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八年级语文单元测试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1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垂髫.(tiáo)阡.陌(qiān)叹惋.(wǎn)悄.怆(qiāo)B.篁.竹(huáng)怡.然(yǐ)翕.忽(xī)俶.尔(shū)C.幽邃.(suì)糁.之(cǎn)箬.篷(ruò)俨.然(yǎn)D.多髯.(rán)篆.章(zhuàn)窈窕.(tiǎo)寤寐.(mè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2分)()A.落英.缤纷(花)便扶向.路(先前的)B.如鸣佩环,心乐.之(高兴)矫.首昂视(举)C.八分有奇.(零数、余数)以其境过清.(清澈)D.绝类.弥勒(像)寤寐思服.(服装)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便要还家B.诎右臂支船C.左手倚一衡木D.兼葭采采,白露未已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没有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蒙络摇缀.. D.青树翠蔓5.下列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2分)()A.渔人甚异.之B.其岸势犬牙..差互C.参差荇菜,左右流.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村里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技亦灵怪矣哉!(译:技艺也真是灵活奇怪啊!)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向右迂曲。
)7.默写。
(4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
(2)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3)窈窕淑女,________。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积累·运用(共计17分)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加点字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的。
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hún然一体。
2、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的铁路系统。
(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美所,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的文字之一。
A.完善折服悠久B.完整佩服悠长C.完善佩服悠长D.完整折服悠久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①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②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
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这天学校举办“读书会”,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20字以内)(2分)5、综合性学习。
(4分)材料一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认为,这次云南等地干旱,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而造成的。
材料二近四十年来,中国冰州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
受气温升高影响,像近年在中国西藏、印度等地发生冰碛湖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严重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三科学预测,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洋水平面上涨速度加快,不久的将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岛有15%将被海水淹没,沿海城镇也将受到被淹没侵袭的威胁。
①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_ 总分_________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任劳任怨缄默胸有成竹 B.自不量力雾蔼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迁徒相辅相成 D.前仆后继箫瑟目空一切3.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A.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
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B.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4.古诗词填空(4分)(1)亭亭山上松,。
(2),天涯若比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敬畏自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④拨动你的心底的弦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4分)①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答案】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寻病终寻向所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
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
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
A.“诎”,通“屈”;B.“有”通“又”;C.“衡”,通“横”;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
(6分)阴晦.()鄙.夷()撩.逗()戳.破()拮.据()栈.桥()发窘.()葳蕤.()滑稽.()肇.事()绰.号()匆遽.()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恣睢:(2)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歇斯底里:。
(3)贾里是个爱才的人,因此并不在意被人奚落了一通,相反,很想写一篇这幅漫画的欣赏指南。
奚落:。
(4)我们是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呵……真是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3、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2分)莫明其妙狼狈不堪见义思迁沤心沥血十拿九稳再接再厉4、文学常识填空。
(5分)(1)《故乡》选自。
(2)《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国的短篇小说家(3)《孤独之旅》的作者是。
(4)《心声》的作者是,主人公是。
(5)《同桌阿伦》的作者是当代家,本文选自。
(6)小说的三要素是、、。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手法及所塑造的是哪个人物形象。
(4分)(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2)“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的大轿,还说不阔?”()(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4)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液根寻常不一样。
()6、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2分)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暗淡的,;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7、请写出两句有关“青春”的格言。
(2分)(1)(2)8、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5分)(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3)我多么爱你的回音,爱你悠远无尽的音响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4)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公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阅读文段,完成1-3题。
(6分)“诗者,吟咏情性也。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器;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徜洋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xūn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
在垂髫.之年读《静夜思》和在而立之年读《静夜思》感触是那么不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xūn( )陶垂髫()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2分)“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改为“ _________”3.请解释画线的成语。
(2分)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4-6题。
(6分)①读书,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②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③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
④我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的想法。
4.第①句有语病,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该将“ _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5.第②句标点有误,应该将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
(1分)6.第③句中的“黄发”用来指_______,“垂髫”用来指_______ 。
(2分)阅读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选段,完成7-8题。
(4分)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
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5)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6)《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厦门光明志愿服务联盟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唤起市民的低碳环保。
B.南平不断开展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C.通过一系列赛事的承办,泓云体育训练基地成为推动武夷山体育旅游的重要场所。
D.工行某分行近三年累计发放大约250多亿元贷款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考亭书院是朱熹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是他晚年定居、讲学、终老之地。
朱子在此著书讲学、传道授业达八年之久,创建了儒学史上令人瞩.__①__(A.shǔB.zhǔ)目的“考亭学派”,成为“闽学”之源,因此考亭书院享有“闽学之源、理学之巅”的__甲__(A.盛誉B.荣誉)。
重建后的建阳考亭书院huàn__②__(A.焕B.换)然一新,其建筑布局采用传统合院形式,为仿宋式建筑风格,在规模以及建筑设施上跟全国其他知名书院相比__乙__(A.平分秋色B.毫不逊色)。
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双向细目表-八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请在试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内,填空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解答题写在题后的空白处。
●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语文知识积累(31分)1.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粗糙(zāo)篁竹(huáng)峨冠(guān)豁然开朗(huò)B.器皿(mǐn)幽邃(suì)衣褶(zhòu)销声匿迹(nì)C.地壳(qiào)俨然(yǎn)清冽(lì)按图索骥( jì)D.沟壑(hè)窈窕(yǎo tiǎo)荇菜(xìng)参差披拂(cēn c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阡陌垂髻悬崖守猎B.踪迹寂寥叹惋郡县C.袒露壬戌蒹葭尹人D.岛屿俏怆假寐砂砾3.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走过万亩梨田,被十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
如置身姹紫嫣红,雪花飘舞的冰雪世界!B.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C.每当太阳落山后,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市教体局一马当先,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 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动的情态。
C.《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核舟记》中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脚丫儿在与松软的泥土相拥”拟人化,生动 形象地表现了人与泥土亲密接触的情状。
(2)我总隐隐觉得故乡的泥土仿佛认识我的脚,知道我是泥土中的一条血脉和根须。
/
/
12、遭灾之后,文中乡民家穷困到了什么地步?(用原文语句回答) 家只存一水桶,售银三分。 13、文章写了乡民和里长两个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位作评价。 乡民:敦厚纯正,知恩图报,宁可忍饥受饿,也不自吞重金; 里长:勤政爱民,关心人民疾苦,是个好里长。
(三)古诗文填空。 (1)《望岳》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杜甫《春望》一诗中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的名句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4)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6)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现代文阅读(一)
15、“即使碰不到晓风残月,也令画家消魂”这句话中的“晓风残月”出 自宋朝柳永之笔,此句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引用
强调了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16、第一句话运用了(
拟人 )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觉投射到它的向 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二)持金还乡 9、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里 长 急 倾 其 饭 而 埋 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欲一饭而去世 一饭: 吃一顿饭 (2)我安忍杀之 安: 怎么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 乡民被他的话语打动而跟随他去,得到谷子后回家。
17、“纤细的游丝”是指: 柳树枝 18、文段具体写桥之美,试说列举了哪几个例子?
四个例子: 写了石桥与密密苇丛的搭配给人带来舒畅的感觉; 写了石桥与细柳的搭配令人“销魂”; 写长桥之美; 写风雨桥
19、文段中,许多句子在内容和表达上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试举例分 析。
(二)故乡的泥土
20、与泥土有关的事物,总会激起作者对于泥土的深情,通读全文,填写表格。
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作“泥土中的一条血脉和根须”,形象表现 出人与泥土相融合的特点。
23、阅读下面与泥土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故事,结合本文,谈谈你的发现和感想。(60字左右) 故事一:在古希腊神话里,英雄安泰是大地母亲的儿子,只有身体不离开大地,他就拥有无穷的力量,就能够所向无敌。 故事二:出国访问的荷兰王妃怀孕多月,随时都有在他国提前分娩的可能,为了让孩子第一脚踩在祖国的泥土上,她想出了 一个高招——特意携带了一大袋荷兰泥土,从而令即将诞生的孩子也能出生在荷兰的“国土”上。
提示:可以围绕泥土是“国家”“故乡”“我们的母亲”等方面展开,写出自己的 发现和感想。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24、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 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 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活动一: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A、根据形状命名; B、根据习俗命名;C、以抒情方式命名;D、根据所在地命名。 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选填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 选项:1、放生桥 2、销魂桥 3、赵州桥 4、钥匙桥 我会选:A:
与泥土有关的事物 看到一尊精美泥人 老家沙土育儿法 光脚走在泥土里
作者的情感
景仰
喜爱 难忘 尊重(尊敬)
想起奶奶说的话时
21、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人与泥土深至骨髓的那一份亲情”的原因是什么?文章最后说:“你真的是想做一个像泥土似 的人吗”,你觉得作者所说的“像泥土似的人”该拥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人的一生都仰仗着土地,泥土就是命; 有良心,要有博大的胸襟,有厚重的德行。
4
B:
1
C:
2
D:
3
。
[活动二:说桥]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张飞喝断当阳桥。 红军飞渡泸定桥。
牛郎织女相会鹊桥。 许仙白娘子情定断桥。
[活动三: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1): 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