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2)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________,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1 分) 10.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 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2 分)
)
(2)晓雾将歇.(
)
(3)实是欲.界.之仙都(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由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人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色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 的 精 神 ; 阅 读 是 一 种 照 亮 心 路 的 对 话 , 广 泛 的 阅 读 能 够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6 分)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写到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2 分)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 阅读,回答问题。(2 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2024年秋)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共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曾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确实,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xīngchén)璀璨,与蓝天依傍;月影婆娑,与绿波(cùyōng)。
五千年的风雨(cāngsāng),铸成今日之华夏胜景。
祝愿吾辈不负山川,不负韶华A(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行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①(xīngchén) ②(cùyōng)③(cāngsāng)(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璀璨②韶华(3)若文段为演讲词的最后一段,你觉得A处填哪种标点,能把情感推向高潮?简单说说理由。
(3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岁月如歌,谱写绚丽人生;青春似画,描绘缤纷世界;青春像书,流淌丰富情思。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眼前。
(回看/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难忘初进校园时的青涩腼腆,难忘语文课里的谈笑风生,难忘运动会上的挥汗如雨,难忘钻研难题后的豁然开朗……青春就好似一幅长长的画卷,虽描绘了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但也(营造/建造)着难以割舍的氛围。
青春也是一本仓促的书,纵然流淌着缕缕怅惘,可岁月的鼓点却催着我们勇往直前。
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甲)意味着前一段路途的结束,(乙)是新征程的开始。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分)(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无论都B.即使也C. 既又D.只要就(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第二部分(3~18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6分)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让我们追随古代文人墨客,共赏自然之美。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1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 彝.族( ) 自zhì( )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A.友好联盟B.共同敌人C.保持独立D.汉人的压迫(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①②【连线采访】(2)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批年轻人继承并开始弘扬起了陶瓷烧制技艺。
小明想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你帮他补充一个采访问题并写在横线处。
采访提纲时间、方式:2023年2月5日,微博在线采访对象:刘嘉豪,9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传承人采访问题:①②你在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上有什么创新?【发起倡议】(3)通过以上活动,小明意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小明拟写了一封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倡议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它们展现着人工的巧妙,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3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6分)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猛浪若奔(bēn)B.互相轩邈(miǎo)泠泠作响(líng)直视无碍(ài)C.嘤嘤成韵(yùn)鸢飞戾天(lì)窥谷忘反(kuī)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ào)疏条交映(shū)2.(本题2分)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城郭大荒流疏条交映B.落晖结海楼沉粼竞跃C.征蓬鹦鹉州五色交辉D.采薇白沙堤经伦世务3.(本题2分)下列对相应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中第四段作者引用渔歌歌谣,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B.《答谢中书书》通过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象,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D.《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4.(本题2分)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B.前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远远望去,鹦鹉洲上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D.尾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望不见故乡而生无限愁思。
5.(本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A.略无阙.处(quē)沿溯.阻绝(sù)飞漱.其间(sù)B.水皆骠.碧(piǎo) 能与.其奇(yǔ) 藻荇.交横(xìng)C.泠.泠作响(líng) 互相轩.邈(xuān) 嘤.嘤成韵(yīng)D.夕日欲颓.(tuí) 隐天敝.日(bì) 素湍.绿潭(tuān)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至于夏水襄陵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A.每至晴初霜.旦 B.相与步.于中庭C.互相轩邈..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势若飞奔的马。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山,似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6.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B.《答谢中书书》——陶渊明——东晋C.《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D.《三峡》——郦道元——北魏7.诗文默写填空。
(4分)(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纶.(lún) 沉鳞.(lín) 属.引(shǔ) B.曦.月(xī) 沿溯.(sù) 千转.(zhuǎn) C.燕.然(yān) 横柯.(kē) 素湍.(tuān) D.戾.天(lì) 侯.骑(hòu) 驱犊.(dú)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汹涌澎湃 技高一筹 行云流水 威风禀禀B. 鞠躬尽瘁 斩钉截铁 断断续续 暴露无遗C. 热血沸腾 排山倒海 气状山河 自作自受D. 余音绕梁 轻歌慢舞 心惊肉跳 居高临下3.请从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写在横线上。
(1)面对危险的时候处变不惊,镇定自若,面对异常激动人心的时候能__________(粉饰 装饰 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至于人前失态。
(2)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为人处世就可能变得_________(狂妄自大 盛气凌人 恃才放旷)、肆无忌惮,甚至贪得无厌、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恶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沿溯(sù)藻荇(xìng)飞漱其间(shù)与其奇者(yǔ)....B.XXX(tuān).C.未寝(qǐn).D.缥碧(piǎo).XXX(XXX).竹柏(bǎi).霜旦(dàn).夕日欲颓(tuí).无与为乐(wéi).互相轩邈(miǎo).属引凄异(zhǔ).鸢飞戾天(lì).千转不穷(zhuǎn).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鸢飞戾天者(鸟叫)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B.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属引凄异(延长)..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徙倚欲XXX(徘徊)..D.沉鳞竞跃(指水中潜游的鱼)乘奔御风(飞奔的马)..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国过居延。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XXX。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野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号东皋子。
首句“东皋薄暮望”中,“东皋”即诗人自己。
B.《黄鹤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XXX,XXX曾评价“眼前有景道不得,XXX题诗在上头”。
C.“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居延”在这里并非实指,是用来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XXX,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6.默写:(6分)1)仍怜故乡水。
(XXX《渡荆门送别》)2)乱花渐欲迷人眼。
(XXX《钱塘湖春行》)3)XXX落晖。
(XXX《野望》)4)巴东三峡巫峡长。
(XXX《三峡》)5)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XXX《三峡》)6)XXX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试卷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阙.处(qu ē) 素湍.(tu ān ) 飞漱.(sù) 荇.菜(xìng) B.鸢.鸟(yu ān ) 属.望(zh ǔ) 燕.然(y ān ) 槽枥.(lì) C.绝巘.(y ǎn ) 罹.难(lì) 暴戾.(lì) 横柯.(k ē) D.缥.碧(pi āo ) 经纶.(lún) 沙堤.(d ī) 轩邈.(mi ǎo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好) 属引.凄异(连接)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欣然.起行(然后)C.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泉水激.石(冲击,撞击)D.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 芳草萋萋..(草木稀疏的样子)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B.实是/欲界之仙都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唐诗五首》的五位诗人中,王维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白居易有“诗魔”之称。
B.《三峡》中,作者先总写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着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
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D.诗歌按音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包含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5.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2)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满分: 120分时间:2小时)基础知识(30分)一、选择题(共30分)1、将词语或句子补充完整(3分)惟妙惟()巧妙绝()前()后顾因地制()失之毫厘,_____________。
银烛秋光冷画屏,_____________。
2、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自出新裁葱笼社稷B、不毛之地学籍轩敞C、目酣神醉妄肆闾左D、防不胜防突兀忿恚3、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将字母写在括号内。
()(2分)(1)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2)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A、(2)(4)(1)(3) B(1)(3)(2)(4)C、(1)(4)(2)(3) D(4)(2)(3)(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2分)A、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
D、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5、品味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3分)微笑之花看似柔弱,却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
她能为内向的人打通交往的屏障,为失意的人点亮希望的灯光;她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她能为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语句说话得体的是()(2分)A、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B、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
D、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
4、选出能与“四面云山来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2分)A.千树万树梨花开B.万紫千红总是春C.万家忧乐在心头D.千锤万凿出深山7、海尔集团执行总裁张瑞敏在回答如何面对“日本制造”的挑战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是…中国制造‟,就一定会被打败;如果是…中国创造‟,就一定不会败。
”请简析这句话妙在哪里。
(3分)8、阅读下面文字后答题。
(4分)刘翔不是个靠拼命训练成功的人。
在平时的训练中的刘翔看上去颇有些漫不经心,你让他跑五圈,他只会少跑一圈而不会多跑一圈。
刘翔说:“我在训练的时候是挺轻松的,练得差不多了就玩玩啊,光练是不行的。
”刘翔在训练中“漫不经心”的始作佣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教练孙海平。
经过反复的研究、琢磨,孙海平终于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找到了他称之为具有“革命性”的训练方法。
在孙海平的安排下,刘翔每天只训练2小时,而在备战比赛的时候,训练的强度还会有所减少。
这种训练方式使刘翔在每天上阵时都精力饱满,而这种训练方法正符合了玩性十足的刘翔的脾气,这也是刘翔成绩提高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
9、古诗文填空。
(7分)常恐秋节至,()。
少长不努力,()。
(),山山唯落晖‘乡泪客中尽,()。
(),波撼岳阳城。
坐观垂钓者,()。
会当凌绝顶,()。
阅读(60分)一、比较阅读【甲】【乙】【丙】三段文字,回答10—19题。
(13分)【甲】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特点,这才是可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
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皲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
这里的树,又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妇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丙】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公里,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
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
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复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渐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10、三段文字都写到“树”,但各有不同的特点,如甲文所写的树木特征是“高低错落,充满画意”。
请从乙丙两文中选择有关词语,概括树木的不同特征。
(2分)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三段文字写树都强调了气氛,如甲文突出繁华欢悦,乙文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13、对这三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2分)A.甲乙两文多处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甲文没有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乙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D.甲乙丙三文都采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14、从说明顺序来看,甲乙两文都是____________ 顺序,丙文是___________ 顺序;从文段结构看,甲文是 _____________ 结构,乙文是__________ 结构,丙文是并列结构。
(4分)15、有人认为甲文段中写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不妥,因为既然“没有”就无说明的必要。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阅读《人能与鸟比翼齐飞吗》完成16-20题(13分)①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
据《后汉书》记载,我国在1900多年前就有人用在鸟的羽毛制造成翅膀试验过飞行。
直到17世纪,欧洲还有人试图这样模仿鸟类飞行,但都未以成功。
这是为什么呢?②经过长期研究,人类终于弄明白:人的肌肉能量与鸟类比较,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因此靠双臂来扇动翅膀,是无法克服自身重量进行有效飞行的。
扑翼飞行的失败,并不能阻挡人类的探索。
1783年,人们利用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气球,第一次升上了天空。
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方面探索,开始也进行过扑翼机的研究,但是由于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十分复杂,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还不能提供轻而坚固的材料和高效率的动力,这种尝试仍未成功。
后来,还是鸟类的翱翔(不需扇动翅膀)和风筝的飞行给人以启示,终于采用固定机翼的形式,于1903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载人飞机,实现了飞行的理想。
③从那以后,航空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今天,千姿百态的飞机飞向蓝天,为国防和国民经济服务乘坐飞机已成为极普通的事了。
不过,人们感到乘坐飞机并不能享受在蓝天自由飞翔的乐趣。
于是,许多航空爱好者们绞尽脑汁进行扑翼飞行的研究。
不久前,科学家们制成一种“机械鸟”,它以一台小电动机为动力,扇动两只3米长的涤纶薄膜翅膀,便可轻盈地飞上天空。
这种扑翼机可用于体育运动,也可用于军事侦察和通讯联络,引起各国航空界的极大关注。
我们相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一定能实现像鸟一样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16、文中表明当今飞机种类众多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研制扑翼飞行器并不容易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7、文中②提到了两种飞行方式。
其中飞机的飞行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机械鸟”的飞行应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
(2分)18、文章结尾处与开头“人类自古以来就向往能像鸟一样在蓝天上翱翔”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19、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
(回答不少于3种)(3分)2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三、保护湿地(13分)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6﹪,而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科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中国的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多、分布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但是目前我国湿地消失和退化极度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湿地面临的各种威胁已经成为我国生态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
湿地的缩减和破坏,又造成生态灾难日益频繁。
近40年来,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
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威胁生态系统平衡。
海岸带湿地开发秩序混乱,布局不合理,近岸海域的污染和赤潮等使海岸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
湿地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全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
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公害。
大江、大河上游水源涵养林遭到过度采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床、湖底淤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长江中游河湖的快速淤积与天然湿地的过度开垦,鱼直对调蓄防洪带来很大的隐患。
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公众以及一些管理者的认识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