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课堂“你”做主word精品文档4页
我的课堂学生做主

我的课堂学生做主每天班里总有些同学不写作业,周末作业的完成情况更让老师们感到头疼,完不成作业的同学有时甚至达三分之一。
针对当前这种棘手的状况,我们在班里做了一下细致调查,结果使我们大吃一惊。
有的同学说,布置的作业太难,花了时间不一定做出来,干脆就不做;还有的同学说,课堂上已经学会了,没有必要再回家做;也有的同学应付作业,原因就是怕老师批评;只有少数同学,因课堂上掌握得不够好,愿意通过做作业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细想一下,被迫做的事,即使大人都不情愿做,更何况孩子们。
家庭作业如果这样做下去,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们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
为此,我认为闲暇时间要个性化、自由化,给予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我自己做了如下几种安排:一、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闲暇时间在班里多次强调,不准带零食到校,可喊破了嗓子也不管用。
既然“堵”不住,就干脆来个顺水推舟,就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宣布这个周末不布置课本作业,做自己喜欢的零食,爸爸妈妈可以帮着,下周一把自己做的零食带到学校。
同学们听了后,开始是一愣,接着就议论开了,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欣然接受了。
趁机我提出了要求:必须把做的过程和体会写出来。
出乎我的意料,周一作业一份不缺,全部交齐了。
我认真批阅着。
有个同学说:“我喜欢这样的作业,上网查资料,按比例搭配原料,不但学会了怎样健康饮食,还把学到的分数、比例等数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还有的同学写道:“我很认真、很细心地在做,虽然很累,但比做枯燥无味的作业轻松多了,同时还明确了实际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些知识,真是收获多多。
”孩子们既然乐意做,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于是我让同学们周末都抽出时间做,每周二或周三带到学校来,每人只能带一样并分成六份(每个小组六人),只要按时完成作业,上午第三节课的前15分钟举行“食物大比品”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品尝。
完不成作业的同学,别人的不但无资格品尝,就连自己拿来的那一份也要贡献出来,让自己的组员分享。
“你”的课堂“你”做主

“你”的课堂“你”做主作者:李月霞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2年第6期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215123)李月霞《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
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既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下面,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的具体做法。
一、在和谐中“做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课堂上真正“做主”的根本保证。
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平等,使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他们才能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起来,才能真正找到“当家做主”的感觉。
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想知道李老师今年多大吗?”学生听了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都表示想知道。
在学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时,我抓住时机顺势问:“你们猜猜老师的年龄,比一比谁最先猜到。
”学生们畅所欲言地猜测着:“李老师可能28岁。
”“李老师可能32岁。
”“李老师可能35岁。
”……“老师告诉你们,我的年龄非常接近30,猜猜看。
”学生们听了后,更加积极主动地猜测起来:“李老师可能29岁。
”“李老师可能31岁。
”“李老师告诉你们,我的年龄大于30岁。
”这时,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喊起来:“李老师今年一定是31岁。
”我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猜对了!刚才在猜老师年龄的时候,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用‘可能’与‘一定’两个词语。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可能发生的事情与一定发生的事情,今天李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统计与可能性’。
”在我的精心诱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猜测年龄的活动中来,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我的课堂我做主》word版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从事教学近三十个春秋,在这近三十个春秋里,我扮演过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角色,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我们踏进课堂,,就应该对你的课堂负责,我的课堂就应该我做主!有人认为,课堂管理完全在于班主任,班主任应该具有宏观调控能力,我不否认后者,可是我却不认同前者。
班主任的确负责学生的教育工作,及时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在科任课上学生的表现。
但是,班主任不能代替科任老师,他只能起到一种协助作用。
一个班集体的健康成长,只靠一个班主任是望尘莫及的,如果只是凭借班主任对课堂的管理,好现象持续不了多久。
因为学生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班主任的监督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毕竟这些措施都是外在的控制约束,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自控行为。
科任老师也应该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如果科任老师能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在学习中逐渐规范起来,这样,课堂管理就会卓有成效。
我在实践中感受到,要想让学生在你的课堂遵守纪律,好好学习,教师一定要全心全意为学生,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作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开辟学习道路,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朋友,全身心地溶入到课堂教学的话动中去,而不是武断地依自己的准则去进行课堂管理,把自己看的比学生高出一等;在课堂中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去;要依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状况,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用简单、粗暴的行为对待不按课堂要求去做的学生。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实施“以生为本”的课堂管理时,首先,要研究学生、研究不同班级的“班情”,在摸清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差异的基础上,以尊重和期待的态度,因势诱导,以学生的“闪光点”为引线,激发学生课堂中的自觉意识,促使他们在课堂中自己管理好自己,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消除课堂中的违纪现象。
此外,在课堂上,不管这堂课是什么课,只要任课老师在上课,其他任何人不得随便叫学生。
我的课堂我做主

我的课堂我做主考试结束了常有同学抱怨自己太笨,“老师在黑板上讲过的原题都做不出来”,还有一部分同学抱怨“都说付出总有回报,我天天刻苦努力学习,怎么不见成绩提高呢?”难道真是自己太笨,还是老天不公!科学实践告诉我们:不是自己太笨,也不是老天不公,而是自己学法和老师教法不科学,为此我校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推行杜郎口教学模式,在近一学期探索中初步形成了具有王中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
再好的课堂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参与,新课改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当家做主呢?一、做好导学案。
1、课前必须先做至少完成基础部分,保证上课跟上老师节奏,明确学习目标。
2、先看书后做可以看完本课全部内容,再做导学案;也可以看一段(或一部分)做一段;决不能看一句填一句,或看学案找答案,否则,只能断章取义,学到的也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
3、独立预习,自主完成导学案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为了弥补自主学习的不足,预习目的是主动求知,并发现问题,然后合作解决问题;如果未自主预习就合作,甚至抄袭同学的导学案,那么学习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果。
4、学会合作合作部分主要在课堂,讲方法、求实效。
基础部分由小组内部合作完成,主要是纠正错误,找出答案;探究部分需要全班合作,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做法,然后全班讨论,教师可参与讨论,并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进行点评。
二、学会展示1、积极准备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备:学生要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传统课堂上的被动地位,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人,相信自己能扮演好老师的角色。
其次,要认真探讨导学案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综合探究、拓展等内容,这是课堂展示的主要内容,通过自主探究,把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问题写在自己的学案上,为上课参与讨论做好准备。
2、踊跃发言通过发言(1)可以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
我的课堂你做主

我的课堂你做主——学生课堂辩论赛终结篇福建师大附中肖晓云新学期第一周,我就已经把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任务布置给同学们。
之所以在开学不久后就开展辩论赛而且是全员参与,理由有三个。
第一,开学才一两周,班上的同学们可能来自八闽大地,都需要尽快互相认识和了解,尽快融入到新集体,尽快适应高一全新的学习环境。
这是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一次机会,也是让同学充分认识自己的一个平台,更是对同学临场应变、团结合作和配合默契的一次考验。
第二,我们学生今后要开展的课外活动还有很多。
比如科技节等活动中,我们学科经常也举行时政演讲比赛、辩论赛(正规的),所以这次安排班级内开展辩论赛活动对学生来说就当作是一次热身吧。
而对我们教师来说,无疑也是发现人才、推荐人选的一条通道。
第三,我身边的90后学生是怎么看待金钱?如何正确对待金钱?这些问题从知识、能力的掌握上自然并不是重难点,但我认为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角度一定是个重难点。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中,“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我嗅到车钥匙气味”“月薪低于万元免谈”这些话语一度成为焦点,甚至把这个节目推到该不该继续办的风口浪尖。
所以,这是我们所有人在生活中不可忽视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事先,我对高一新生能否真正辩论得起来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不过,我孩子的一段经历让我觉得有必要试一试。
上学期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到家,说:“妈妈,我们班级要举行辩论赛,老师让我们自愿报名参加,我报名了。
”孩子一向不是个好表现的人,什么竞选班干部,我怎么鼓励他也不顶用。
这回可是,太阳从西边出啊!我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对他这种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的积极参与精神我用热烈的拥抱来表扬了他。
接着,我问他,“辩题是什么?”他回答:“一次性物品利和弊。
”他还说:“我方的观点是:一次性物品的利。
”为了让他认真准备,我也半开玩笑地给他泼了盆冷水,说道:“孩子,‘一次性物品的利’这个观点对你可不利哦!”接下来的那几天,他完成作业后,让我打开电脑给他用用。
你的课堂你做主

向上 的情感 体 验 。教学 目标 得到 了完 美 的落实 ,学 生的学 公 式 : 修辞 手法 本 身的 作用 ( 生 动形 象 、强 调 、 增 强 语势 习体现 出 了真正 的 自主性 。 等 )+写作 对 象 +写 作 对 象 的特 点 。这 样 ,再 遇 到类 似 2 . 课 堂 教 学 要 以学 生 的 “ 学 ” 贯 穿 始 终 。 组 织学 生 题 目 ,学 生 就 能 一箭 中 的 了 。因 此 我们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不
样 ,在 朗读 的过程 中,学生 就成 了真 正 的课 堂 主角 。
芳
教 师引 导 下 ,学 生 自行 摸 索 、 自主 发 现 的过 程 ; 要从 便 于学 生 的学 来 设计 教 学环 节 ,一切 为 学 生 的学 服务 。具体 可从 以下 四个方 面着手 。 1 . 教 学 要从 学 生 的 “ 疑 ”开 始 。学生 在 学 习
的过 程 中有 “ 疑” ,这 就 为课堂 教学增 设 了教学 目 标 。教 师 应 当将 学生 的 “ 疑 ”纳 人 到 自己 的教 学
在教学赵丽宏 的 《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为了让学生
进 入文 章 的特定 意境 ,领会 文学 的魅 力 ,我引 导学 生
朗读 “ 你是 广袤 的大 地 ……五 光十 色的境 界 ”一段 文 字 。通 过这 样 的朗读 品味 ,不仅 让学 生领 悟到 了排 比
你 的 课 堂 你 做 主
目 标之中, 并 将事先 拟定 的教 案进行 必要 的调整 、
望 ,也 即 ”学 “ 的兴趣 。教学 南 “ 疑” 开始 ,直 奔要点 ,
你的课堂由你来作主

力 交 还 给 学生 , 新 课 程 下 课 堂教 学 成 败 的关 键 。 是 如, 学 4 0 教 /1 ÷2/1 0时 , 虑 到 学 生 已经 学 习 了 分数 考 除以整数和整数除 以分数 的计算 , 我就把学 习分数 除以分数 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先让 学 生独 立尝 试 计 算 。结 果 出现 了如 下一些算法 :
() 1 4/1 0÷2/1 = O 4×1/2 2 =
程, 你觉得有什 么注意的地 方?于是 当同学们看到这名 同学 画圆 画得那 么辛苦 , 其他 同学就纷纷说 开 了, 的说画 圆的 有 时候 , 针尖 固定 的一点不 能轻易移 动 ; 的说 圆规 两脚 间的 有 距 离不能改 变 , 如果变 了画出来 的圆就 不平滑 了 ; 有的说 为 了画 圆方便 , 大拇 指和食指应 握住 圆规 柄 , 着 圆心旋转 等 绕 等 。有 了这 么多好 的建议 , 同学们都 迫不及待地纷纷拿 出圆 规 画起 了圆, 而且 画出来的 圆个个都很好看。这样 的课堂 , 既 体 现了学生学 习的主体地位 , 又让学生学得轻 松、 泼 , 活 我们
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教学要从学生 的实 际出发 , 充分考 虑学生 的现有状 态, 教师在课 前应 当深入到学 生中去 , 了解学 生已有 的学 习 经验 、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等 , 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 、 在 组 织教学活动。
二 、 给 材 料 你 总 结 我
() 2 4/1 2/1 = 0- 4 0 4/1 0×1 /2 2 0 = () 34/1 0÷2/1= 2 2 0 44 = -
教学案例(101)你的课堂你做主

你的课堂你做主课堂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哲学素养的启迪不仅仅局限在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上进行,而应该渗透到每节课堂之中。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应将德育和哲学思想融入整个教学之中,以正确的观点来引导他们,使他们学得知识,学会做人。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个体差异明显,他们不会一味“乖乖”地朝着教师设定的三维目标前进,心无旁骛。
课堂上难免发生一些意外“事件”,有时甚至会打乱教学计划。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因势导利,灵活处理这些意外,并具有把这些“意外事件” 转化为“教育契机”的技能。
我在讲解电子邮件收发的知识点时就发生了这样的故事:那节课我讲解完邮箱地的址构成以及信件收发方法后,启发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收发电子信件,给自己的好朋友发封信,并对收到的信件进行回复, 可以同组协作完成。
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学生你来我往,乐此不疲, 教室一片讨论声、键盘敲击声,我在学生间巡回指导,课堂气氛井然有序。
突然我听见离我不远处有个男孩大声念道:婷婷:昨天是我把水洒到了你的桌上,弄湿了你的作业本,当时看到你很生气,我没敢承认,在这里我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还能把我当成好朋友一-李娜”。
出声的这个男孩就是被称为“电脑小天才”的王鹏,他学知识总是在别人前面。
坐在他对面的李娜慌张的喊道:那是我写给张婷婷的信,你怎么偷看啊?”王鹏抿着嘴直乐:我想看就看。
”全班同学哄然大笑。
女孩急的直拍桌子,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凭啥偷看我写的信?”“谁看你的电脑了?”两人争吵越来越激烈,全班同学都在看笑话,有的甚至还起哄。
我急忙走过来,示意他俩别再争吵。
全班同学的争论声也悄然消失,我说道:“同学们,请暂时停一下手头的工作,我们先来谈一谈王鹏同学的做法对不对?”第一个发言的同学说:“不对,他偷看了别人的信件,这是不道德的。
”有很多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可是王鹏一直都看自己的电脑,我也没让他看见我的信啊,他怎么偷看的啊?”坐在王鹏身后的张婷婷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课堂“你”做主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一字不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首要任务。
这学期我校推广的尝试教学法正体现了这一点。
尝试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先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并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再讲解的教学方法。
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尝试题设计的明确度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中,为了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尝试题: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样一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该尝试题的目的明确,旨在训练求表面积的同时又联系实际生活去解决问题,学生先练习,出现错误后,教师再进行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当尝试题设计的意图不明确,那就会造成教师费力引导,学生费时回答的情况。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进
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
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
”显然,设计的这一尝试问题的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设计意图。
如果将尝试题设计成:“这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尝试问题设计得
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道理。
二、尝试题设计的难易度
教学“认识百分数”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尝试题“夏老师很有幸和姚明进行了一场投篮练习,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夏老师和姚明谁投篮更准吗?为什么?”(数据:夏老师投中17个,姚明投中13个)当学生读完题目后,马上得出结论,是夏老师投篮更准,于是我接着提问:“姚明可是篮球巨星,夏老师的投篮水平有可能超过姚明吗?”这个问题抛出后,顿时打破了教室中原本整齐划一的回答,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这时我让同桌进行讨论,结果得出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说夏老师投篮更准,因为夏老师投中的多。
有的说姚明投篮更准,因为姚明是球星。
就在大家争执不下的时候,我让学生看书,从书本中找到更有说服力的理由,这时学生看书的兴致非常高,而且看书时非常认真和仔细,看完后,学生自己争着做“小老师”,说出了问题的关键:光知道投中次数这一项数据是不行的,一定要知道“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没有滔滔不觉的语言,没有洋洋洒洒的练习,有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的适时点拨,得到的确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真正做到难易适度,教师必须多做调查研究,既研究教材,又研究学生,把教材和学生的情况都研究透了的情况下,所设计的尝试题难易就自然适度了。
三、尝试题设计的适时度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尝试题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探究欲望,而第二次尝试题很多教师设计时往往和普通的巩固习题有相似之处,
这样就不能把学生的思考力度加上来,学生的兴奋点也不能再次被提起来,所以第二次尝试题要适时的加深,加活,当然教师问得也要适时,恰到好处,这样的尝试题的设计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一课中,当学生对于第一次尝试题“用分数表示口袋中各种颜色的球,任意摸一次摸到的可能性是多少?”这一题成功解决后,当学生沾沾自喜,得意自己小有所得的时候,我紧接着出示第二次尝试题“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应该怎样放球?每组至少设计两种方法”我有意采用竟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抢着回答。
第二次尝试题犹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学生情绪为之亢奋。
这时教师只要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提示其中的奥秘,告知学生一些其中的规律,肯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尝试题设计的探究度
设计尝试题既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同时又是一门教学艺术,作为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提问,每一道尝试题,一丝不苟,锐意创新,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在高质量尝试题中取得更高效、更明显的教学效果。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3、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