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涵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众多方面,从文学、哲学到音乐、绘画等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中国文化概论的一些考试题目及答案,并解析每个答案的背后的文化意义。

一、选择题1.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文学和艺术B. 哲学和宗教C. 历史和文化传承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解析: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等多个方面。

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全面理解中国文化。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文化的起源?A. 商朝的建立B. 夏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元朝的建立答案:B. 夏朝的建立解析: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起源。

夏朝时期的文化传统和制度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不包括下列哪位?A. 貂蝉B. 王昭君C. 杨贵妃D. 赵飞燕答案:D. 赵飞燕解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指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和西施。

她们都以美貌著称,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非常重要。

文人不仅仅是指写作或从事文学艺术的人,而是指那些有文化修养和学问的人。

古代文人通过文学创作和官员的身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2.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这个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使得文人士子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进而影响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价值。

答案: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一直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中国。

传统的道德观念、家庭价值观、尊老敬老的传统等仍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艺术和哲学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持续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全面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历史演变、重要文献和传统文艺形式等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A. 自由、人权B. 家庭、尊老C. 个人主义、竞争D. 社会福利、民主答案:B. 家庭、尊老2.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运动,其目的是:A.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C. 恢复传统文化价值观D.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 打击资产阶级思想3.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答案:B. 《水浒传》4. 唐伯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其_____________而闻名。

A. 诗词创作B. 书法艺术C. 戏剧表演D. 绘画作品答案:D. 绘画作品5. 以下哪项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A. 京剧B. 芭蕾舞C. 摇滚乐D. 现代舞答案:A. 京剧二、问答题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家庭观念、尊老敬老、孝道、礼义廉耻等。

家庭观念和尊老敬老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对长辈的尊重。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对长辈的尊重。

礼义廉耻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根基,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时,传统文化也在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和交流中不断发展。

许多传统文化元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解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3.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重要的文献?答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文献,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这些经典记录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化名人的思想和言行。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

A. 儒家文化B. 道家文化C. 法家文化D. 阴阳五行学说答案:D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的是()。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

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易、乐、春秋C. 琴、棋、书、画、诗、酒D. 经、史、子、集、诗、词答案:A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5. 中国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是()。

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属于历史小说的是()。

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7.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形容的是()。

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8.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答案:A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的是()。

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苏州的是()。

A. 拙政园B. 留园C. 网师园D. 狮子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是()。

A. 和谐B. 忠诚C. 孝道D. 礼仪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

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易经》E. 《春秋》答案:ABDE3. 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

A. 金B. 木C. 水D. 火答案:ABCDE4.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礼记》答案:ABCD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A. 封闭性B. 包容性C. 排他性D. 单一性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3.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其主要著作是(A)A. 《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D)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6.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A)A. 陆上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草原丝绸之路D. 空中丝绸之路7.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个省份?(A)A. 四川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甘肃省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小说?(D)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B.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9. 中国古代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C)A. 泰山B. 华山C. 嵩山D. 衡山10.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著称的是(B)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1.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D)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12.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A. 立夏B. 立春C. 立秋D. 立冬1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省的是(B)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省的是(C)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1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江苏省的是(A)A. 拙政园B. 留园C. 个园D. 豫园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绣”中,以“双面绣”著称的是(D)A. 苏绣B. 蜀绣C. 粤绣D. 湘绣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瓷”中,以“青花瓷”著称的是(A)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1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著称的是(B)A. 歙砚B. 端砚C. 洮砚D. 澄泥砚1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曲”中,以“高山流水”著称的是(A)A. 古琴曲B. 琵琶曲C. 古筝曲D. 二胡曲2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茶”中,以“龙井茶”著称的是(A)A. 杭州B. 武夷山C. 安溪D. 黄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 多元性与包容性B.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C. 封闭性与开放性D. 传统性与现代性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报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话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计算机答案:A3.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4.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

A. 道B. 德C. 无为D. 自然答案:A5.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其核心是()。

A. 法B. 术C. 势D. 刑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兼爱B. 非攻C. 节用D. 尚贤答案:A7.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兵法B. 兵势C. 兵形D. 兵略答案:A8.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核心是()。

A. 阴阳B. 五行C. 阴阳五行D. 五行相生相克答案:C9. 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经络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核心是()。

A. 抒情B. 叙事C. 议论D. 描写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其核心是()。

A. 笔墨B. 线条C. 色彩D. 构图答案:A12.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其核心是()。

A. 木结构B. 石结构C. 砖结构D. 土结构答案:A13.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其核心是()。

A. 自然B. 人文C. 宗教D. 政治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其核心是()。

A. 唱B. 做C. 念D. 打答案:A15.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其核心是()。

A. 民俗B. 民间C. 民艺D. 民情答案:A16.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其核心是()。

A.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答案:B17.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

202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202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202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及答案试题1一、单选题(共30 题,共30 分)1、提出“知先行后”观点的是( )(1 分)A:程颐B:王阳明C:王夫之D:陶渊明2、《太平广记》成书于( )(1 分)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3、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 )(1 分)A:三藩之乱B:永嘉之乱C:八王之乱D:五胡之乱4、《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 分)A:刘勰B:王阳明C:许慎5、儒、佛、道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它就是( )(1 分)A:程朱理学B:玄学C:禅学D:宋明理学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1 分)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7、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问世于( )(1 分)A:唐初B:北宋C:南宋D:明初8、《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 )(1 分)A:徐光启B:徐世昌C:徐弘租9、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 )(1 分)A:文化内涵B:文化外延C:文化经历D:文化结果10、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 ) (1 分)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11、《步辇图》的作者是( )(1 分)A:曹不兴B:阎立本C:吴道子D:张萱12、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1 分)A:木结构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13、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1 分) 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14、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 )(1 分)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15、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1 分)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16、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1 分)A:禁忌B:崇拜C:恐惧D:避讳17、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 )(1 分)A:蒙古族B:匈奴族C:汉族D:高车族18、首次将脉诊法规范化的医学专著《脉经》成书于( )(1 分)A:汉代B:西晋时期C:唐代D:北宋时期19、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 )(1 分)A:张衡B:毕昇C:祖冲之D:蔡伦20、1907 年,发文主张中国废弃汉字,改用“万国新语”(世界语)的是( )(1 分)A:黄遵宪B:梁启超C:胡适D:吴稚晖21、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 )(1 分)A:“世界高原”B:“世界屋脊”C:“高原世界”D:“屋脊世界”22、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在( )(1 分)A:隋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3、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1 分)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24、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1 分)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5、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1 分)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26、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1 分)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27、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1 分)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28、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1 分)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29、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1 分)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30、《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 )(1 分)A:郭沫若B:于省吾C:陈梦家D:徐中舒二、多选题(共5 题,共10 分)31、古代晋商曾有四大商帮,分别是( )(2 分)A:船帮B:驼帮C:车帮D:马帮E:黑帮3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 )(2 分)A:江汉平原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E:长江三角洲平原33、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 )(2 分)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34、两汉时期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方法有( )(2 分)A:孝廉B:征辟C:考试D:举人E:察举35、道教信仰老子的“道”,把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衍生为三个世纪。

自考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自考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5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是()oA.上层文化B.中层文化C.底层文化D.市民文化【答案】A【解析】上层文化以文字典籍为媒体。

【考点】绪论2.直指人心、开发自性的“顿悟”说,属于佛教宗派中的()。

A.天台宗B.禅宗C.华严宗D.净土宗【答案】B【解析】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梧”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

禅宗的直指人心、开发门性的直觉顿悟法门和思想,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3.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

A.道教文学B.儒家文学C •佛教文学D.基督教文学【答案】C【解析】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4.秦汉以前大最居住在成都平原的是()oA.羌族人B.古巴人C.氐人D.汉族人【答案】D【解析】考察历史上的人群分布,四川盆地的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代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盆地的中央是富饶的成都平原,文明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汉族人在秦汉以前就己大最居住在这一地区。

【考点】屮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5.“天下”观念变得十分清晰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C【解析】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而追求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政治观念中的基调。

【考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6.代表着古代人对地域的不同自然区域认识的是()oA.《尚书・禹贡》B.《尚书・尧典》C.《尚书•皋陶谟》D.《尚书•洪范》【答案】A【解析】对广大地域H然区域的不同,在古代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米芾C.赵孟D.张择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D.僧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A. 战国B. 唐代C. 北宋D. 明代【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A. 戴震B. 魏源C. 顾炎武D. 俞樾【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A. 日坛B. 月坛C. 天坛D. 地坛【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 吴道子B. 米芾C. 赵孟D. 张择端【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A. 张衡B. 沈括C. 葛洪D. 王桢【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A. 河姆渡文化时期B. 屈家岭文化时期C. 仰韶文化时期D. 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A. 原始公有制时期B. 家族宗亲制时期C. 中央集权制时期D. 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A. 道安B. 慧远C. 道生D. 僧肇【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B. 北宋C. 南宋D. 元代【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A. 道家学说B. 魏晋玄学C. 宋明理学D. 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A. 唐尧B. 虞舜C. 夏禹D. 商汤【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2题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A. 敦煌文化B. 张掖文化C. 酒泉文化D. 凉州文化【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13题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A. 康熙盛世之后B. 八国联军入侵之后C. 鸦片战争之后D. 甲午战争之后【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4题首先明确提出文章为“经国之大业”的人是()A. 孔子B. 荀子C. 曹丕D. 刘勰【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5题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 阶级性和哲理性B. 时代性和民族性C. 哲理性和趣味性D. 趣味性和娱乐性【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16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不可胜用也。

”这段话的作者是()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孟子【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17题我国发明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时间是在()A. 春秋B. 秦代C. 战国D. 汉代【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8题应成吉思汗之邀前往今阿富汗喀布尔考察的道教领袖是()A. 王重阳B. 李志常C. 邱处机D. 刘德仁【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9题比较能全面地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域文化特色的,是司马迁《史记》中的() A. 《货殖列传》B. 《河渠书》C. 《平淮书》D. 《六国表》【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20题刘禹锡是中唐思想界、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他最着名的哲学着作是()A. 《天说》B. 《天对》C. 《天问》D. 《天论》【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21题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

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A. 民俗文化B. 市民文化C. 娱乐文化D. 工艺文化【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22题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 复兴儒学B. 全盘西化C. 发展生产力D. 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23题我国历史上的吐蕃民族因与印度较近,最流行的文化是()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道教D. 佛教【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24题中国农耕生产达到一个新水平是在公元前()A. 两千年左右B. 三千年左右C. 四千年左右D. 五千年左右【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25题道教的基本教义是()A.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B. 性净自悟、普渡众生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 修心养性、明心见性【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在元朝,回回的科学技术大量传入中国,主要有()A. 天文历算B. 火器制造C. 天象仪器D. 医药学着作【正确答案】 ACD本题分数2分第2题两汉选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A. 察举B. 征辟C. 考试D. 科举【正确答案】 ABC本题分数2分第3题东晋士人最热衷的“家常”摆设是()A. 清谈B. 诗赋C. 书法D. 佛理【正确答案】 ABCD本题分数2分第4题依据文献记载,有些学者把上古文化划分为三大区域。

下面各项中,哪些不是这三大区域之中的文化()A. 炎黄B. 氐羌C. 苗蛮D. 百越【正确答案】 BD本题分数2分第5题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有()A. 知易行难B. 知轻行重C. 行先知后D. 知先行后【正确答案】 ABCD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第1题勤农观【正确答案】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本题分数3分你的得分第2题诗赋取士【正确答案】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进士科,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

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诗唐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本题分数3分你的得分第3题五伦【正确答案】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即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

本题分数3分你的得分第4题八思巴【正确答案】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元世祖忽必烈奉他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佛戒外,还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

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本题分数3分你的得分第5题五常【正确答案】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第1题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是什么?【正确答案】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有两点:一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

二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本题分数6分你的得分第2题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是什么?【正确答案】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

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

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本题分数6分你的得分第3题汉代士大夫阶层的作用是什么?【正确答案】答:其作用是:在他们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

所以,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本题分数6分你的得分第4题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正确答案】答:其主要特征是: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

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本题分数6分你的得分第5题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方面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各观点的提出者是谁?【正确答案】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主要有:(1)“天人合一”,提出者是宋代张载;(2)“天人交胜”,提出者是唐代刘禹锡;(3)“天人之分”,提出者是战国时代的荀子。

本题分数6分你的得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1题为什么说20世纪后期关于汉字的思考和论争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正确答案】我们之所以说20世纪后期关于对汉字的思考和论争拓宽了汉字研究的领域,是因为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有关汉字的新课题,将汉字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

例如,人们揭示汉字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突出了汉字与汉民族、汉文化等的关系研究,加强了汉字教育、汉字信息处理和汉字传播等汉字应用研究。

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汉字与思维方式、汉字与民族文化传播、汉字与艺术、汉字与民俗等关系的认识,并在信息处理、汉字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人们在解决汉字及其相关学科的前沿问题时,意识到以往对汉字的认识还太简单,这又引起人们更积极地投身于汉字的本体研究和相关文化的研究之中,从而使人们对汉字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化、科学化。

本题分数10分你的得分第2题试述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

【正确答案】答: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三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再者,清初对知识分子实施文化高压政策,以文字狱来迫害他们,使他们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另外,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

从宋儒那里就有“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分歧。

在成贤成圣的方式上,有的儒家如朱熹特别强调多学多思;另一派如陆象山,就强调多读书致知对发明心性没有好处甚至有害。

后一派的意见在明朝王学兴盛的时代,是占了上风的。

但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

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

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

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

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