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静力学-第一章 绪论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知识点ppt课件

理论力学知识点ppt课件

图 (a)
图 (b)
图 (c)
6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由此可见,对于刚体来说,作用其上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大小、方向和作用线。此时,力是一个滑动矢量。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合力 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其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如图(a)所示。即
பைடு நூலகம்
FR=F1+F2
也可以由力的三角形来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 (b)(c )。
图(a)
图(b)
7
图(c)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推论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任意两个力 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同一点, 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
5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由此公理可以导出下列推论: 推论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内 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证明:刚体上的点A处作用有力F,如图(a)所示。根 据公理2,可在力F的作用线上任取一点B,加上一对平衡 力F1和F2,使其 F=F2 = - F1 ,如图 (b)所示。再根据公 理2,去掉一对平衡力系F和 F1 ,这样只剩下力 F2 = F,如 图 (c )所示,即将力 F沿其作用线移到了点B。
根据力的定义,约束对其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实际上就 是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约束力。它的大小是未知的,以后 可用平衡条件求出,但它的方向必与该约束对被约束的物体 所能阻止的位移方向相反。
11
静力学

静力学 ppt课件

静力学 ppt课件

P
P
FN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 P 和 P’
FN (2) FN 和 FN’
P’
公理5: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将该 物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该公理的作用为:刚体静力学的结果可用于变形 体。
§1-2 约束和约束力
一、有关概念
自由体: 非自由体(被约束体): 研究对象
6、其它约束 (1)球 铰
FRy FRx
FRz
球 股骨
球窝 盆骨
盆骨与股骨之间的球铰连接
(2)止推轴承
FA y
A
A FA z
FA x
§1-3 研究对象、分离体、受力图
受力分析-过程与方法
确定研究对象 取分离体; 根据约束性质确定约束力; 画受力图。
受 力 分 析 示 例 (1)
W
取 分离 体
约束力的方向与所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判别:二力杆 判别:三力汇交平衡
2、明确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选取,要根据解题的需要,合理选择。
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可以是由几个物体构成的 子系统,也可以是整体。
3、画研究对象受力图时要画上 (1)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所有主动力 (2)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所有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要画在被约束体和约束的接触处 (用约束反力代替原先的约束)
约束(约束体): 对被约束体(研究对象)
的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 物体
约束力:约束对被约束体(研究对象)的
作用力
约束力的方向:
与该约束所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二、平面问题中的几种常见的约束 1、光滑接触面约束
光滑: 接触面之间无摩擦
约束力: 作用于接触点,沿二个接触面 的公法线方向(若为尖点和面 的接触,则沿该面的法线方向)

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1 力的概念§1-2 刚体的概念§1-3 静力学公理§1-4 约束和约束力§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静力学(statics)是研究刚性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力系的性质力系的合成力系的平衡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导言了解和掌握刚体和力的概念以及静力学公理;熟练掌握约束的概念和类型;熟练掌握约束力的画法;熟练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正确的受力图。

导言学习要求: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1 力的概念§1-2 刚体的概念§1-3 静力学公理§1-4 约束和约束力§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一、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效应:1. 力的定义:外效应(运动效应)内效应(变形效应)3. 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N),千牛顿(kN )力是矢量力的方向指静止质点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相互作用位置的抽象化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1 力的概念§1-2 刚体的概念§1-3 静力学公理§1-4 约束和约束力§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1-2 刚体的概念所谓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静力学研究对象就是刚体,又称为刚体静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1 力的概念§1-2 刚体的概念§1-3 静力学公理§1-4 约束和约束力§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1-3 静力学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静力学基础PPT课件

静力学基础PPT课件
RA
C A
A
B
B
RB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2–1 静力学公理
公理二 力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于同一点 的一个力,即合力。
合力的大小由以两力的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来表示。
矢量表达式:F= F1+F2
F2
F
A F1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2–3 结构及构件的受力图 检查下面的受力图有什么错误
思考题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2–3 结构及构件的受力图
练习题
Q A
Pa B
B
A
C
P
对AB,BC
Q
FAx
FAy
Pa
FRB
FB’
FB
P FA
FC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构及构件的受力图
物体系的受力分析
例题2-3. 由水平杆AB和斜杆BC
方向:与被限制的位移方向相反 大小:由平衡方程确定 (5)主动力:约束反力以外的力 可事先测得的力,如推力、拉力、重力等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2–2 三、常见几种约束类型
1、柔性约束:
荷载 约束 结构的计算简图
FT1
约束
A FT2
柔性约束的特点:
• 只能受拉,不能受压 • 只能限制沿约束的轴线伸长方向
构成的管道支架如图所示.在AB
A
杆上放一重为P的管道. A ,B,C
处都是铰链连接 .不计各杆的自
重 ,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试分别
画出管道O,水平杆AB,斜杆BC

理论力学课程-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幻灯片(1)

理论力学课程-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幻灯片(1)

P
C
P
C
RA
A
B
RB
YA
A XA
B
YA
RB
———————————————————
例4 ——————————————————
1.4
如图所示结构,画横梁AB的受力图。








———————————————————
例5
——————————————————
1.4
如图所示结构,画AC、BC的受力图。

力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
力的内效应或变形效应,(材力)。
一般指未知的力
若两力系对同一物体作用效果相同——等效力系; 把一个力系用与之等效的另一个力系代替——力
系的等效替换。 一个复杂力系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替换的过程——
力系的简化。(多变少) 若一个力系可用一个力等效替换,则该力叫力系合力;
约束的基本类型 ——————————————————
1.3
3、可动铰支座约束(活动铰,辊轴支座约束。 )




Y



约束反力垂直支撑面,方向假设
———————————————————
约束的基本类型
——————————————————
1.3
4、链杆约束(中间铰、固定铰与链杆连接)

两端用光滑铰链与其它构件连接且不考
束 虑自重的刚性直杆称为链杆。其为二力杆。

解除约束原理:当受约束的物
约 束
S
体在某些主动力的作用下处于 平衡,若将其部分或全部约束 解除,代之以相应的约束反力,

工程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共71张精选PPT)

工程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共71张精选PPT)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1.1 基本概念
1.2 力矩与力偶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4 物体的受力图
思考与练习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1.1 基 本 概 念
1.1.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大致可分为
两类:一类是物体直接接触的作用,另一类是场的作用。这种作用使 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尺寸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称为力的 外效应或运动效应,物体形状尺寸的改变称为力的内效应或变形效应。
MO(F)=Fh=150×320=48 000 N·mm=48 N·m 在(b)种情况下,支点O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h=l cos30°, 力F 使锤柄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力F对O MO(F)=-Fh=-150×320×cos30°=-41 568 N·mm=-41.568 N·m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可见,力的作用点对刚体来说已不是决定力作用效应的要素。因此,作 用于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F A
B =A
F B
图 1.5
第1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图
性质三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 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如图1.6(a)所示。其矢量表达式为
标轴x、y上的单位矢量。
如图1.2所示,由力F的起点A和终点B分别作x轴的垂线, 垂足分
别为a、b,线段ab冠以适当的正负号称为力F在x轴上的投影,用Fx表
示,即
Fx=±ab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一章:受力分析详解ppt课件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一章:受力分析详解ppt课件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 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 且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一点。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总是同 时存在,且大 小相等、方向 相反、沿同一 直线,分别作 用在两个相互 作用的物体上。
注意:本公理与公理 2 (二力 平衡条件)是有区别的。
构件
杆件
板件
块体
引言 力及其作用效应
力:物体间的相互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 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力按作用方式划分:
体积力 (N/m3) 外 力 表面力 集中力 (N ) 分布力 线分布力 (N/m)
面分布力 (N/m2)
引言 力及其作用效应
力的外效应(运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内效应(变形):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A
B
C
FA B
FB
出刚架 AC 、刚架 CB 及整体的受力图。
P Q
例1-5 图示为不计自重的三铰刚架。试分别画
C A B
作用在铰C 上的集中载荷 P ,可以认为作用在 C 销上。 下面就研究对象的三种不同选取方法分别进行讨论。
(1)销 C 与刚架 AC 一起作为研究对象
P Q A YA C F C’ C FC
F1 y
F2 y F 1x F F2 x 1y F1 x F2x F F1x F F1 y 2 y
1 解除柱铰的约束时,视各被连接物均只与销钉 联系,而各被连接物之间相互无联系。
2 销钉不可略去,解除约束时销钉可单独取为分离 体,也可与某一物体连在一起,其余被连接物视为 从销钉上摘下。 3 若铰链处作用了主动力 F ,则主动力视为作用于 销钉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刚体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F1 F2
最简单力系的平衡条件
F1 F2
19
二力构件: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
二力构件所受的两个力的作用线,必沿着两 力作用点的连线。而与杆件形状无关。
20
FD D
FD D
C
FC C
FC
21
A
不是二力构件
22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 体的作用。
推理1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 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 线.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 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如何证明???
证明:
F1
F2
F3
F3
说明:
F1
O
F2
O
F3
F12
F12
O
F3
25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等值、
反向、共线,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在画物体受力图时要注意此公理的应用.
❖ 注意:本公理与公理 3 (二 力平衡条件)的区别!
FT′ FT
在建立力学模型时,要抓住关键、本质的方面,忽略 次要的方面。
例如:
忽略变形
三维问题 几何形状 重力P 和力F 的简化
A,B处约束力的简化
刚体
平面问题
圆形 作用在圆心 点接触 光滑接触
力学模型(桥梁,桁架)
理论力学中力学模型常遇到的几个方面
材料假设为均匀; 将物体视为刚体; 几何形状简化为圆柱、圆盘、板、杆及由它们组成的简单 形状; 受力简化为集中力、分布力; 接触简化为光滑铰链、光滑接触、柔索等。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在受力图上应画出所有力,主动力和约束力(被动力) 画受力图步骤: 1.取所要研究物体为研究对象(分离体),画出其简图 2.画出所有主动力 3.按约束性质画出所有约束(被动)力
例1-1
碾子重为P,拉力为 F, 、A 处B光滑接
触,画出碾子的受力图.
解: 画出简图
画出主动力
画出约束力
2299
•约 束:限制物体运动的条件。 •约束体:约束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 •列车是非自由体
•铁轨是约束体
•铁轨作用在车轮 上的力为约束力
•约束力:约束体作用在非自由
约束力特点:
体上的力。
大小——待定
约 束
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30
力 作用点——接触处
工程中常见的约束
1.具有光滑接触面(线、点)的约束(光滑接触约束)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 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
材料力学: 研究杆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结构力学:研究杆系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弹性力学: 研究非杆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
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受力与运动规律。
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3
4
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5
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衡,也可按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画出左拱 的AC受力图,如图
(e)所示
此时整体受力图如图(f) 所示
讨论:若左、右两拱都考 虑自重,如何画出各受力 图?
如图(g)(h)(i)
例1-5 不计自重的梯子放在光滑水 平地面上,画出绳子、梯子 左右两部分与整个系统受力 图.
解: 绳子受力图如图(b)所示
梯子左边部分受力图 如图(c)所示
CD杆的受力图能否画
为图(d)所示?
若这样画,梁 A的B 受力图 又如何改动?
例1-4 不计三铰拱桥的自重与摩擦,
画出左、右拱 AB,C的B受力图与
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
右拱 CB为二力构件,其受力
图如图(b)所示
取左拱 AC,其受力图如图 (c)所示
系统整体受力图如图 (d)所示
考虑到左拱 AC三个力作用下平
6
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理论力学分为三大块内容: 静力学 运动学 动力学
9
静力学 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 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的科学.
运动学
只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轨迹、
速度、加速度等),而不研究引起物体运动的物理
原因。
(2) 球铰链
约束特点:通过球与球壳将构件连接,构件可以绕球心任意 转动,但构件与球心不能有任何移动.
约束力:当忽略摩擦时,球与球座亦是光滑约束问题.约束 力通过接触点,并指向球心,是一个不能预先确定的空间力.可用 三个正交分力表示.
(3)止推轴承
约束特点: 止推轴承比径向轴承多一个轴
向的位移限制.
(3) 固定铰链支座
约束特点: 由上面构件1或2 之一与地面或机架固定而成. 约束力:与圆柱铰链相同
以上三种约束(径向轴承、光滑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 座)其约束特性相同,均为轴与孔的配合问题,都可称作 光滑圆柱铰链.
4.其它类型约束 (1)滚动支座
约束特点: 在上述固定铰支座与光滑固定平面之间装有光滑辊轴而成. 约束力:构件受到垂直于光滑面的约束力.
3.光滑铰链约束(径向轴承、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 等)
(1) 径向轴承(向心轴承)
约束特点: 轴在轴承孔内,轴为非自由体、 轴承孔为约束.
约束力: 当不计摩擦时,轴与孔在接触处为光滑接 触约束——法向约束力.约束力作用在接触处,沿径向 指向轴心.
当外界载荷不同时,接触点会变,则约束力的大 小与方向均有改变.
例如对桥梁进行力学计算,实际上是指对这桥梁的力学模 型进行了计算。显然,将实际问题化为力学模型是进行力学 计算所必须的重要而关键的一环,这一环进行的好坏,将直 接影响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将实际问题化为力学模型的过程称为力学建模。由于理 论力学中将物体视为刚体,因此其力学模型可以用简图来表 达,这类简图称为力学简图。
梯子右边部分受力图 如图(d)所示
整体受力图如图(e)所示
提问:左右两部分梯子在 A处、绳子对左右两部分梯子均有 力作用,为什么在整体受力图没有画出?
画受力图需注意:
❖ 1.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画法; ❖ 2.注意二力构件的判断; ❖ 3.注意内力、外力的区分
§1-4 力学模型与力学简图
对任何实际问题进行力学分析、计算时,都要将实际问 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任何力学计算实际都是针对力学模型 进行的。
约束力:比径向轴承多一个轴向的约束力,亦有三个正交 分力 FAx , FAy., FAz
总结
(1)光滑面约束——法向约束力 FN
(2)柔索约束——张力 FT
(3)光滑铰链—— FAy , FAx
(4)滚动支座—— F⊥N 光滑面
球铰链——空间三正交分力 止推轴承——空间三正交分力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矢量.
力系:一群力.
平面汇交(共点)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力偶系 平面任意力系
空间汇交(共点)力系 空间平行力系 空间力偶系 空间任意力系
平衡: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系(如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公理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光滑支承接触对非自由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处;
方向沿接触处的公法线并指向受力物体,故称为法向 约束力,用 表示F.N
2.由柔软的绳索、胶带或链条等构成的约束
F
A
A
F’
P
P
柔索只能受拉力,又称张力.用 F表T示.
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力沿着柔索背向被约束物体. 胶带对轮的约束力沿轮缘的切线方向,为拉力.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
27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 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柔性体(受拉力平衡) 反之不一定成立.
刚体(受压平衡)
刚化为刚体(仍平衡) 柔性体(受压不能平衡)
§1-2 约束和约束力
•一约束的概念 •自由体:可以在空间任意运动的物体
•非自由体:运动受到某些限制的物体
本章总结:
1. 五大公理 2. 约束类型,约束力方向 3. 受力分析
可用二个通过轴心的正交分力 Fx , F表y 示.
(2)光滑圆柱铰链
约束特点:由两个各穿孔的构件及圆柱销钉组 成,如剪刀.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约束力:
光滑圆柱铰链:亦为孔与轴的配合问题,与轴承一样,可 用两个正交分力表示.
其中有作用反作用关系
FC x FCx , FC y FCy
一般不必分析销钉受力,当要分 析时,必须把销钉单独取出.
例1-2
屋屋架架受重均为布P,风画力出q(屋N架/的m受)力,
图. 解: 取屋架 画出简图
画出主动力
画出约束力
例1-3
水平均质梁 AB重为 ,P1电动机重
为 ,P不2 计杆 的C自D重,画出杆 和梁 的CD受力图A。B
解:
取 CD杆,其为二力构件,简称二
力杆,其受力图如图(b)
取 AB梁,其受力图如图 (c)
2、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代 替一个复杂力系.
3、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 件,并应用这些条件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 .
几个基本概念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 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