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判鼻诊

合集下载

观鼻头知健康,面诊之王——鼻诊

观鼻头知健康,面诊之王——鼻诊

观鼻头知健康,面诊之王——鼻诊【鼻诊重要】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鼻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

通过观察颜色,形态变化,以及呼吸时候的动态改变来诊断疾病。

鼻子又叫“面王”,有“上诊于鼻,下诊于腹”的说法,可见在面部望诊中,鼻子的价值非常大。

【颜色变化与疾病】正常的鼻子颜色为,明亮,红润。

鼻色晦暗,赤红,青紫都是病色;1、【鼻为赤色】鼻头色赤:为脾肺实热;鼻头微赤:为脾脏虚热;鼻头内缘赤红,兼有鼻中隔溃疡,多是患有梅毒;鼻孔外缘红:是肠内有病的表现,多数场内有寄生虫。

妇女鼻翼部见赤色,多为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2、【鼻为黄色】鼻部色黄:表示里有湿热,如果面部俱黄,是黄疸,常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3、【鼻为白色】鼻部色白:多见气血两虚,为贫血表现,若鼻尖色白而有白色粟粒样小突起,常见女性经期延后,经色淡而量少;4、【鼻为青色】鼻部色青:是疼痛的症像,往往是腹部剧痛;鼻尖色青,又有红色粟粒样小突起,是肝胆火旺,或下焦湿热,或内分泌不调。

妇女为经血暗红而量多。

小腹呈持续性坠痛。

色青黄者:多见于淋症患者;5、【鼻为黑色】鼻部色黑:是水气为患,多见胃病,男子鼻翼部出现黑色,下连人中,多见腹痛,及男性生殖器抽痛;妇女鼻翼色黑,多见月经不调,痛经。

若鼻黑如烟熏者,表示病情危重。

6、【鼻为蓝色】鼻尖呈蓝紫色,为患心脏病的症象;【鼻形与疾病关系】1、鼻尖小而薄者,呼吸器官和生殖系统容易患病;2、鼻孔下缘,鼻孔大的人气管不好,是支气管过细的表现;3、鼻子大而硬者,可能有动脉硬化,或胆固醇太高,心脏中的脂肪积累太多;4、鼻子发生肿块,表示胰腺和肾脏有毛病;5、鼻尖红肿,表示心脏可能肿大;6、鼻部出现碎小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后出白色粉汁,为肺经血热臃滞;7、鼻梁垮塌如鞍鼻,伴有湿糜、溃烂多为梅毒;8、鼻根部出现静脉怒张,显示有肠内淤血;9、鼻子歪斜,与脚有一定关系,如鼻尖歪向那一侧,那一侧的脚有疼痛。

另外鼻子歪斜还可能是面部神经麻痹;10、鼻梁根高者,脚踝有病,多数内踝压痛。

中医学基础第八章诊法第四讲闻诊

中医学基础第八章诊法第四讲闻诊

是儿童易患的传染病。
病变声音临床意义
特征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胃内容物(如饮食物、痰涎、水
液)上逆,经口冲出的一种表现。
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
根据呕吐声音的强弱和吐势的缓急,可判断病证的寒热虚实。
虚寒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呕吐物清稀者,多属虚寒证。
常因脾胃阳虚,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的寒热虚实。
病变声音临床意义
寒 咳声重浊 咳痰清稀色白,多属外感风寒。
因风寒犯肺,肺失宣肃所致。
热 咳声不扬 痰稠色黄,不易咳出,兼咽喉疼痛者,多属肺热。
因热邪壅肺,肺失宣肃所致。
湿 咳有痰声 痰色白量多,易于咳出,多为痰饮、湿痰。
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阻肺所致。
燥 干咳无痰 或痰少黏稠,伴咽喉、皮肤干燥,多属燥邪犯肺,或
金实不鸣 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
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
所谓“金实不鸣”。
(1) 金破不鸣 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多因各种原因导致

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所谓“金破不鸣”。

暴怒喊叫或持续高声宣讲,伤及喉咙所致音哑或失
音者,亦属气阴耗伤之类。
子喑
中医学基础第八章诊法第四讲 闻诊
第二节闻诊
教学内容
听声音 闻诊
嗅气味
正常声音 病变声音 病体之气 病室之气
概述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诊察疾病 的方法。 听声音:是通过听辨患者所发出的语言、呼吸、 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哮鸣 等声响。 嗅气味:是根据病体内所散发的各种气味以及 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气味。
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 寒 嗳气频作,兼脘腹冷痛,得温症减者,多为寒邪犯

中医诊断:闻诊知识点总汇

中医诊断:闻诊知识点总汇

中医诊断:闻诊知识点总汇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了解健康状况,诊察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包括听辨患者的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暖气、太息、喷嚏、呵欠、肠鸣等各种声响。

嗅气味包括嗅病体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及病室的气味。

人体的各种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

所以,辨别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以判断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为诊病、辨证提供依据。

闻诊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颇受历代医家重视,正如《难经·六十一难》所言:“闻而知之谓之圣。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根据患者发出的声音来测知内在病变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以五音、五声应五脏的理论;《素问·脉要精微论》以声音、语言、呼吸等来判断疾病过程中正邪盛衰状态。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以患者的语言、咳嗽、喘息、呕吐、呃逆、肠鸣、呻吟等作为闻诊的主要内容。

后世医家又将病体气味及病室气味等列入闻诊范围,从而使闻诊从耳听扩展到鼻嗅,使闻诊的内容得以不断丰富。

正如清代王秉衡日:“闻字虽从耳,但四诊之闻,不专主于听声也。

”一.听声音听声音是指听辨患者语声、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变化,以及咳嗽、呕吐、肠鸣等声响,以判断脏腑功能与病变性质的诊病方法。

声音的发出,大多是肺、喉、会厌、舌、齿、唇、鼻等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肺主气,司呼吸,气动则有声,故肺为发声的动力。

喉是发声机关,声由喉出,其余部分则对声音起协调作用。

此外,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必由肾间动气上出于舌而后则能发出声音;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神志,言语发声受心神支配等,均与发声有关。

而肠鸣之声则与胃的和降及肠的传导相关。

因此,听辨声音不仅可以诊察发音器官的病变,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变化,进一步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

《四诊抉微》曾说:“听声审音,可察盛衰存亡。

”并指出:“声应于外者,有若桴鼓之捷也。

观鼻知健康 观察鼻子诊病

观鼻知健康 观察鼻子诊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观鼻知健康观察鼻子诊病导语: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通过观察、看、询问、根据症状下药。

你知道通过看鼻子,能看病吗?今天,一起来了解通过鼻子诊病。

鼻子被称为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通过观察、看、询问、根据症状下药。

你知道通过看鼻子,能看病吗?今天,一起来了解通过鼻子诊病。

鼻子被称为“面王”,“上诊于鼻,下验于腹”说的就是鼻子在中医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鼻子位于面部正中,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

鼻子不但能反应出味道的香臭,而且还可以反应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鼻子及四周的皮肤色泽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疾病。

>>>怎样观面相知健康这六种眉毛或提示短命身体健康的“守门人”鼻子是用来呼吸、闻气味的,除此之外,你还知晓它的其它作用吗?它还负责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共鸣、反射、解除疲劳、免疫、保护头颅、排泄眼泪等。

我们的肺部需要温度在36~37℃、湿度100%的清洁空气,否则会耍脾气,不正常工作。

当空气进入鼻腔时,鼻孔内的鼻毛方向朝向前外可以过滤吸附气流中的颗粒状物质,并使异物难进易出,一些灰尘、泥沙等较大的污物在这里会先被阻挡下来,经鼻子分泌的黏液混合形成鼻痂。

>>>中医养生看舌头暗示的健康信息吸入气流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状物,通过喷嚏反射被排出体外,而那些侥幸通过鼻前庭区者随气流进入鼻腔的,会落入鼻粘膜的包围固,鼻粘膜的杀手锏是纤毛及粘液毯,它们都是勤劳的清洁工,每根纤毛每一秒要摆动12次左右,粘液毯运送脏物的速度约5毫米/分,这种有规律的运动类似波浪,一波接着一波,如同几千万把扫帚为鼻腔、鼻窦做清洁工作。

另外,黏液中含有杀菌作用的溶解酶、干扰素、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可以有效地对抗外来的细菌入侵,至此整个鼻腔的清洁工作完成。

>>>24种手相看穿健康内外调理,还健康“面王”鼻黑头有没有发现通常长痘痘和鼻黑头的人皮肤都比较粗糙,毛孔也很大,还有很多油脂粒堵住了张开的毛孔,严重的会有鼻子凹凸不平的状况。

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专家讲座

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专家讲座
本病诊疗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 普通检验和试验室检验。 1997年中华医学 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订了变应性鼻炎诊 疗标准。,又提出了新诊疗标准和变应性 鼻炎分类法。
2.判别诊疗
(1) 血管运动性鼻炎:
(2)非变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
(3)急性鼻炎:
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第8页
六、治疗
第6页
3.试验室及其它检验
1)鼻分泌物涂片 2)抗体测 定 3)变应原皮肤试验 4)鼻 粘膜激发试验 5)变应原半定量 快速体外检测法
四、并发症
(1)变应性鼻窦炎 (2)分泌性
中耳炎 (3)过敏性咽喉炎 (4)支
气管哮喘
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第7页
五、诊疗与判别诊疗
1.诊疗关键点
第16页
三、病理
本病本质是神经递质介导鼻粘膜 神经源性炎症。
四、临床表现
1、症状:与变应性鼻炎相同。
2、检验:鼻镜检验见鼻粘膜慢 性充血暗红,也可色淡或苍白。鼻 甲肿大者用1%麻黄素可使其缩小。
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第17页
五、诊疗与判别诊疗
1、诊疗关键点:A、详细问询 病史,了解发病时精神状态、环境 原因和发病时间,并要考虑到内分 泌和一些药品影响;B、鼻部症状 天天连续1小时以上;C、变应原皮 肤试验及其它试验室检验均为阴性。
第26页
2、药品治疗
1)常规给予镇静剂以安定情绪, 减缓出血;
2)给予足量VitC、K、P以及适量 止血药如立止血、安络血等;
3)出血量大者静脉补液以扩充血 容量,必要时可输血,预防休克。
四、预防及调护
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第27页
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创伤急救与急诊清创

创伤急救与急诊清创

全身各系统的检查要点 多发伤中颅脑外伤的检查 意识状态是反映颅脑损伤病情最客观的指标之一,瞳孔的变化是诊断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的简单、迅速而可靠的指标之一,Glasgow评分是伤情早期估计的重要项目。在伤情允许时,宜及时行CT检查。
多发伤中胸部外伤的检查 主要依靠物理学诊断,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反常呼吸运动及胸壁塌陷,有无皮下气肿及捻发音,听诊肺不张、血气胸等。胸腔穿刺对血气胸的诊断很有意义,X线检查对胸部病变的早期发现很有帮助。
第一个高峰期发生在伤后数分钟之内,多因特重颅脑、高位脊髓、心脏和大血管受损所致,这类病人多没有救治的机会。 第二个高峰期发生在伤后数分钟到数小时之间,死因多为是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血气胸、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四肢较大血管破裂等,这类伤员是急诊医师救治对象和重点。 第三个高峰期,为术后数日,死因多为再出血,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身体任何部位的穿透伤(除气管穿透、呼吸道堵塞者外)均不宜拔除,应等医院手术时取出
PART ONE
及早解除窒息是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一般来说,解除窒息不一定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窒息的原因可能很简单,譬如伤员的口腔和咽部被血液、粘痰或呕吐物堵塞,急救时可以用手将堵塞物很快掏出,缓慢移头于侧位或伏卧位, 发现胸部开放伤时,应立即用大块敷料严密包扎胸部伤口,使开放气胸不再加重。
严重创伤中多发伤必须高度重视的理由: 无论是在平时或战时,多发伤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 多发伤病人的总创伤范围较广泛,失血量大,生理紊乱较严重。 在诊断上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在治疗上往往发生矛盾,而且随着伤情的发展,处理重点和顺序可随时改变,若判断错误,势必造成对伤员极为不利的后果。
【严重创伤而死亡的病人有三个高峰期 】
多发伤中腹部外伤的检查 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仍是当今诊断闭合性腹部外伤最有价值的方法,必要是床旁B超检查也有意义。怀疑直肠损伤、尿道损伤应常规行直肠指诊。

过敏性鼻炎的正确诊断

过敏性鼻炎的正确诊断

过敏性鼻炎的正确诊断作者:王萱李长青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11期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

过敏性鼻炎常伴有鼻窦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故近年来将伴有鼻窦的变态反应称为过敏性鼻炎及鼻窦炎。

临床上将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后者又称为“花粉症”。

WHO颁布的《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指南中建议,可将过敏性鼻炎再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

根据过敏性鼻炎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和“中-重度”。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鼻部病史是诊断的基石。

过敏性鼻炎是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①鼻痒:是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大多数患者感觉鼻内发痒。

季节性鼻炎的患者可伴有眼痒和结膜充血,外耳道、软腭等处瘙痒。

②喷嚏:为反射性动作,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3个/次,甚至连续10个或数十个。

多在晨起或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

③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这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

④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双侧或两侧交替,表现不一。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常有鼻塞表现。

此外,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部分患者还有嗅觉减退。

鼻腔检查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可为苍白、充血或浅蓝色。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在花粉播散期时鼻黏膜常呈明显水肿,这些变化以下鼻甲最为明显。

用1%麻黄碱可使肿胀充血的鼻甲缩小,但严重水肿的鼻黏膜反应则较差。

总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黏涕。

如合并感染,则黏膜充血,双侧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黏脓性或脓性。

病史长、症状反复发作者,可见中鼻甲息肉样变或下鼻甲肥大。

查找致敏变应原的试验怀疑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做特异性皮肤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和体外特异性IgE 检测。

怀疑为花粉症者应以花粉浸液做特异性皮肤试验。

皮肤试验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被广泛用于证实IgE介导的变应性皮肤反应。

中西医结合望诊之鼻部望诊

中西医结合望诊之鼻部望诊

中西医结合望诊之鼻部望诊鼻位于面部的中央,又称明堂。

鼻在上,下连于喉,直贯于肺,协助肺而行呼吸,为肺的外窍。

肺与鼻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而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诊察鼻窍,可知肺的生理病理情况。

鼻上和鼻周有各脏腑的相应部位(脏位于中央,六腑夹于两侧),鼻与经脉也有着密切联系。

鼻与脏腑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脉的循行联系起来的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外侧,上行至鼻根部;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根部;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鼻孔两侧;手太阳小肠经从颊到鼻两侧;督脉下行到鼻柱至鼻尖。

这些经脉及相关脏腑的生理、病理,均可由鼻部的变化来诊察。

因此,中医对鼻非常重视,认为“五脏独决于堂”。

望鼻不仅可以诊察肺和脾胃的病变,而目还可以判断脏腑的虛实、胃气的盛衰,预则病情的轻理和预后。

当然,临床上不能孤立地依靠鼻部布象来诊断疾病,还要参考其他脉症才能全面和住确地诊断疾病。

下面我们根据《灵枢·五色》的分法,按照鼻上部、鼻中部、鼻下部讲述鼻部望诊内容。

(1)鼻上部眉间—阙,阙上—咽喉,阙中(印堂)—肺,阙下(下极,山根)—心。

鼻上部是指阙中和阙下,即两眉间至鼻根部。

1、正常及异常色泽的临床意义正常人鼻上部色泽(以印堂为主)应红润、明亮、圆润。

红润是白里泛红且鲜活,明亮则指具有健康光泽,而非枯槁无光,圆润是皮肤饱满而非皱缩。

此处是太阳膀胱经和督脉循行经过的地方,督脉起于两肾之间,膀胱经又入络于肾,两条经脉又都入络脑,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鼻上部饱满、丰腴,代表人的精比较充足,髓海功能旺盛,智力较强。

异常色泽有红、黄、白、青、黑。

发黄,则说明人体脾胃虚弱水湿内停、气血不充。

发白,提示足太阳膀胱经的气血供应不足,因其与肾相表里,肾中阳气通过膀胱经温煦人体背部之阳,而发白则预示肾阳不足、寒凝疑经脉。

现实生活中,那些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无力、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的人,都可能岀现印堂发白的情况。

发青,说明心脏大脑轻度缺氧,易受惊吓,小儿印堂有青筋,多有脾胃虚寒冋题,易患腹泻、感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