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碳板加固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预应力技术在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预应力技术在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图 1 框架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斜腹杆
图 2 框架抽柱前弯矩( 下转 1 3 1 页)
130
建筑工程
浅谈高等级公路填石路基施工
文⊙ 范晓东 张敏(信阳市平桥区公路管理局 河南信阳)
摘要: 本文根据本标段地质、土质情 况,结合现场试验路和工程实践,通过对 填石路基压实厚度、填料最大粒径,压实 机械及压实遍数等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的 综合分析,建立定量评定超重载下填石路 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标准。
建筑工程
预应力技术在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文⊙ 杨明(广东南粤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公路交通大幅增长,主要表现在交通量的 增长和轴载的加重。在公路运输中起着重 要作用的桥梁,造价昂贵。因此,人们在 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确保 工程质量。尽管如此,由于长期受自然环 境和使用环境的作用,桥梁总会产生损坏 现象,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为保证桥 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桥梁加固和维修是 一个十分突出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对 预应力技术在加固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应用 做了进一步探讨。在加固设计时, 可以通 过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的内力, 提高构件 的承载力, 在加固施工时, 通过施加预应 力, 可使得加固纵筋得到充分利用。
四、预应力技术在钢筋混凝土多跨连 续梁加固中的应用
多跨连续梁有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 一般支座处为负弯矩, 跨中为正弯矩, 当梁 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时, 则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跨中正弯矩区抗 弯承载力不满足时, 可用粘贴碳纤维或粘 贴钢板的方法进行加固, 施工比较容易。如 支座负弯矩区抗弯承载力不满足, 一般加固 都比较困难, 主要原因是所加纵筋锚固的问 题不宜解决。有时可通过在梁下加大截面 提高梁的承载力, 这不仅增加了结构的自 重, 而且还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 在有些 情况下可能不允许。梁的抗剪承载力不满 足要求时, 也不宜加固处理, 特别是在整浇 楼盖或采用 T 形截面梁时, 根据我们的试验 发现, 采用粘贴 U 型钢板或碳纤维片材进行 抗剪加固, 其抗剪承载力都提高有限, 原因 是 U 型加固钢筋的锚固存在问题。当构件 既有弯矩又有轴力作用时,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加, 其正截面承载力和斜 截面承载力都将会提高。因此我们可考虑

预应力碳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分析

预应力碳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分析

预应力碳纤维板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分析一、引言预应力碳纤维板(Prestresse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CFRP)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材料,在工程结构加固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是影响PCFRP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将对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进行分析。

二、PCFRP板材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机理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黏结机理主要有两种:机械锚固和化学反应。

机械锚固是指通过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和压力来实现黏结的机制,主要依靠PCFRP板材表面的粗糙度来提高摩擦力。

化学反应是指通过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黏结的机制,主要是由PCFRP板材表面的化学物质与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反应而形成的化学键。

三、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分析1. 界面黏结滑移模型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的分析需要建立合适的界面黏结滑移模型。

常用的界面黏结滑移模型有三种: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和塑性模型。

其中,弹性模型假设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是完全弹性的,即在应力加载和卸载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塑性变形;弹塑性模型假设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是一种部分弹性和部分塑性的过程;塑性模型则假设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是一种完全塑性的过程。

2. 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强度、PCFRP板材的粘结性能、PCFRP板材的预应力水平、加载速率、温度和湿度等。

其中,混凝土的强度是影响界面黏结滑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当混凝土的强度较弱时,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容易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影响加固效果。

3. 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的测试方法界面黏结滑移稳定性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剪切试验和拉伸试验。

剪切试验是指将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界面置于剪切应力下进行测试;拉伸试验则是指将PCFRP板材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界面置于拉伸应力下进行测试。

预应力碳纤维板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中的运用

预应力碳纤维板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中的运用

预应力碳纤维板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中的运用摘要:文章以钢筋混梁土板梁为例,分析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具体应用。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中常用的几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施工方法,在预应力碳纤维板应用基础上,展开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加固检算、加固施工与验证试验,得出了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对恒载、活载以及梁体刚度所产生的影响,证实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利于增强梁体受力性能的作用,可使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后达到规定荷载下的应用要求。

关键词:碳纤维板;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加固加固钢筋土建筑结构的方法较多,其中体外预应力加固属于主动加固方式,是在结构本体上设置预应力筋以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在预应力,通过增大结构负向弯矩,增强结构受力性能,使之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为采用碳纤维材料粘贴在梁体结构表面能消除传统预应力筋易受环境影响腐坏的问题,可防止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变形并延缓结构开裂,在建筑结构加固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1.预应力碳纤维板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中的施工方法简述预应力碳纤维板施工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反拱法,此方法是指在加固结构受拉面上利用黏结剂粘贴碳纤维板,再使用千斤顶住碳纤维板外部,将加固构件顶起且黏结剂凝固后再将千斤顶移除,此时碳纤维板便可产生一定预应力[1]。

此方法不易造成端部损坏,但存在预应力水平不高的缺陷,应用局限性较高。

二是外部反力架张拉法,需采用专用张拉器具张拉碳纤维片材,张拉器具提升同时张拉力保持恒定,再于加固构件受拉面粘贴碳纤维板,黏结剂完成凝固后再切断连接在张拉器上的碳纤维板,使之生成预应力。

此方法需使用自重较大的张拉设备,不适用于各种跨度的构件,施工操作相对复杂,且易造成端部损坏。

三是端锚加固法,此方法可将永久性锚具安装于加固梁上,碳纤维板可利用加固构件自身反力作用实施预应力张拉,之后再将之锚固于构件之上,此方法需采用专用锚具支架,可适用多尺寸构件,反力架伸缩范围对其限制较小,较为适用于现场施工。

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研究

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研究

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技术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加固高峰期,60、70 年代建造的建筑、桥梁等结构物大多已步入需要维修改造加固阶段,80年代建造的结构也有一部分由于老化和使用功能的改变需要改造和维修,由于碳纤维加固法具有施工简便、耐久性好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各种混凝土梁板桥梁加固中使用,今后几年内用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一、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特点:传统的碳纤维布和粘钢加固属于被动加固,当桥梁结构破坏产生应力变形之后碳纤维布和钢板才能被张拉并发挥作用,具有一定的应力滞后性,起到的加固效果有限。

张拉碳纤维板是采用主动加固的办法,直接张拉碳纤维板并产生预应力保护钢筋混凝土桥梁。

1、与传统的碳纤维布加固相比,①碳纤维板材更适用于采用预应力加固方式,更能充分发挥碳纤维高强度作用;②施工方便,施工质量易于保证;③碳纤维板比碳纤维布易于保持纤维顺直,更有利于碳纤维发挥作用;④一层1.2mm厚板相当于10层碳纤维布作用。

2、与粘贴钢板或增大混凝土截面相比①抗拉强度是同等截面钢的7-10倍;②自重轻、易使用,作业轻松且不需大型机械设备;③与钢材相比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④补强后基本不改变构件的形状与重量。

二、预应力碳纤维板桥梁加固施工流程:施工步骤:a、施工准备;b、混凝土表面处理;c、在安装碳纤维板张拉端和固定端构件的位置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钻孔种植高强度螺杆;d、螺杆固化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安装张拉端和固定端钢构件;e、在碳纤维板和梁底接触面上涂抹粘结剂,锚具底板和梁底接触面上涂抹粘结剂;f、安装碳纤维板;g、张拉碳纤维板并对梁体挠度变化进行观测;h、张拉完毕后,在碳纤维板和锚固构件上涂刷一层保护涂料或饰面漆。

;碳纤维板主要施工流程2.1 施工准备1、搭设施工支架、主要材料进场根据现场条件搭设适于施工的施工支架。

使用的碳纤维板材料应为桥梁加固专用材料。

2、施工放样在加固的梁表面按照设计图纸放样,确定碳纤维板和两端锚具位置。

预应力碳纤维板技术混凝土T梁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预应力碳纤维板技术混凝土T梁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126总508期2019年第22期(8月 上)0 引言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而言,施工质量不佳或运营期材料老化,不仅对于结构承载造成影响,同时还能促进预应力的损失,因此对于结构处理不仅需要处理劣化混凝土,必要时需要补充预应力,恢复结构到初始设计状态。

对于补充预应力,当前多选择体外钢束或预应力碳纤维板结构,鉴于碳纤维板结构的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和施工操作方便的特点,相比预应力钢束碳纤维板在桥梁加固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查阅相关文献,当前对于预应力碳纤维板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施工技术上,缺乏必要的设计、施工和效果评价技术,因此本文依托于实际工程,对于某简支T 梁的病害进行了分析,得出需要采取主动加固的处理方式;接着对于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加固技术和相应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于施工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加固前后的模态分析,验证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处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文研究对于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工程经验。

1 工程概况及病害分析1.1 工程概况工程桥梁长度为562.0m ,先简支后连续T形结构,结构形式为18×30.0m,单幅桥面宽12.0m ,由5片T 梁组成,梁高1.5m 。

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标准截面图如图1所示。

收稿日期:2019-04-12作者简介:陈威达(1985—),男,河南郑州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桥隧养护。

预应力碳纤维板技术混凝土T 梁桥加固中的应用研究陈威达1,李思达2,焦明东2(1.河南公路港务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 河南 450015;2.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 河南 450015)摘要:依托实际工程,详细分析了某T 梁的病害,得出了需要采取主动加固措施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结论,然后对预应力碳纤维板的技术、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完善了预应力碳纤维板的成套技术,最后通过模态分析验证了预应力碳纤维板主动加固的有效性,系统研究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技术,供未来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探索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探索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探索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中的材料,然而由于长期使用、疲劳、环境影响等原因,混凝土结构可能会出现损坏、裂缝,甚至崩塌的风险。

为了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1. 研究现状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强度测试和性能评估。

针对混凝土结构的不同问题,研究者们开展了多种加固措施的研究,包括纤维增加剂的使用、碳纤维布的加固、钢筋加固和预应力加固等。

目前,纤维增加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技术。

纤维增加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发展。

碳纤维布作为另一种常用的加固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2. 应用探索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地震易发区,加固已有混凝土结构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使用碳纤维布和钢筋加固等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此外,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老化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和维护。

许多建筑物和桥梁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裂缝和损坏等问题。

通过使用纤维增加剂和其他加固材料,可以修复和加固老化混凝土结构,延长使用寿命。

在新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也可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预应力加固技术,能够预先施加张力,使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时更加稳固。

这对于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结构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加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法需要仔细考虑,以确保加固效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其次,加固过程中可能会对现有结构造成损害,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结构评估和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

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的开题报告
标题: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研究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对安全和可靠性的要
求越来越高。

然而,很多旧建筑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龟裂、强度降低、变形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出现危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解决
这些问题。

本研究将研究预应力CFRP(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预应力CFRP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优点。

与传统的钢筋加固相比,预应力CFRP加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施工性,同时还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 预应力CFRP的力学性能研究。

通过试验研究预应力CFRP的强度、刚度和延性等力学性能,为后续加固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2. 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板梁的试验研究。

通过试验研究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板梁的加固效果,探讨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
可行性。

3. 实际工程应用。

选取一些需要加固的混凝土结构,包括桥梁、地
震损坏建筑等,进行预应力CFRP加固,分析加固效果。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索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应力CFRP具有轻质、高强
度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本研究的成果将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维修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预应力CFRP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条件的恶化,混凝土梁在受力过程中可能逐渐出现裂纹、变形等问题,这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此,需要使用新的材料或措施来加固和修复混凝土梁,以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延长使用寿命。

预应力碳纤维布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高强度等特点,可用于加固和修复混凝土梁。

在实际工程中,预应力碳纤维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性能及其适用范围,开展此次试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次试验研究将以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使用预应力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并测试其受弯性能,探讨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效果和适用范围。

2. 研究方法(1)梁的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混凝土梁,包括选材、配合比设计、模具制作、混凝土浇筑等。

(2)预应力碳纤维布的加固: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梁的破坏荷载之前,在梁的底面和侧面贴上适当数量的预应力碳纤维布。

(3)试验方法:使用四点弯曲试验法对加固前后的混凝土梁进行受弯试验,并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次试验研究,期望得到以下成果:(1)了解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基本性能特点;(2)评估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效果,并得到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法;(3)为混凝土梁的加固和修复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 研究计划(1)文献综述:11月-12月(2)试验制备:12月-1月(3)试验进行:1月-3月(4)数据分析:3月-4月(5)撰写论文:4月-5月2. 进度安排预计文献综述已完成,试验制备正在进行中,试验将于1月底开始,并计划在3月底前完成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

五、可行性分析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并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加 固方 案设计
④轴框架 梁截面尺寸 b× h=2 0 0× 3 0 0 ( m m) , 梁跨度 为 4 . 2 m,受拉钢筋为 2  ̄ b 1 6 ,其弯矩设 计值 M = 3 9 . 9 k N・ m。 梁底 加固碳纤维板 长度 为 3 . 0 m碳 纤维 板宽 度 5 0 m m,厚
受压 区高度 h 可根据拉 、 压区对 中和轴 的面积矩相等来 确定 :
下 1 D , l 2 +( n


1 ) A : ( h 。 一 c ) = ÷6 ( ^ 一 h e ) + ( , l , 一

1 ) A ( h o—h )+( n s一1 ) A , ( h—h )
1 工程概 况
南宁市某 市场 1 9 9 2年投 入 使用 。结 构 为 单层 框 架 结 构 ,梁板现浇 ,现仍在 使用 当 中。经用 超声法 结合 抽样 开
A o = b h + ( _ 1 ) ( ¨ + ( 每 一 1 ) A /

6 0 O O O+6 . 0 2 ×8 0 4 +5 . 0 7 ×6 o=6 5 1 1 4 . 3 am2 r
求 出混凝土下边缘应变值 , 即:
s 6 = — — ‘ _ 三 = 一 型占 。- c l ‘ = 0 U . ・ 0 U o U 8 6 /
关键 词 :预 应 力碳 纤 维板 ;加 固混 凝 土 ;设 计 ;施 工
6 2 . 6 7×1 0 +1 . 7 3×1 0 ×( 6 丽 1 0 ) I 2 3
=1 . 6 3 ×1 0 MP a
中图分类号号 : 1 6 7 2— 4 0 1 1 ( 2 0 l 3 ) o 3 —0 0 3 6— 0 2
: A , ( 1 + 丢 ) g = 9 . 0 3 x 1 0 -  ̄
( 4 ) 计算加 固所需预应力碳纤维板面积 。
度1 . 2姗 , 拉 伸设计 强度 为 2 3 0 0 M P a ,弹 性模量 为 1 . 7 3
×1 0 MP a 。加 固方案设计如下。
( 3 ) 计算碳纤维板和混凝土的有效应变 。 碳 纤维板 的有 效拉应力值 ^=o r 一 = 8 0 5 - 5 7 . 6 - 4 6 . 6= 7 0 0 . 8 M P a ; 碳纤维板的有效预拉应变 :

0 前

0 . 0 0 4 0 5
求 出混凝土 的有效预压应变 , 即:
h = 1 5 0 . O mm
, 0 = 号【 h : + ( ^ 一 h c ) 】 + ( 一 1 ) : ( ^ 一 C t ) +n 一
1 ) A , ( h o一 ) +( ,一1 ) , ( h—h )
/ o= 4 . 8 9 1× 1 0 。 mm e= h—h 。= 1 5 0 am r
解 出等效受压 区高度 :
: ————— ——一 x :8 2 . 8 :6 6 . - 2 ] mm
( 2 )计算预应力损失 。
1 )锚具 变形 和碳纤维 片材回缩 引起 的预应力损失 :
= =
5 7 .6 M Pa
本文采用的张拉装 置 ,张拉 完毕后 预应力 依靠 锁 紧螺 母保 持 , 其螺 帽间隙引起 的碳纤维板 回缩值 a 取l m m 。 2 )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徐变引起的预应 力损失为 :
凿检测梁配筋 ,发现 ④轴 框架 梁 的梁底 配筋 为仅为 2 4 1 6 、 箍筋为 8 @2 0 0 ,按 现行 《 混凝 土 结构 设计 规 范》 验 算 , 跨中受弯承载力设 计值 M 为 2 8 . 9 k N・ m,按实 际受力组 合 其弯矩设计值 M 为 3 9 . 9 k N・ m,无法满 足其正 截面承载 力 要求。且④ 轴框 架梁 变形 较大 ,最 大裂缝 宽 度为 O . 3 m i l l , 跨中挠度为 1 6 m m。根据 结构 检测 的结果 ,为 保证 结构 安 全 ,必须对存在施 工缺陷的④轴框架粱进行抗 弯加 固 - 3 ] 。

3 6・
2 0 1 3 年 6月
Si c hu an Bu i l di ng Ma t e r i al s
I l J 之孝 才
2 0 1 3 年 第 3期
第 3 9卷 总 第 1 7 3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0 1 1 . 2 0 1 3 . 0 3 . 0 1 8
预应 力碳 纤 维板 加 固混凝 土 是一 项新 型加 固技 术 ,
该技术可提高受 弯构 件的承 载力 ,显著减 小结 构变 形 ,延 缓梁开裂 ,充分利用材料性能 ,耐久性 能好等特点 。

… : A , ( A o + 砉 ) g
由于碳纤维板 的规格较为 固定 , 在进行设计 时先初选用 片碳纤维板加 固, A ,=6 0 am r  ̄
由平衡条件" Zb x: A , +
由于弯矩 帆 作为加 固 目标 己知 , 由极 限弯矩的表达式 :
( 1 )确定碳纤维板 的张拉控制应力值初选为 :
:3 5 %f  ̄=0 . 3 5 x 2 3 0 0=8 0 5 MP a
M =啦 ( 一 x / 2 )+ L A , ( h o —x / 2 )
预 应 力碳 板 加 固混 凝 土 结构 工 程 应 用研 究
肖慧坚
( 广西 良 庆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局 , 广西 南宁 5 3 0 2 2 1 )
摘 要 :笔 者 以 实际 工 程 为 背 景 ,介 绍 了 预 应 力 碳 纤
维板加 固混凝土技术 的设计 与施 工方 法,对预 应 力碳 纤 维 板加 固混凝土技 术的发展 应用具 有一定的工程应 用价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