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x

[1]答:ABCD [2]答:ABCD [3]答:ABCD [4]答:“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于()。

C《论语》《庄子》《周易》. 《尚书》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方式有()。

D农商兼营行商经营坐商经营公司经营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礼俗规约伦理特征的是()。

D等差性调和性规范性自觉性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

CA个体思维BCD [5]答:ABCD [6]答:ABCD [7]答:ABC 理论思维辩证思维抽象思维下列我国古代有关天人关系的重要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D天人合一天人交胜天人之分天人相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它是()。

D道教儒教祆教禅宗“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D张载二程朱熹D周敦颐[8]答:ABCD [9]答:ABCD [10]答:ABCD“修辞立其诚”出自于()。

C《论语》《庄子》《周易》《老子》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次。

B1234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

A打制石器的使用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11]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一是土地的过当开垦,二是()。

答:AA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B乱修水利C运河的开凿D牧马场的广布[12]儒家的创始人是()。

答:AA孔子B荀子C孟子D子思[13]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模式有()。

答:DA市B集C墟D镇[14]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礼俗规约伦理特征的是()。

答:DA等差性B调和性C规范性D自觉性[15]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

答:ABCD [16]答:ABCD [17]答:ABCD [18]答:AB A整体思维理论思维抽象思维个体思维“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命题,大约出现的时期是()。

D夏西周商春秋战国现代中国境内有56 个民族,使用的语言至少有()多种。

C405680100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A. 封闭性B. 包容性C. 排他性D. 单一性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3.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其主要著作是(A)A. 《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D)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6.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A)A. 陆上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草原丝绸之路D. 空中丝绸之路7.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个省份?(A)A. 四川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甘肃省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小说?(D)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B.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9. 中国古代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C)A. 泰山B. 华山C. 嵩山D. 衡山10.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著称的是(B)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1.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D)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12.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A. 立夏B. 立春C. 立秋D. 立冬1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省的是(B)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省的是(C)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1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江苏省的是(A)A. 拙政园B. 留园C. 个园D. 豫园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绣”中,以“双面绣”著称的是(D)A. 苏绣B. 蜀绣C. 粤绣D. 湘绣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瓷”中,以“青花瓷”著称的是(A)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1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著称的是(B)A. 歙砚B. 端砚C. 洮砚D. 澄泥砚1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曲”中,以“高山流水”著称的是(A)A. 古琴曲B. 琵琶曲C. 古筝曲D. 二胡曲2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茶”中,以“龙井茶”著称的是(A)A. 杭州B. 武夷山C. 安溪D. 黄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2)

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2)

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2)相关推荐:年自考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全年)相关推荐:年自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全年)【正保网校课程】为了使各位考生能顺利通过年自学考试,为大家特别推荐年自学考试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12.玄学对当时文化方面的影想?答:(1)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是否定现实,而是超越现实。

亲玄从无的要义是在胸襟的高旷培养起主观的暗界,超越现实而志天地自然相近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

易造成一种错觉仿佛老庄玄言与山水计歌功颂德是对峙的两件事。

(玄学诗)继而是以歌唱山水表示对自然的理会,是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已山水画也大体是道法自然的风沿的产物,此外严寒有不可不提出的书法。

(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但东晋升能产生像王曦之那样的大书法家,与士族文化在那个时期的高涨,是有着大的关系的。

13.佛教职工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答:(1)寺院,僧徒,也家必变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击着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2)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缓画艺术都有是艺术中的新景象。

(3)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受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用权新的文学体载体的产生(4)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

(5)佛教节日不仅关乎艺术表演也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

(6)寺庙和僧侣其至使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

在中国立足(7)而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14,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义?答:(1)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

(2)唐人也在热心地向他人不习,胡服,胡床,胡乐等等,在长安特别流行。

(3)当时在亚洲有两大文明:一是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帝国,另一个就是唐代文明。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米芾C.赵孟D.张择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D.僧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 ABDE )3-137A、环境标志B、等级标志C、性别标志D、年龄标志E、体型标志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 ABCDE )5-213A、艺术B、政治C、道德D、风俗习惯E、宗教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A.战争B.宗教C.农耕D.渔猎E.天灾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D.满月礼E.周岁礼29.尊崇自然就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C.范仲淹《岳阳楼记》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广义文化答:广义文化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与。

32地理环境答:它就是人类存在与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她们的条件.进行她们的文明建构,展开她们的文化历程。

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答:制度文化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就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就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答:楚辞就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集合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集合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集合及答案课程代码: 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A.文学B.错画C.文章D.图画2.价值观、审美观属于()A.文化思潮B.文化产品C.文化政策D.文化观念3.在公元前1100 年—公元 1400 年这个寒暖交错期中,西周前期为()A.寒冷期B.干旱期C.温暖期D.寒暖交错期4.我国夏、商、周三代“诸侯”众多。

这些所谓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大大小小的()A.方国首领B.部落族长C.村落首领D.封国首领5.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A.北移B.东移C.南移D.西移6.《五帝本纪》载于()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7.儒家的思想核心是()A.“义”B.“礼”C.“仁”D.“信”8.名家又称刑名家,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A.子产B.邓析C.公孙龙D.惠施9.下列选项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A.《四民月令》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开元占经》10.神话传说认为,桑蚕业起源于()A.神农B.嫘祖第 1页C.伏羲D.后稷11.下列各项中,对“朔”的解释正确的是()A.日、月经度相同的时刻B.日、月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C.日、月黄道纬度相同的时刻D.日、月纬度相同的时刻12.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A.皇甫谧B.王叔和C.孙思邈D.李时珍13.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正确说法是()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不具有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关系的效用D.它是保障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传统力量14.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A.西周B.东周C.秦朝D.汉朝15.“天下一家,何非君土;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一语反映的是皇帝的()A.行政权B.财经权C.司法权D.军事权16.五服制度中最重的丧服是()A.齐衰B.缌麻C.大功D.斩衰17.思维模式、哲学观念、宗教信仰等属于()A.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1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A.“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014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百家争鸣中的阴阳家的代表是(B)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翟2.士人群体成为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B)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3.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B)A.理学B.玄学C.般若学D.涅粲学4.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B)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5.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B)A.变文B.话本C.南戏D.传奇6.忽必烈奉为国师的西藏僧人是( C )A.宗喀巴B.龙钦巴C.八思巴D.玛尔巴7.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以“铜豌豆”自比的是(A)A.关汉卿B.王实甫C.马致远D.张养浩8.明朝的税制改革为(D)A.募役法B.初税亩C.租庸调法D.一条鞭法9.提出“知行合一”的是(B)A.陈白沙B.王阳明C.李贽D.何心隐10.中国传统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D)A.农耕观B.农政观C.悯农观D.勤农观11.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是(C)A.字辈谱B.家谱C.家风D.人生仪礼12.“本草”一词出现在(B)A.先秦B.西汉C.唐代D.明代13.印刷术传人日本的时间是(A)A.8世纪B.9世纪C.10世纪D.11世纪14.不属于“五礼”的是(D)A.吉B.凶C.宾D.祭15.不属于周公六礼的是(C)A.纳采B.纳吉C.纳征D.纳福16.不属于传统孝服“五服”的是(C)A.斩缴B.齐缭C.綏服D.缌麻17.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种类至少有(D)A.50多种B.60多种C.70多种D.80多种18.汉语七大方言中没有的是(C)A.赣语B.湘语C.蒙语D.吴语19.不属于汉语特点的是(D)A.词形不变B.四个声调C.音义对应D.词性数格20.元代把汉语共同语称为( B )A.通语B.天下通语C.官话D.国语21.朝鲜仿造汉字创造的文字叫(C)A.片假名B.平假名C.谚文D.字喃22.“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运用的修辞格是(C)A.对偶B.顶真C.回文D.析字23.哪一种不是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D)A.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B.书写单位多变,但有规律性C.笔画相互配合,形成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D.打乱原有结构的字能提供陌生感24.“复习"的谜底是“羽”,这是对谜面字形的( A )A.合成B.离析C.离析、组合D.隐语25.印度佛学与中国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产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C)A.禅宗B.华严宗C.净土宗D.宋明理学26.中外佛教史上“输人一-吸收一输出”的文化流动,未显示出中国文化的(D)A.充分开放性和鲜明主体性B.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C.文化交流的双向互渗性D.文化创新的共通性27.对中国科举制推崇备至的书之-是葡萄牙传教士科鲁兹著的(B)A.《中国札记》B.《中国游记》C.《伟大的中国》D.《中国哲学》28.朝鲜受中国影响的是(A)A.新罗精神B.大化革新C.明治维新D.科举制度29.1896年发表《匡时策》的是(B)A.冯桂芬B.沈寿康C.孙家鼐D.张之洞30.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重要思想的是(B)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以下几个方面,属于文化事象的是(ABE )A.原始巫术B.服饰等级C.中国草药D.观察舞蹈E.建安风骨3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是(ACDE )A.自然环境B.商业文化C.地理条件D.区域意识E.典范人物33.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为准备建造一支海军部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5000万棵(ABD)A.梧桐树B.漆树C.桑树D.棕榈树E.柿子树34.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场战争是(BCE )A.河东战役B.河西战役C.河南战役D.河北战役E.漠北战役35.广义的西域包括(ABCDE)A.新疆B.中亚C.印度D.伊朗E.阿富汗36.色目人包括(CDE)A.契丹人B.女真人C.西域人D.欧洲人E.西北人37.中国的农耕经济文化理论包括(ABCD)A.农耕灌溉B.农政主张C.农事信仰D.农书文献E.农器图谱38.农耕仪式在各地有(ABCDE)A.开耕仪式B.灌溉仪式C.禳灾仪式D.秋收仪式E.冬藏仪式39.宋代开封的行会有(ABCDE)A.牛行B.马行C.纱行D.果子行E.大小货行40.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是(ABCD)A.民本思想B.节约粮食C.人格教育D.食疗观E.待客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1.简述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

全国高等教育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含答案全国高等教育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 )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自然环境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中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A.西周B.东周C.汉朝D.明朝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唐两宋6.传说车的创造者是( )A.黄帝B.高车部C.鲁班D.伏羲7.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A.西周B.战国C.秦朝D.唐朝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A.郑国子产《刑书》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D.汉《九章律》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孔子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A.《论语》B.《孟子》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A.24个B.20个C.16个D.12个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A.章炳麟B.吴稚晖C.鲁迅D.钱玄同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贺麟和冯友兰B.梁赖溟和熊十力C.唐君毅和牟宗三D.余英时和杜维明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宗法制B.监察制度C.科举制度D.法律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瞿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难易程度简单讲解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

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A.西汉时期B.两汉时期C.东汉时期D.魏晋时期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士大夫阶层的养成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

统计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B.玄学C.般若学D.涅槃学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玄学难易程度简单讲解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

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A.春夏B.夏秋C.秋冬D.冬春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两税法的作用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B.话本C.南戏D.传奇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市井文化的兴起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城市不仅累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

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

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

统计刷题次数 : 1785 错误率 : 34%6. 忽必烈奉为国师的西藏僧人是()A.宗喀巴B.龙钦巴C.八思巴D.玛尔巴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八思巴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忽必烈奉西藏僧人八思巴为国师,又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统计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30%7. 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以“铜豌豆”自比的是()B.王实甫C.马致远D.张养浩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元朝时期的文人与戏剧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关汉卿在<一枝花·不伏老>中用敲不破、打不碎的"铜豌豆"比喻自己"往烟花路上走"的决心,貌似破罐破摔,实际是在向生活的说教发出嘲弄。

统计刷题次数 : 1581 错误率 : 35%8. 明朝的税制改革为()A.募役法B.初税亩C.租庸调法D.一条鞭法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一条鞭法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那是中唐两税法的继续,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统计刷题次数 : 1632 错误率 : 31%9. 提出“知行合一”的是()A.陈白沙C.李贽D.何心隐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中国传统知行合一实践观的特点难易程度简单讲解王阳明对知与行的关系也有明确的说明。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或者可以说王阳明的话有"合行于知"的嫌疑,但从道德修养层面上看,他强调"知行合一"则是有积极意义的。

统计刷题次数 : 918 错误率 : 11%10. 中国传统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A.农耕观B.农政观C.悯农观D.勤农观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农耕知识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农耕知识是中国历代重视的国家知识。

我国历代政府确立的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定的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都是与当时政府所具备的农耕知识结构分不开的。

统计刷题次数 : 816 错误率 : 56%11. 由家族共同体时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是()A.字辈谱B.家谱D.人生仪礼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传统日常生活的基本观念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家风,这是一种习惯法,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

统计刷题次数 : 1122 错误率 : 31%12. “本草”一词出现在()A.先秦B.西汉C.唐朝D.明代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在唐朝的医学发展进步中,出现了“本草”。

朝鲜创制了谚文,谚文是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19世纪后期,汉字谚文混合体成为正式文字,汉字写词根,谚文写词尾。

统计刷题次数 : 204 错误率 : 100%13. 印刷术传入日本的时间是()A.8世纪B.9世纪C.10世纪D.11世纪A知识点名称中国传统技术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公元8世纪时,雕版印刷术传人日本,公元14~15世纪,雕版与活字印刷开始并行欧洲,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

统计刷题次数 : 969 错误率 : 57%14. 不属于“五礼”的是()A.吉B.凶C.宾D.祭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五礼"内容与"周公六礼"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即所谓的"五礼".五礼大约定制于周代,其后历代王朝无不依照五礼体系制定国家重大仪式,如果说有变化的话,也只是次序上有所更动。

统计刷题次数 : 969 错误率 : 52%15. 不属于周公六礼的是()A.纳采B.纳吉C.纳征D.纳福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五礼"内容与"周公六礼"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古代婚制有"周公六礼",<仪礼。

士昏礼>中记述了贵族婚礼的六道仪式:(1)纳采,男方以雁为礼品,到女家求婚;(2)问名,男方再备雁,去问女子的名字;(3)纳吉,男方将女方名字取回后到祖庙占卜,卜得吉兆后备雁往告女家;(4)纳征,男方送上聘礼,正式确定婚姻关系;(5)请期,男方卜得吉目,送女家请求同意婚期;(6)亲迎,婚期之日,男子带车前往女家迎娶。

统计刷题次数 : 765 错误率 : 40%16. 不属于传统孝服“五服”的是()A.斩缞B.齐缞C.綏服D.缌麻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传统服饰文化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中国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

统计刷题次数 : 1122 错误率 : 31%17. 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种类至少有()A.50多种B.60多种C.70多种D.80多种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文字种类难易程度简单讲解现代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80多种,根据语言之间有无亲缘关系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将它们归属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统计刷题次数 : 1122 错误率 : 36%18. 汉语七大方言中没有的是()A.赣语B.湘语C.蒙语D.吴语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文字种类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汉语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有许多地域变体——方言,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统计刷题次数 : 1275 错误率 : 24%19. 不属于汉语特点的是()A.词形不变B.四个声调C.音义对应D.词性数格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汉语的特点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从语音来看,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从词汇来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从单音词到双音词的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

从语法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因为多词同音,所以单凭语音会发生理解的歧义,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单凭听到的语音无法领会语义,需要借助汉字进行区别。

统计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33%20. 元代把汉语共同语称为()A.通语B.天下通语C.官话D.国语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汉语使用区域的逐渐扩大和共同语的存在,在汉民族共同思想、文化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统计刷题次数 : 1275 错误率 : 36%21. 朝鲜仿造汉字创造的文字叫()A.片假名B.平假名C.谚文D.字喃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朝鲜、日本、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叫什么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朝鲜创制了谚文,谚文是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19世纪后期,汉字谚文混合体成为正式文字,汉字写词根,谚文写词尾。

统计刷题次数 : 612 错误率 : 25%22.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运用的修辞格式()A.对偶B.顶真C.回文D.析字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对偶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统计刷题次数 : 1020 错误率 : 65%23. 哪一种不是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A.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B.书写单位多变,但有规律性C.笔画相互配合,形成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D.打乱原有结构的字能提供陌生感正确答案D知识点名称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汉字构形特点为艺术审美提供的"变"与"常"的可选择条件表现在以下方面:1、先看书写单位。

书写单位的"变"表现在:汉字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变化。

书写单位的"常"表现在:一是书写单位尽管多变,但有很强的规律性。

二是尽管汉字笔画多样,但各种笔画是相互配合的,形成一个和谐而又便于书写的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