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世界两次大战及其后果

世界两次大战及其后果

世界两次大战及其后果20世纪是一个极度动荡的时期,其中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与改变。

本文将探讨世界两次大战的起因、过程以及所造成的后果,以及这些后果对世界格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起因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浪潮,当时的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与市场,矛盾与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而触发战争的导火索则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着各国相继加入战争,战争进程迅速扩大。

战争初期,各国普遍存在着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战胜对方的幻觉,因此战争得到广泛的支持。

然而,无人预料到战争的持续时间和规模,战争形势迅速陷入胶着。

塹壕战的血腥和惨烈,使得战争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1. 人类生命的巨大牺牲: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破坏性的战争之一,造成了几千万人的伤亡,损失了无数的生命。

2. 地理局势的重塑: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多个国家的疆土变动。

例如,奥匈帝国解体,新的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诞生。

3. 经济和财政的动荡: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破坏,消耗了大量资源。

各国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和债务。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大规模的抑制经济活动的倒退现象。

4. 多国政权的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沙俄帝国崩溃并演变为苏维埃俄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格局也从传统的帝国主义大国主导,向以美国、苏联为核心的两极格局转变。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其起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不平等和不稳定局势。

不满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约,德国在纳粹党的领导下迅速崛起,以恢复失地和实现国家崛起为目标。

纳粹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答:(1)方式: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2)影响:美国通过实行新政,使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和指导经济的先河;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导致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三、冷战开始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复习资料118页)答: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四、两极格局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答:开始: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五、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2、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发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趋利避害。

②美国通过民族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③俄日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是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2)相同作用: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美国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答: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答:1利用美国的援助 2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3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二)、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有什么作用?答:1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答:1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2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3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4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5发展教育和科技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四 )、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中,找出其共同点。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世界大战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世界大战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两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非正义)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两大军事集团(1)三国同盟(德、意、奥)。

(3)三国协约(英、法、俄)。

3、导火索: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4、过程(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

①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

②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英国首次使用新武器——坦克(英法)。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5、"凡尔赛-华盛顿本系"的建立(1)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凡尔塞条约》,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2)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周条约》《王国海军条例》《九国公约》,调整帝国主义国家间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进程(1)爆发: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扩大: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

②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大平洋战争爆发,规模最大。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转折①太平洋战场,1942年,中途岛海战,美国胜利(美国VS日本)。

②北非战场,1942年,阿拉曼战役,英国胜利(英国vs德国)。

③苏德战场,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胜利(苏联VS德国)。

(5)胜利①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

日本将东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归还。

②德黑兰会议,1943年1月,苏美英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③诺曼底登陆,1944年,开辟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军)。

④雅尔塔会议,1945年,苏美英。

1)消灭法西斯、军国主义,惩办战犯。

2)成立联合国。

3)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

初中历史两次世界大战

初中历史两次世界大战

初中历史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说到世界大战,同学们可能知道有两次,不过大家还记得这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和原因吗?初中历史课本上有过非常详细的总结,我们今天就来回顾一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1.时间:1914-1918年2.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导火索: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4.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期成为协约国,以自身利益为转移)协约国:英、法、俄、意大利、美国、中国等5.主要战场: 欧洲6.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

索姆河战役:在1916年7月1日爆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7.战争结束: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退出战争。

1918年土耳其、奥地利、德国先后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8.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9.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1919年协约国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了和议,签订《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21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二战爆发1.直接原因:1929—1935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等法西斯的建立,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2.交战双方: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德意日)VS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美、苏、英等26个国家)3.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经过1.巴巴罗莎计划:二战中德国侵苏行动代号,1941年6月实施,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称卫国战争);10月,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粉碎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演变-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演变-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世界反法西斯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 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
联盟
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 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联盟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12国成立了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协约国集团:英(核心)、法、俄等 同盟国集团:德(核心)、奥匈意等
德国 凡尔登战役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法西斯同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德国、日本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 格勒战役(二战重要转折点)、珍珠港事件(二战达到 最大规模)、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政治格局演变
名称 背景
确立
主导国 (经济体)
瓦解 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 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谋求 世界霸权,双方势均力敌
1943年,中、美、英三国参加 ,着重讨论对日作战问题,并发表 《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了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团结合作、彻 底打败日本的决心和途径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 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分区占领等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召开。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以中、 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 《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历史世界两次大战

历史世界两次大战

历史世界两次大战在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是无疑的重大事件。

这两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改变了国家和全球格局,对国际关系、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介绍这两次战争的背景、原因、战争进程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是一场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全球性冲突。

导致这场战争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殖民地争夺、民族主义潮起、帝国主义和军备竞赛等。

此次战争的主要参战国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和奥匈帝国等。

战争爆发后,火力猛烈的现代化武器使得军队和平民都承受了巨大的伤亡。

战争期间,各国交战双方之间展开了长时间的阵地战,同时也见证了悲剧性的战斗,例如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等。

战争结束的时候,世界各国政权发生重大变革,帝国主义势力衰落,美国、苏联等新兴势力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战争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如德国的国内政治动荡、俄国的十月革命以及巴黎和会等。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是一场全球性冲突,涉及到几乎所有大国。

这场战争的起因复杂,主要包括希特勒的侵略政策、德国的纳粹主义、以及1919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参战国包括英国、美国、苏联、德国和日本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规模之大、战争方式之残酷让人们深感震惊。

纳粹德国的大屠杀和军事侵略行为使得整个欧洲陷入了混乱之中,而太平洋战争则破坏了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战争结束时,全球各地都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无数人失去了生命和家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诸多持久性的影响。

战后的国际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剥夺了其殖民地,战后合作和福利国家模式得到发展,联合国成立等等。

此外,冷战的爆发以及日后的全球化进程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界两次大战及其影响

世界两次大战及其影响

世界两次大战及其影响世界历史上的两次大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戏(1939年至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

两次大战涉及全球范围的冲突,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惨重无比,同时也让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革,至今仍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起与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大国间的不对等发展和世界版图重新划分的紧张关系引发的。

这场战争打破了欧洲的旧秩序,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子弹的风暴中彻底崩坏,新的政权在一片废墟中诞生。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俄罗斯沙皇政权的崩溃和苏维埃政权的诞生,这使共产主义理念开始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同时,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和极端的赔偿制度也为二战的暴发埋下了祸根。

除此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科技、艺术和思想等领域也带来巨大的影响。

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武器如飞机、坦克、潜艇、化学武器等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艺术文化领域,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社会压力,使许多艺术家开始质疑传统的艺术创作观念,诸如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新的艺术形态应运而生。

战争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成为广大人民共同的愿望,这也成为联合国成立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与影响在1939年,由于纷繁的政治和军事紧张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是一场涵盖全球的冲突,由于战争的参与者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国,间接间或直接间影响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战争的结束标志着二战轴心国的崩溃以及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也由此拉开帷幕。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对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上,世界经济重心发生较大的转移,美国和苏联等新兴大国崛起,而欧洲虽然保持了一定的经济影响力,但其霸主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科技上,原子弹的开发和应用使得核能成为了重要的能源,同时也让人类首次面临着有能力自我毁灭的威胁。

高中历史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与后果

高中历史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与后果

高中历史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与后果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窥探过去,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其所带来的重大变革与影响。

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无疑是近代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它们不仅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也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以及其所带来的后果。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由于殖民地瓜分、民族矛盾、帝国主义扩张等多重原因所引发。

大战期间,各国动员战争机器,投入大量资源与人力,最终导致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战争结束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被迫承担巨额赔款和领土割让,这对于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裂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隐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还体现在国际秩序的改变上。

传统的帝国主义制度被动摇,新兴国家崛起,如苏联、美国、日本等。

同时,贫困与社会不平等问题也加深,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火炮、毒气、坦克、飞机等新型武器的出现使战争更加残酷,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技术提供了基础。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些因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方面,凡尔赛体系中的不公与复仇情绪,如德国的赔款压力和民众对于民族尊严的渴望,助长了纳粹党的崛起。

另一方面,经济大萧条使得各国需求市场萎缩,出口贸易受阻,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这为纳粹党及其他法西斯主义政权在国内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1939年,希特勒发动波兰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紧接着,战争蔓延至欧洲大陆的其他地区,包括英法等国的加入也使战争进一步升级。

同时,日本在东亚地区扩张势力,侵略中国,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

至1945年,战争的规模与灾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纳粹德国的大屠杀、美国的原子弹轰炸等事件成为人类历史上的污点,也牢牢地树立了“永不再战”的信念。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深远而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透视
4,《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 内容(识记) (1)《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

领土 军事
政治 赔款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 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 德国不得设防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 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考点透视
1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识记、理解) (1)时间:1942年1月1日 (2)主要国家:美、英、苏、中等二十六个国 家 (3)形成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 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建立 (4)影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性质发展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 利提供了保证。
专题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第一次世 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一战历时四 年多,规模空前,战场由欧洲蔓延到非洲,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 卷入。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严重的 破坏。
专题概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 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 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 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 期维持下去。

中考模拟
12,学历史要善于抓住特点,你知道罗斯福 D 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 ) A 通过<国家复兴法> B 消除经济危机 C 刺激消费和生产 D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13,为了对付经济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 而德国的应对措施是 ( B ) A 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 B 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法国
中考模拟
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 有 ( D) (1)<凡尔赛和约> (3)<五国条约> A (1) (2) B (2) (3) (2)<四国条约> (4)<九国公约> C (3) (4) D (1)(4)
中考模拟
9,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包 括 ( D ) A 涉及范围特别广 B 持续时间比较长 C 破坏性特别大 D 失业人数增加
考点透视
(2)《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这个公约宣称 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 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帝国主义对 世界的统治新秩序。(识记)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 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 区的统治秩序。
D 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中考模拟
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 局势时说:”欧洲正在变成一支’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点燃这个”火药桶” B 的”火星”是 ( ) A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B 萨拉热窝事件 C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10,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 整顿银行 C 调整农业政策
( B )
B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D 兴建公共工程
中考模拟
1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影响 有 ( D) (1)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失业人数增加 (3)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4)广大劳动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A (1)(2)(3) B (2)(3)(4) C (1)(3)(4) D (1)(2)(3)(4)

考点透视
8,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识记) 国会纵火案:国会纵火案的制造者: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 党;国会纵火案的打击对象: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 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反犹表现:希特勒执政期间,德国法西斯政权掀起了迫害 犹太人的狂潮。犹太人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不得经商, 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 不得参军;严禁与雅利安人通婚等。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 售商品。法西斯分子向犹太人发动袭击,捣毁犹太人住宅 和商店,强迫他们清扫街道。犹太人的财产被无情剥夺, 几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大量犹太人被迫放弃财产,逃离 德国。
专题概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是历史 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政治、社会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出路来 摆脱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 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世界大战的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和 平再次面临严重的威胁。
专题复习
世纪战争
专题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 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 主义阶段,但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 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的争夺,终于引发 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考模拟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最残酷 A 的战役是 ( ) A 凡尔登战役 B 索姆河战役 C 马恩河战役 D 日德兰海战

5,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瓜分战败国的分赃会 议,地点是在 ( B ) A 伦敦 B 巴黎 C 华盛顿 D 东京
中考模拟
6,下列哪个会议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 洲的关系暂时得到调整. ( A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开罗会议 7,<九国公约>签署后,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 C )

考点透视
7,罗斯福新政(识记、理解、运用) (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 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2)罗斯福新政的成效:美国经济缓慢的恢复 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 调整、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 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 加强。 (3)罗斯福新政的本质特点:罗斯福新政是在 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没有改变自由资本主义 制度的本质,但改变了经济运行模式,突出了国 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 河。
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军事侵略集团”三 A 国协约”的核心是 (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德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 的依据是 ( c )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Biblioteka 16,”它们对法西斯国家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 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 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 事件是 ( ) D A 英法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采取纵容政策. B 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 C 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听之 任之. D 慕尼黑阴谋
中考模拟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 式形成的标志是 ( C ) A B C D 苏德战争的爆发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考点透视


13,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战役、日 本投降(识记、理解) (1)时间: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攻克柏林战役:1945年4 月-5月;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本无 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交战双方: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和德国;诺曼底 登陆:美、英盟军和德国;攻克柏林战役:苏联和德国。 (3)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 转折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 德国的灭亡;攻克柏林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 争结束;日本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专题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 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次世 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 斯战争最终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考点透视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识记) (1)国家的组成:“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 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2)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2,萨拉热窝事件(识记) (1)时间:1914年6月28日 (2)刺杀对象: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 (3)作用: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凡尔登战役(识记) (1)时间:1916年 (2)凡尔登战役共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充分体现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性。

考点透视

12,雅尔塔会议(识记)
(1)时间:1945年2月 (2)参加国首脑:罗斯福(美)、丘吉尔(英)、 斯大林(苏) (3)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4)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 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 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 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考点透视
6,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识记、理解) (1)时间:1929—1933年 (2)地域: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 (3)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 别大 (4)影响:一是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 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社会生产力受到巨大破坏。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 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美国通 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而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