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的进展

合集下载

微电解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电解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电解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环研2416 陈雷一、课题背景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中的化学合成有机物的数量和种类急剧增加,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其中,部分化学物质性质稳定,表现出难于被微生物降解的特性,一般称为难降解有机物。

在水处理工程中,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通常难以采用生物法处理,其稳定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毒性阻碍了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必须采取其他非生物处理技术使之去除。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相态分离过程,如吸附、萃取、混凝沉淀、化学沉淀及膜分离过程等。

近年来,微电解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引起水处理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铁屑过滤法等。

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以来,已成功应用于电镀废水、印染废水、石化废水等多种废水处理工程。

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以及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并且使用废铁屑为原料,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电能,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处理效率低,填料易堵塞,废渣多等缺点。

本课题主要是在掌握微电解处理废水的机理上,通过添加催化剂,改变反应器的流型以及铁屑改性,以达到强化微电解处理效果的目的。

二、检索策略及结果为使检索到的文献既全又准,必须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

对于检索结果较多的,力求查准,对于结果较少,力求查全,尽可能的同时保证准与全。

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要采用不同的检索策略。

另外,同义词要尽可能找全了,否则会影响文献的查全率。

(一)首先在中文检索系统中检索,了解其基本情况及国内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在文检索系统中检索作准备1、进入学校的“超星数字图书馆”检索有关微电解的书目的:通过检索相关的书籍,系统了解有关微电解的定义、研究现状及应用和研究发展方向。

输入“微电解”,检索后未检索到任何相关数目;分析:由于微电解应用于废水治理中,只是一个中间步骤,是人们用来对废水治理的一种手段,在实际实验中,只是对相应的废水做条件实验,从而找出处理该废水的最佳的条件,所以目前对微电解并没有进行很系统的研究,因此在超星图书馆中无相关书籍。

关于微电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关于微电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关于微电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微电解( micro-electrolysis) 技术, 又称为铁炭法、铁屑法、内电解、铁还原等技术,是被广泛研究与应用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它主要是基于金属腐蚀溶解的电化学原理,依靠在废水中形成微电池的电极反应而使废水净化。

该工艺以废铁屑为原料,无需消耗电力资源, 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

其电解材料一般采用铸铁屑与惰性碳(如石墨、焦炭、活性炭、煤)等,也有也有采用铝-炭、铁-铜等其他组合来加强处理效果。

苏联学者于20世纪70 年代初首次将其应用于处理印染废水,由于此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及操作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该法于20 世纪80 年代引入我国,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染料、印染、重金属、化工、制药、油分等废水的预处理,在当时是水处理领域里的非常热门的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工业废水的特点是水质和水量因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差别很大,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COD、盐分和有毒物含量高,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在不同的废水中各不相同等。

为了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研究者们又在铁碳微电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改进,随后出现了多元微电解体系以及微电解结合废水处理的其他技术方法,联合应用于各类废水的治理中。

目前,研究较多的有混凝沉淀联合微电解法、Fenton联合微电解法、生物降解联合微电解法等。

一、微电解分类微电解反应体系按投加填料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一元、二元及三元(或以上)等体系。

其中,铁屑还原法是常用的一元微电解体系,又称为零价铁法(Fe0)。

铁屑主要由纯铁(Fe)和碳化铁(Fe3C)组成,其中Fe3C 以极细小的颗粒分散在铁屑内,由于两者间存在明显的氧化还原电位差,可形成无数个微观电池,利用其产生的电池效应实现对工业废水的处理。

Yang Mu 等研究发现,铁屑通过电化学附集、氧化还原等作用把硝基苯转化为苯胺、偶氮苯及氧化偶氮苯等易生物降解物质;Chuanbao Wang 等通过大量实验室研究和现场测试发现,纳米级铁粉可将各种卤代有机物还原为简单无害的碳氢化合物。

微电解法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

微电解法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

微电解法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摘要:本文简要总结了微电解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理,并概述了该工艺在印染、化工、电镀、制药等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初步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微电解水处理作用机理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前言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运行费用低、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普适性强等特点。

现已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等领域废水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基本原理微电解处理废水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原电池反应、絮凝、吸附沉淀和微电场附集效应等交互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但对于不同性质的废水以及不同的反应条件,微电解的作用机理有所不同。

1.1氧化还原由于Fe0、Fe2+和H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能与废水中许多氧化性能较强的离子或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毒性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如毒性较强的氧化态Cr2072- 能被还原成毒性较弱的还原态Cr3+;难降解的硝基苯能被还原成苯胺,苯胺色素淡,且易被微生物分解,使废水色度降低,可生化性得到提高。

1.2原电池反应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E0(Fe2+/Fe)=-0.44VFe2+-e-→Fe3+,E0(Fe3+/Fe2+)=+0.77V碳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且反应条件不同,还原产物不同。

厌氧条件下:2H++2e-→H2,E0(H+/H2)=0酸性有氧条件下:O2+4H++4e-→2H2O,E0(O2/H2O)=+1.23VO2+2H++2e-→H2O2,E0(O2/H2O2)=+0.68V中性、弱碱性有氧条件下:O2+2H2O+4e-→4OH-,E0(O2/OH-)=+0.40V在酸性有氧条件下阴极反应电势远大于厌氧条件下的电势,因此,在酸性有氧条件下腐蚀反应进行的更快。

1.3絮凝、吸附沉淀铁碳微电解反应体系中产生的Fe2+和Fe3+形成的氢氧化物胶体是很好的絮凝剂,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起到吸附架桥的作用,使污染物团聚,产生共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微电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微电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赵 朝 成 林 丹 丹 王 志 伟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环境与安全工程系)
摘 要 微 电解技 术 处理废 水 具有耗 能低 、 效率高、 造价低 、 可提 高难 降解 污 染物 的可 生化 性 等优 点 , 近年 来微 电解技 术的应 用研 究 不断加 深 , 其 中 包括微 电解与 其他技 术联 用降 解 污染物 的研 究 , 微 电解填料 的改 造研 究, 以及微 电解技 术 的机 理研 究等 , 但 微 电解技 术 处 理废 水 的反 应条 件 有待 进 一 步拓 宽 , 对 于 固废 污染 物 的 处
于现 场处 理普 光 气 田酸压 废 液 ,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 L i F a n _ 1 。 等将 微 电解 技 术 与好 氧生 物 滤 池联 用 处 理 溴酸 生产 废水 , C OD和 色 度 去 除率 分 别 达 到 8 1 . 2 9 / 6 和9 6 . 6 。L i Ga n g [ 1 胡等将 微 电解 技 术 与 厌 氧 生 物
中含 有大 量酸 以及 各种 缓蚀 剂 、 渗 透剂 等 药剂 。何 焕
杰 等利 用混 凝一 微 电解一 F e n t o n氧化 处 理 普 光 气 田 酸 压废 液 , 实 验结 果 表 明 : 废 水 经 过 微 电解 技 术 处 理
4 O 的黏 土 在 缺 氧 条 件 下 烧 结 得 到 , 阳极是 以 4 0 9 / 6 铁和 6 O 黏土为原料在 4 0 0 ℃缺 氧条 件 下 焙烧 得 到 的, 由于该 填料 密度 略高 于水 , 具有 吸水 性低 、 易移 动
1 微 电解 技 术在 水 处 理 中的 应 用
微 电解 技术 具 有 操 作 成 本 低 、 效率 高 等优 点 , 因 此 广泛 应用 于有 机废 水 和重 金 属废 水 的 处理 l 4 。 ] 。由

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稳定性强、使用面广、成本低的特点,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无需施加外部电场,实现“以废治废”。

本文基于微电解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简要论述,分析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相关应用,希望对微电解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电解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引言微电解技术是利用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特定介质中进行反应,介质中的金属离子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基于这一原理工业废水的处理。

微电解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零价铁理论,在80年代开发应用了新型材料和新型反应装置,然后在不断应用于发展中,得到了延伸与扩展。

微电解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并且其原材料获取简单,可借助工业生产中的各类铁屑、活性炭颗粒、铸铁屑等混合物作为主要原材料,处理印染、制药、电镀等领域难生物降解的废水,实现了以废治废。

该技术在工业废水治理中具有成本低、效果好、适应性强的特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微电解技术的原理微电解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利用金属腐蚀性的原理形成原电池,实现工业废水的处理。

微电解技术可应用于各类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如印染、制药、电镀等废水处理,在反应过程中铁作为阳极被腐蚀转变成二价离子进入溶液,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在阴极上则被还原。

微电解技术广泛应用于处理各种高难度工业污水,对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降低COD具有重要作用。

在微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过程中,采用Fe-C作为微电解反应器,通过铁与硫酸反应制备出微电解反应器。

在制备微电解反应器之后,进行废水进入调节池,经均量均质调节后,送至微电解反应区,铁碳填料释放电子,重金属或者COD离子得到电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单质,沉积在铁碳填料表面,离子得以去除[1]。

随着反应的进行,填料中的铁逐渐脱落,其脱落过程中将与沉积在其表面的铜和碳颗粒一起以微小颗粒被冲出填料表面,随水流进入下一个单元,经沉淀分离,从而不需要经常人工清理微电解反应区[2]。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引言概述: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电解技术对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处理和去除。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1.1 电解原理: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利用电解原理,通过电解池中的阳极和阴极产生的电流和电场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1.2 电极材料选择: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中的电极材料选择十分重要,常见的电极材料包括钛基惰性电极、铁基电极和铝基电极等,不同的电极材料对反应效果和处理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

1.3 反应机制: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电解过程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来去除污染物,其中氧化反应包括阳极氧化和阳极过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主要是阴极还原反应。

二、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2.1 工业废水处理: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2 生活污水处理: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领域,通过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可以实现污水的再利用和资源化。

2.3 农业灌溉水处理: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农业灌溉水的处理,通过去除灌溉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提高灌溉水的质量,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3.1 高效性: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的处理效果,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3.2 环保性: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处理方法,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3.3 经济性: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设备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于中小型企业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需求。

四、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4.1 自动化控制:未来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引言概述: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电化学原理将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微电解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1.1 电化学原理:微电解是指在微小电极表面进行的电化学反应,通过外加电压在电极表面引发氧化还原反应,实现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降解和去除。

1.2 电解池结构:微电解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电解槽、电极、电源和控制系统组成,电解槽内填充电解介质,电极材料通常选用钛、铁、铜等材质。

1.3 反应机理:微电解污水处理过程中,电极表面形成氧化还原电位差,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终产物。

二、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2.1 高效净化: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2.2 节能环保:相比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减少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具有较低的能耗。

2.3 操作简便:微电解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技术,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三、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3.1 工业废水处理: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制药等工业领域的废水处理,有效解决了废水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污染问题。

3.2 农村污水处理: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

3.3 城市污水处理: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和水质。

四、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4.1 高效节能: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降低了处理成本,节约了能源资源。

4.2 环保净化: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3 稳定可靠:微电解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

微电解-Fenton耦合处理废水的反应机理与研究进展

微电解-Fenton耦合处理废水的反应机理与研究进展
( 西安科技 大 学 地质与环境 学院, 西安 7 1 0 0 5 4 ) 摘 要: 探讨微 电解 一F e n t o n 工艺 的基 本原理和反应机理 , 对影 响处 理效果 的主要 因素及运行 方式
进行 阐述 , 并概述 了该工艺在化工 、 印染 、 造纸 、 医药等工业废水治理 中的应 用现状 和运 行过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 以及 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 微电解 ; 芬顿 ; 废水处理 ; 耦 合
V0 1 . 1 7 No. 1
J a n .2 0 1 4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5 5 6 4 ( 2 0 1 4 ) 0 1 - 0 0 1 7 - 0 4
微 电解 一 F e n t o n耦 合 处 理 废 水 的反 应 机理 与研 究 进 展
畅 飞 , 刘艳 妮 , 赵 丹, 刘 哲
工业 生产 过程 中产生 的废 水具有 有 机物 浓度 高 、 色度 深 、 成 分复 杂 、 可生化 性差 等特 点 , 属 于难 生物
降解 的废 水 . 目前 对 于该类 废水 处理 方法 主要 有 物化法 、 化 学法 、 生 化法 三类 , 其 中物化 法预处 理 提高 工
业废 水生 化性 后 , 再经 生化 法处 理较 为普 遍 . 微 电解 法 于 2 0世纪 8 O年 代 引入 我 国被广 泛 应 用 , 后 人将 H : 0 : 投 加微 电解 处理后 的废水 , 效果 更 为 明显 , 即微 电解 一F e n t o n耦 合 技术 , 其工 艺 简单 , 操 作 方便 , 它 既可 以作 为废 水 的预处 理 , 又 可 以作 为深 度处 理 , 近几 年受 到 了国 内外广 泛关 注 .
中 图分 类号 : X 7 8 3 文 献 标 志码 :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设计进出水水质
Tab.1 Design the water quality passing in and out mg·L-1
项目
Cr6+
Zn2+
CODCr
SS
pH
进水水质
<100
<50
<180
200 5~11
出水水质
<0.5 <5.0
<100
150
6~9
王思建等[9]针对中、小型电镀行业的生产工艺和排水水质, 采用微电解和化学法相结合的方法破坏原水中络合物的分子结 构,达到易于破氰和把Cr6+转换为Cr3+的目的,即把传统治理工 艺的碱性氯化法破氰和氢氧化物沉淀处理工艺,改为密闭式酸 性氯化法破氰处理工艺,增加内电解技术设备,加强废水的预 处理。因为内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产物具有高的化学活性, 其中新生态的Fe2+能与废水中众多污染物组分发生氧化还原作 用。在工业上,采用微电解与化学法对某设备厂产生的混合电 镀废水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电镀废水在车间混合后排出,排放 的废水中既含有CN-又含有Cu2+、Zn2+、Cr6+等重金属离子。实 际运行结果表明,尽管混合电镀废水的水质波动较大,但处理 后的水质均能够达标排放,稳定在pH=7左右,可见该工艺对水 质的波动有很强的适应性,目前运行良好,已通过环保局验收。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微电解-生物法[10-12]。该方法是利用废铁 屑对电镀废水进行预处理,使大部分的Cr6+在较短时间内转化 为Cr3+,同时使废水的pH上升2~3,然后将废水加入到生物反 应器中通过生物作用将废水中剩余的重金属离子去除,达到净 化电镀废水的目的。
严进[13]利用电解法预处理电镀废水,将Cr6+转化为Cr3+,在 混凝作用下,将其沉淀,再用微生物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 明:Cr6+含量为80 mg/L,净化率达99.9 %,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2.0 %~6.67 %,并含有硅、锰、硫等杂质,铸铁实际上是铁、
碳、硅的合金。微电解技术主要利用铸铁屑表面化学成分不均
匀及金属组织不均匀性构成的微电池。当铸铁屑浸沫在电解质 溶液(含 Cr6+,Cu2+,Ni2+,Zn2+废水)中时,由于不同相之间存
在电位差,因而在铸铁表面形成了无数以铁为阳极,碳化铁,
(1)电化学腐蚀热力学因素
反应式及标准电极电位如下:
Fe-2e→Fe2+ φθ(Fe2+/Fe)=-0.44 V
(1)
Cr2O7+14H++6e→2Cr3++7H2O φθ(Cr2O72-/Cr3+)=1.33 V (2)
标准电动势:Eθ=φθ(Cr2O72-/Cr3+)-φθ(Fe2+/Fe)=1.77 V,由
用性强而被广泛地应用。代秀兰[8]对微电解技术处理含铬电镀 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逐一考察各因素的 影响趋势,找到较好的处理条件,在该系统水样的处理过程中, pH、处理时间、温度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得 出微电解法在适宜的 pH 范围和适当反应时间条件下,可以综 合处理多种重金属离子,出水可以直接达标排放。微电解技术 适合于处理 pH 在 3.2~3.5、反应时间 5 min 以上、Cu2+质量浓 度小于 30 mg/L、Ni2+质量浓度小于 30 mg/L、Cr6+质量浓度小 于 100 mg/L、Zn2+质量浓度小于 100 mg/L 综合性的重金属废水。 该研究的中试实验是利用微电解技术对辽河油田勘探局机械修 造厂废水进行处理,出水水质可以直接达标排放,设计进出水 水质见表 1。
硅和其他杂质为阴极的微小腐蚀电池。在电解质即阴极去极化 剂作用下(含 Cr2O72-溶液),反应会大大加快,又由于铸铁屑疏 松多孔、表面积大使反应迅速完成,氧化–还原主反应层是微
电解技术的核心。
1.2 原理分析
整个微电解反应塔在处理含铬废水过程中,根据反应情况
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层、絮凝层、过滤层三部分。 1.2.1 氧化–还原反应层
随着反应不断地进行,水中消耗了大量的H+,使OH-浓度
增高,当达到一定浓度使离子浓度积大于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
积时,产生如下反应: Cr3++3OH-→Cr(OH)3↓ Ni2++2OH-→Ni(OH)2↓ Fe3++3OH-→Fe(OH)3↓ Zn2++2OH-→Zn(OH)2↓ Fe2++2OH-→Fe(OH)2↓ Cu2++2OH-→Cu(OH)2↓ 新生态的Fe(OH)2和Fe(OH)3具有较高表面能和较强的吸附
Keywords: micro-electrolysis;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microbiological;internal electrolysis
电镀废水一直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一个重要污染源。电镀废 水中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危害严重、含有重金属离子或氰 化物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 害极大,电镀废水因镀件和工艺的不同,污染物的种类也不同, 浓度差异也较大,成分复杂,不仅含有 Cr6+、Pb2+、Zn2+、Fe2+、 Ni2+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而且含有剧毒的 CN-[1]。另外,电 镀废水含有大量的有价值金属,如果处理不当,排入自然体系 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 58 ·
广东化工
2008 年 第 1 期 第 35 卷 总第 177 期
99.9 %,且无二次污染。 在电解–微生物法的基础上,张敬等[15]研究了电生物膜复
合工艺。该工艺采用固定化技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形成 生物膜,然后在弱电场下将微电解和生物膜吸附重金属耦合起 来,通过复杂的协同作用,达到在同一电生物反应器内有效净 化重金属电镀废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处理 含重金属离子的酸性电镀废水,可以达到较高的去除效果。用 该工艺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和氰离子的工业电镀废水,并与单一 生物膜法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一生物膜法对废水中的 Zn2+、Cr6+和CN-的去除率分别为50.5 %、99.9 %和95.2 %。以不 锈钢材料作阴、阳极,复合工艺相对于单一生物膜工艺对Zn2+、 Cr6+和CN-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显著的是Zn2+的去 除率由50.5 %提高到72 %。
1 微电解技术原理
1.1 基本原理
微电解技术是采用工业铸铁屑为原料,利用微电池腐蚀原 理所引起的电化学、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包括氧化-还原、置 换、絮凝、吸附、共沉、过滤等诸多原理)综合作用,去除水中 重金属的一门技术。在整个反应塔中介质分为三层:氧化-还 原主反应层、絮凝层和过滤层[7]。
[收稿日期] 2007-09-19 [作者简介] 李勇(1974-),男,广东人,硕士,主要从事废水的电化学、生物法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能力,是良好的絮凝剂,能降低胶体的表面能,水中的Cr(OH)3、 Zn(OH)2、Cu(OH)2、Ni(OH)2、Fe(OH)2和Fe(OH)3等被吸附、凝 聚在一起。 1.2.3 过滤层
由于铁屑本身是过滤介质,被吸附、凝聚在一起的微絮体
通过铁屑层的过滤而除去。
2 微电解技术的研究现状
微电解技术以其处理效果显著、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实
· 56 ·
广东化工
2008 年 第 1 期 第 35 卷 总第 177 期
微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的进展
李勇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广东 广州 510630)
[摘 要]综述了目前较受关注的微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技术,详细分析了微电解技术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基本原理, 并介绍了应用实例和工艺改进方面的研究。实践表明,在适当的控制下,微电解技术可以用来直接处理电镀废水,保证 出水达标排放。该技术投资少、处理成本低、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提出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 对微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2008 年 第 1 期 第 35 卷 总第 177 期
广东化工
· 57 ·
微元腐蚀电池是由于金属表面的电化学不均匀性,在金属
表面出现许多微小的电极,从而形成微电池。微电池反应是一
个短路原电池发生的过程,电子回路短接,电流不对外作功,
电子自耗于微电池的阴极还原反应中。铸铁中碳质量分数为
[关键词]微电解;电镀废水;微生物;内电解
Progress of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Micro-electrolysis Method
Li Yong (Guang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uangzhou 510630, China)
我国对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较早,先后经历化学法、离 子交换法、气浮法、电解法、生物法等几个阶段,使电镀行业 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或处理污染物种类单 一、工艺复杂、投资费用高,或需投加化学药剂、污泥量大、
处理费用高等缺点。因此一种能处理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处理 费用低、投资少的微电解技术应运而生。微电解技术,又称为 内电解、铁还原、铁碳法、零价铁法等技术,是被广泛研究与 应用的一项废水处理技术[2-6]。
Nernst 方程,平衡电动势:E=Eθ-(RT/nF)lnQ=1.27 V,平衡电
动势是电化学反应的推动力。

(2)电化学腐蚀动力学因素
Icorr=Ecorr/R=+∞,其中 R(电阻)→0(短路原电池) 由上式可以看出,只要固–液两相充分接触,微电池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