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真题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 )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自然环境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A.西周B.东周C.汉朝D.明朝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唐两宋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A.黄帝B.高车部C.鲁班D.伏羲7.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A.西周B.战国C.秦朝D.唐朝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A.郑国子产《刑书》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D.汉《九章律》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孔子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A.《论语》B.《孟子》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A.24个B.20个C.16个D.12个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A.章炳麟B.吴稚晖C.鲁迅D.钱玄同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贺麟和冯友兰B.梁赖溟和熊十力C.唐君毅和牟宗三D.余英时和杜维明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宗法制B.监察制度C.科举制度D.法律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18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1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Ⅰ部分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______(分数:1.00)A.农具B.壁画√C.筷子D.煤炭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狭义文化产品的定义。
[解析]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
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故A、C、D三项均不属于狭义的文化产品,应排除。
2.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______(分数:1.00)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解析:3.唐朝中期以后,维系唐帝国命脉的经济交通线是大运河的______(分数:1.00)A.通济渠√B.永济渠C.平虏渠D.利漕渠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京杭大运河。
[解析] 隋朝大运河偏向东南的一支称通济渠,南与山阳渎、江南河相连,直达余杭。
唐代中期以后,通济渠主要用来运输江南的粮食,成为维系唐帝国命脉的交通线。
4.中国统一文化的历程开始于______(分数:1.00)A.夏代√B.商代C.西周D.战国解析:5.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______(分数:1.00)A.政治观念B.经济观念C.国家观念√D.文化观念解析:[考点]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重农主义。
[解析] 重农主义是一种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国家观念。
这种观念起源于西周时期,成就于战国时期的法家。
6.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分数:1.00)A.三藩之乱B.永嘉之乱C.八王之乱√D.五胡之乱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西晋灭亡的文化缘由。
[解析] 从根本上讲,西晋王朝的旋生即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头的结果。
而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所致的恶果——八王之乱。
7.中国著名的云冈、敦煌等石窟艺术题材来自______(分数:1.00)A.儒教B.道教C.基督教D.佛教√解析:[考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 ) 2002-10A. 《论语》B. 《易》C. 《荀子》D. 《礼记》2.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2004-10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 民族文化D. 国别文化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广义文化的是()2015-10A.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2008-1A .生产工具B .生活器具C .运输工具D .典籍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2017-10A.广义文化B.狭义文化C.民族文化D.国别文化6.狭义的文化又称()2007-10A. 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 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7.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C )2012-10A.规范性B.调和性C.稳定性D.等级性8.与英文Culture 对译的汉语是( ) 2008-10 2015-4 2016-4A .文学B .文章C .文化D .精神文明9.“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2006-10A .化学B .文学C .化解D .改易10.“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2007-1A .文学B .错画C .文章D .图画11.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就是()2015-4A中国传统文化 B中国古代文化 C中国文化传统 D中国民族文化12. 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 2002-10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 隋唐两宋13.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 2002-10 2012-10A.大西洋B. 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14.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2002-10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 自然环境15.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2011-1A.归宿B.过程C.发展D. 资源16.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
A. 儒家文化B. 道家文化C. 法家文化D. 阴阳五行学说答案:D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的是()。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
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易、乐、春秋C. 琴、棋、书、画、诗、酒D. 经、史、子、集、诗、词答案:A4.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5. 中国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是()。
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苏轼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属于历史小说的是()。
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D7.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形容的是()。
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8.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
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答案:A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的是()。
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苏州的是()。
A. 拙政园B. 留园C. 网师园D. 狮子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是()。
A. 和谐B. 忠诚C. 孝道D. 礼仪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
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易经》E. 《春秋》答案:ABDE3. 中国古代的“五行”指的是()。
A. 金B. 木C. 水D. 火答案:ABCDE4. 中国古代的“四书”包括()。
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礼记》答案:ABCD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A. 封闭性B. 包容性C. 排他性D. 单一性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3.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其主要著作是(A)A. 《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D)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6.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A)A. 陆上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草原丝绸之路D. 空中丝绸之路7.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个省份?(A)A. 四川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甘肃省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小说?(D)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B.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9. 中国古代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C)A. 泰山B. 华山C. 嵩山D. 衡山10.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著称的是(B)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1.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D)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12.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A. 立夏B. 立春C. 立秋D. 立冬1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省的是(B)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省的是(C)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1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江苏省的是(A)A. 拙政园B. 留园C. 个园D. 豫园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绣”中,以“双面绣”著称的是(D)A. 苏绣B. 蜀绣C. 粤绣D. 湘绣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瓷”中,以“青花瓷”著称的是(A)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1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著称的是(B)A. 歙砚B. 端砚C. 洮砚D. 澄泥砚1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曲”中,以“高山流水”著称的是(A)A. 古琴曲B. 琵琶曲C. 古筝曲D. 二胡曲2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茶”中,以“龙井茶”著称的是(A)A. 杭州B. 武夷山C. 安溪D. 黄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 多元性与包容性B.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C. 封闭性与开放性D. 传统性与现代性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报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话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计算机答案:A3.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4.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
A. 道B. 德C. 无为D. 自然答案:A5.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其核心是()。
A. 法B. 术C. 势D. 刑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兼爱B. 非攻C. 节用D. 尚贤答案:A7.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兵法B. 兵势C. 兵形D. 兵略答案:A8.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核心是()。
A. 阴阳B. 五行C. 阴阳五行D. 五行相生相克答案:C9. 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经络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核心是()。
A. 抒情B. 叙事C. 议论D. 描写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其核心是()。
A. 笔墨B. 线条C. 色彩D. 构图答案:A12.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其核心是()。
A. 木结构B. 石结构C. 砖结构D. 土结构答案:A13.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其核心是()。
A. 自然B. 人文C. 宗教D. 政治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其核心是()。
A. 唱B. 做C. 念D. 打答案:A15.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其核心是()。
A. 民俗B. 民间C. 民艺D. 民情答案:A16.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其核心是()。
A.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答案:B17.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
自考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5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是()oA.上层文化B.中层文化C.底层文化D.市民文化【答案】A【解析】上层文化以文字典籍为媒体。
【考点】绪论2.直指人心、开发自性的“顿悟”说,属于佛教宗派中的()。
A.天台宗B.禅宗C.华严宗D.净土宗【答案】B【解析】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梧”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
禅宗的直指人心、开发门性的直觉顿悟法门和思想,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3.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
A.道教文学B.儒家文学C •佛教文学D.基督教文学【答案】C【解析】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4.秦汉以前大最居住在成都平原的是()oA.羌族人B.古巴人C.氐人D.汉族人【答案】D【解析】考察历史上的人群分布,四川盆地的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代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盆地的中央是富饶的成都平原,文明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汉族人在秦汉以前就己大最居住在这一地区。
【考点】屮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5.“天下”观念变得十分清晰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C【解析】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而追求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政治观念中的基调。
【考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6.代表着古代人对地域的不同自然区域认识的是()oA.《尚书・禹贡》B.《尚书・尧典》C.《尚书•皋陶谟》D.《尚书•洪范》【答案】A【解析】对广大地域H然区域的不同,在古代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10月)第一部分代年考题1.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2.九流十家: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
3.血缘九族制:(1)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2)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4.家天下:(1)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家族的代兴与衰亡。
(2)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对宗法血缘关系进行强力破坏,可是她并没有摆脱宗法关系的控制,她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
5.中庸:(1)“中庸”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2)“中庸”的含义是指可常行常见的最高的德。
6.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7.“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
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
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8.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
9.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
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
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10.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她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
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
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11.文化内涵: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可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能够属于文化范畴;这些事物对于文化学来说,主要关注它们人文性的一面;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王阳明 B.许慎 C.钟蝶 D.朱熹 9.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基础是 A.手工业经济 B.农耕自然经济 C.市商贸易 D.相农经济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诗经》组成部分的是 A.诗 B.风 C.雅 D.颂 11.“汉语共同语”在明清时期被称为 A.官话 B.国语 C.通语 D.雅语 12.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宗派是 A.天台宗 B.华严宗 C.净土宗 D.禅宗 13.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 A.文化思潮 B.文化现象 C.文化政策 D.文化事项 14.历来有“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 A.山东 B.山西 C.陕西 D.河南 15.后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 A.管仲 B.韩非子 C.吴起 D.商鞅 16.为中国封建官僚体制提供人才资源保障的是 A.察举制 B.世家制 C.科举制
2018 年 10 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真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中国北方农业的农耕文化是 A.稻作型。 B.麦黍型 C.表樱型 D.稻谷型 2.“三纲五常”伦理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3.我国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是 A.《诗经》 B.《周易》 C.《尚书》 D.《大学》 4.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5.就汉字构造形体的依据来说,汉字是一种 A.表音文字 B.拼音文字 C.表形文字 D.表意文字 6.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7.中国专制王权严密控制人身的最重要措施是 A.什伍里甲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户籍管理制度 D.连坐制度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7.论述唐朝开国的文化背景与影响。 48.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31.中国领属的海疆包括 A.东海 B.南海 C.黄海 D.红海 E.渤海 32.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元素是 A.日 B.月 C.年 D.气 E.朔 33.佛教基本教义的“四谛法”是指
A.苦 B.集 C.灭 D.道 E.善 34.马克思曾指出:在欧洲,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伟大发明是思嘉加 A.债券 B.火药 C.罗盘(指南针) D.印刷术即 E.股票 35.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产品的是就饰质兴导象弟国即文升古 A.音乐 B.美术产 C.雕塑 D.道德 E.思想
D.选举制 17.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二百年 B.三百年 C.五百年 D.六百年 18.中国古典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是 A.周朝 B.秦朝 C.唐朝照 D.元朝 19.曾受汉语极大影响的所谓“域外方言”不包括 A.朝鲜语 B.日本语 C.蒙古语 D.越南语苦 20.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来 C.佛家思想 D.宋明理学 21.中国的农耕知识有自己的“书库”,即历代方志。它兴起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2.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兴起的地域是要的品改出女干黑中购益牌可 A.长江中下游 .黄河中下游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思 A.《汤刑》 B.《九刑》 C.《吕刑》 D.《法经》 24.中国古代药学又称为 A.“汉方”之学 B.“本草”之学 C.“四诊”之学 D.“调理”之学 25.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A.坐北朝南 B.一门一殿
C.围合布局 D.左右对称 26.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工作的第一人是 A.周宜王 B.许慎 C.仓额 D.墨子 27.于公元 7 世纪推动“大化革新”,全面唐化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日本 D.新加坡 28.儒家文化源于 A.齐鲁解 B.三晋 C.南楚 D.川陕 29.隋唐创立的政治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度 D.六部制 30.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其礼制的精神核心是 A.礼仪 B.礼法 C.礼节 D.礼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36.农政文化 37.祖先崇拜 38.避讳 39.文化 40.君主专制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41.简述中国家法族规的礼俗规范功能。 42.简述农耕灌溉对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作用。 43.简述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生活的伦理规范的意义。 44.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 45.简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与意义。 46.简述宗法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