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人口》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1.2 人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人口》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中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初步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的概念和基本统计数据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的规律以及人口问题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数据来深入理解这些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了解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人口数据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阐述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口问题。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探讨人口分布的规律。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深化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 课件共28张PPT

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那些知识?
●
● ●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东部地区 的压力
等车
活动
就业压力增大 住房条件差 生活垃圾成堆
渴 望
水
对 症 下 药
上 下 五 千 年
补 绿
逼 上 蓝 天
哀 悼
人口数量过多的负面影响
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需 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 来沉重的压力。
• • • • • • • • • • • • • • • • • • • •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0、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11、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最值得欣赏的风景,就是自己奋斗的足迹。 12、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13、当机会呈现在眼前时,若能牢牢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能克服偶发事件,并且替自己寻找机会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的获得成功。 14、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15、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1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领悟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7、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就是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败,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却认为没有任何收获;在失败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缩;而强者却坚持不懈,紧追不舍。 19、进步和成长的过程总是有许多的困难与坎坷的。有时我们是由于志向不明,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碌碌无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我们自己的退缩,与自己“亲密”的妥协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使得机会逝去,颗粒无收。 20、任何人都不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它来自完全的自我约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永远别放弃自己,哪怕所有人都放弃了你。
2024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口》教学反思

2024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口》教学反思日期:[填写日期]课程名称:《人口》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以及人口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掌握人口增长的规律,理解人口结构和分布的特点。
2.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人口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从图表中获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生参与情况: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参与度,特别是在案例讨论和数据分析环节。
教学效果:学生基本能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对中国的人口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成功之处:1.通过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数据和图表,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人口增长概念形象化。
2.小组讨论法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讨论不同地区的人口问题,加深了对人口分布和结构的理解。
3.课堂上的即时反馈环节,及时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改进之处:1.部分学生对人口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政策背景和实施效果的讲解。
2.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讲解过于仓促,未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
3.对于部分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感性认识不足,未来可以通过更多实地教学或视频资料来增强体验。
学生反馈:学生普遍反映喜欢通过案例讨论和数据分析来学习人口知识,但希望老师能提供更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案例。
个人感受:本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口教学中数据和案例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时间管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未来计划:1.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设计更多与实际相结合的案例来加强学生的理解。
初中地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 课件(共21张PPT)

2、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 增长速度快。
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经遇到哪些因 人口过多所造成的麻烦?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3、人口问题 住房条件就差业压力增大
生活垃圾成堆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居世界的位次〔2000年〕
二、根本国策——实行方案生育
1、根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节 人口
思考: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13.41亿 居世界第一位。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12.7亿(2000年) 11.4亿(1990年)
10亿(1981年)
7.0亿(1964年) 5.9亿(1953年) 5.4亿(1949年) 4.4亿(1912年) 4.3亿(1851年) 3.3亿(1805年) 2.1亿(1751年) 1.1亿(1691年)
三、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 2、人口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
中国每十万人中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
2、具体要 求:晚婚、 晚育、少生、 优生
“关注老龄化
三、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面积〔人/千米2〕
135 339 30
110
20
2、人口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
黑河
人口地理界线
57% 43%
94% 6%
腾冲
根本内容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目 的 使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开展相 适应,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
众多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12.95亿 居世界第一位。 2、人口增长快 3、人口问题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 人口

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__社__会___、__经__济___ 的发展相适 应,同__资__源___、__环__境____的利用保护相协调。
20世纪70年代初期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只生一个好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以控制人 口 数 量 。 有 人 估 算 若 不 实 施 此 项 政 策 , 我 国 的 人 口 数 量 在 2010 年 可 达 16 亿 。 2010年,我国人口数量为13.4亿,粮食生产总量为5465亿千克,教育经费总投 入为19562亿元。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人均粮食生产量和人均教育经费,填入 下表,并谈谈感想。
新的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 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计
20世纪70年代初期 一对夫妻只生一个
划
生
育
2016年1月1日 全面二孩
政
策
调
2021年8月20日 全面三孩
整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后果
“未富先老的尴尬”
(2050年)
课堂活动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02
我国人口的分布
中国14亿多人,都主要分布在哪儿? 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
家庭成员小调查
调查对象
爷爷兄弟 姐妹总数
奶奶兄弟 姐妹总数
爸爸兄弟 姐妹总数
妈妈兄弟 姐妹总数
1 2 3 4 5
调查对象本人
出生 兄弟姐 年份 妹数
北戴河 长城
兵马俑 迪士尼
一、
约14.12亿人
1.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读P11图,1949年新中 国成立,为什么在此 前后我国人口增长速 度变化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2节《人口》知识要点及重点题型讲解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练基础 1 C 6C
2B 7B
练能力 1 D
2A
6D 7C 练素养 1 见习题
3A
3D 8B
4C
4A 9A
答案显示
5B
5D
1.“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
赤道40多圈;”这句话说明( C )
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C.我国人口数量大 D.我国经济发达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特 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 统计,我国大陆总人口 数约为13.40亿,是世界 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中考·云南]我国人口现状是( B ) A.人口基数已变小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人口素质下降
D.城市人口比重过低 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今后一 段较长的时期内,中国人口总量还将持续 增长,同时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教材改编题]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4~5题;
4.关于中国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 )
A.我国人口分布整体特点是东密西疏
B.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大于山东省
C.华北平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
D.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分布整体特点是东密西 疏;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小于山东省;华北平 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大;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密度小;
5.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人口国情的是( D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
重点题型讲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__1_3_.4_0_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不
包括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1_/_5____; 2.人口政策:我国把_计__划__生__育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初中地理:《人口》说课稿

初中地理:《人口》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应聘初中地理的3号考生。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说课题目是《人口》,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口》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它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体。
认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首先要认识人口。
本册教材编排是以人口—环境—资源—经济为主线,科学阐明了“人口”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的主宰作用。
先学习本节课内容是学习本册教材其它内容的基础,教材这样编排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理念,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学生通过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等地图,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及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二、说学情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也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来说一下学情。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对人口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人口》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人口》章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人口政策及其影响等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及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人口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政策等抽象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及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及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人口政策的影响。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数据、案例等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及我国人口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分布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
同时,通过案例介绍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政策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国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的人口问题
表现: 我国从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的消费市场 交通等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深化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1、资源短缺、人均资源不足、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2、生活水平难以提高(教育、医疗条件难以改善,交通拥挤,住房 3、就业困难,社会秩序乱。
(人/平方千米)
东 部
中 部
西部
东 部
中 部
西部
2000
1990
年
主 页
资料一: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
中国现有劳动力资源,接近世界发达国家
全部劳动力数量之总和。
返 回
资料二:交通拥挤
2001年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从1月9日春运开始 至2月11日,我国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1.08亿人次, 比去年春运同期增长0.3%。
新疆
西藏
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0.26 7406 722
15.3 9125 596
160 1934 12
122 270 2
西部面积占 57%,人口占6%
东部面积占 43%,人口占 94%
人口分布: 东多西少
中国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
500 400 300 200 100 0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 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 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关爱女孩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 实现男女平等 推进社会进步 破千年封建旧习,树一代婚育新风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严格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我国早已实施了计划生育,为什么人口增长还是这么迅 速呢? 人口基数大
2、如此多的人口有何利弊? 利: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弊: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给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 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返 回
资料:
年份 19501958 1997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 增长率 年均 20‰ 10.06‰
年均 35‰ 年均 15‰
16.37‰ 6.51‰
1. 我国人口速度增长,1949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的 原因?1949年以后,人口基本上呈直线上升,原因?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1、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发生,疾 病多,死亡率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日 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 率大幅度下降以及不合理的人口政策,使得人口增长迅速。 3、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因家。
温总理的乘除法——
2003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京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之际 曾如此表述自己的执政感受: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 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 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 个小数目。”。
我国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的衡量指标:人口自然增 产率 (2)增长特点及原因
思考:产生了哪些负面的影响?
人口东多西少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 每平方 千米143人,是世界平均人口 密度的3倍多.
观察图1.12,找出人口最多的省和人口最少 的省.(除特区外),山东省多少人?
河南省最多,为9667万人;西藏自治区最少,为 270万人。山东省的人口数量是9125万人。)
省区
江苏
山东
我国是如何解决人口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矛盾的?
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 一项基本国策。 读图说明晚婚晚育对 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
关于人口的思考
人口众多且增长迅速对我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资料一
资料二
资料三
环境污染……
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返 回
资料三:变少的人均资源
中国是世界资源大国,许多资源数量大,居世
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 总量在世界位次 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
土地面积
矿产资源储量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总面积 耕地总面积
3
3 6 6 4
1/3
3/5 1/4 1/5 1/3
返 回
资料:
1 .提倡晚婚、晚育。观察图1.1,体会晚婚5年,100 年可少生1代人. 2.我国从实行计划生育的1971年至今,共减少出生 人口数达3.38亿,使全社会节省培养费7.4万亿元。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
第二节 人口
主 页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你知道目前我国人口数吗?世界第几位?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占 世界人口的1/5。
在世界上,平均每5个人中就 有1个中国人。如果全中国人手 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50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大国
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 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 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 就有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