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lei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汽轮机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汽轮机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一、前言汽轮机作为一种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运行性能,我们进行了汽轮机课程设计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汽轮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2. 掌握汽轮机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步骤;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汽轮机基础知识;2. 汽轮机结构分析;3. 汽轮机设计计算;4. 汽轮机性能分析;5. 汽轮机运行维护。

四、实训过程1. 汽轮机基础知识实训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了汽轮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汽轮机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由汽轮机本体、汽轮机调节系统、汽轮机辅助设备等组成。

2. 汽轮机结构分析在了解汽轮机基础知识后,我们开始对汽轮机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对汽轮机本体的结构、零部件的形状和作用进行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汽轮机的运行原理。

3. 汽轮机设计计算在掌握汽轮机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汽轮机设计计算。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汽轮机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热力计算、机械计算、强度计算等。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汽轮机的性能参数,如功率、效率、转速等。

4. 汽轮机性能分析在设计计算的基础上,我们对汽轮机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参数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我们了解了如何优化汽轮机的设计。

5. 汽轮机运行维护最后,我们学习了汽轮机的运行维护知识。

通过了解汽轮机的运行原理和结构特点,我们掌握了汽轮机的运行维护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训心得通过本次汽轮机课程设计实训,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在理论指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反之,实践经验也能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

课程设计汽轮机

课程设计汽轮机

课程设计汽轮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汽轮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汽轮机的分类和特点。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汽轮机的工作性能,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汽轮机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汽轮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流程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1.汽轮机的基本原理:学生将学习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蒸汽的生成、膨胀和做功过程。

2.汽轮机的结构:学生将了解汽轮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转子、静子、调速系统等,并学习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3.汽轮机的工作流程:学生将掌握汽轮机的工作流程,包括蒸汽的进入、膨胀、排气等阶段。

4.汽轮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学生将学习汽轮机在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将通过讲解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将提供汽轮机实际运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将有机会进行汽轮机模型实验,观察和验证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将使用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多种教学资源。

1.教材: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运行场景。

4.实验设备:提供汽轮机模型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汽轮机改造机组课程设计

汽轮机改造机组课程设计

汽轮机改造机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掌握改造机组的相关理论知识。

2. 使学生掌握汽轮机改造机组的设计原则和流程,了解不同改造方案的优缺点。

3. 帮助学生了解汽轮机改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汽轮机改造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合理的改造方案。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软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汽轮机改造机组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改造方案进行讨论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培养学生具备节能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轮机改造机组的相关知识,具备独立设计和优化改造方案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为我国汽轮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汽轮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回顾课本中汽轮机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分析各部件在机组运行中的作用。

2. 汽轮机改造机组设计原则:讲解汽轮机改造的设计原则,如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结合课本案例进行分析。

3. 改造方案及优缺点对比:介绍常见的汽轮机改造方案,如叶片改型、通流部分优化、回热系统改进等,对比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4. 节能减排技术在改造中的应用:讲解汽轮机改造中应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如变频调速、余热利用、低氮氧化物燃烧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汽轮机改造机组设计流程:详细讲解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计算分析、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等,指导学生按照流程完成课程设计。

6. 教学大纲及进度安排:- 第一周:回顾汽轮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介绍课程设计要求及进度安排;- 第二周:讲解汽轮机改造机组设计原则,分析课本案例;- 第三周:介绍改造方案及优缺点对比,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周:讲解节能减排技术在改造中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 第五周:讲解设计流程,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 第六周:课程设计汇报、交流与评价。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模板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模板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模板课设心得总结模板(4500字)一、引言1.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目标2.课设目的:明确课设的主要目的和意义3.结构概述:简要介绍总结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二、课设任务1.任务说明:具体描述课设要求和任务2.任务分析:对任务进行分析,明确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关键问题三、课设过程1.资料搜集:介绍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和方法2.问题分析:分析和解决在课设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包括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3.软件应用:介绍使用的软件和相关工具,在课设过程中的应用和优化4.实验设计:描述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包括模型建立、参数设置等5.数据分析:介绍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以及得到的主要结果和结论6.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7.总结经验:总结课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工作提出建议四、课设成果1.系统设计:介绍完成的系统设计和相关原理,包括软件和硬件设计2.功能实现:描述完成的系统功能和已实现的相关功能,展示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3.技术难点:对实现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描述4.成果评估:对完成的系统进行评估,分析系统的优点和不足5.实验验证:通过实际实验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6.成果展示:通过图片、代码等形式展示课设成果五、课设收获1.知识积累:总结在课设过程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团队合作:总结课设过程中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感受3.问题解决:总结课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创新思维:总结在课设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培养创新意识5.综合能力:总结课设对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影响六、总结与展望1.总结成果:总结本次课设的主要成果和亮点2.不足与改进:总结本次课设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3.展望未来:展望本次课设成果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七、参考文献对于在课设过程中参考和引用的文献进行明确的引用和标注注:以上内容仅为模板,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和课设要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课程设计 (2)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课程设计 (2)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课程设计背景汽轮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发电、驱动船舶、滑行作业车辆等领域的热力机械设备。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加深学生对汽轮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为:1.深入了解汽轮机的构造、原理和工作过程;2.掌握汽轮机的设计和分析方法;3.学习汽轮机的维护和运行管理;4.提高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轮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汽轮机由旋转和静止部分组成。

其中旋转部分有转子、转盘等,静止部分有固定叶片、导叶片等。

汽轮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空气被压缩、加热、然后将高速气流通过叶片,产生旋转力,驱动轴。

2. 汽轮机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汽轮机设计和分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轴承、叶片、转子等各个部分的尺寸和材质选择,以及元件的制造工艺等。

本课程将介绍汽轮机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轮机的设计要点。

3. 汽轮机的维护和运行管理汽轮机的维护和运行管理是确保汽轮机正常运转的重要步骤。

学生需要学习汽轮机的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的检修和维护技巧,并且了解故障排除方法。

4.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次汽轮机的设计或分析,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技能,同时巩固掌握课程内容。

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讨论和小组作业等。

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课程设计评估。

结语本课程通过对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轮机的构造、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汽轮机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期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工程师。

汽轮机课程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1. 设计背景汽轮机是一种利用蒸汽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热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石油化工企业等各类工业领域。

由于汽轮机的运行原理比较复杂,对于机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汽轮机的学习和应用都是一个重要的课程。

本文旨在给出一种基于汽轮机学习的课程设计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设计内容2.1 设计目标•了解汽轮机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掌握汽轮机调节运行的方法;•能够进行汽轮机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够对汽轮机进行维修和保养。

2.2 设计步骤1.理论学习学生需要先学习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调节运行方法等相关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网络资源等途径获取。

2.实践练习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采集和处理:学生需要使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对汽轮机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检测和维修:学生需要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对汽轮机进行检测和维修,包括清洁、换油、更换零部件等。

–模拟实验:学生需要通过模拟实验来模拟汽轮机的运行状态,观察和研究汽轮机的性能指标和工况变化。

3.报告撰写学生需要根据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的结果,编写一份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背景和目标;–理论学习的;–实践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分析;–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课程设计的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3. 设计意义和价值本课程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开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本方案设计的实践操作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汽轮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和运行状况,掌握对汽轮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方案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的需求,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4.汽轮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动力设备,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汔轮机课程设计

汔轮机课程设计

汔轮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蒸汽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过程及各部件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蒸汽机在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作用及其历史地位。

3. 学生能够解释蒸汽机的热效率、功率等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优缺点,并进行简单的设计与改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蒸汽机的启动、运行及停止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蒸汽机的功率、热效率等相关参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蒸汽机的历史地位,培养对科技进步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关注蒸汽机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方面的优缺点,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课程,通过蒸汽机这一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应用。

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段,对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阐述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及工作过程。

2. 学生能够完成蒸汽机相关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结论。

3. 学生能够设计并展示蒸汽机的改进方案,提高热效率和功率。

4. 学生能够撰写关于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5.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展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蒸汽的形成与性质- 蒸汽机的热力学原理- 蒸汽机各部件的功能与作用2. 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及历史地位- 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应用- 蒸汽机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蒸汽机的历史演变及改进3. 蒸汽机的性能参数- 热效率、功率的定义与计算- 蒸汽机性能的影响因素- 蒸汽机性能的改进方法4. 蒸汽机实验操作- 蒸汽机的组装与调试- 蒸汽机的启动、运行与停止-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5. 蒸汽机设计与改进- 蒸汽机设计与改进原则- 小组讨论与设计实践- 改进方案的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第二课时: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及历史地位第三课时:蒸汽机的性能参数第四课时:蒸汽机实验操作(分组实验)第五课时:蒸汽机设计与改进(小组讨论与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热与温度第二节:热传递与能量守恒第二章:蒸汽机及其应用第一节:蒸汽机的工作原理第二节: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应用第三章:蒸汽机的性能与改进第一节:蒸汽机的性能参数第二节:蒸汽机的改进方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大学汽轮机课程设计

大学汽轮机课程设计

大学汽轮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汽轮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2. 学习汽轮机的设计原则,了解不同类型汽轮机的特点及适用场合;3. 掌握汽轮机热力计算、气动计算和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4. 了解汽轮机系统优化设计及节能技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汽轮机选型、设计和计算;2.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汽轮机零部件图纸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对汽轮机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的能力;4.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专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

本课程针对大学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汽轮机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我国汽轮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汽轮机概述:介绍汽轮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分类及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汽轮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轮机的类型及适用场合。

2. 汽轮机设计与计算:讲解汽轮机设计原则、热力计算、气动计算和强度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

- 汽轮机设计原则及流程;- 汽轮机热力计算方法;- 汽轮机气动计算方法;- 汽轮机强度计算方法。

3. 汽轮机系统设计与优化:介绍汽轮机系统设计方法、优化原则及节能技术,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汽轮机系统设计方法;- 汽轮机系统优化原则;- 节能技术及其在汽轮机中的应用。

4. 汽轮机零部件设计:分析汽轮机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 汽轮机叶片设计;- 汽轮机转子设计;- 汽轮机静子设计。

5. 汽轮机设计实例及仿真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汽轮机设计及仿真分析,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通过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设计方法。

并通过设计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件的作用与位置。

具体要求就是按给定的设计条件,选取有关参数,确定汽轮机通流部分尺寸,力求获得较高的汽轮机效率。

二、设计题目机组型号:B24-8.83/0.981机组型式:多级冲动式背压汽轮机新汽压力:8.8300Mpa新汽温度:535.0℃排汽压力:0.9810Mpa额定功率:24000.00kW转速:3000.00rpm三、课程设计:(一)、设计工况下的热力计算1.配汽方式:喷嘴配汽2.调节级选型:单列级3.选取参数:(1)设计功率=额定功率=经济功率(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80.5%(3机械效率ηm=99.0%④.发电机效率ηg=97.0%4.近似热力过程线拟定(1).进汽节流损失ΔPo=0.05*Po调节级喷嘴前Po'=0.95*Po=8.3885Mpa(2).排汽管中的压力损失ΔP≈05.调节级总进汽量Do的初步估算由Po、to查焓熵图得到Ho、So,再由So、Pc查Hc。

查得Ho=3474.9375kJ/kg ,Hc=2864.9900kJ/kg通流部分理想比焓降(ΔHt(mac))'=Ho-Hc=609.9475 kJ/kgDo=3.6*Pel/((ΔHt(mac))'*ηri*ηg*ηm)*m+ΔDDo=3.6*24000.00/(609.9475*0.805*0.970*0.990)*1.05+5.00=197.4012(kJ/kg)6.调节级详细热力计算(1).调节级进汽量DgDg=Do-Dv=196.2012t/h(2)确定速比Xa和理想比焓降Δht取Xa=0.3535,dm=1100.0mm,并取dn=db=dm由u=π*dm*n/60,Xa=u/Ca ,Δht=Ca^2/2u=172.79m/s ,Ca=488.80m/sΔht=119.4583kJ/kg在70~125kJ/kg范围内,所以速比选取符合要求。

(3)平均反动度Ωm的选取取Ωm=6.40%(4).喷嘴理想比焓降ΔhnΔhn=(1-Ωm)* Δht =(1-0.0640)*119.4583=111.8130(kJ/kg)(5).喷嘴前后压比εn根据h1t=ho-Δhn=3363.1245和So'查焓熵图得到P1=6.0231Mpa,V1t=0.0540m^3/kgεn=Po/Po'=8.8300/8.3885=0.7180根据喷嘴叶型表选择TC-1A喷嘴,出汽角α1=10.00°(6).喷嘴出口汽流速度C1C1t=(2*Δhn)^0.5=(2*111.8130*1000)^0.5=458.70(m/s)C1=φ*C1t=0.970*472.89=458.70m/s(7).喷嘴损失δhnδhn=(1-φ^2)*Δhn=(1-0.970^2)*111.8130=6.6081(kJ/kg)(8).喷嘴出口面积AnAn=Gn*V1t/μn*C1t=54.5003*0.0540/0.970/458.70=0.0064(m^2)(9).部分进汽度e令y=δhl+δhe=f(e)使其一阶导数为零,即求y的极值,得到e=0.3814(10).喷嘴高度ln=An/(e*π*dm*sin(α1))ln=0.0064/10000.3814/π/1100.0/sin10°=28.0(mm)(11).动叶高度lblb=ln+Δ=28.0+2.5=30.5(mm)(12).检验根部反动度ΩrΩr=1-(1-Ωm)*db/(db-lb)=1-(1-0.0640)*1100.0/(1100.0-30.5)=0.03730.0373在0.03~0.05范围内,符合要求。

(13)求动叶进口汽流相对速度w1和进汽角β1tgβ1=c1*sin(α1)/(c1*cos(α1)-u)w1=c1*sin(α1)/sin(β1)δhw1=w1^2/2β1=arctg(458.70*sin10.00°/(458.70*cos10.00°-172.79))=15.94°w1=458.70*sin10.00°/sin15.94°=290.09(m/s)δhw1=290.09^2/2/1000=42.0771(kJ/kg)(14)动叶前蒸汽参数由h1=h1t+δhn和P1查焓熵图得到P1=6.0231MpaS1=6.8111kJ/(kg*K)V1=0.0543m^3/kg(15)动叶理想比焓降Δhb和动叶滞止理想比焓降Δhb(o)Δhb=Ωm*Δht=0.0640*119.4583=7.6453(kJ/kg)Δhb(o)=Δhb+δhw1=7.6453+42.0771=49.7224(kJ/kg)(16)动叶出口汽流相对速度w2w2t=(2*Δhb)^0.5=(2*49.7224*1000)^0.5=315.35(m/s)w2=ψ*w2t =0.920*315.35=290.12(m/s) 其中ψ由Ωm和w2t 查ψ图得到(17)动叶损失δhbδhb=(1-ψ^2)*Δhb(o)=(1-0.920^2)*49.7224=7.6374(kJ/kg)(18)动叶后蒸汽压力P2和比容V2由h2t和S1查P2,再由P2、h2查V2查焓熵图得到P2=5.8836Mpa,V2=0.0556m^3/kg(19)动叶出口面积AbAb=Gb*V2/w2 (因未靠考虑叶顶漏气,故Gb=Gn)=54.5003*0.0556/290.12=0.0104(m^2)(20)动叶出口汽流角β2sin(β2)=Ab/(e*π*db*lb)β2=arcsin(0.0104/0.3814/π/1100.0/30.5)=14.99°根据β1和β2和动叶叶型表选取动叶叶型为TP-1A型(21)动叶出口汽流绝对速度c2和出汽角α2c2=(w2^2+u^2-2^w2*u*cos(β2))^0.5=(290.12^2+172.79^2-2*290.12*172.79*cos14.99°)^0.5=131.07(m/s)α2=arctg(w2*sin(β2)/(w2* cos(β2)-u))=arctg(290.12*sin14.99°/(290.12*cos14.99°-172.79))=34.93°(22)余速损失δhc2δhc2=0.5*c2^2=0.5*34.93^2=8.5897(kJ/kg)(23)轮周效率比焓降Δhu'(无限长叶片)Δhu'=Δht(o)-δhn-δhb-δhc2=119.4583-6.6081-7.6374-8.5897=96.6231(kJ/kg) (24)级消耗的理想能量EoEo=δhco+Δht-u1*δhc2对于调节级Eo=Δht(o)=Δht ,得Eo=119.4583kJ/kg(25)轮周效率ηu’ (无限长叶片)ηu’=Δhu’/Eo=96.6231/119.4583=0.8088(26)校核轮周效率单位质量蒸汽对动叶所作的轮周功WuWu=u*(c1*cos(α1)+c2*cos(α2))=172.79*(458.70*cos10.00°+131.07*cos34.93°)=96.6223(kJ/kg)轮周效率ηuηu”=Wu/Eo=96.6223/119.4583=0.8088用两种方法计算所得轮周效率的误差为Δηu=|ηu'-ηu”|/ηu'*100%Δηu=|0.8088-0.8088|/0.8088*100%=0.0000%<1% ,符合要求(27)叶高损失δhlδhl=a/l*Δhu' (系数a=1.6已包括扇形损失)=1.60/30.5*96.6231=5.0688(kJ/kg)(28)轮周有效比焓降ΔhuΔhu=Δhu'-δhl=96.6231-5.0688=91.5543(kJ/kg)(29)轮周效率ηuηu=Δhu/Eo=91.5543/119.4583=0.7664(30)叶轮摩擦损失δhfΔPf=K1*(u/100)^3*dm^2/v (其中v=(v1+v2)/2 ,K=1.07δhf=2.2282kJ/kg(31)部分进汽损失δheδhe=δhw+δhs鼓风损失δhw=ξw*Δht ,ξw=Be*1/e*(1-e-ec/2)*Xa^3斥汽损失δhs=ξs*Δht ,ξs=Ce*1/e*Sn/dn*Xaδhw=0.8687δhs=3.6236kJ/kgδhe=0.8687+3.6236=4.4923(kJ/kg)(32)级的内效率ηi和级内功率Pi(s)和级后蒸汽比焓值h3级的有效比焓降Δhi=Δhu-δhf-δhe=91.5543-2.2282-4.4923=84.8338(kJ/kg) 级效率ηi=Δhi/Eo=84.8338/119.4583=0.7102级内功率Pi(s)=G*Δhi=54.8337*84.8338=4623.4704kWh3=5.0688+8.5897+4.4923+2.2282+3369.7247=3390.1037(kJ/kg)7.压力级比焓降分配和级数分配(1)第一压力级平均直径dm(I)的确定给定dm(I)=981.0mm选取Xa(I)=0.4365,Ωm=0.0700 ,α1=11.50°Δht(I)=Ca^2/2=0.5*(π*dm*n/60/Xa)^2=0.5*(π*981.0/1000*3000.00/60*0.4365)^2/1000=62.3131(kJ/kg)Δhn(I)=(1-Ωm)*Δht(I)=(1-0.0700)*62.3131=57.9512(kJ/kg)h1t=ho-Δhn(I)=3390.1037-57.9512=3332.1525(kJ/kg)查焓熵图V1t=0.0648m^3/kg第一压力级喷嘴流量为调节级流量减去前轴封漏气量。

即Gn(I)=Go(I)=Gg-ΔGl=(196.2012-3.8000)/3.6=53.4448(kg/s)喷嘴出口汽流速度c1t=(2*Δhn(I))^0.5=(2*57.9512*1000)^0.5=340.44(m/s) 由连续性方程Gn(I)=μn*An*c1t/V1t ,其中μn为流量系数而An=e*π*dm(I)*ln(I)*sin(α1)求取ln=17.1mm>12mm ,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