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模板)

()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水利勘测设计院二O二O年()月()日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评价依据 (2)1.3 技术路线 (3)1.4 研究内容 (3)1.5 高程与平面控制系统说明 (3)2 基本情况 (3)2.1 建设项目概况 (3)2.1.1 工程设计布置原则 (3)2.1.2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4)2.1.3 等级划分、设计荷载组合、参数与设计标准 (4)2.1.4 排水系统 (5)2.2 河道基本情况 (5)2.2.1 河道概况 (5)2.2.2 河道地质条件 (6)2.2.3 水文、行洪 (8)2.2.4水文泥沙 (14)2.3 现有水利工况及其它设施情况 (15)2.3.1 防洪护岸及天仙拦砂坝情况 (15)2.3.2 主要桥梁情况 (15)2.3.3 其它情况 (15)3 河床演变分析 (16)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6)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6)3.2.1 河道形态变化分析 (17)3.2.2 河道冲淤量 (17)4 防洪评价计算 (18)4.1 数学模型基本原理 (18)4.1.1 模型计算控制方程 (18)4.1.2 模型方程离散和求解 (19)4.1.3 模型计算范围及边界处理 (20)4.2 数学模型验证 (21)4.2.1 模型验证计算资料 (21)4.2.2模型验证计算成果 (21)4.3 计算条件 (22)4.3.1 计算方案 (22)4.3.2拟建工程概化 (22)4.4 计算成果分析 (22)4.4.1 断面缩窄率分析 (22)4.4.2 对水位影响分析 (23)4.4.3对流速影响分析 (23)4.4.4 对流场影响分析 (23)4.5 护堤工程稳定性分析计算 (23)5 防洪综合评价 (23)5.1 与有关水利规划的关系 (23)5.2 对行洪的影响分析 (24)5.3 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24)5.4 对现有防洪工程和其它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 (25)5.5 对其它事宜影响分析 (25)6 结论 (25)1 概述1.1 项目背景###地处重庆东部,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上距重庆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是重庆东西部地区的结合地。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

1.1 水库枢纽工程概况XX 水库位于XX 区XX 镇孟津村境内,大坝位于XX 河流域右岸,地理坐标:东经…,北纬…,水库枢纽距XX 城区36km,距XX 镇0.5km。
水库坝址以上主河道长3.55km,河床比降15.76‰,集雨面积8.35 km2 。
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7m,坝顶宽2.5m,坝长130m。
水库总库容153.5 万m3 ,有正常蓄水库容137 万m3 ,死库容15 万m3 。
设计灌面2991 亩,实有灌面2991 亩。
XX 水库承担着XX 、XX 等重要集镇及绵梓公路的汛期安全,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小(一)型水利工程。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备三部份组成。
1.1.1 大坝XX 水库始建于1970 年9 月,1973 年春再次加高大坝5 米,同年建成。
XX 水库由当时XX 市县水电局进行勘测规划,坝址选于陡林湾石河堰处,该段河身狭长,水源丰富。
坝基长80m,设核心齿槽3 个,用黄泥夯实。
大坝施工主要采用人工挑土,鸡公车转运等,坝体采用东方红75 马力履带拖拉机碾村,分层碾压土料厚度均控制在0.2m 以内,碾压三次,局采用人工夯实,坝体填筑质量较好。
大坝最终规模达到17m。
XX 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506.8m,最大坝高17m ,坝顶宽2.5 m,坝顶轴线长130m 。
大坝上游边坡坡率从坝顶至坝脚分别为1: 2.08 、1:2.03,坡面为干砌石护坡;大坝下游边坡坡率从坝顶至坝脚分别为1:1.68、1 :3.1、1 :5.0 、1 :2.83、1 :1.5,坡面为干砌石护坡。
1.1.2 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
进口为开敞式正槽形式,堰顶高程502.8m,堰顶净宽24 米,最大下泄流量288m3/s。
溢洪道于水库建成初期1971 年宽14m,1973 年进行扩建到18m,1974 年夏又扩建一孔,增加到20m,1982 年,经洪水复核,溢洪道仍未达到要求,1984 年再次扩宽溢洪道到30 米。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具体要求

? 对跨河桥梁和建筑物局部壅水计算,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及《公路桥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J30-2002),均有推荐公式可参照选用;壅水高度和壅水范围对河段的防洪影响较大的开展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
? 6.1.2 对河道防洪水位、行洪能力、行洪安全、引排能力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布置、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的补救措施;
? 6.1.3 对现有堤防、护岸工程安全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布置、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的补救措施;
? ① 对主要汊道分流比的影响值,若为动床数学模型或动床物理模型,还应统计各汊道分沙比的变化;
? ② 工程建设前后,工程影响范围内代表性断面(平面、垂面)流速分布的变化情况;
? ③ 各不同水位标准情况下,主流线、深槽、洲滩、岸滩断面等的变化情况;
? ④ 工程影响范围内防洪工程及其它设施附近流速、流向的变化;
? 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时,应根据流域或所在地区的河道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路线。对防洪可能有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应进行专题研究(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或其它试验等)。
? 在防洪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它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 1 概述
? 概述一般应包括项目背景、评价依据、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 1.1 项目背景
? 项目背景应阐明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总体建设规模、项目前期工作概况及防洪评价编制单位受委托后进行防洪评价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水库防洪评价报告

水库防洪评价报告一、引言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利工程,具有调节水量、保护农田和城市、供水等多种功能。
然而,水库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使用之后,其防洪能力可能会逐渐减弱,需要进行评价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本报告将对水库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水库概况该水库位于地区的山中,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
水库总容量为1000万立方米,年均可调度水量为500万立方米。
水库主要用于供水和防洪。
三、防洪评价1.设计洪水标准根据设计要求,该水库的设计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洪水,即设计洪水量为200万立方米。
这一设计标准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防洪需求,但在极端降雨的情况下可能不足以保证水库的安全。
2.水库堤防状况水库堤防是水库防洪的主要保障,对其进行评价非常重要。
该水库的水库堤防由土石堆砌而成,经过多年的使用,堤防可能出现老化、塌方等问题。
经过实地调查,水库堤防整体情况良好,未发现严重的破损和塌方现象。
3.溢洪道状况溢洪道是水库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评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该水库溢洪道共有2条,分别位于水库两侧。
经过检查,溢洪道整体状况良好,未发现严重的泄漏和损坏问题。
4.库容现状水库的库容是衡量其防洪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根据调查数据,该水库的库容现状良好,没有发现明显的淤积和疏浚问题。
水库的存水能力能够满足防洪需要。
五、改进建议1.提高设计洪水标准鉴于极端降雨的可能性,建议将该水库的设计洪水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洪水。
这样能够更好地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2.加强水库堤防维护虽然目前水库堤防状况良好,但为了确保水库的长期安全运行,建议定期对堤防进行巡查和检修,及时修复破损和老化部位。
3.定期维护溢洪道溢洪道是水库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4.提高调度水量鉴于该水库的年可调度水量较低,建议优化供水和防洪的平衡,提高调度水量,确保水库的多功能运行。
水库防洪评价报告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1概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位于夏县祁家河乡。
夏县位于运城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和北纬34°55′~35°19′,东靠黄河,西依峨嵋岭,中条山、鸣条岗横穿全境,四周与平陆、盐湖、闻喜、垣曲接壤,隔黄河和河南省渑池县相望,全县总面积1352.6Km2。
祁家河乡地处夏县东南方向的中条山腹地,东接垣曲县,西连平陆县,南与河南渑池县隔黄河相望,北与本县泗交镇接壤。
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0公里,是夏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
库区位于祁家河乡窑泉村深切河谷内,河谷宽度60~350m,呈“V”字型,两岸山体雄厚。
1.1.2建设项目所在流域规划概况项目区位于中条山深处的泗交河祁家河乡段。
泗交河发源于泗交镇西沟村的东、西普峪,由东向南,在泗交镇与王家河、法河汇流,又向东流,经祁家河乡于平陆县曹川乡老鸭池入黄河,全长120华里,流域面积353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68立方/秒。
西沟~泗交水库段,引泗济运工程在寨里河、王家河上建有简易引水设施,用以引取两河的清水基流。
而南河、法河的清水基流及四条河流的洪水径流尚未开发。
泗交水库~祁家河乡段,两岸住有居民,通往祁家河乡公路沿河而修,当地政府对公路旁河堤已建。
祁家河乡~入黄口段无人居住和厂矿企业,完全尚未开发。
1.1.3项目建设规模该工程是拦蓄泗交河河水,解决本旅游项目漂流用水问题和增加该段局部水面,开发水上项目,发展当地经济。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工程等别为Ⅳ等,规模为小(2)型。
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205.000m,溢流堰顶高程200.000m,最大坝高18.28m。
水库防洪评价报告【范本模板】

1概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位于夏县祁家河乡。
夏县位于运城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和北纬34°55′~35°19′,东靠黄河,西依峨嵋岭,中条山、鸣条岗横穿全境,四周与平陆、盐湖、闻喜、垣曲接壤,隔黄河和河南省渑池县相望,全县总面积1352.6Km2。
祁家河乡地处夏县东南方向的中条山腹地,东接垣曲县,西连平陆县,南与河南渑池县隔黄河相望,北与本县泗交镇接壤.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0公里,是夏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
库区位于祁家河乡窑泉村深切河谷内,河谷宽度60~350m,呈“V"字型,两岸山体雄厚。
1.1.2建设项目所在流域规划概况项目区位于中条山深处的泗交河祁家河乡段.泗交河发源于泗交镇西沟村的东、西普峪,由东向南,在泗交镇与王家河、法河汇流,又向东流,经祁家河乡于平陆县曹川乡老鸭池入黄河,全长120华里,流域面积353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68立方/秒。
西沟~泗交水库段,引泗济运工程在寨里河、王家河上建有简易引水设施,用以引取两河的清水基流.而南河、法河的清水基流及四条河流的洪水径流尚未开发。
泗交水库~祁家河乡段,两岸住有居民,通往祁家河乡公路沿河而修,当地政府对公路旁河堤已建。
祁家河乡~入黄口段无人居住和厂矿企业,完全尚未开发。
1.1.3项目建设规模该工程是拦蓄泗交河河水,解决本旅游项目漂流用水问题和增加该段局部水面,开发水上项目,发展当地经济。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工程等别为Ⅳ等,规模为小(2)型。
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205.000m,溢流堰顶高程200。
000m,最大坝高18.28m。
坝顶长80m,顶宽4.0m。
溢流段长48m,分7孔泄流,单孔净宽6m.溢流段采用连续式消力塘消能。
水库防洪评价

(5) 《贵州省防洪条例》 (2003.9.1) ; (6)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005.9.23) ; (7)水利部、国家计委《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水政 [1992]7 号) ; (8)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 通知》 (水建管[2001]618 号) 。
5
行评价。防洪评价范围为:上至水库干流P=5%回水尖灭点,距大坝约5.8km,支 流白沙河P=5%回水尖灭点,距干流汇口约5km,坝址下游约0.3km为杜仲河大桥, 以下即为峡谷地带,两岸仅有少量居民分布在高程较高的山涧,因此,下游范围 为坝址至杜仲河大桥约0.3km,干流总长约6.1km河段,支流长约5km河段以及灌 区、县城供水涉河建筑物所在河段,针对该范围进行防洪评价。 采用基础资料有: (1)水文站 余庆河流域内先后设有田坝、余庆水文站,田坝水文站撤除后设立余庆水文 站。 (2)气象站 邻近地区设有瓮安气象站。 (3)进行了实地踏勘工作。 采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等有关 规程规范中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分析计算、挡水坝雍水、泄 流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与补救措施。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1)概述:介绍项目的背景、评价的依据及工作内容。 (2)基本情况:主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河道基本情况等。 (3)河道演变:分析河道近期演变以及将来的河道演变趋势。 (4)防洪评价计算:包括水文分析计算、壅水分析计算以及河势影响分析。 (5)防洪综合评价:主要评价拟建挡水坝缩窄河道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对 河势稳定的影响、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及对防汛抢险的影响。 (6)防治与补救措施:根据河道特点和大坝布置方案提出适当的补救措施。 (7)结论与建议:拟建瓮安县杜仲河水库综合利用工程对防洪各方面的影 响作出结论性意见,并提出主要建议。
(完整版)防洪评价报告

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评价依据 (2)1.3 技术路线 (2)1.4 研究内容 (3)1.5 高程与平面控制系统说明 (3)2 基本情况 (3)2.1 建设项目概况 (3)2.1.1 工程设计布置原则 (3)2.1.2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4)2.1.3 等级划分、设计荷载组合、参数与设计标准 (4)2.1.4 排水系统 (5)2.2 河道基本情况 (5)2.2.1 河道概况 (5)2.2.2 河道地质条件 (6)2.2.3 水文、行洪 (8)2.2.4水文泥沙 (14)2.3 现有水利工况及其它设施情况 (15)2.3.1 防洪护岸及天仙拦砂坝情况 (15)2.3.2 主要桥梁情况 (15)2.3.3 其它情况 (15)3 河床演变分析 (16)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6)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6)3.2.1 河道形态变化分析 (17)3.2.2 河道冲淤量 (17)4 防洪评价计算 (18)4.1 数学模型基本原理 (18)4.1.1 模型计算控制方程 (18)4.1.2 模型方程离散和求解 (19)4.1.3 模型计算范围及边界处理 (20)4.2 数学模型验证 (21)4.2.1 模型验证计算资料 (21)4.2.2模型验证计算成果 (21)4.3 计算条件 (22)4.3.1 计算方案 (22)4.3.2拟建工程概化 (22)4.4 计算成果分析 (22)4.4.1 断面缩窄率分析 (22)4.4.2 对水位影响分析 (23)4.4.3对流速影响分析 (23)4.4.4 对流场影响分析 (23)4.5 护堤工程稳定性分析计算 (23)5 防洪综合评价 (23)5.1 与有关水利规划的关系 (23)5.2 对行洪的影响分析 (24)5.3 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24)5.4 对现有防洪工程和其它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 (25)5.5 对其它事宜影响分析 (25)6 结论 (25)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万州地处重庆东部,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上距重庆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是重庆东西部地区的结合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位于夏县祁家河乡。
夏县位于运城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和北纬34°55′~35°19′,东靠黄河,西依峨嵋岭,中条山、鸣条岗横穿全境,四周与平陆、盐湖、闻喜、垣曲接壤,隔黄河和河南省渑池县相望,全县总面积1352.6Km2。
祁家河乡地处夏县东南方向的中条山腹地,东接垣曲县,西连平陆县,南与河南渑池县隔黄河相望,北与本县泗交镇接壤。
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0公里,是夏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
库区位于祁家河乡窑泉村深切河谷内,河谷宽度60~350m,呈“V”字型,两岸山体雄厚。
1.1.2建设项目所在流域规划概况项目区位于中条山深处的泗交河祁家河乡段。
泗交河发源于泗交镇西沟村的东、西普峪,由东向南,在泗交镇与王家河、法河汇流,又向东流,经祁家河乡于平陆县曹川乡老鸭池入黄河,全长120华里,流域面积353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68立方/秒。
西沟~泗交水库段,引泗济运工程在寨里河、王家河上建有简易引水设施,用以引取两河的清水基流。
而南河、法河的清水基流及四条河流的洪水径流尚未开发。
泗交水库~祁家河乡段,两岸住有居民,通往祁家河乡公路沿河而修,当地政府对公路旁河堤已建。
祁家河乡~入黄口段无人居住和厂矿企业,完全尚未开发。
1.1.3项目建设规模该工程是拦蓄泗交河河水,解决本旅游项目漂流用水问题和增加该段局部水面,开发水上项目,发展当地经济。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工程等别为Ⅳ等,规模为小(2)型。
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205.000m,溢流堰顶高程200.000m,最大坝高18.28m。
坝顶长80m,顶宽4.0m。
溢流段长48m,分7孔泄流,单孔净宽6m。
溢流段采用连续式消力塘消能。
冲沙洞直径1.5m,长25m。
水库建成后,可形成9.8万m2水面,回水长度750m,库容43.6万m3。
淹没林地46亩,滩地15.4亩。
1.1.4项目工作进展情况2010年3月受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拦水坝工程的设计,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工程现场进行水文、地质、水工、施工等方面调查研究,对各项勘测设计任务进行了部署,在水文分析、径流调节计算、调洪演算、水工设计、施工布置的基础上,进行了坝轴线和坝体结构布置方案、主体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核实了淹没实物指标。
2010年4月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1.5任务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章之三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章之十一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取水口、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工程建设方案应当依据防洪法的有关规定报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修建跨河、穿河、穿堤、临时的取水口、码头、道路、渡口、管线等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改[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
受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拦水坝水库工程防洪、安全评价》的编制工作。
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水建管[2001]618号)、《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办建管[2004]109号)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的相关规定,编制完成本评价报告。
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3);(4)水利部、国家计委《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5)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水建管[2001]618号)。
1.2.2技术标准(1)《防洪标准》(GB50201-94);(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5)《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6)《河道演变勘测设计调查规范》(SL383-2007);(7)《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办建管[2004]109号)。
(8)《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
1.2.3其它资料(1)《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年8月);(2)《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拦水坝技施设计报告》(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10年3月);(3)《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2010年4月);(4)实测河道断面资料;(5)万分之一、二千分之一地形图。
1.3评价河段范围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的有关要求并结合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修建以后洪水影响范围以及施工布置等影响范围,确定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拦水坝工程防洪评价的范围主要为水库坝区、库区以及坝址以下消能河段、料场、渣场。
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的有关要求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拦水坝安全评价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大坝安全有关的泄水建筑物及金属结构等。
1.4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1.4.1技术路线通过历史及近期实地调查资料,进行河床演变及河势稳定影响分析,分析坝址上、下游河段河床演变规律;采用数学模型,通过壅水计算、泥沙冲淤计算、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对河段防洪的影响;综合评价工程建设对河势及防洪的影响;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拦水坝安全评价要求做到全面评价,重点突出。
应对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以及工程质量和运行管理等进行复核或评价。
1.4.2工作内容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概述:介绍项目的背景、评价的依据及工作内容。
(2)基本情况:主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河道基本情况等。
(3)河道演变:分析河道近期演变以及将来的河道演变趋势。
(4)防洪评价计算:包括水文分析计算、壅水分析计算以及河势影响分析。
(5)防洪综合评价:主要评价水库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及对防汛抢险的影响,水库成库后河道泥沙淤积情况。
(6)拦水坝安全评价对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以及工程质量和运行管理等进行复核或评价。
(7)结论与建议:所评价水库对防洪各方面的影响及大坝的安全作出结论性意见,并提出主要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如下:(1)通过对本河段河道历史演变、地质调查等资料分析,对河道演变和库区稳定及山洪灾害作一定的评述。
(2)计算坝址处不同频率的洪水,通过洪水调节计算,评价水库大坝的泄洪能力、对下游河道防洪及对大坝安全的影响。
(3)运用实测的纵横断面资料,分析水库回水对上游的影响;(4)水库对河道河势的影响。
(5)从河流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防洪影响等方面综合评价水库对行洪的影响。
2基本情况2.1建设项目概况夏县晋平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位于夏县祁家河乡。
夏县位于运城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和北纬34°55′~35°19′,东靠黄河,西依峨嵋岭,中条山、鸣条岗横穿全境,四周与平陆、盐湖、闻喜、垣曲接壤,隔黄河和河南省渑池县相望,全县总面积1352.6Km2。
祁家河乡地处夏县东南方向的中条山腹地,东接垣曲县,西连平陆县,南与河南渑池县隔黄河相望,北与本县泗交镇接壤。
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0公里,是夏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
库区位于祁家河乡窑泉村深切河谷内,河谷宽度60~350m,呈“V”字型,两岸山体雄厚。
该工程是拦蓄泗交河河水,解决本旅游项目漂流用水问题和增加该段局部水面,开发水上项目,发展当地经济。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工程等别为Ⅳ等,规模为小(2)型。
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205.000m,溢流堰顶高程200.000m,最大坝高18.28m。
坝顶长80m,顶宽4.0m。
溢流段长48m,分7孔泄流,单孔净宽6m。
溢流段采用连续式消力塘消能。
冲沙洞直径1.5m,长25m。
水库建成后,可形成9.8万m2水面,回水长度750m,库容43.6万m3。
淹没林地46亩,滩地15.4亩。
2.1.1主要涉河建筑物水库永久涉河建筑物有大坝、库区河岸护堤,临时涉河建筑物有围堰、导流。
2.1.2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一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工程等别为Ⅳ等,规模为小(2)型。
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二防洪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水库大坝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2.1.3涉河建筑物设计方案一挡水建筑物设计方案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205.000m,溢流堰顶高程200.000m,最大坝高18.28m。
坝顶长80m,顶宽4.0m。
溢流段长48m,分7孔泄流,单孔净宽6m。
溢流段采用连续式消力塘消能。
冲沙洞直径1.5*2m,长25m。
水库建成后,可形成9.8万m2水面,回水长度750m,库容43.6万m3。
淹没林地46亩,滩地15.4亩。
二泄水建筑物设计方案溢流堰顶高程200.000m,溢流段长48m,分7孔泄流,单孔净宽6m。
溢流段采用连续式消力塘消能。
大坝底部设有冲沙洞,直径1.5m,进口有平面钢闸门控制,型号为PGZ-1.5*2.0m,启闭机为QP-K-125, 冲沙洞长25m。
2.2河道基本概况2.2.1流域概况项目区位于中条山深处的泗交河祁家河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