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试卷

合集下载

最新10月浙江自考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卷及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最新10月浙江自考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卷及答案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江省2018年10月自考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试卷课程代码:100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1号”发射时间是( )A.1997年11月20日B.1998年11月20日C.1999年11月20日D.2000年11月20日2.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爱因斯坦C.牛顿D.齐奥尔科夫斯基3.广播系统属于( )A.人工系统B.复合系统C.自然系统D.生态系统4.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是分层次的,叫电子壳层。

那么,K壳层(n=1)中允许分布的最多电子数为( )A.2B.8C.10D.185.太阳大约在50亿年前形成,又大约在50亿年后可能变成( )A.中子星B.巨星C.脉冲星D.黑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6.19世纪40年代建立起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建立牛顿力学以后的科学发展的第二次大综合。

7.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相互作用的特点,基本粒子可分为三类,它们是强子、轻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

9.赫罗图图中的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的狭窄带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10.自然科学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以技术为中介,技术这个中介又包含两个层次,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和工程技术。

1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光速不变原理和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自学考试各章综合练习3(完整版)-(1)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自学考试各章综合练习3(完整版)-(1)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各章综合复习题第一章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作用一、名词解释1、基础科学2、技术科学3、工程科学4、实验技术5、基本技术6、产业技术7、小科学8、大科学9、高技术10、高技术体制11、高技术管理12、高技术产业13、科教兴国14、环境问题15、资源问题16、可持续发展17、人文精神18、科学精神19、科学20技术21、863计划二、简答题1、现代科学和技术分别有哪三个部分组成?2、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3、大科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发展大科学的战略有哪些?4、高技术有哪些主要特征?包括哪些方面?5、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基本观点是什么?6、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哪些?7、高技术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和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8、如何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高科技时代人文精神的培养?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做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重要批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

攀登计划为了加强国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推动基础性研究持续稳定地发展,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国家从1992年起设立“攀登计划”。

“攀登计划”项目的遴选,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1)属于学科前沿性研究,预测在本世纪末可能取得重大突破;(2)具有重要应用背景,为我国经济建设所急需,国际上很活跃;(3)能发挥中国地理、资源和研究工作特点,可望取得中国特色的成果;(4)已在国际上具有优势,居世界先进水平,将继续取得重大进展的研究。

江苏自考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江苏自考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28041适用江苏)速记宝典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答:1)高速化2)综合化3)社会化考点2:简述大科学的基本特征。

答:1.科研规模巨大2.创造性的集体研究3.巨额的科研投资4.科研设备庞大、复杂5.社会化高效的科学组织管理考点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一、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结合的历程1)古代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作用是深层、隐蔽的、间接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

2)近代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

3)19世纪第一次显示了科技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4)二战后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完全确立。

二、马克思关于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基本观点第一,从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阐明了科学是生产力;第二,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力分析了科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科技是生产力的动因的思想。

第三,从资本主义生产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

三、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1988年9月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命题;2.命题的内涵首先,科技是生产力变革的第一位决定因素;其次,科技研究是第一生产过程;再次,科技是现代经济最强大的动力;最后,确立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念。

四、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基础。

考点4:简述高科技对现代社会的积极与负面影响。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练习题.doc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练习题.doc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练习题、思考题、实验指导等练习题:1.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A.虎克;B.施莱登;C.谢林;D.奥肯2.《心血运动论》的作者是()A.塞尔维特;B.盖伦;C.哈维;D.迈尔3.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地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4.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A.蒸汽机技术;B.化工技术;C.纺织技术;D.电力技术5.X射线的发现者是()A.伦琴;B.居里夫人;C.贝克勒尔;D.汤姆生6.放射线的发现者是()A.伦琴;B.克鲁克斯;C.贝克勒尔;D.汤姆生7.电子的发现者是()A.瓦利;B.汤姆生;C.居里夫人;D.贝克勒尔8.模糊数学的创立者是()A.托姆;B.阿达马;C.查德;D.莱布尼茨9.一般系统论的提出者是()A.贝塔朗菲;B.泰勒;C.维纳;D.申农10.控制论的创始人是()A.泰勒;B.维纳;C.申农;D.贝塔朗菲11.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泰勒;B.贝塔朗菲;C.维纳;D.申农12.宇宙大爆炸模型的提出者是()A.伽莫夫;B.牛顿;C.爱因斯坦;D.哥白尼13.《海陆的起源》的作者是()A.霍姆斯;B.曼尼兹;C.赫斯;D.魏格纳思考题:第一部分1.简要叙述宇宙膨胀的发现原理及发现途径。

2.叙述“哈勃定律”的内容和公式,谈谈它的作用和意义。

3.恒星辐射能量的来源有哪些?4.结合恒星的分类叙述恒星演化的四个阶段及最终的演化结果。

5.黑洞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各有什么特点?6.目前已初步观测到哪几个可能是黑洞的天体?7.通过上网浏览搜集关于“超级大黑洞”的报道资料,你从这些资料能够的出怎样的认识和推断?8.简述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发展进程,你丛这一进程大概能得出怎样的思考?9.如果宇宙是静态而无限的,将会引出哪几个“理论与现实不能自恰”的矛盾(佯谬)?10.试论述从现代宇宙理论的创立到宇宙大爆炸模型的建立过程及重要人物。

11.20世纪天文学的四大发现是什么?12.讨论题: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吗?13.讨论题:我们有可能向地外空间移民吗?14.结合阅读书籍上网浏览,写一篇综述报告,题目是“星系的产生与演化”。

《现代科学技术》-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可修改文字】

《现代科学技术》-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试卷代码:6574《现代科学技术》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1、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2、四有新人”是198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

”中演变而来的。

3、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特点。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5分)1、1999;2、发展性评价3、综合性课程4、综合实践活动5、尊重学生人格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C2、C3、A4、C5、B四、简答题(前两题各10分,第三题11分,共31分)1、(1)面向全体学生(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2、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3、(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的管理体系。

(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6)培养一盘先进典型。

江苏自考28041科学技术概论

江苏自考28041科学技术概论

江苏自考28041科学技术概《科学技术概论》试卷答案一、填空(每题 1 分,共 15 分)1.按照研究的类型,科学可以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三大类。

2.技术具有两个属性:第一,它是物质因素和相互作用的产物;第二,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

3.基础研究的目标是。

4.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功能可分为发展生产力和两项功能。

5.古代科学技术包括东方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罗马和的科学技术。

6.金属冶炼技术是从技术中发展出来的。

7.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丹经》一书中,首次记载了的基本方法。

8.形成于商周之际的阴阳学说和对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写的《几何原本》一书对古希腊的数学成就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10.古希腊所形成的自然观是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素。

11.1851 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和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把定律确定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12.1833 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出版一书为近代地质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3.19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的两大疑难是以太之谜和。

14.1932 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即。

15.热大爆炸宇宙理论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于年首次提出。

二、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基础研究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和两类。

()A.应用基础研究;B.开发基础研究;C.实验基础研究;D.定向基础研究。

2.对应于科学的分类,可以把技术分为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三类。

()A.生产技术;B.制造技术;C.产业技术;D.航天技术。

3.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三大技术是陶瓷技术、建筑技术和。

()A.造纸技术;B.印刷技术;C.火药技术;D.丝织技术。

4.公元前 4 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解释自然现象的“四因说”和。

()A.地心说;B.目的说;C.原子说;D.以太说。

5. 创立了行星理论从而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向前推进了一步。

()A.第谷;B.布鲁诺;C.开普勒;D.伽里略。

6.1781 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了太阳系的一颗新行星,即。

2022年4月自考《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真题无评分参考

2022年4月自考《003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真题无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35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关于科学和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的性质相同B.二者追求的目标相同C.二者更新的速度相同D.二者相互促进2.自然科学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领域不断拓展,从微观到宇观。

这里的宇观是指A.150亿年以上B.150亿光年以上C.150亿公里以上D.150亿米以上3.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A.《梦溪笔谈》B.《墨经》C.《山海经》D.《天工开物》4.属于19世纪化学的主要成就是A.燃素到氧化学说的发展B.黄色炸药的合成C.人工橡胶的合成D.尿素的人工合成5. 1986年,提出“高技术经济”概念的是A.英国的福莱斯特B.英国的霍肯C.美国的奈斯比D.美国的托夫勒6.迈克耳逊-莫雷实验是测量A.光的干涉B.光的速度C.地球的自转周期D.地球的绝对运动速度7.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展示出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宇宙历史是A.从静止到大爆炸B.从黑洞到大爆炸C.从大爆炸到黑洞D.从大爆炸到静止8.对“最小努力量原理”作出最成熟的数学概括的人是A.莫尔斯B.泽帕夫C.申农D.贝尔9.《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纲要》,简称A.“863计划”B.“火炬计划”C.“973计划”D.“985计划”10.我们常说的计算机辅助系统里的CAM是指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教学D.计算机辅助控制11.不属于信息高速公路组成的是A.高速计算机网B.宽带交互视像网C.在线教育网D.无线电移动通信网12.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三大伟大计划之一的是A.“曼哈顿”火箭计划B.“阿波罗”登山计划C.人类基因组计划D.星球大战计划13.创造性活动最根本的特征是A.成果的新颖性B.目标的开拓性C.方法的探索性D.价值观念的独立性14.文化资源的构成除了人文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外,还包括A.智力资源B.体力资源C.非智力资源D.管理资源15.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有区别的,体现在A.理论目标不同B.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的不同C.控制人口和鼓励生育的不同D.提高人口质量和提高人口数量的不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AB试卷及答案

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AB试卷及答案

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A B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8041《科学技术概论》AB试卷及答案《科学技术概论》试卷(A)一、填空(每题 1 分,共 15 分)1.关于科学虽然有多种定义,但总括起来不外是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倾向,一个维度是。

2.技术就是的技巧和技能,也就是方法。

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

3.从最一般的角度可以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

4.古代科学技术是指产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所产生的科学技术。

5.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恒星、行星、日月和。

6. 构成了中国古人考察万事万物生衍变化的途径和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7.公元 2 世纪罗马人托勒密完成《至大论》,系统地建立了的宇宙结构体系。

8.传承希腊科学文化遗产是古代对科学的重要贡献。

9.1543 年哥白尼出版奏响了科学革命的序曲。

10. 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和近代科学方法的创立者。

11.按照狭义相对论,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

12.1942 年费米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志着人类利用核能时代的开始。

13.1917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宇宙模型,揭开了现代宇宙学的序幕。

14.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论,现今的宇宙大约开始于的一次“奇点”爆炸。

15.地壳是指从地表到之间的部分。

二、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1.按照研究的类型,现代科学一般相应地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三大类。

()A.应用科学;B.工程科学;C.信息科学;D.计算机科学2.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整体发育性;第二;第三,自相关性。

()A.整体发展性;B.自我发展性;C.内对应性;D.外对应性3.汉代出现的是现存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其中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

()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营造法式》;D.《数书九章》4.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完成于 19 世纪 40 年代。

()A.18 世纪 70 年代;B.18 世纪 30 年代;C.19 世纪 20 年代;D.19 世纪 30 年代5.19 世纪 70 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技术的应用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