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太阳系探索与发现习题及答案

太阳系探索与发现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1.太阳如此之大,在其赤道圈的一条直径上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地球,至少可以排(D)。
A. 30个;B.60个;C. 90个;D. 109个1-2.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一颗璀璨美丽、内涵丰富的宇宙宝石。
蓝色的海洋与蜿蜒相接的大陆美景交辉,漂浮变幻的白云环绕其上……这是目前已知太阳系(ACD)的行星。
(多选)A. 唯一存在生命实证;B. 唯一具有大气层;C. 唯一具有液态水;?D. 唯一具有绿色植被1-3.多年的火山喷发是地球水分和大气的部分来源,(A )更使地球环境大大改变,绿色遍野、生机盎然。
A. 生命的出现;B. 绿色植被的出现;C. 人类的出现;D. 动物的出现1-4.1998年,美国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在为期10个月的探测中,发现月球的(D )存在水冰,总的储量可能有1100万吨至3.3亿吨之多。
A. 月海中;B. 月面之下;C. 月壤冻土中;D. 南极和北极2-1.在八大行星中,水星是最小的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A )天文单位。
A. 0.39;B. 0.72;C. 1.00;D. 1.522-2.金星是地球的近邻,科学家认为它是一颗被失控的温室效应主宰的星球,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A ),占大气96.3%的份额,大气压则是地球大气压的90倍。
如果我们保护不好地球环境,那么地球也会步其后尘,成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A. CO2;B. SO2;C. N2;D. H2O2-3.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其轨道的半长轴比地球轨道的半长轴(A )。
A. 大1.5倍;B. 小1.5倍;C. 等于0.5倍;D. 等于2倍3-1.木星是自转很快的行星,其赤道的自转周期为(C ),要比极区的自转快1/120。
A. 24小时;B. 12小时;C. 9小时50分;D. 3小时3-2.根据目前的观测,在太阳系中除地球外可能存在大量液态水海洋的星球是(B )。
A. 水星;B. 木卫二;C.土卫六;D. 海王星3-3.土星是八大行星里卫星最多的,目前已经探测到较大的球状土卫至少有(D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现代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科学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科学技术的定义科学技术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受过系统训练、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们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改变自然与社会的过程。
科学是一种理论性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系统观察、实验和理论解释;而技术则是将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被分为不同时代的阶段。
从古代的人类使用简单工具开始,到中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大爆炸,再到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演进。
而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是科技发展的高峰,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得生产方式不断升级,社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
另外,科学技术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环境保护等领域,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也将迎来更多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和善用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38900020【英文译名】:Generality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理、工、文、管、农类各专业。
【学分数】:2【总学时】:32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材料、典型的事例介绍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社会的影响,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学会科学思维,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从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现代高新技术的主要内容、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从能力方面,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从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适当加以课堂讨论,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建立网络教学、交流、辅导系统。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后续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科学技术背景知识和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1.科学技术发展简史1.1科学与技术概论1.2古代科学技术1.3近代科学技术1.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2.现代科学技术2.1生物技术2.2现代信息技术2.3激光技术2.4新材料技术2.5新能源技术2.6 空间与海洋技术1工程技术中心2 2.7 环境科学技术3工程技术基础3.1工程图学基础3.2 工程力学3.3 工程材料3.4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3.5先进制造技术4.科学技术与社会4.1科技的社会功能4.2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与创新4.3科教兴国4.4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4.5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五、教学方法建议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注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取得较好实践效果。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一、科学的基本概念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
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基本概念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2、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
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
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
B、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技术的任务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引言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定义、历史和对社会的影响。
定义现代科学技术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创造出来的能够改变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技术。
科学技术是相互依存的,科学提供了理论的基础,而技术则是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方法。
发展历史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早期的科学技术主要基于经验和实践,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
随着科学革命的到来,人们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力大幅提高,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
生物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新的医疗和农业领域的发展机会。
能源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社会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生产力,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商品的生产和质量。
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新兴的科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为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科技创新也激发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兴的科技产业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行为。
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社会文化也愈发多元化。
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环境污染、资源减少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得到重视和管理,确保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试题1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试题1一、选择题1.大爆炸宇宙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物理学家(A)A.伽莫夫B.弗里德曼C.哈勃D.威尔逊2.最早发明60进制计算系统的国家是(D)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3.第一个哲学家也是第一个科学家,是西方科学---哲学的开创者。
提出“万物源于水”的是(C)A.阿基米德B.欧几里德C.泰勒斯D.亚里士多德4.最早的农学著作是(A)A.《吕氏春秋》B.《汜胜之书》C.《王帧农书》D.《农政全书》5.哥白尼的国别是(C)A.德国 B. 英国 C. 波兰 D. 法国6.《燃烧理论》的作者是(A)A.拉瓦锡B.普利斯特列C.舍勒D.波义耳7.沙漠中生长的植物一般根系特别发达,或叶片变为刺,那些吸水、保水功能差的植物在沙漠中不能生存,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C )A.生物个体问存在的差异B.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C.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易生存D.生物的变异对生存是不利的8..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A、《海岛算经》B、《缀术》C、《九章算术》D、《周髀算经》9.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 C )A.资本B.劳动力C.科技进步D.自然资源10.《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时间是( B )A.1849年 B. 1859年 C. 1869年 D. 1879年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科学四大基本理论是(ABCD)A.相对论B.量子力学C.基因理论D.系统理论2.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与科学的诞生条件有(ABC)A.惊异 B .闲暇 C .自由D .平等3.近代数学的主要成就有(BCDE)A.代数几何 B.解析几何 C.微分学 D.积分学 E.对数4.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ABCD)A.弗兰克林 B.克里克 C.维尔金斯 D.沃森E.摩尔根5.现代化学键的基本类型有( ABC)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氢键 E. 电子云6. 从经济形态的发展来看,人类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是(BDE)A.原始农业B.农业经济C.物质经济D.工业经济E.知识经济三、判断题1.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2.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运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这个纪录一千多年后才被打破。
现代科技概论复习

名词解释:1.科学P1:1. 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
2.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3. 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2.计算机网络技术P148:是指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3.生物技术P157: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的跨学科技术。
4.黑箱方法:P137就是在尚未了解的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即输入),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其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
5.核能:又称原子能或原子核能,它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发放出的能量。
6.风能:它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运动产生的动能。
7.非晶态金属:又称为“金属玻璃”,它是采用现代尖端冶金技术工艺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金属。
8.空间技术:也称航天技术,它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同样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
9.太空轨道:人们通常把离地面100-200千米以外的空间叫做外层空间,而把发射到外层空间轨道上的飞行器称作航天器。
航天器在空间运行的路线轨迹叫轨道。
10.控制论方法:是指研究各种物质系统中的控制过程的规律性和实现控制过程的一般方法。
11.宇宙:1. 宇宙就字面意义而言是指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2. 今天科学上所谈的宇宙是指时间尺度为200亿年,空间直径为200亿光年的总星系。
12.纳米材料: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
13.局域网:P151它的连接距离一般在几千米到十几千米的范围以内,是处于同一建筑物,同一厂区,校园或方圆几千米地域内的专用网络。
14.系统功能分析法:是从分析系统与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来研究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1、(简答)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
现代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现代技术包括实验技术、基本技术、产业技术。
2、(简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高速化、综合化、社会化。
3、(名解)大科学:指在按指数规律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科学已经成为全社会范围内的、以集体合作的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研究的事业。
(大科学是在社会发展与科学紧密结合下科学社会化的必然产物,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和主要潮流。
)4、(选填)大科学诞生的标志:1942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
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也是大科学的重要标志。
5、(简答)大科学的基本特征:科研的规模巨大,创造性的集体研究,巨额的科研投资,科研设备庞大、复杂,社会化高效的科研组织管理。
6、(简)高技术的基本特征:高智力、高渗透、高投入、高风险、高竞争、高效益、高战略。
7、(简答)高技术领域:电子信息技术(信息过程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新材料技术(超导材料、高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陶瓷材料、非晶态材料、智能材料)、新能源技术(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海洋能技术、地热能技术)、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海洋技术(是指人类对于海洋及其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所进行的研究和开发活动,包括海洋勘探、海洋采矿、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淡化、水下工程和海洋空间利用。
如日本的海上机场、海上城市等。
)、空间技术(是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及地球以外其它天体的综合性技术。
广泛运用于军事、气象、通讯、导航、遥感等)。
8、(名解)高技术:指把生产过程和产品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所形成的产业,它是一种技术密集度高、技术创新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节约资源并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辐射效果的新型产业。
9、(简答)高技术的主要特征a、投入比例相对于传统产业要高得多,这是高技术产业获得其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b、技术密集度很高,这是保证高技术产业获得其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c、技术创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短;d、市场国际化程度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1.现代技术三大体系的主要内容。
P8物质变化技术体系:各种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加工能量转换技术体系:如喷气推进技术、核能技术、光电技术和多种能量转换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体系:电子电路集成化、信息处理数字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2.古代科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P22古代实用科学形态:观察、测量、经验、描述古代理论知识形态: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古代自然哲学:思辨、猜测3.阐空间资源以及人类进入空间需克服的障碍。
P217+223空间资源:高远位置、微重力、高真空、无污染、太阳能和其他丰富的物质资源,包括轨道资源、环境资源和天体矿物资源。
障碍:1)要有高度可靠且推理足够大的运载工具2)掌握关于空间飞行环境的足够信息,从而对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环境条件做出准确的判断3)能确保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安全飞行的生命保障系统4)确保地面人员与航天员之间可靠而不间断的通信联系5)掌握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和安全返回的技术等。
4.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推论。
P67基本原理:1)相对性原理,即物理规律在任何惯性参照系中都一样,不存一种特殊的惯性系2)光速不变原理,即对任何惯性系,真空中的光速皆相同推论:1)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最大;2)一只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走的最快,如果相对于观察者运动,它就走得慢,运动速率越大,慢得越多;3)在任何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能超越光速。
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 4)如果物体运动速度与光速小很多,相对论力学就还原为牛顿力学。
5.古代阿拉伯国家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贡献。
P211)沟通东西方科学文化2)保存古希腊学术典籍,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作用。
6.简介科技史上某一重大事件及其意义。
P27事件:文化复兴运动意义:这场运动不仅是一场复兴古典文化的运动,更是一场新时代的启蒙运动,把人们的眼光从神转移到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恢复了人类的理性,使人们重新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鼓舞着人类靠自己和知识的力量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导致了欧洲历史转折、思想解放、学术发达、巨人辈出,开创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光辉时代。
7.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P159+162内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其核心是基因工程应用:农业——改良农作物品种、培育动物良种工业——1)在化工工业的应用; 2)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3)发展新能源 4)与微电子、自动化等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医药——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8.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P30第一定律:行星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也称“轨道定律”第二定律: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的联线在椭圆鬼道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又称“面积定律”第三定律:任何两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轨道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又称“周期定律”9.基因工程的步骤。
P1591)从复杂的生物有机体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2)在体外,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的并具有选择记号的载体分子上,形成重组DNA分子3)将重组DNA分子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并与之一起增殖4)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获得了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克隆5)从这些筛选出来的受体细胞克隆,提取出已经得到扩增的目的基因,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使用6)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寄主细胞,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10.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关系。
P2531)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2)科技推动社会形态的变革3)科技推动社会变革的机制11.恒星的演化规律。
P851)引力收缩阶段——恒星的幼年期,以引力收缩为主要能源;2)主序星阶段——恒星的成年期,也是恒星的“黄金时代”,主要能源是“氢核聚变”; 3)红巨星阶段——恒星的中老年期,主要能源是氦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4)高密星阶段——恒星的临终前,各恒星的原有质量或爆发后残存的质量大小不同,将有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三种不同的结局。
12.大陆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P110相对刚性的板块块体飘浮在上地幔的塑性软流层上,因地幔对流、海底扩张的驱动,各自作大规模水平运动。
板块在大洋中脊处分离和增生,在海沟处俯冲和消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分离、会合和平移3中,起到相互拉张、挤压和摩擦作用。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其周围边界是岩石圈较为活动的地带,地震、火山和断裂等活动比较活跃。
板块之间常以大洋中脊、大陆裂谷、岛弧、海沟及转换断层等地壳构造活动带为其边界。
13.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P163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14.新材料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P1651)新型金属材料:非晶态金属、合金材料、超导金属材料、减振隐声金属2)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半导体材料3)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4)新型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基复合材料5)光电子材料6)生物医学材料:生物活性陶瓷、生物化学水泥、生物复合材料、人工器官、控制释放技术、仿生模拟7)纳米材料15.遗传密码破译的意义。
P1191)它等于宣布了各种蛋白质可以在试管中合成,所有的生物蛋白质都可以由无机物合成 2)从生物大分子水平上再度说明了物质的统一性16.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的原因。
P511)英国资产阶级上台一百多年来,进行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革2)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封建庄园变成了资本主义牧场,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工业的“自由”劳动力3)采取一系列保护私人财产,鼓励工商业发展,奖励技术发明,优待欧洲大陆的能工巧匠等政策4)英国资产阶级通过不断扩建殖民地,扩大海外贸易,掠夺各地资源,贩卖黑奴等,积累了巨额资金17.新能源技术的主要内容。
P1741)太阳能利用新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太阳能光化学转换技术2)核能利用新技术安全性的核电站、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低温核供热堆和高温气冷堆、受控热核聚变反应 3)地热能利用新技术 4)氢能利用新技术 5)风能利用新技术6)海洋能的开发和利用 7)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 8)节能新技术18.地球演化的天文时期和地质时期。
P106天文时期:1)第一阶段——冷; 2)第二阶段——热; 3)第三阶段——冷地质时期:地层的形成、地壳的运动、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冷暖交替,以及生命的孕育、出现和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进化19.转基因植物的应用领域。
P1631)获得抗病毒、抗冻、抗旱、抗虫害等植物的优良品种,并以广泛种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培育出抗逆脱毒(即抗旱、抗寒、抗病、抗虫、抗盐碱以及抗除草剂等)作物优良品种3)在速生树木和绿地矮草方面,培育出抗病虫的优良品种4)生产药物20.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
P251)“十字军东征”和东方科学技术的传播2)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3)大学的兴起4)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21.简述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
P2661)科技进步将给人类发展提供巨量的能源2)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提供新型先进材料和优质资源3)科技进步将为人类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论述1.分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1)当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半封建时期,政治上有很多制约科技发展的因素,曾经也有官僚主张学习近代科技,口号是求强求富,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已经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最终都将是失败的;2)当清王朝统治被推翻后,中国又进入了军阀混战阶段,各自争夺地盘互相斗争为主,忽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当各地易帜,国民党表面统一中国后,科技正当蓬勃发展之际,但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内部的腐败等等,又严重阻碍停滞科技的发展;4)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科技封锁和破坏,其根本意图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崛起的中国和强大的中国。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P248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它同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尤其是高新技术对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的更新调整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2)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提供的物质作为基础的。
科研队伍的建设、实验技术的装备、科学信息资料的建设、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
如果没有大量的投入,是做不出大的科研成果的。
成功的科研要在自由的科学气氛中进行,而这就取决于高质量的实验技术装备和高效率的图书情报系统。
没有这些物质条件,再新的学术思想也不能付诸实现。
3)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不能割离的。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日常生产中,对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对劳动资料的科技密集水平,对处理劳动关系时采用的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都提出了新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科学技术更快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生产了,带动了产业调整,改善了生产关系,促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两者互相协调,最终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3.科技史上的认为最具有价值的重大发现或发明,并阐述其意义。
(选一个)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1)使人类有了动物类以外的机械动力,它是直接通过热能转变为动能,使很多机械摆脱了人力、畜力的朿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
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
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3)它对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1)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2)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
3)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效率4)刺激了内燃机等技术的发展5)汽车的平民化缩小了阶层之间的差异,有利于社会进步6)汽车的生产和量产加速了生产社会化与量产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