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社会《马背上的民族》
【六年级作文】“马背民族”──蒙古族_600字

【六年级作文】“马背民族”──蒙古族_600字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一个以骑马为特色的民族。
他们自古以来就以骑马射箭为荣耀和特长,被誉为“马背民族”。
蒙古族的人们多数居住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
他们的祖先是草原上的民族,以牧畜为生。
在这样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人们需要马匹来奔驰在路上。
对于蒙古族人来说,马匹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的挚友和家人。
对于蒙古族人来说,骑马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和传统。
他们从小就学习骑马,从小就学会了驾驭这匹强壮的动物。
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骑在马上,像鸟儿一样在草原上翱翔。
即使是在最艰难的草原环境下,蒙古族人也能够凭借他们的马背技巧迅速穿越在草原上。
马匹对于蒙古族人来说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作为交通工具外,马匹还扮演着护卫、狩猎和战斗等角色。
蒙古族游牧民族曾经征服过半个欧亚大陆,建立起了庞大的帝国。
这些成就离不开他们在马背上的勇猛和技巧。
他们可以在马上连续驾驭弓箭,是千军万马中的勇者。
除了骑马技巧,蒙古族人还擅长驯养和繁殖马匹。
在他们的文化中,马匹被视为神圣的生物,他们以驯化马匹为荣。
蒙古族人对马匹的繁殖和培育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知道如何选择优秀的马匹,如何给马匹提供适当的饲养和训练条件,使他们成为强壮而快速的动物。
蒙古族人还有一项与马匹相关的传统活动,那就是赛马。
在赛马比赛中,蒙古族人会选出自己培养的最优秀的马匹进行角逐。
比赛中,马匹的速度、耐力和灵活性都会被测试。
追风赶月般的马匹奔跑,从容的蒙古族骑士,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在蒙古族人的歌声中,马匹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会唱出对马匹的赞美,感谢它们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帮助。
马匹已经不仅成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工具,更是他们灵魂的一部分。
蒙古族以骑马为特长的骄傲让他们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他们用马背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赋予马匹生命和力量。
蒙古族人骑在马上,就像鱼儿游在水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5篇范文

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5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目标:1、初步感受祖国是个大家庭,有许多的民族。
2、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打猎。
准备:课件《马背上的民族》和播放课件的相关设备。
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老师:今天,我遇见了一位小导游,他想要带你们去参观他美丽的家乡,你们想不想去啊?(想)分析:以课件的形式导入,比较能够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播放课件画面一:(出现一个可以动的蒙古族小男孩的形象)嗨,大三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能猜出我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蒙古族)恭喜你,答对了。
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向你们介绍我生活的家乡和我们的民族。
2、观看赛马的图片师:好,现在我们就和小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画面二:师:你们看,小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啊?出示画面:美丽的草原图,上面有赛马画面。
幼儿回答师:对了,这就是蒙古小导游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播放《赛马》的音乐小导游: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请你们通过这个音乐猜一猜我的蒙古族伙伴们在干什么?幼儿对于猜谜性的提问方式,特别能够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大家欣赏音乐中的一段师:有哪个小朋友猜出来了,请你告诉小导游,看你猜的对不对?请几个幼儿站在座位上回答这个问题。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他们是在赛马。
你们看那些蒙古族的小朋友多勇敢啊。
小导游告诉我,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因此,别看他们的年纪很小,骑马的技术是非常的好。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弓箭打猎。
请部分幼儿模仿赛马的动作。
3、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1)展示蒙古族生活的画面虽然不能够亲身感受蒙古风情,但是,通过生动的画面也能带给幼儿真实得感受。
小导游:刚刚带你们参观过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赛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蒙古族的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社会)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马背上的民族(如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2. 培养幼儿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马背上的民族的简介:民族分布、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2. 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居住环境、饮食、服饰、节日等。
3. 马背上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草原文化、马术文化、音乐舞蹈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马背上的民族的基本信息。
2. 培养幼儿对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对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的看法。
2. 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马背上的民族的特色。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文化用品等。
2. 环境:创设一个宽敞、舒适的活动空间,准备一些马背上的民族的元素,如蒙古包模型、民族服饰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马背上的民族,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信息的学习:讲解马背上的民族的简介,让幼儿了解民族的基本情况。
3. 生活习俗的学习:讲解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习俗,让幼儿了解民族的生活方式。
4. 传统文化的学习:讲解马背上的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幼儿了解民族的文化特色。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表达对马背上的民族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幼儿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马背上的民族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八、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马背上的民族的主题活动,如蒙古包体验、马术表演等。
2. 邀请马背上的民族的专家或代表来园进行文化交流。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幼儿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十、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马背上的民族的资料、视频等。
马背上的民族作文

马背上的民族作文马背上的民族作文450字在我国北方,有着茫茫的大草原;草原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蒙古包;在蒙古包里,有着勤劳、豪放的蒙古族。
他们的性格豪爽,待人热情,有着“马背上的民族”之称。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背上的民族作文450字,欢迎大家分享。
蒙古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总共有五百多万人,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北方——内蒙古自治州。
蒙古族中“蒙、古”二字,代表着“勤劳、勇敢”的含义。
他们主要是养羊、养牛、养马为生。
蒙古族煮东西与我们大不相同。
我们汉族一般是把肉、蔬菜切成片状,在放入锅中煮、或炒。
而蒙古族一般把整只羊拔了毛后丢入锅中煮到六分熟,再用柴架起来点燃我特别钟爱于蒙古族,因为我流淌的血就是蒙古族的血统。
蒙古人的大汗成吉思汗英勇善战,激励着他们的后代。
望着英勇的前辈,我真是敬佩不已。
说起内蒙古的美丽,没有领略过它风光的人大概很难想象。
且不说那雄伟的大青山,滔滔的黄河水,只看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就足够让你留连忘返了。
如果你夏天来到草原,看到的将是一泻千里的绿,平地是绿、溪水是绿的.、线条柔美的小小丘也是绿的,到处都布滿了绿色,直到和天际相联。
在宽阔的绿野上,点缀着数以千计的野花、姹紫嫣红把草原打扮得更加迷人。
而那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雪白的蒙古包与流动着的马群、羊群、牛群更加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画。
有时候,服装往往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信仰和特点。
蒙古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
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对于袍子的颜色,男子大多喜欢穿蓝色、棕色。
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女袍比较紧,以显示身材苗条和健美。
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穿于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则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
腰带则更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耸肩基础训练》(教学设计) 六年级舞蹈美育通用版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耸肩基础训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蒙古族耸肩舞蹈的基本姿势及要领;•理解蒙古族耸肩舞蹈的基本节奏;•掌握基本动作,如平手动、拨草动、搞肩动等。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使用马具;•能够正确蹬马,以及跟着马的步伐做出准确的动作;•能够稳定坐在马背上完成耸肩舞蹈动作。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鞍马训练及一些小游戏增强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受蒙古族特色文化,进一步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计划名称时间热身活动10 分钟马具使用规范 5 分钟鞍马训练20 分钟蒙古族耸肩基础30 分钟耸肩舞蹈15 分钟游戏15 分钟2. 教学内容热身活动•跑圈操;•肢体舒展活动。
马具使用规范•了解马具的名称及造型;•了解马具使用的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练习,学会如何正确使用马具。
鞍马训练•学会如何正确上下马;•学会如何控制马的行动;•学会如何适应鞍马的前后晃动。
蒙古族耸肩基础•掌握基本姿势和步伐;•掌握平手动、拨草动、搞肩动等基本功。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蒙古族耸肩舞蹈的理解。
耸肩舞蹈•学会如何在马背上完成耸肩舞蹈动作;•学习如何与马协调完成稳定的动作;•呈现出一定的舞蹈效果。
游戏•进行一些小游戏,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感情;•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技能。
三、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观摩法;•指导法;•清晰讲解。
2. 执行方法•班级分组,分组进行集体训练;•老师指导,手把手演示;•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和能力采取不同的个别化教学。
四、教学评价1. 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讲给学生听一些相关音乐,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看动作是否完成得到位;•将学生安排排成一个小团体,在他们协调的基础上,由老师检查工作完成情况。
2. 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马具;•学生能够正确蹬马,以及跟着马的步伐做出准确的动作;•学生能够稳定坐在马背上完成耸肩舞蹈动作;•学生能够控制舞蹈节奏,表现出良好的表演效果。
大班社会《马背上的民族》

大班社会活动:马背上的民族备课人:茆志凤备课时间:2010年11月2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祖国是个大家庭,有许多的民族。
2、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打猎。
活动准备:课件《马背上的民族》和播放课件的相关设备。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我遇见了一位小导游,他想要带你们去参观他美丽的家乡,你们想不想去啊?(想)播放课件画面一: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现一个可以动的蒙古族小男孩的形象)嗨,大四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能猜出我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蒙古族)恭喜你,答对了。
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向你们介绍我生活的家乡和我们的民族。
2、观看赛马的图片师:好,现在我们就和小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画面二:师:你们看,小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啊?出示画面:美丽的草原图,上面有赛马画面。
幼儿回答师:对了,这就是蒙古小导游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播放《赛马》的音乐小导游: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请你们通过这个音乐猜一猜我的蒙古族伙伴们在干什么?师:有哪个小朋友猜出来了,请你告诉小导游,看你猜的对不对?请几个幼儿站在座位上回答这个问题。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他们是在赛马。
你们看那些蒙古族的小朋友多勇敢啊。
小导游告诉我,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因此,别看他们的年纪很小,骑马的技术是非常的好。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弓箭打猎。
请部分幼儿模仿赛马的动作。
3、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1)展示蒙古族生活的画面小导游:刚刚带你们参观过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赛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蒙古族的家。
播放蒙古包的画面:师: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不要给与评价师:对了,这就是蒙古族小朋友的家,叫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家。
你们知道为什么蒙古族爱骑马吗?为什么要住在蒙古包里吗?先请幼儿回答,然后小导游再进行讲解。
幼儿园教案 马背上的民族

幼儿园教案马背上的民族活动目标:1.了解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擅长骑马。
2.知道蒙古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大民族之一,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活动准备:1.音乐下载《赛马》《小牧民》、骑马视频。
2.PPT、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一、欣赏赛马音乐。
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人们在干什么?二、观看赛马视频。
1.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他们是那个民族的人吗?(蒙古族)2.小结:他们都是蒙古族人,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大名族之一。
设问:他们为什么要骑马呢?三、通过情景教学旅行,了解蒙古族。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蒙古旅游,了解蒙古族。
1.逐一看PPT,了解蒙古族的居住地、风俗习惯、服饰特点。
(1)地理风光:草原、牛羊、蒙古包等,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
(2)见面礼仪:献哈达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请幼儿模拟练习献哈达。
(3)服饰特点: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为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4)食俗:羊是蒙古人生活的主要保证、财富的源泉。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古族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5)爱好:骑马、摔跤、挤奶、拉马头琴等。
2.提问:现在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骑马?3.小结:蒙古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他们就骑着马带着蒙古包在草原上草丰富的地方安家,以放牛、养羊为生,马儿就是他们最好的交通工具和伙伴。
是游牧民族也叫马背上的民族。
四、旅行结束,和蒙古人一起随音乐表演。
今天的旅游就结束了,蒙古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去跳舞,好吗?1.倾听音乐《小牧民》,带幼儿边走边围成一个圈。
2.用蒙古人喜欢的动作来表演音乐。
小学舞蹈《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耸肩基础训练》教案

课件、视频、与蒙古族舞蹈相关的道具、影音设备、练功服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教师开场白
自我介绍+引入课题
问:“马背上的民族”是什么少数民族?
2.介绍“马背上的民族”及蒙古族舞蹈风格
①蒙古族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游牧在辽阔的草原上,他们善于骑马而被成为“马背上的民族“,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思考、练习、欣赏来体验蒙古族舞蹈舞蹈的艺术之美,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蒙古族耸肩的动作要领与特点。
难点:分别对蒙古族耸肩动作中的每个动作的理解与把握。
教材分析: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耸肩基础训练》是一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训练课,本节课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理论,融合蒙古族传统和舞蹈文化,创设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情境,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通过慢板耸肩组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并用连贯的动作完成一个舞蹈片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
快板耸肩组合可以训练学生的上肢协调性以及反应能力。整个舞蹈连贯而流畅,且富有韵律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让学生从中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舞感,使学生勇敢地展示自己
拓展
1.舞蹈欣赏
练习
1.将模块练习中的单一动作组合起来,并配合音乐成为一个蒙古族肩部动作的基础训练组合
①慢板耸肩组合
过门|基本体态准备(1个八拍)
{1}右单耸肩(两拍一次,做1个八拍)
{2}左单耸肩(两拍一次,做1个八拍)
{3、4}双耸肩(两拍一次,做2个八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活动:马背上的民族
备课人:茆志凤备课时间:2010年11月2日上课时间:年月日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祖国是个大家庭,有许多的民族。
2、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打猎。
活动准备:
课件《马背上的民族》和播放课件的相关设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我遇见了一位小导游,他想要带你们去参观他美丽的家乡,你们想不想去啊?(想)播放课件画面一: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现一个可以动的蒙古族小男孩的形象)嗨,大四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能猜出我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蒙古族)恭喜你,答对了。
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向你们介绍我生活的家乡和我们的民族。
2、观看赛马的图片
师:好,现在我们就和小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画面二:
师:你们看,小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啊?
出示画面:美丽的草原图,上面有赛马画面。
幼儿回答
师:对了,这就是蒙古小导游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
大草原。
播放《赛马》的音乐
小导游: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请你们通过这个音乐猜一猜我的蒙古族伙伴们在干什么?
师:有哪个小朋友猜出来了,请你告诉小导游,看你猜的对不对?
请几个幼儿站在座位上回答这个问题。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他们是在赛马。
你们看那些蒙古族的小朋友多勇敢啊。
小导游告诉我,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因此,别看他们的年纪很小,骑马的技术是非常的好。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弓箭打猎。
请部分幼儿模仿赛马的动作。
3、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
(1)展示蒙古族生活的画面
小导游:刚刚带你们参观过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赛马,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蒙古族的家。
播放蒙古包的画面:
师: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不要给与评价
师:对了,这就是蒙古族小朋友的家,叫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家。
你们知道为什么蒙古族爱骑马吗?为什么要住在蒙古包里吗?
先请幼儿回答,然后小导游再进行讲解。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导游是怎么说的吧
播放课件,同时小导游进行讲解:我们蒙古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游牧民族,我们骑在马背上,以放牛、养羊为主,哪里的草丰富,我们就骑着马带着蒙古包到哪里安家,马儿是我们在最好的交通工具和伙伴。
(2)展示蒙古族的服饰
师:你们看蒙古族小导游的服装和我们的服装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蒙古小导游是怎么说的。
小导游:我们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袍。
为什么要这样穿呢?是因为在我们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晚上能当被盖;长长的袖筒冬天可护手持缰,夏天可防蚊叮咬;宽宽的腰带在我们骑马时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稳定。
夏天的蒙古袍薄一点,冬天的蒙古袍厚一点。
师:原来蒙古族的服装是根据他们的生活来设计的。
(3)展示蒙古族的节日
师:小导游,你还想带我们去参观什么啊?
小导游:带你们去参观我们蒙古族特有的节日
播放相关画面
小导游:每年7月、8月间,草原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
除摔跤之外,“那达慕”上还举行射箭、赛马、马术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和歌舞表演。
4、了解其他擅长骑马的民族。
师:看来蒙古族人的生活和娱乐都离不开马,真是马背上的民族。
小导游:我还有几个小伙伴要介绍给大家,他们都是很擅长骑马和和打猎,和我们蒙古族一样是马背上的民族。
师:好啊,让我们先来猜一猜他们都是哪些民族的。
播放其他民族的小朋友,然后点击后分别介绍。
藏族:我们是藏族的小朋友,我们生活在西藏,那里有著名藏教圣地——不达拉宫,我们的民族主要以放牧为主,因此我们擅长骑马射箭,我们的藏族歌舞也很有特色。
鄂温克族:我们鄂温克族有的和蒙古族一样过着游牧、住蒙古包的生活,擅长骑马;有的居住在森林里,住在撮罗子里,擅长狩猎。
哈萨克族:我们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游牧生活,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
我们很善于骑马,每逢过节的时候我们都要进行赛马的游戏。
5,结束活动。
播放乐曲《赛马》,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骑马的动作,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