組織之管理者可將各階層之權限定義清楚,使人員瞭解角 色定位。 ‧‧當組織成員對其工作感到滿意,並積極投入其個人的成長 與發展時,對組織是有好處的。
3.1.以檢驗來防止不合格的流出
TDK
進料
檢驗
制造
檢驗
出貨
檢驗
不的是為了不合格品不要流到下工序或顧客 需要付出不合格處理成本,以及檢驗成本
3.2.以過程管理來減少缺陷產生
TDK
INPUT
PROCESS
PRODUCT CUSTOMER
在各項的過程進行時,就必須仔細的注意各項 過程的影響因子,有效的控制各項影響因子, 予以標准化的管理,從而達到不產生缺陷的控 制。
完成,产品质量主要靠 军需物资出现的大量质量问题, 销对路的产品,因此,QM要前移至产
管 操作者的经验、技艺保 二战时美国政府颁布了三项战 品的“设计开发”过程,进而再前移至
证。
时质量控制标准:Z1.1《质量 “市场研究”阶段,产品出厂后还要跟
理 ●20世纪初,泰勒首创 控制指南》;Z1.2《数据分析用 踪至市场,积极为顾客服务。美国通用
TDK
4.過程方法
了 解 客 戶 需 求
產 品 設 計
3.3.以預防觀來防止缺陷
TDK
問題
優質企業 總數
設計 階段
過程開 發階段
試生產
生產
問題
低質企業 總數
設計
過程開
試生產
生產
階段
發階段
在進行各項產品開發,過程開發之前,藉由以由的工作經 驗、風險分析來了解各項的潛在缺陷,事先採取一些的防 範措施,從而減少後期的缺陷。
3.4.完美階段
TDK
市場品牌效應已產生,顧客不用開發已可以 自行上門。
騙過客戶更好,經常
NG
X
是一槌子生意。
一.質量意識的提升
TDK
習慣的改變 行為方式的改變 思考模式的改變 觀念的改變
二.質量成本觀念
TDK
120 100
80 60 40 20
0 預防
檢查
內部失敗 外部失敗
成本
質量成本觀念
TDK
佔總成本比例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用计划、标准化和统一 控制图法》;Z1.3《工序控制用 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将这一要求,
特 管理三项原则管理生产 控制图法》.
概括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世界
,提出计划与执行分工 ●二战后,美国民用工业也相 各国纷纷接受了这一全新观念。
点 ,检验与生产分工,建 继采用这三项标准,并用于开 ●其管理特征是:全过程QM,全企业
3.4% 优質企業
5.1%
不良品預防 檢查成本 不良品成本
劣質企業
三.優質企業質量管理的四個等級
TDK
一級 檢查
二級 保證
三級 預防
四級 完美
通過檢查保證質量 幾乎沒有質量意識 及專門知識
提高工藝穩定性 工人開始參與
開發階段工藝能力 以及可否生產性 供應商一體化
面向直接客戶產品 質量優越 企業文化重組
TDK
品質管理基礎知識教材
(大專新人教育用)
廈門TDK有限公司 品質保證部 陳松
2002.12.21
上課要求及目的
TDK
要聽懂,一次就了解。
不懂要問,不要客氣,就是因為不了解 才要老師來上課。
上課是要能夠用的,所以如果還不知如 何做,如何用,就達不到培訓的目的。
老師中途會提問,目的是為了了解學員 的掌握程度,如果發現學員尚不能掌握 那麼就會重點加強。
各項的產品可以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可以建 立長期的客戶,對產品有信心,客戶忠誠度 非常高。
員工視自己為公司的一份子,充分在乎各項 質量成本,重視預防管理、重視過程管理、 重視產品管理,是打從心底願意來做,而不 是來自管理者的要求。
四.八大質量管理原則:
TDK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識別客戶需求、明確需求
立终端专职检验制度。 展国际合作,将QM的重点由生 QM,全指标QM,全员QM以及以数
产线的“终端”移至生产过程 理统计方法为中心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
的“工序”,把全数检验改为
随机抽样检验,从事后把关向
事先预防发展。
TOPIC I---觀念篇
TDK
G
G
G
G
G
建立長久關係,關注長期客戶
NG
只想賺錢即可,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