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导游口试导游词:陈家祠

合集下载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通用5篇)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通用5篇)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通用5篇)广州陈家祠导游词(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

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广州陈家祠导游词(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1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广东地域生涯较完备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构筑,可以看到很是有特色的雕塑。

除外,内里还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展和图片展之类的,在老屋子中领会文艺。

陈家祠初建时,是广东省陈姓连系成立的合族祠堂,为本族各地念书人赴广州介入科举测验提供住处。

它有着迂腐的构筑气魄威风凛凛,布满了广州风情和岭南特色,因为它生涯完备,对古构筑及汗青感乐趣的必然要去看下,假如对这些都不感乐趣,也可以去看下宁静的老屋子。

由进口进入祠堂,按折线形举办旅行,抚玩次序依次为:正厅(双面镂空木雕大屏门)—月台(石栏杆杆、铁铸通花栏板)—中进聚贤堂(按期专题展览)—后进中厅(百年陈氏书院图片展)—后东斋(流光溢彩——粤绣艺术作品展)—前东厢(旧广州家居展)。

首要是抚玩陈家祠的特色雕塑,在陈家祠各厅堂、廊、院、门、窗、雕栏、屋脊、砖墙、梁架、神龛等处,四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传统构筑装饰以及铁铸工艺,其造型活跃,色彩富厚。

除了雕塑外,彩绘也不容错过。

几千幅彩绘,没有沟通的气魄威风凛凛,也没有哪两幅是沟通的,全都是靠作者富厚的想象,值得细细品读。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2广州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构筑。

原称陈氏书院。

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

清代中叶往后,广东各县多在广州建书院,以供同长后辈念书或介入科举测验,又是祭祖的宗祠。

该祠局限弘大,装饰绮丽,是广东地域生涯较完备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构筑。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为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1894年),它是其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宗亲合伙兴建的族祠。

最新的广东陈家祠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广东陈家祠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广东陈家祠导游词范文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

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

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它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陈家祠的建筑雕塑饰件多达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砖雕41件、铜铁铸和壁画13件。

陈家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地,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馆内除长期设有《广东传统雕刻艺术》、《广东象牙雕刻艺术》、《广东刺绣》、《百年陈氏书院》、《旧广州家居》等展览外。

还不定期展出各种广东民间工艺品,如石湾艺术陶、广州织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广绣、套色蚀花玻璃等。

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的广东陈家祠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广东陈家祠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陈家祠堂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

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

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

“聚贤堂”是陈家祠堂中轴线的主殿堂,也是陈家祠整个建筑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宽阔的石露台,周围用嵌有铁花的石栏板环绕。

祠堂建成之初时的聚贤堂是供族人-之用,后来改作宗祠,两边的侧房供书院使用。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5篇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5篇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广州陈家祠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1)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动工,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氏族人捐资合建的宗族祠和书院。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座建筑,成立了专门保护机制,多次进行修葺,于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为 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

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九座厅堂,东西斋10座房子和其间的六座庭院,大小合计19座,聚贤堂位于中央,其他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间以长廊联通,组成外封闭、内开放的形式。

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

从外往里望去,长廊贯穿南北,庭院层层相通,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

这种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的形式体现了我国南方祠堂建筑的规矩和传统的艺术风格。

因此陈家祠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明珠”。

【建筑特点】陈家祠的建筑特点有两个,一是每座房子从柱基到瓦脊全都缀满了石雕、砖雕、木雕、泥塑、陶塑、铁铸和彩绘,玲琅满目。

他们的题材都是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地方风物,精雕细刻,用材讲究,确确实实是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艺术宝库。

二是极富岭南风味。

那些华丽的装饰,陡峭的瓦脊,小巧的拱门和各种比例、手法都突出表现了岭南的建筑风格。

长廊贯通全院遮阳挡雨,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让人觉得优雅宜人,极富岭南风味。

【一进(大门外)】来到陈家祠一进,首先介绍一下屋顶脊饰。

脊饰在明亮的蓝天衬托下,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具有浓烈的民间艺术韵味。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13篇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13篇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13篇广州陈家祠导游词13篇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广州陈家祠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1陈家祠,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

光绪十四年(1888年)筹建,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历时七年。

是其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伙兴建的合族祠堂,因接管本族各地念书人来广州应科举测验时栖身,又称陈氏书院。

因祠堂竣工后,一向作为陈姓后辈念书办学的处所,故又称陈氏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

民间时代,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

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

1957年,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核准列为广州市文物掩护单元,并由广州市文物打点委员会举办全面维修打点。

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

1960年经省人民当局核准列为广东省文物掩护单元。

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为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

这组艺术构筑在文物部分的掩护打点之下,得以发扬光大,供海表里人士观摩观赏。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门前有坦荡的广场,设有前、后、东、西四院,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

构筑外围有青砖围墙,形成一座外关闭内开放的构筑群体,是典范的广东民间宗祠式构筑。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2广州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构筑。

原称陈氏书院。

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

清代中叶往后,广东各县多在广州建书院,以供同长后辈念书或介入科举测验,又是祭祖的宗祠。

该祠局限弘大,装饰绮丽,是广东地域生涯较完备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构筑。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1894年),它是其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宗亲合作兴建的族祠。

陈氏书院以其精深的装饰工艺著称于世,在它的构筑中普及回收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彩绘和铜铁铸等差异气势威风凛凛的工艺做装饰。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通用12篇)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通用12篇)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通用12篇)广州陈家祠篇1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广东地域生涯较完备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构筑,可以看到很是有特色的雕塑。

除外,内里还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展和图片展之类的,在老屋子中领会文艺。

陈家祠初建时,是广东省陈姓连系成立的合族祠堂,为本族各地念书人赴广州介入科举测验提供住处。

它有着迂腐的构筑气魄威风凛凛,布满了广州风情和岭南特色,因为它生涯完备,对古构筑及汗青感乐趣的必然要去看下,假如对这些都不感乐趣,也可以去看下宁静的老屋子。

由进口进入祠堂,按折线形举办旅行,抚玩次序依次为:正厅(双面镂空木雕大屏门)-月台(石栏杆杆、铁铸通花栏板)-中进聚贤堂(按期专题展览)-后进中厅(百年陈氏书院图片展)-后东斋(流光溢彩——粤绣艺术作品展)-前东厢(旧广州家居展)。

首要是抚玩陈家祠的特色雕塑,在陈家祠各厅堂、廊、院、门、窗、雕栏、屋脊、砖墙、梁架、神龛等处,四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传统构筑装饰以及铁铸工艺,其造型活跃,色彩富厚。

除了雕塑外,彩绘也不容错过。

几千幅彩绘,没有沟通的气魄威风凛凛,也没有哪两幅是沟通的,全都是靠作者富厚的想象,值得细细品读。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篇2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可以看到非常有特色的雕塑。

除外,里面还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展和图片展之类的,在老房子中体会文艺。

陈家祠初建时,是广东省陈姓联合建立的合族祠堂,为本族各地读书人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住处。

它有着古老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广州风情和岭南特色,由于它保存完整,对古建筑及历史感兴趣的一定要去看下,如果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也可以去看下安静的老房子。

由入口进入祠堂,按折线形进行参观,观赏顺序依次为:正厅(双面镂空木雕大屏门)-月台(石雕栏杆、铁铸通花栏板)-中进聚贤堂(定期专题展览)-后进中厅(百年陈氏书院图片展)-后东斋(流光溢彩——粤绣艺术作品展)-前东厢(旧广州家居展)。

关于广东陈家祠的导游词范文(2篇)

关于广东陈家祠的导游词范文(2篇)

关于广东陈家祠的导游词范文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____年),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可以看到非常有特色的雕塑。

除外,里面还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展和图片展之类的,在老房子中体会文艺。

陈家祠初建时,是广东省陈姓联合建立的合族祠堂,为本族各地读书人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住处。

它有着古老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广州风情和岭南特色,由于它保存完整,对古建筑及历史感兴趣的一定要去看下,如果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也可以去看下安静的老房子。

由入口进入祠堂,按折线形进行参观,观赏顺序依次为:正厅(双面镂空木雕大屏门)-月台(石雕栏杆、铁铸通花栏板)-中进聚贤堂(定期专题展览)-后进中厅(百年陈氏书院图片展)-后东斋(流光溢彩——粤绣艺术作品展)-前东厢(旧广州家居展)。

主要是观赏陈家祠的特色雕塑,在陈家祠各厅堂、廊、院、门、窗、栏杆、屋脊、砖墙、梁架、神龛等处,随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传统建筑装饰以及铁铸工艺,其造型生动,色彩丰富。

除了雕塑外,彩绘也不容错过。

几千幅彩绘,没有相同的风格,也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全都是靠作者丰富的想象,值得细细品读。

关于广东陈家祠的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广东陈家祠,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建筑。

广东陈家祠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座集建筑、雕塑和绘画于一体的典型岭南民间宗祠。

它被誉为“华南民间艺术的瑰宝”和“中国木雕艺术的世界之最”。

陈家祠由数十座建筑群组成,总面积达15,000多平方米,其建筑风格独特、雕琢精美,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独特景点。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陈家祠的历史。

陈家祠建于明朝中叶,舍间供奉的陈家宗祠也是岭南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经过几百年的历史风雨洗礼,如今的陈家祠已成为一个保存完好的中国传统建筑群。

它不仅是一个族人举办宗族活动的场所,也是宴席、婚礼和祭祀等各种庆典活动的场所。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陈家祠的建筑结构。

陈家祠导游词(精选5篇)

陈家祠导游词(精选5篇)

陈家祠导游词陈家祠导游词(精选5篇)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陈家祠导游词(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陈家祠导游词1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动工,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原为广东72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这座建筑进行了保护和修葺。

于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整体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建筑平台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

平面布局以聚贤堂为中心,其他单元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间以长廊连通,组成外封闭,内开放的格局。

这种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的形式,体现了我国南方祠堂建筑体制和传统建筑艺术风格,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明珠”陈家祠的建筑有两个特点:一是,应用了多种建筑艺术手段,整个陈家祠的建筑主体和部件,都可见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泥塑、灰塑、陶塑和彩绘;二是,极富岭南风味,陈家祠的建筑功能切合岭南的气候特点,如长廊贯通全院可以遮阳挡雨,房舍高达可以通风降温,庭院满目苍翠,让人感到清凉、爽快。

陈家祠建筑构件的比例和整体风格,装饰的外观造型和内容题材,都凸显了岭南的文化特色和风情、风貌。

来到陈家祠一进,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具有浓烈明间艺术韵味的屋顶脊饰,你们看,那蹲伏在屋檐垂脊上的六队一米多高的灰塑独角师,那是带有避邪保平安的寓意。

现在我们重点了解一下陈家祠的花脊和砖雕。

陈家祠的花脊共有十一条,总长度是165米,花脊分上下两层,下层脊基为灰塑,上层脊基为陶塑,陶塑全是佛山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五色,人物均是:有前无后,有眼无珠,面部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模具印制,届时根据人物身份、形态的不同,选配组合,再以捏、按、奈、贴等手法加工完成。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大全)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大全)

广州陈家祠导游词(大全)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陈家祠导游词(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陈家祠导游词(大全)》。

第一篇:广州陈家祠导游词今天下午,我听爸爸妈妈说我们要去陈家祠游玩。

我听了快乐极了。

来到买票处,从远处看去,陈家祠五彩斑斓。

中间是长方形的大门,两边有一个拱形的小门。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买完票进去了。

进来大门,爸爸告诉我陈家祠是古时候那些学生们读书和住的地方。

我们先去参观了学生们住的地方,参观了他们书房卧室……。

有一些是古老的,有一些是现代的,但都非常好看。

我们又去看了一些话,都是编织而成的。

但是那些花草树木人河流…都好似是画下来的,有些画的不像,好似是拍下来的。

有一幅画我最喜爱,上面是一只鸟,鸟的羽毛五彩斑斓,它站在树枝上。

张开小嘴巴开始唱歌,我宛如能够听见它的的歌声,多么美妙啊!最引人注重的是它的眼睛,又黑又亮,好似能够看见我一样。

我们又去看了怎样编扇子:首先要去芭蕉树上把芭蕉叶采下来,把芭蕉叶编在一起,然后用笔在上面画上美丽的图案,我们看见了有许多图案的扇子,上面画着花草树木……样样都有。

我们还去看了象牙雕,里面有各种各样精美的艺术品,都是由象牙雕刻而成的,最有趣的是微雕,它只用一点点象牙就能雕刻出艺术品。

一个上面雕刻的是一首诗,一个上面画的是八仙过海,我用放大镜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出来。

哇!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雕刻出来的。

不知不觉,陈家祠要关门了,我们要回去了。

路上我睡着了,梦见我在陈家祠开心的玩耍。

第二篇:广州导游词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

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

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