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会宽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生活中宽容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学会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也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在学习《学会宽容》这一课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还需要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宽容,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引导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宽容的意义和重要性。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宽容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宽容的心态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
2.准备讨论题和角色扮演场景。
3.制作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宽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案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宽容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拓展(5分钟)利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宽容的心态解决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学会宽容》第一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学会宽容》第一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学会宽容》第一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的内容,紧紧围绕着宽容这一主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但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时,往往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缺乏宽容他人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宽容,理解宽容的意义,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宽容的内涵,明白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宽容待人的美德,促进和谐人际关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宽容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宽容,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宽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
2.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为何要宽容他人,以及宽容带来的好处。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教材中的案例展开讨论,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情感体验: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宽容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宽容的意义和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宽容。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课《学会宽容》教案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活动主题:学会宽容设计意图: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
因此,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缺乏相互宽容的合作精神,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告状"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平时的事件处理中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使学生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增强宽容意识感。
2、理解宽容,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忍让为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宽容,在体验中感悟宽容,在感悟中升华宽容,懂得宽容是一种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
活动重点:通过心理操练,初步培养学生宽容的心理品质。
活动难点:理解宽容的重要意义。
活动准备:1、歌曲录音《真善美的小世界》《众人划桨开大船》2、录像(历史故事,生活小品)3、收集有关宽容的格言警句。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学生依次入场坐好。
2、导言: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歌名叫什么?(生答:真善美的小世界)要实现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就需要依靠我们去创造,要创造这样一个世界就必须拥有人生的智慧,而智慧是多种多样的。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拥有什么样的智慧。
3、出示六尺巷图片,同时介绍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六尺巷的来历吗?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之后进一步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张英的家人和他的邻居转变了态度?教师小结,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学会宽容。
(清朝康熙皇帝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老家桐城的亲人起房造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
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意思很明白:应当退让。
家人看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
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三加三等于六,才成了“六尺巷”,也就是相当于2米宽的小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会宽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宽容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宽容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宽容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宽容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真正具备宽容的品质,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宽容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宽容他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思考。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理解宽容的意义。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宽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4.情景模拟:每组选取一个情景,模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宽容他人。
5.分享与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总结宽容的重要性。
6.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宽容的意义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理解宽容的意义2.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待他人宽容3.培养宽容的品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宽容的意义和价值,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做到宽容。
•学会从宽容的角度看待问题,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能够运用宽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宽容的意义,弄清宽容与纵容的区别。
•分辨宽容的不同表现形式。
•了解宽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宽容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成为一个宽容的人。
三、教具及教材教具:•幻灯片•视频教材:•《道德与法治·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师向学生介绍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宽容”的理解,这将帮助学生对主题产生了解和兴趣。
2.新课讲授(25分钟)1.讲解宽容的含义(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学会宽容》中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宽容是什么,其重要性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分享一些有关宽容的故事或者例子。
2.宽容与纵容的区别(1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幻灯片和视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宽容与纵容之间的区别。
教师可以清晰地阐述这两种概念的本质,在其中加入常见的例子,以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3.解释宽容的不同表现形式(10分钟)教师可以以“宽容”为线索,与学生一起挖掘鼓励、宽恕和理解等方面的表现形式,同时让学生交流、分享学生的日常经验,来加深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宽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3.思考与讨论(10分钟)1.提问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宽容问题,或其他宽容相关的问题(5分钟)让学生提交一些个人经历或发生在周围身边的宽容或者不宽容的情况。
然后你可以与学生分享并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宽容的思想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和事物,从而使他们更具有宽容的能力。
2.小组讨论(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宽容为主题进行讨论,以快速启发他们思考宽容的意义、价值以及宽容对自己和周围人产生的影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2学会宽容(教案)

2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课题学会宽容---让宽容之树常青
学习目标
1.回顾生活经历,联系与别人的相处经验,说说自己对宽容的理解,梳理 2-3条宽容对我们的重要性。
2.阅读文本,结合生活实际,探究难以宽容他人的原因,总结出拥有宽容之心的 3条做法。
3.参于“烦恼集装箱”活动,站在“宽容”的角度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人提出合理的建议。
重难点
重点:体会宽容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宽待、原谅他人;能够包容他人的不同
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学会宽容》教案

部编⼈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学会宽容》教案2.学会宽容教学⽬标1.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步完善⾃我,促进健康成长。
2.学会如何拥有⼀颗宽容的⼼,明⽩宽容但和⽽不同。
3.能运⽤恰当的⽅法分析说明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宽容的意义,学会如何宽容。
教学难点:明⽩宽容但和⽽不同。
教学⽅法:⼩组合作讨论、⾃主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情景导⼊1.播放校园剧视频。
⽣认真欣赏。
师:这个视频⽚段反映了校园⾥发⽣的什么事?怎么解决的?⽣:⾃由回答。
师:像这种情景在我们的⽣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那就是要学会宽容。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宽容他⼈的话题。
2.板书课题:学会宽容⼆、讲授新课。
活动⼀:宽容让⽣活更美好(⼀)读读,想想,说说。
1.读P12活动园案例:“感谢他们的宽容”2.照样⼦,想⼀想:①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是指责⼩楠,甚⾄和⼩楠的爸爸妈妈吵起来,很有可能损害两个⼩伙伴的友谊。
②谢谢邻居的宽容,如果邻居不宽容……③谢谢车主的宽容,他的宽容让……3.说说:结合⽣活事例,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例中⼈物的宽容做法。
4.交流: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和同学交流⼀下,谈谈宽容对⽣活的意义。
(⼆)游览“宽容城《1.依次欣赏P13 “宽容城”三个特别的⽂化景点。
2.想⼀想,交流:想象⼀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化景点对“宽容城” ⽣活的作⽤。
假如“宽容城”中没有了“宽容",⼈们的⽣活会变成什么样呢?(三)阅读感悟。
1.读pl3“阅读⾓〃:宽容⼀⼀健康的维⽣素2.感悟:宽容让我们⽣活得健康、愉快。
活动⼆:拥有⼀颗宽容⼼(⼀)案例分析。
1.读P14活动园案例:“公交车上拥挤 42.想⼀想:在⽣活中,你有宽容⼤度地对待他⼈的经历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pl5内容缺(三)阅读感悟。
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的第二课,也是学习宽容的第二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宽容、如何宽容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宽容;•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宽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让学生能够宽容包容别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宽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宽容的方法,尤其是面对恶意攻击或者欺负的时候如何宽容。
1.引入通过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宽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讲解•什么是宽容:宽容就是包容别人的错误,不因别人的错误而恶语相加或者以暴制暴,而是用自己的宽容换取别人的谅解和原谅。
•为什么要宽容:宽容可以化解矛盾,减少摩擦,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宽容可以让我们成为更有思想、更有情怀的人;宽容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如何宽容:不轻易发脾气;多关注别人的好处;有时候当你面对别人的攻击时,可以选择沉默来代替过激的反应。
3. 讲解实例通过讲述一些宽容的实例,如故事、历史事件或者学生所遇到的事情等生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宽容的含义和价值。
4.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宽容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与能力。
5.梳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督促学生善于运用宽容的方法。
五、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的行动去宽容别人,或者写一篇关于宽容的文章,并在下节课上读出来分享。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个人的发言、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作业的表现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估。
七、板书设计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宽容•如何宽容八、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生动具体、紧扣主题,但因时间限制,课堂讨论不够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提高孩子们的宽容心理,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理。
2、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宽容,做到宽容。
从而养成健康的人格。
3、明白怎样处理学习生活中的让人愤怒的事。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宽容,做到宽容。
从而养成健康的人格。
2、明白怎样处理学习生活中的让人愤怒的事。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小助手吊牌心理测试题目单真情告白单
活动对象:6年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大江小学浪花心理咨询室。
我是这里的心理咨询师陈老师。
2、(此时电话铃响起)“不好意思同学们,肯定是又有孩子找我寻求帮助了,老师先接听一下电话,请大家稍等。
”
3、接起电话。
S:喂,是陈老师么?
T:对,孩子,我是陈老师?你怎么啦?
S:陈老师,我今天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小明跑过来把我撞倒了、、、
T:孩子,别急。
那后来呢?
S:后来他对不起都不说一声,就跑开了。
我好难过。
呜、、、
T:原来是这样啊。
孩子,老师知道了,小明他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他当时啊,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没有向你道歉。
我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不如,我们这次就原谅小明的无心之过吧。
让小明看到我们的宽容,给别人方便,也是给自己方便啊。
孩子,听了陈老师的建议,你现在的心情好些了吗?
S:嗯,我好多了。
我决定原谅他了。
谢谢老师。
再见。
T:再见。
挂掉电话。
目的:创设情境,给孩子们一种全新的感觉,知道老师在做什么,以及大概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二、过渡:
a.孩子们,谢谢你们用包容的胸怀让老师接听了电话,同时,老师又帮助了一位同学,让她拥有了健康的宽容心理。
b.老师最近总是接到很多这样的电话:一会儿是抱怨同学无意中踩了自己一脚,一会儿是诉说同学弄坏了自己的书本、、、其实,面对这些事,我们只需要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就可以了呀?(宽容)正是。
c.可是因为同学们在矛盾发生时,往往当局者迷,不能很快找准方向,所以,我准备从你们当中,选出几个得力的小助手,来帮助我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给大家指明方向,让大家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你们有信心吗?
目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
三、活动环节
(一)心理小测验
1、那就好,不过小助手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当上的。
那得经过一系列的考验呢!希望同学们在考验中也能越挫越勇,下面,就准备闯闯第一关吧!
2、请小组长把心理测试题分发给组员。
大家按照上面的要求认真测试和计算分数。
时间只有1分钟哦。
准备好了吗?开始!
3、公布结果。
5、a.请小组长给获得9—15分的同学贴上一颗小星星。
b.请大家把鼓励的掌声送给获得22—27分的同学,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能够敞开自己的胸怀。
目的:通过这个心理小测试活动,让孩子身临其境。
并对自己的心理宽容度有一定了解。
用掌声送给他们鼓励,化解了尴尬。
(二)理解宽容
1、那同学们认为,什么是宽容呢?(指名发言)
2、其实,宽容的核心是接纳,接纳你不喜欢的人或伤害你的事,这并不等于我们认同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而是把这些不愉快置于心底,让他们不至于影响我们的生活。
而如果我们对这些人或者这些事一直斤斤计较,就会让我们自己的身心都难受,最终会让我们自己得心病。
所以,我们需要宽容!
目的:希望孩子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谈一谈宽容,加深
对宽容的理解。
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过度: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不,昨天老师到教室准备对一位同学进行疏导的时候啊,就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画面,你们来看一看,我们该怎么宽慰他们呢?
(三)观看生活中的小视频
1、指名发言:你想对画面中的他们说些什么呢?(提示小组长发星星)
2、是呀,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就能换来同学之间的情谊。
如果我们时刻都能拥有一颗包容宽容的心,这个世界只会更加美好!
目的:孩子们除开家,接触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
在学校里,总是难免会和别的同学发生矛盾。
这个小视频中的事例仅仅是平常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让孩子们观看后,自行劝解,能够更好地感知宽容心理。
(四)观看《六尺巷》视频
1、其实,早在清朝时期就有一位姓张的宰相,在宽容上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让我们一边观看,一边思考:从短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目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六尺巷》中的张宰相正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宽容的好榜样。
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就能从前人身上汲取经验,让宽容心理深入孩子们的心间。
(五)做一做放松操
1、同学们的领悟能力真棒!真是“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宰相让的,不仅仅三尺地皮,更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其实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让人
愤怒的事情时,不但可以像张宰相那样宽容退让,还可以用现代的放松办法呢!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目的:让孩子们明白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
关键是要心平气和。
(六)真情告白
1、现在大家是不是感觉特别放松?以前心中的不愉快和烦闷已经一扫而光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拿出笔和纸,对曾经让我们厌烦、嫌弃、斤斤计较的同学,来一次宽容的倾诉吧!
2、汇报:
1)如果你倾诉的对象就在我们班上,你可以走到他的面前,大声地说出你的宽容。
3、同学们的真情真意让老师感动。
老师从你们身上看到了那无私、宽容的心胸。
老师想说: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其实孩子们,不仅是同学、邻里之间需要宽容,我们和师长、亲人之间也需要宽容。
就让我们时刻用一颗宽容包容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如此一来,我们的世界定会更加美好!
目的:在孩子们充分感受了什么是宽容,如何去宽容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对以往曾经斤斤计较的同学写下自己的真心话:可以是道歉,争取原谅的;也可以是劝告别人要宽宏大量的。
(七)颁发吊牌,增强责任感
1、下面,请小组长统计你们组获得星星最多的同学,请这些同学站上来,老师要授予你们心理小助手的吊牌。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力所能及的帮助老师解决同学们遇到的烦心事,并且把自己拥有
宽广胸怀的好心理带给所有人。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八)结合生活谈一谈
1、孩子们,宽容不仅仅存在于同学之间。
老师来给大家说一说发生在我和我儿子身上的故事吧。
2、所以孩子们,老师分享了我和亲人之间的宽容故事,你们有谁愿意来分享一下发生在你和亲人之间、你和邻里之间、你和师长之间的宽容故事吗?
目的: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孩子们在课堂中体验了宽容,明白了宽容,学会了宽容,就要联系实际来用一用宽容。
用宽容的心胸包容我们那因工作繁忙而不“兑现”承诺的亲人;包容我们那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里朋友;包容我们那为了教育甘愿奉献自己满腔热血的老师。
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起来。
八、总结
孩子们,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希望经过这次体验,在座的每一个孩子今后都能拥有一颗接纳、包容的健康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