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20200530133626)

合集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优选全文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优选全文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为全院网络护士普及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知识 2.以非专科护士的常见疑问为导向,答疑解惑
本次讲座目的
*
内容纲要
一、概述
二、答疑解惑
目的 适应症 原理 胸管的种类 胸管放置的部位 护理措施
如何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如何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何挤管? 体位与活动需注意什么? 胸管意外滑脱时如何处理? 放置胸管后有哪些并发症?
概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各管道连接是否紧密。 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 更换引流瓶时及搬动病员时需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
*
保持管道的密闭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记录 拔管
概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e.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F.若引流管从胸腔脱落,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并发症—(1)疼痛
*
一、原因 引流管伸入的深度不够 引流管滑脱到胸壁,橡皮管出现扭曲,折叠受压 二、措施 对排气情况行严密观察 对水封瓶内水标波动情况进行随时观察,注意是否有气体从水面逸出 对引流液进行严密观察 按实际情况挤压引流管
并发症—(2)引流管堵塞
*
一、原因 大多数出现于老年、体弱或者是全身抵抗力下降的患者 引流时间长,引流液在胸腔出现逆流 没有应用一些有效的抗生素 二、措施 广谱抗生素,支持疗法,对感染进行控制 手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在搬运患者过程中,引流瓶要低于胸腔并夹管 每日对引流瓶及切口敷料进行更换,对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
更换前治疗室准备工作—连接长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一目的: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二方法: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三肋间。

引流液体选腋中线或腋后线,六七肋间或七八肋间。

选用质地较硬,管径为1.5—2cm的胶或橡皮管。

不易折叠堵塞,利于通畅引流。

胶管置于胸膜腔内4—5cm。

三护理: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a.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无特殊要求病人可抬高床头30-45℃。

b.肺段切除术后可左右翻身,无特殊要求。

c.全肺切除患者可选1/4患侧卧位和平卧位。

并定时监测气管是否居中,有无纵膈移位。

d.撤除气管插管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以便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促进肺扩张。

全侧肺切除患者避免剧烈咳嗽。

e.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咳嗽时的疼痛。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或雾化吸入。

2.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a.翻身活动时注意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出,每小时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以保证引流管通畅。

b.全肺切除患者,胸腔引流管不打开,以防发生纵膈移位,造成患者循环障碍。

c.术后第二天,在医生监控下开放胸腔引流管,缓慢引流液体,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引流液的量及速度,保证患者安全。

d.其余患者可坐起,拍背咳嗽后,观察引流情况,以便引流胸腔内残余渗血渗液,准确记录出入量。

e.引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50-60cm,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接口处用胶布固定,防止滑脱)。

引流管内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2-6cm。

水柱波动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和引流是否通畅,应经常注意观察并记录。

f.如水柱波动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水柱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若病人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了引流管,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

h. 术后患者极易并发大出血,应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性质、量、颜色。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是一种用于排除胸腔内气体和液体的装置,常见于胸部手术后的恢复期。

正确的护理和管理引流管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以下是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内容,详细描述了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1.引流袋的安装和调整首先,选择合适的引流袋并将其连接到引流管上。

确保连接处无泄漏,避免气体或液体的逆流。

调整引流袋的身高,使液体能自由流入引流袋。

通常将引流袋放置在胸腔底部的位置,以确保引流管中的液体能够充分排出。

2.引流袋的记录和监测在引流袋上标记初始液体位,并定期检查液体位的变化。

通常每小时记录一次,并与医生和护士共享这些信息。

注意观察引流袋中的液体颜色、气体泡沫、气体泄漏等情况,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根据医生的要求,可以使用漏斗和纸巾进行液体的测量和储存。

3.引流管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需要固定在患者的胸部,以防止其意外脱落。

可以使用透明胶带或绷带将引流管固定在胸部。

避免引流管与其他物体的摩擦或牵拉,以免对引流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引流管的清洁和护理每天更换引流袋,并在更换前后对引流管进行彻底清洗。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将管道内部的血液、分泌物冲洗干净,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消毒。

清洗引流袋时,戴上手套并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或消毒液清洗,彻底冲洗干净并晾干。

注意不要碰触任何伤口或污染的区域,以免引发感染。

5.引流管的触碰和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触碰或拉动引流管,以免引起压力或牵拉致使管道脱落。

在患者活动或转移时,保持引流袋的垂直状态,并确保引流管保持紧贴患者身体。

6.引流物的处理手套是必备的,将用过的引流袋中的液体倒入专用容器中,用于医生的检查和分析。

注意正确的废弃物处理程序,确保引流液不造成传染或污染环境。

7.引流管的拔除当医生认为患者的胸腔引流已达到预期的目标时,医生会决定是否拔除引流管。

在拔除引流管之前,患者应停止吸痰或吸烟,并尽量保持呼吸平稳。

医生通常会在拔除引流管之前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要点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要点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要点1. 哎呀,要时刻注意引流管是不是通畅呀!就像家里的水管不能堵一样,要是堵了那可不得了!你想想,引流管堵了,胸水积在那里出不来,多危险啊!比如看到水不滴了或者流得很慢,就得赶紧检查啦。

2. 观察引流瓶的水柱波动也很重要哦!这就像是心跳一样,有规律地跳动才正常呀。

如果水柱都不波动了,那肯定有问题呀!就像人没了心跳一样可怕呢,比如说一直没动静,那可得高度重视。

3. 千万别忘了看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啊!这能反映出很多情况呢。

颜色太深或者量突然变多,不就像警报响起来了嘛!就像突然流出很多暗红色的液体,那可能就不太妙啦。

4. 引流管的固定可不能马虎!得牢牢的,不然不小心掉出来咋办呀!就像战士要握紧自己的武器一样,得保证它稳稳的呀。

要是看到管子有点松动,那得赶紧处理呀。

5. 注意病人的呼吸情况呀!如果呼吸困难加重了,那是不是和引流管有关呢?这就像车子没了油跑不动一样,是不是得找找原因。

比如病人突然说喘不上气,那得赶紧看看。

6. 有没有伤口感染也得仔细瞧!要是伤口发炎了,那可麻烦大啦!像伤口周围发红发肿,不就像着火了一样让人担心嘛。

要是有这样的情况可得赶紧处理。

7. 病人的体位也有讲究哦!不能乱躺呀,要让引流管保持合适的位置。

这就像摆好棋子才能下好棋一样,得安排得当呀。

比如躺着的时候不小心压住了管子,那可不行。

8. 要多和病人沟通呀!问问他们感觉怎么样。

他们可是最直接感受到变化的人。

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多关心关心他们。

病人说有点不舒服,那可能就是有问题的信号哦。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可太重要啦,一点都不能马虎呀!每一个要点都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康复呀!。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1. 引言胸腔闭式引流管是一种常用于胸腔内液体引流的医疗器械。

通过正确和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引流管的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过程。

本文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服务。

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基本知识胸腔闭式引流管主要由引流管、集液瓶、抽吸瓶和连接管组成。

引流管通过胸腔插管或切口导入胸腔,用于排除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

集液瓶用于收集引流液体,抽吸瓶用于负压吸引引流液体,连接管用于连接各个器械。

3. 护理前准备在给胸腔闭式引流管提供护理之前,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检查医嘱:了解医嘱中的护理要求和特殊注意事项。

•资料准备:查阅患者相关的病历、化验结果和影像检查报告,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引流情况。

•个人防护:戴好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必要时佩戴隔离衣,以预防感染的传播。

•器械准备:将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准备齐全,如引流管固定带、生理盐水、消毒液等。

4. 护理过程4.1 引流管的固定和定位引流管的固定和定位是胸腔闭式引流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固定和定位可以有效避免引流管脱出或移位的风险。

•确认引流管插入口:通过观察引流管插口位置和X线拍片结果,确认引流管的正确插入位置。

•清洁周围皮肤:用生理盐水和无菌棉球清洁引流管插入口周围的皮肤,保持局部清洁。

•固定引流管:使用专用的引流管固定带固定引流管,避免其在移位或脱落。

•调整引流管位置:根据患者的体位和需求,适当调整引流管的位置,以保证引流更加顺畅。

4.2 引流液体的监测和记录引流液体的监测和记录是护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引流情况。

•定期观察引流液体量: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和记录引流液体的总量和变化趋势。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浑浊度、气泡等性质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记录引流液的性状:详细记录引流液体的性状,如颜色、量、质地等,便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引流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定义】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护理措施】1、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若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2、维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

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80cm,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

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

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开止血钳。

3、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胸腔引流口处的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渗出液较多时,及时能知医生更换。

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流瓶每周更换,避免造成胸腔感染。

4、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堵塞。

5、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脱和移位。

6、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出血量多于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7、留置胸腔引流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扩张和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8、当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时,可允许病人在床上或床下活动。

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要妥善携带水封瓶,保持系统密闭,可不必夹管。

9、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拔管前:胸腔引流管安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

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或坐在床沿,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定义】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简述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简述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一、保持管道通畅1.确保引流管的位置正确,放置在患者舒适的体位。

2.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堵塞,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曲或打折。

4.协助患者改变体位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或受压。

二、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正常情况下为淡红色或淡黄色液体。

如引流液颜色突然改变或出现大量鲜红色液体,提示有出血或瘘管形成,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如引流液中出现大量气泡,提示可能有肺漏气或支气管断裂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正常情况下每日引流量不应超过500ml。

如引流量突然增加或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保持引流管的固定1.用胶布或绷带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或背部皮肤上,防止引流管脱落或移位。

2.指导患者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或受压。

3.如发现引流管脱落或移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四、预防感染1.保持引流管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定期更换引流袋,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3.如发现局部红肿、疼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五、协助患者活动和呼吸锻炼1.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肺部的扩张和胸腔积液的吸收。

2.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呼吸锻炼,以促进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3.在患者活动和呼吸锻炼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或受压。

六、心理护理1.及时向患者解释引流管的作用和护理方法,以减轻其紧张情绪。

2.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树立信心,尽快恢复健康。

抱歉,当前访问用户较多,请稍后重试。

文档助手持续学习升级中,期待为你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胸腔引流装置的无菌和密闭,各衔接口衔接良好。

接患者胸腔导管的长管应始终保持在水封瓶液面下,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2、胸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定时检查与挤压。

每班测量胸腔引流管的外露刻度,防止脱落、扭曲与堵塞。

3、搬运患者和换瓶时要用两把大卵圆钳夹住,固定管子是要留有一定长度给患者活动余地,水封瓶液面应低于胸腔60CM左右。

4、患者病情允许下可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5、观察和记录胸腔引流液的量和色,引流管中引流出血性液体,如大于200ml/h,连续3h以上经药物治疗无效,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6、指导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以利肺复张。

7、水封瓶中水面随病人呼吸上下波动,并有引流物及气体溢出,视为正常。

如波动不明显可用双手向下挤压引流管,仍无效应报告医师。

8、拔管的护理。

若引流物不多,水封瓶中水面无波动,胸片显示肺复张,即可考虑拔管。

拔管时嘱患者尽量深吸口气并屏住,快速拔出导管,用凡士林油纱布堵住覆盖创口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及局部情况。

9、做好心理及基础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