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技术_刘义军

合集下载

综述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技术分析郑罡

综述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技术分析郑罡

综述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技术分析郑罡发布时间:2023-07-02T06:07:10.336Z 来源:《建筑实践》2023年8期作者:郑罡[导读] 智能建筑是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要求,也是在人们稳定发展中对于环境管理以及电气设备所构建成为一种综合的系统化施工工艺。

故而本文在现有工作机制下,综合智能小区建设工作推进的实际情况,分析室外弱点布线操作技术的主要实施方式,加快线路管理工作机制调节,形成高效线路结构,构建合理化的布线措施要求,为后期的施工奠定基础。

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市 230031摘要:智能建筑是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要求,也是在人们稳定发展中对于环境管理以及电气设备所构建成为一种综合的系统化施工工艺。

故而本文在现有工作机制下,综合智能小区建设工作推进的实际情况,分析室外弱点布线操作技术的主要实施方式,加快线路管理工作机制调节,形成高效线路结构,构建合理化的布线措施要求,为后期的施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智能小区;弱电工程;室外布线引言:智能建筑是现阶段以科学技术手段为核心,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以先进操作技术手段为基础,结合相关的硬件设施实现的控制,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适应城市化发展的特征要求以及小区建筑主体的改造规范。

综合布线工程作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一项高质量施工技术手段,其技术操作性较强,工作节点多,线路繁杂,为此在具体施工中优化施工控制措施的后端,推动技术操作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特点分析1、系统繁杂,线缆的种类相对较多智能小区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的施工方式,就是针对不同的用途选择弱电布线模式。

而弱电线路系统结合实际多数可以分为三四种系统操作环节以及十余项子系统操作环节。

在现有的智能小区室外弱电控制管理操作的过程中,线路环境复杂,因为需要涉及多项使用需求,因此材料种类和系统规划工作就要细致全面,在此过程中不仅电缆种类繁多,同时应用的项目也有所差异。

小区室外弱电工程方案

小区室外弱电工程方案

小区室外弱电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弱电工程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小区室外弱电工程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室外弱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对于小区安全、便利和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小区室外弱电工程提出一套全面、科学的设计方案。

二、项目背景当前,随着小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住户数量的增多,小区管理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为了提高小区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必须对小区室外弱电工程进行设计和施工。

目前,一些小区室外弱电工程存在着施工质量低下、设备老化等问题,给小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安全隐患。

因此,对小区室外弱电工程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势在必行。

三、设计方案1.视频监控系统小区室外弱电工程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保障小区安全的重要一环。

设计方案中应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监控中心、视频存储设备等。

监控摄像头的布局应以小区主要出入口、人流密集区、停车场等重点区域为主,实现对小区安全的全方位监控。

监控中心应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24小时对小区进行监控。

视频存储设备应具备大容量存储,保证监控视频的长期保存。

2.智能门禁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是小区室外弱电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方案中应包括门禁设备、门禁控制器、刷卡系统等。

门禁设备应设置在小区的出入口处,通过刷卡、指纹等方式对住户和访客进行身份识别,确保小区出入口的安全管理。

门禁控制器应能够实现对门禁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提高小区管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电子围栏系统电子围栏系统是对小区周边围墙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设计方案中应包括围栏传感器、报警器、控制主机等。

围栏传感器应布设在小区围墙上,实时监测围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报警。

报警器应具备声光报警功能,对小区周边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提醒。

控制主机应能够实现对围栏传感器的远程控制和管理,保证小区周边安全的全面监管。

4.智能灯控系统智能灯控系统是对小区室外照明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浅析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工程智能化的设计

浅析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工程智能化的设计

浅析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工程智能化的设计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智能小区会逐渐增加,而作为智能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弱电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弱电工程简介出发,分析了智能小区的弱电工程的特点,并对智能小区的弱电工程进行了合理规划。

最后对弱电机房防雷工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智能小区;弱电工程;合理规划;防雷工程Abstract: with th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t community will gradually increases, an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lligent village weak electric engineer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from the weak electric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we analyzed the intelligent village weak 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telligent village weak electric engineering of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The last room lightning protection project of electricity are introduced.Keywords: intelligent village; Weak electric engineering; Reasonable plann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弱电技术在智能小区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小区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小区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小区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项目目标和要求:明确小区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安防监控、智能家居、楼宇自动化等方面。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项目目标和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工作内容、工作顺序等。

3.确定施工团队:根据项目规模和要求,确定施工团队的人员数量和专业分工,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等。

二、施工方案设计1.弱电布线设计:根据小区的楼宇结构和弱电系统的需求,设计合理的弱电布线方案,包括布线路径、布线材料、布线间距等。

2.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弱电设备,并确定设备的数量和配置,包括监控摄像头、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家居设备等。

3.网络建设方案:设计合理的网络建设方案,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选型、网络安全等。

4.安防监控方案:设计完善的安防监控方案,包括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布置、监控平台的建设等。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1.施工队伍组建:根据项目规模,组建施工队伍,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2.施工方案制定:根据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顺序、时间计划等。

3.施工现场管理:建立严格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工地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监督、进度控制等。

4.供应材料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可靠,并进行必要的验收和记录。

5.质量控制与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与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6.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

四、施工进度控制1.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

2.施工进度监控:采用现代化的施工进度监控技术手段,及时了解施工进展情况,确保施工进度符合计划。

3.施工进度调整: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以应对突发情况和延误。

4.施工进度报告:定期向相关部门和业主报告施工进度,及时沟通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综述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技术

综述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技术

综述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发展成果带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得到了推广,如果将这种智能技术应用到电气设备中,就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很大的便利。

在电气系统智能化施工当中,布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线路敷设有效合理才能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

本文首先讨论了智能小区室外布线中的特点,之后探讨了其总体规划和敷设线缆的方式,希望可以给相关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智能小区;弱电工程;室外布线;敷设方式将大量先进电气应用到建筑中的电气设备上,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智能水平,实现智能控制,这就是现代化的只能建筑。

在这种智能建筑设计之中,其中最为繁琐、最为复杂中的一个步骤就是线缆的敷设了,这道工序技术要求较高,线路本身也非常密集,所以在线缆敷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及爱意考虑,有其是自动控制技术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针对弱点布线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智能小区线路敷设方面的特点(一)线缆数量、种类多由于智能小区内存在很多系统,这直接大大增加了其线路的种类和数量。

正常来说,智能小区的弱电系统在环节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也可以细分到十几个系统项目之中,但是项目再多,其核心也在机房之中,以机房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最终覆盖到各个单元。

所以这样看来,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种类的电缆正常来说,除了铜芯电缆的外径较大,其他的线缆外径往往不会超过2cm。

(二)地下管道密布正常来说,很多小区内,可以用阿里敷设线缆的地域是比较狭窄的,所以其管网布置一般主要给给排水管道、消防管道和污水管提供空间,并且很多小区甚至还要使用到地沟和煤道等等,所以这样看来,真正能够留弱点线路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有时由于其设计需要,还出现了综合地沟。

管道管理工作中分为各个部门来进行,并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也在各部门分别负责,所以这样看来,如果想要提高整个小区内的弱点设计水平,一方面需要和各个部门积极展开合作,并且进行分析,才能让真正给弱电线路的敷设提供便利。

智慧小区弱电室外管网设计方案

智慧小区弱电室外管网设计方案

智慧小区弱电室外管网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介绍了智慧小区弱电室外管网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旨在确保智慧小区的弱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便利和安全。

2. 设计目标- 确保弱电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和传输;- 提供可靠的供电和排水系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和维护成本;- 合理规划管道布局,便于维修和扩容。

3. 设计方案3.1 网络布局根据智慧小区的规模和需求,弱电室外管网应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立核心网络节点,通过光纤等高速传输介质连接各个节点,建立稳定可靠的网络通信。

3.2 供电系统弱电设备的供电系统应采用多级供电模式,每级设置相应的供电节点和备用电源,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设置监测装置,实时监测供电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3.3 排水系统为了防止弱电设备受到水浸影响,弱电室外管网应配备排水系统,及时将雨水或其他液体排除。

排水系统应考虑管道的材质、坡度、出水口位置等因素,确保排水的迅速和彻底。

3.4 管道布局弱电室外管网的管道布局应遵循最短路径原则,尽量减少管道长度和阻力,降低信号传输损耗。

同时应预留足够的空间,方便未来的维修和扩容。

3.5 安全性考虑智慧小区的弱电室外管网应考虑安全性因素,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非法入侵、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

同时,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演练,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4. 技术支持为保证弱电室外管网的正常运行和后期维护,建议从可靠的技术供应商处获得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维管理等方面。

5. 总结本文档提出了智慧小区弱电室外管网的设计方案,从网络布局、供电系统、排水系统、管道布局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该设计方案旨在提供稳定可靠的弱电环境,满足智慧小区的需求,并保障居民的生活便利和安全。

小区智能化弱电设计方案

小区智能化弱电设计方案

小区智能化弱电设计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产品和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对于小区来说,智能化弱电设计方案能够提高小区的管理效率,提供更加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小区智能化弱电设计方案。

二、方案背景传统小区的管理方式多依赖人工,存在管理效率低、操作繁琐等问题。

而智能化弱电设计方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小区管理和安全防护的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三、设计目标1.提高小区管理效率: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实现小区各项管理工作的自动化。

2.提供居民便利:方便居民使用各种智能设备,并提供智能化的生活服务。

3.提升小区安全性:加强小区的安全防护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4.节能减排: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小区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浪费。

1.楼宇门禁系统:安装智能门禁系统,采用刷卡、密码或指纹等多种认证方式,方便居民进出小区,并加强安全性。

2.视频监控系统:部署高清摄像头,实现全面监控小区出入口、公共区域等重点区域,增强小区安全防护能力。

3.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和PM2.5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4.消防报警系统:配置烟雾传感器和火灾报警器,实时监测小区内的火灾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灭火和疏散。

5.智能公共设施管理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公共设施(如灯光、水泵等)的智能远程控制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6.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和停车位指示灯,实现对小区内车辆的智能管理和停车位的优化利用。

7.一键报修系统:为居民提供一键报修功能,实现居民报修信息的自动化接收和处理,提高报修效率。

8.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电表和能源管理软件,实现对小区能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优化能源利用。

五、实施方案1.了解小区的具体需求:与小区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各项管理需求,做出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2.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可靠性。

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设计规范

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设计规范

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设计关于“小区弱电布线...”的内容本站搜索更多关于“小区弱电布线规范”的内容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设计、是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此项设计,既关系到当前小区智能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关系到小区今后在智能技术方面的发展,还关系到室外弱电线缆的维护管理。

此外,对于节约总投资也很有意义。

1 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工程的特点(l)智能系统多、线缆种类多。

按《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智能化系统示范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智能小区弱电系统一般可分为三个大系统,十几个子项系统,这些子项系统均是以物业管理中心机房为中心向小区各栋建筑敷设线缆,所以线缆数量相当多,可分为铜芯电缆、光缆、视频及射频同轴电缆、屏蔽控制电缆及各类恺装电缆等。

除沐承寸数通信铜芯电缆的外径较大以外,其他线缆的外径都很小,一般小于或等于20mm。

(2)小区各专业地下管道多,而供敷设的地域相对比较狭小。

小区地下一般有给水管、消防水管、雨污水管、电力线缆、路灯线缆、空调采暖管、煤气管道等等,有的还以综合地沟方式出现。

而它们分属于市话、广电、供电、供水、煤气等不同的市政部门。

为做好设计,需与各相关部门及其下属施工单位很好地协调与配合,使各弱电线缆能在同一管道系统中敷设,这是做好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设计的前提及必备条件。

(3)低电平弱电信号的传输线缆,应避免高电位电缆介人。

(4)室外弱电管道必须留有适当的余量,便于维修和增减线缆。

2 做好智能小区总体规划是做好室外弱电布线设计的重要前题做好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是做好园区室外弱电布线的重要前题条件。

较大规模的智能住宅小区往往是通过多期施工才能建设好,因此,在工程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就应该着手做好小区弱电布线的总体规划。

2.1 选好物业管理中心机房的位置选择物业管理中心机房的位置主要有3个技术要点。

(1)应尽量在整个小区中心或相对中心的位置,地上及地下交通条件好,便于沿小区干道通向各栋建筑;(2)中心机房应与管理中心办事机构建在一处,便于相互联络及管理人员对机房的管理;(3)应选在整个园区的一期工程范围内,便于管理中心与一期工程同期建设,同时投人使用,尽早形成热卖优势,回收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 盛晋生)文章编号:1009-9441(2004)06-0038-02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技术◆◆刘义军 (中国机械工业深圳安装工程公司,广东深圳 518057)摘 要:总结了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的特点,介绍了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的总体规划和智能小区弱电布线常用的几种线缆敷设方式。

关键词:智能小区;弱电工程;室外布线;敷设方式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B引言智能住宅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智能小区弱电专业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做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缆)设计,既关系到当前小区智能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关系到小区今后在智能技术方面能否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室外弱电线缆是否便于维护管理。

此外,由于室外弱电线缆的敷设费用占智能系统总投资的很大比例,所以,做好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工程的设计,在节约总投资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智能住宅小区工程设计的实践表明,智能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具有很鲜明的特点,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也不同于传统的住宅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更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

1 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特点(1)智能系统多、线缆种类多。

智能小区弱电系统一般可分为3个大系统,10余个子项系统,这些子项系统均是以物业管理中心机房为中心向园区各栋建筑敷设线缆,所以线缆种类相当多。

除大对数通信铜芯电缆的外径比较大之外,其他线缆的外径大多很小,一般均≯20mm。

(2)园区各专业地下管道多,而供敷设管道的地域相对狭小。

一般住宅园区地下有给水管、高压及低压消防水管、雨水管、污水管、高压电缆、400V电力线缆、照明路灯线缆、采暖空调的热水(蒸汽)管及冷水管、煤气管道等等,有的还以综合地沟方式出现。

这些管道由于分属于市话、广电(有线电视)、供电、供水、煤气等不同的市政部门,条块管理严格,有的项目从设计到施工还要分割出去,可见要做好园区弱电工程的设计,需要与各个相关管理部门及其下属专业施工单位很好地协调与配合。

强调各弱电系统的线缆要在同一管道系统中敷设,是做好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设计的前提及必备条件。

(3)低电平弱电信号的传输线缆,要求我们的布线设计能有效地防止高电位的引入及干扰,以确保弱电管道系统是一个安全的系统。

(4)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对室外弱电管道设计上必须留有适当的余量,以便于维修和线缆的增减。

许多智能子项的传输分配系统在设计时,尚未确定由哪个部门来承担,产品、系统未定,线缆的型号规格及数量也不确定,设计往往是一个不针对具体产品的通用设计,因而留有科学的余量是十分必要的。

2 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的总体规划对于较大规模的智能住宅小区,特别是由几十栋、上百栋多层建筑或由许多栋多层、小高层及高层住宅楼组成的住宅小区,往往要经过多期施工才能建设好整个园区,因此,在该工程方案设计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就应该同步做好园区弱电布线的总体规划设计。

2.1 选好物业管理中心机房的位置选好物业管理中心机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因为各个智能子系统的电气设备均设置在该机房内,通向各个建筑的各子系统线缆均以该机房为起点向外辐射。

所以,物业管理中心机房的位置需要认真选择。

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应尽量在整个园区中心或相对中心的位置,地上及地下通路条件好,位于小区主干道上,地面道路较宽,地下敷设管道的条件好,弱电管道便于沿园区干道通向小区各栋建筑;由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向外敷设弱电管道的方向数应是两个以上,以避免出线方向少使弱电管道过于集中;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应与管理中心办事机构临近,以便于相互联络及对机房的管理;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应选在整个园区的一期工 建筑设计程范围内,以便与一期工程同期建设,同时投入使用,尽早形成热卖优势、回收投资;还要考虑通向本小区的市政弱电线缆即电话、有线电视及宽带网光缆引入物业管理中心机房的敷设路径应在同一期工程范围之中,实现市政线缆引入工程与一期工程同步进行。

2.2 交接配线区对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小区,一般是将整个园区划分为几个大块,这是由工程的总体规划及园区主干道所确定(分割)的,通常叫组团。

组团有大有小,它与交接配线密切相关,是划分交接配线区的基础,一般一个组团为一个交接配线区,组团大的也可划分为多个交接配线区。

规划好交接配线区,采用交接配线方法,对于小区室外弱电布线工程的建设乃至园区在智能技术方面和园区的发展规模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交接配线区规划的一般原则:一个交接配线区内的住户数量以500户以内为宜;同一交接配线区内的住宅建筑应在同一组团内、各建筑相邻且同期施工,同期竣工。

(2)交接配线的基本功能是:连接由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引来为本配线区服务的干线线缆。

经配线间内配线设备对线缆的配线及对弱电信号的处理分配,再分送到配线区内各建筑栋号。

(3)交接配线间的做法:一个交接配线区需设置一个交接配线间,该配线间面积以15~20m2为宜,由于配线间内需安装网络设备、电话配线设备、CATV光电转换前端设备以及其他各智能系统的设备及线缆,同时该配线间还经常有管理人员在内维护管理。

常用器材、工具也常存放于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以地下室作交接配线间时,配线间面积还应加大,并应特别注意通风及防潮。

交接配线间还应具备稳定可靠的市电或配备UPS不间断电源;一套满足规范要求的接地装置;能具备多根弱电电缆方便地进出配线间的条件;其配线间室外便于与园区弱电干线管道相通,也能使由交接配线间引出的电缆方便的敷设至配线区内各栋住宅楼。

3 常用的几种线缆敷设方式智能小区常用的弱电线缆布线方式有:人(手)孔管道方式、铠装电缆直埋敷设方式、利用地下室设置的电缆桥架敷设方式、墙壁电缆方式、穿管敷设方式等。

3.1 人(手)孔管道方式以人(手)孔管道方式敷设弱电线缆是最常用及最主要的敷设方式。

目前,能提供给智能小区埋地敷设弱电线缆的保护管,有以6孔管块为基数的混凝土管、金属材料管、塑料材质的双壁波纹管、复合发泡管及实壁管等。

虽然混凝土管材价格最低,但由于受到一个管孔穿一根电缆的原则性限制,针对智能小区线缆种类多、数量大及小外径线缆占多数的特点,往往在小区弱电线缆干线上使用受到限制,即使是在内径为90mm的水泥管孔内套上3根塑料子管,从造价上及增加敷设线缆数量上看均改善不大。

另外,对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也不适合使用混凝土管块。

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钢管: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重;有强电危险或干扰影响需要防护;引入建筑物或引上至墙面或电杆的保护管;管道跨越沟渠有悬空跨度或附挂在小桥上。

对于智能小区,针对智能系统外径20mm以内的小线缆多的特点,采用各类塑料管是最常用的。

因为各类塑料管品种多、规格全,便于根据线缆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管材,具有提高管孔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效和投资效益等特点,已被广泛认同并使用。

3.2 铠装电缆直埋方式用铠装电缆直埋方式布线主要用于同路径敷设的电缆根数少的部位,如具有高电平的广播线路,为美化环境平时用于背景音乐播放及应对应急事件而设置的园区广播系统。

该系统往往是100V或120V 定压传输系统,高电位对其他弱电线缆具有很强的干扰,不能与其他弱电线缆在同管道系统敷设,即使是采用屏蔽电缆也应避免。

背景音乐的扬声器布放位置除在道路两侧外,还布置在景点、草坪、花园等地,这些位置也适合铠装电缆直埋敷设。

铠装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为0.70m,在穿越道路时需穿钢管保护,此时埋深可在0.40m及以下。

另外,周界保安报警的布线也十分适合用铠装电缆直埋方式敷设。

3.3 利用地下室电缆桥架敷设线缆方式电缆桥架在地下室内敷设的方式是又一种常用的布线方式,这也是符合智能小区特点的,因为只有高档的住宅区才会有较多的甚至是连成一片的地下室,对于高层建筑或小高层建筑地下室自不必说,就是多层建筑为人防地下室、自行车库、储物间或各类站房、地下停车库等,也为采用桥架敷设弱电线缆提供了方便。

按此种方式设计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注意室内室外线缆的衔接,室外电缆穿入到地下室时一定要预留穿墙套管。

套管预埋的标高是应特别注意的重点,使套管标高高于室外人(手)孔出线管的标高,防止雨水灌入地下室;在地下室外墙较厚(>240mm)情况下,穿墙套管的预留应尽量使墙外侧套管口低,墙内侧套管口高,使内外口中心连线与水平面成20°左右的夹角,以便于大对数电缆引上至桥架;穿墙套管的预埋数量应按终期需要量预留,预留的富余量可表现在套管的数量上,也可表现在套管的管径大小上;地下室架设的桥架上若敷设大对数电缆,为满足大对数电缆的曲率半径的要求,电缆桥架不得拐直角,转弯桥架应为钝角;对于大面积的地下室应把桥架连成一个系统,桥架穿防火墙时要采取防火套等有效的防火措施;对于两栋相近均有地下室的建筑应采用预埋钢管方式,沟通两地下室的弱电电缆桥架。

3.4 墙壁电缆方式这是一种在智能小区改造项目中经常见到的方式,一般相当于100对的电话电缆外径及其以下外径的其他弱电电缆均可采用墙壁电缆方式敷设;对于新建小区多用于墙面上安装摄像机或园区周界保安安装的主动或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连线敷设。

为了美观,也可将报警线缆穿管埋于周界墙内敷设。

3.5 穿管敷设方式一般用于由人(手)孔引出到建筑内、墙面、电杆的弱电电缆的敷设,如在园区内由人(手)孔引至电杆上或墙面安装的闭路监视摄像机的电缆、到召援电话亭、IC电话亭、应急报警按钮的线缆敷设。

4 结语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布线应从总体规划开始,在工程方案设计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就应该着手做好园区弱电布线的总体规划设计,选好物业管理中心机房的位置,规划好交接配线区,采用高效的交接配线方法,结合智能小区室外布线的特点,合理选择人(手)孔管道方式、铠装电缆直埋敷设方式、利用地下室设置的电缆桥架敷设的方式、墙壁电缆方式、穿管敷设方式等布线方式。

作者简介:刘义军(1968-),男,湖北汉川人,工程师,1992年7月毕业于广东国防工业职工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从事工程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服务、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2004-10-21(编辑 黄世明)文章编号:1009-9441(2004)06-0040-02谈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设计◆◆王国平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3)摘 要:论述了住宅环境在小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某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设计实例及其效果。

关键词:住宅小区;环境;规划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B引言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日益发展和日臻成熟,开发商和客户群体对房地产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商不再是简单的追求容积率,客户群体也不只是单单追求住房面积大、价格廉,人们已经开始高度关注住宅小区的环境布局和生态效果,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要对住宅小区建设具有超前的市场意识,全方位的解读小区规划和布局,给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单体建筑方案,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