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北州发展低碳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以草原生态保护促海北全域旅游发展

以草原生态保护促海北全域旅游发展

以草原生态保护促海北全域旅游发展近年来,草原生态保护已成为全国各地政府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问题上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海北藏族自治州。

因其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历史的原因,藏区的草原资源特别丰富,成为中国北部最具代表性的高原草原地带之一。

但是,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下,草原面临严重的退化和污染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开始加大在草原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推进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海北地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措施,以保障生态的完整性和社会的稳定性,因为草原生态对藏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草原生态对海北全域旅游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草原在海北旅游业中具有重要作用海北地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草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是藏区最为典型和美丽的景观。

“四季无寒”,草原具有高地无污染、自然气息清新、基本原始的荒原田野、过度游牧农畜生态等特征,这在中国旅游业中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观光。

而且,草原生态与藏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海北旅游业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因此,保护草原生态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草原生态与海北旅游业的互补海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景点单一、推广不足等。

在这种情况下,草原生态可以为旅游业提供不同的选择,既能为游客带来新的体验,又能促进旅游业发展。

因为草原生态提供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美景以及特殊的藏族文化体验,在游客心中形成独特的印象和体验。

草原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保护草原生态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由于草原生态资源的特殊性和珍贵性,其保护常常需要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

而旅游业可以为草原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并通过观光旅游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草原生态的重要价值,推动社会对于环保的认识和态度转变,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共同发展。

海南省低碳旅游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海南省低碳旅游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2 0 1 3 ( 1 9 ) .
[ 4 ]曹清尧: 西部 地区低碳 经济发展研究【 D 】 . 北京林 业大学, 2 0 1 3
( 2 ) .
旅游发展模式 ,将对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 近5 0 年来 , 海南省年平均气温升高约 1 . 3 ℃, 极端气候事 件增多 ,海平面上升趋 势明显 ,海岸线侵蚀程度加剧 , 近
此, 本文提 出了以下建议 。
1 、 完善 相 关的 法律 法 规
【 摘要 】旅 游碳排放 已经成为影响环境和造成气候 变
化 的 因素之 一 。 随 着社 会 经 济 的不 断发 展 和人 类干 预 自然
环 境 的 主动 性 增加 , 全球 生 态环 境迅 速 退 化 。如 果 不 采 取
2 0 0 9年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 中明确指 出
旅游业应采取低碳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0 1 0年全国
【 参考文献 】
【 1 】周海兵 : 西部地 区低碳 经济发展及 对策研 究[ D】 . 中共重庆 市
委党校 , 2 0 1 3 .
旅游工作会议强调 “ 旅 游产业低碳化 ” 是旅 游发展 的战略 选择。由此可知 , 发展低碳旅游对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和
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 海南省是 我国海 岛最 多的省份 之一 ,拥有 2 8 0个岛
【 2 】徐瑛 、 陈秀山 : 区域 经济质量评价 : 理论 与方法[ M】 . 北京 : 中
国人 民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9 .
屿, 1 8 2 3 公 里的海岸线 。 旅游业是海南省国民经济战略性
碳会计的核算提供 了较好的基础 , 这就使得征收碳税成为

以草原生态保护促海北全域旅游发展

以草原生态保护促海北全域旅游发展

以草原生态保护促海北全域旅游发展草原生态是海北地区的重要资源和优势,保护草原生态对于海北全域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草原生态的保护促进了海北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化和提升,为海北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下文将从草原生态保护对海北全域旅游的影响、草原生态保护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和推动、以及草原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1. 丰富旅游资源:草原作为海北地区的主要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草原的独特景观、丰富的植被和动物种类为旅游者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和观赏价值。

2. 保护环境品质:草原生态的保护使得海北地区的环境品质得到了有效的维护。

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土壤肥沃等优质环境为旅游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和度假环境。

3. 促进文化传承:草原文化是海北地区的重要文化传统,草原生态的保护和旅游的开展相辅相成。

旅游活动不仅可以推动草原文化的传承,也能够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学习草原文化。

二、草原生态保护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和推动1. 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保护可以避免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确保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才能长久地享受到草原带来的旅游红利。

2. 丰富旅游产品和体验:草原生态的保护可以创造更多的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比如草原徒步旅行、骑马观光、草原民俗表演等,丰富了旅游者的选择和体验。

3. 保护和提升草原生态景观:草原生态保护可以提高草原的整体景观质量,促进草原景观的更新和改善。

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生态修复,让草原生态景观更加美丽与吸引力。

1. 推动生态旅游发展:草原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开展生态游览、生态农业等旅游项目,推动草原旅游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 引导游客意识和行为:草原生态保护需要各方共同参与,游客也是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参与者。

在旅游宣传和教育中引导游客形成环保意识和行为,推动游客遵守规章制度,保护草原生态。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吕春燕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7期吕春燕生态旅游自引入中国后迅速掀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的热潮,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决条件,当地政府对生态旅游也是相当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但是通过调研发现海北州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一、概述(一)生态旅游发展概述20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面临了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生存问题,这些问题促使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

此外,大众旅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其飞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一方面,众多游客的涌入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众旅游的开展造成了目的地资源供应的紧张,大量游客所产生的垃圾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另一方面,大量游客的涌入挤占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空间,扰乱当地居民生活秩序,而游客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也对当地居民带来冲击,除此之外,当地居民也很少能从旅游中真正的获益。

这些都促使了人们看到了大众旅游中的种种弊端并开始寻求一种对资源环境影响不大、对旅游目的地负责任的旅游方式来替代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得以产生。

(二)概念辨析“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之后,很多组织和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比如有些定义强调资源属性和特点,有些定义从社区居民利益出发,有些定义从其经济价值出发,虽然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目前尚未取得统一共识,但是关于生态旅游的目标已得到了基本认同:生态旅游应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应该突出环境教育。

而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也存在着争议,如生态旅游资源是否应该单单只是“自然景物”,西方学者更多侧重于资源的纯自然性,而一些历史悠久的国家结合本国的国情指出生态旅游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还应该包括与自然和谐、充满生态美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研究

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研究

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研究关键词:全域旅游;海北藏族自治州;对策与意见“全域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最早见诸知网的期刊文献库是在2022年大连市关于全域城市化建设的规划之中,以此为起点,各界学者对于全域旅游的研究不断深入,内容得以不断拓展,政府部门也开始将其纳入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2022年8月原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全域旅游开始由理念走向实践。

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因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禀赋高,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水平较高,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2022年,原国家旅游局先后两个批次公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共计500个。

海北州祁连县、海北州先后两个批次分别入选。

2022年3月5日,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域旅游”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9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其官网上公布了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海北州祁连县成为青海省唯一验收合格的示范区创建单位。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带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跳出了传统旅游的各种限制和发展的壁垒,将区域作为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打造[1],对于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障具有重大战略性指导作用。

海北州全域旅游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此,本研究以海北州全域旅游发展为对象,总结海北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优秀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1海北州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条件1.1深厚的旅游业发展基础。

海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州东西长413.45公里,南北宽261.41公里[2],地域面积辽阔,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复杂;同时海北州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交融充分保留其个性,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塑造了独具海北州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截至2022年底,全州开放运营的景点有30个,其中4A级景区4家,全国特色景观名镇2个[3],已形成有浪漫海北、河清海晏、藏城刚察、花好门源、天境祁连等海北州旅游业发展的知名旅游品牌,青海湖沙岛、原子城纪念馆、门源油菜花海、卓尔山等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

青海省海北州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青海省海北州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青海省海北州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张俊英
【期刊名称】《青海环境》
【年(卷),期】2015(025)001
【摘要】文章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出发,在总结海北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基础上,分析了海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找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总页数】5页(P24-28)
【作者】张俊英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
【相关文献】
1.对加快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J], 王锦云
2.青海省羔羊经济高效发展模式分析\r——以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为例 [J], 杨涛;罗增海
3.对青海省海北州畜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J], 王心岳
4.大力推进牧区民族贸易改革与发展——青海省海北州民族贸易的调查与思考 [J], 张致义;王兴;李夏
5.深化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青海省海北州为例 [J], 杨秀红;马金贵;冶玉秀;马晓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北州文化旅游业发展分析

海北州文化旅游业发展分析

海北州文化旅游业发展分析【摘要】当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

它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

而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海北藏族自治州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文化意识不断推动海北州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业当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

它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

为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的独特和富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的旅游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和发展前程,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和文化的结合成正比。

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地处青海省东北部,因地处青海湖北岸而得名。

总人口28.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有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2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9%。

海北州旅游资源富集,有湖泊、沙漠、草原、雪山、林海、峡谷等高原自然景观,全省旅游规划中82个金品景点有22个在海北,目前,国家4A级景区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有5处(原子城、鸟岛、沙岛、祁连山风光、百里油菜花海),成为青海唯一4A级景区全覆盖的地区。

2007年,“原子城”为代表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成。

2011年青海湖为晋升5A级景区。

2001年州委、州政府召开了首次旅游工作会议,并出台了《海北州加快旅游业发展决定》,2005年在《海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则纲要》中提出建成全省重要的旅游基地。

2005年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全州旅游大会,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产业发展的决定》。

2007年州委、州政府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二次旅游的精神召开了全州第二次旅游大会,提出了海北由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名州转变,要全力推动海北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北提供有力支撑。

而少数民族文化是海北州文化的显著特色,也是开发潜力之所在,打造优势品牌之所在。

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举措

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举措

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举措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碳排放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为一个高碳行业,旅游业需要积极应对,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低碳旅游的发展。

发展低碳旅游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基本思路和重点措施两方面,探讨发展低碳旅游的路径。

一、基本思路1.引导游客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游客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例如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推广自行车出行、减少不必要的航空旅行等。

旅游企业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促使游客做出环保的选择。

2.减少旅游业的碳排放。

旅游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交通、住宿和餐饮等环节。

通过改进交通工具的燃料效率、鼓励节能减排的住宿和餐饮服务以及推广绿色供应链等方式,降低旅游业的碳排放。

3.促进节能环保的旅游设施建设和管理。

建设和管理节能环保的旅游设施是实现低碳旅游的基础。

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等措施,建设和管理低碳旅游设施。

四、重点举措1.整合旅游资源,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和交通资源,建设涵盖不同交通方式的绿色交通网络,提供游客选择低碳交通方式的便利条件。

同时,发展新能源交通工具,减少传统燃油交通工具的使用。

2.鼓励旅游企业绿色转型。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旅游企业采取绿色转型措施,例如优化能源利用、提升能源效率、推广环保产品和服务等。

同时,加大对绿色旅游企业的资金支持和奖励力度,引导企业朝着低碳方向发展。

3.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游客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强调低碳旅游的重要性和具体行动。

例如,推动游客参与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培训和倡导策划低碳旅游线路等。

4.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低碳旅游发展。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国际合作是推动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各国可以共同制定低碳旅游标准和指南,并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推动低碳旅游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海北州发展低碳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兴起,“低碳旅游”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发展中大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在“低碳经济”时代,旅游业理当先行。

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海北发展低碳旅游业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海北;低碳旅游;发展;思考
To sea north state development low carbon tour industry of what time thinking
Zhao Xie-hong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ise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concept, “low carbon tour” also gradually get into people’s visual field.So-called”low carbon tour” is in the tour the development strongly decrease carbon dioxide of emissions, initiate with imbecility consume, low pollution is foundation of green tour. At”low carbon economy” ages, the tour industry should be be in advance.Protection good ecosystem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low carbon tour is tour industry can keep on sex development of inevitable request.This text is from 2 to sea north development low carbon tour the industry carried on thinking.
【Key words】Sea north;Low carbon tour;Development;Thinking
低碳经济自20世纪末出现后,很快风靡了全世界。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

低碳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比生态旅游具有更为丰富而且明确的内涵。

发展海北低碳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海北知名度、建设高原旅游名州、加快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把握的两个问题
发展低碳旅游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海北既拥有独特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发展低碳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1树立低碳理念。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属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社会效益好。

发展低碳旅游业是创建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在旅游业中推行低碳消费、绿色发展带动示范作用突出,可率先成为实践者,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就海北而言,当地草原的原生态游牧文化、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构成了典型的高山草原社会遗产,是极其稀缺的低碳旅游资源。

因此,特别要在旅游主体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购物点及导游中,倡导低碳消费,在旅游行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倡导低碳消费,培养低碳消费理念,提高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

营造低碳旅游发展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低碳旅游业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低碳理念,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教育,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1.2倡导低碳行为。

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者作为旅游各方参与者,都应在行为上低碳化。

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工作、生活和消费中,使旅游者建立健康、生态和可持续旅游方式。

旅游开发者对自然景区不做“硬”开发,要做“软”开发。

不改变原有地貌,坚持“多利用、少开发”的原则,选择性开发低碳旅游资源。

旅游企业则要提供给旅游者低碳化旅游产品。

在旅游餐饮上,尽量选用本地的食材,选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形式建议多选自助餐的形式。

在旅游饭店上,要以绿色饭店的理念全面创建低碳旅游饭店,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实行垃圾分类等。

在旅游交通上,旅游者不妨多采用传统交通工具,选择徒步、穿越、营地等体验性强的旅游方式,同时要控制景区(点)内交通工具的进入,应禁止外来车辆、景区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景区内设置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以保护生态环境。

在旅游方式上,低碳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景区低碳的实现,景区在开发和管理上以低碳为理念,创建生态型景区,发展产业化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森林旅游、湿地旅游等绿色生态类型的旅游产品,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在旅游购物上,尽量购买原生态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生产设计复杂的旅游商品。

在旅游娱乐上,应减少开发大型实景和文化演艺类活动,大力开发原生态的、体现当地原汁原味文化的旅游项目。

旅游管理者则主要控制游客数量,对旅游者进行低碳教育,通过游客管理、景区管理实现低碳化。

2.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2.1强化规划引导。

发展低碳旅游业,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

已有的规划重视旅游本身及其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资源保护。

有的景区景点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因此,旅游服务要以人为本,旅游开发则要以天为本,也就是要将这种未经工业化污染的生态景观资源、生态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保留下来,抛弃数量经济的观念,合理测算生态承载量,限制游客数量,走品质旅游经济的路子。

一是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加强对全州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按照适度、有序、
分层次开发的原则,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对以往已经编制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要按照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要求,重新审视、调整、修改完善。

二是在具体项目上,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

制定规划,关键是要严格实施规划,使规划法制化,成为指导低碳旅游业的纲领性文件。

三是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依托海北旅游资源中特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

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