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练习题)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
(练习题)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社会工作者认为服务对象问题的出现与其感受到的压力有关,相信服务对象有解决问题的潜能。
这种说法是基于()的理论假设。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危机介入模式C、行为治疗模式D、更改情绪治疗模式答案:A2、三年级二班班主任王老师告诉社会工作者小丁,班上有个女学生千千非常胆小羞怯,上课不敢发言,平时也很少和其他同学玩,他希望小丁对千千进行辅导。
为了与千千建立关系,小丁与千千初次见面时,运用了制造气氛的技巧。
下列做法中,体现该技巧的是()。
A、向千千说明双方的角色和任务B、事先布置好会谈室C、用绘画的方式帮助千千表达D、与千千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答案:B3、小林上中学后,学习一直跟不上。
为了帮助小林,社会工作者小李专门找到小林的班主任,商量提高小林学习能力的方法。
小李的做法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技巧。
A、现实状况反思B、人格发展反思C、直接影响D、间接治疗答案:D4、王某最近由于公司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解聘。
失业后,王某多次参加招聘会,屡屡碰壁,情绪极度低落,对生活感到绝望,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从危机介入模式看,此时王某所经历危机的发展阶段是()A、危机发生期B、危机应对期C、危机解决期D、危机恢复期答案:B5、下列关于个案工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为目标B、具有专业的工作程序C、要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D、服务对象必须是有困难的单个个人答案:D6、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这是对()的假设。
A、人的成长发展B、服务对象C、人际沟通D、人的价值答案:C7、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依据()模式的概念,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
A、医学B、心理学C、行为学D、生理学答案:A8、()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个案工作方法

如一个15岁的少年厌学,我们了解情 况时,还应该把他的问题和家庭、学校 同辈群体对他的态度等这些社会因素联 系起来,而不是就事论事。
8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内容的特点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 原因。其诊断包括: 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 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如意识、前意识 和潜意识之间的关系。 如一对夫妻离婚之后,每当父亲来探望孩子 时,小孩总是又躲又闹,不欢而散。而父亲 走了之后孩子又十分想念。实际上孩子的潜 意识还是很爱他的父亲,只是不知道怎样表 达对父亲的这种聚散的复杂情感。
11
2011
18.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多种多样,某种治疗模式关 于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成长早 期因愿望未获满足或情绪冲突未解决而形成压力; 二是当前社会环境压力大,使成长早期形成的问题 表现出来;三是对外部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以及对 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使其无法有效应付外部 环境的要求。这三方面相互作用最终使服务对象出 现心理方面的困扰和人际交往的冲突。符合以上理 论假设的个案治疗模式是( )。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B.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C.人本治疗模式 D.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9
缘由诊断则是对服务对象的困扰产生、变化的 过程进行分析。(k)
如老人不再相信陌生人,对人总是充满 着怀疑,原来老人有被一陌生人骗过的 惨痛经历。 分类诊断是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 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 一名青少年在成长中很自卑,到底是什 么原因,是生理、心理还是社会方面的 原因导致他有自卑情结的?
10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内容的特点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根据服务介入目标,可以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介 入分为五个层面: (1)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 (2)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3)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 (4)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 (5)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4章个案工作方法4

2016真题 单选
赵女士因夫妻矛盾和家庭经济的双重压力长期郁郁寡欢,
在微信中几次透露了厌世倾向,好友帮助赵女士来向社会
工作住求助,社会工作者初次面谈中首先要做的是
(
)
A、画出赵女士的家谱图
B、了解赵女士的成长经历
C、帮助赵女士找出错误认知
D、对赵女士进行危险性评估
D
三、行为治疗模式
知识点1:行为治疗模式的三种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C
练习 单选
小文最近经常迟到、逃学。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翁联系了小 文的父母,了解到他们正在闹离婚,提醒他们注意可能对 小文造成的负面影响,建议他们尽量多关心小文。这里小 翁运用的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 )技巧。
A.直接影响
B.人格发展反思
C.间接治疗
D.资源链接
C
#知识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2010年真题】
社会工作者:“你说过,你最近见过一次车祸,这件事对 你有什么影响吗?”服务对象:“嗯,当时我很害怕,到 现在我都不敢骑自行车了。”这属于( )。
A.现实情况反思 B.直接影响反思 C.人格发展反思 D.情绪控制反思
A
小美因夫妻经常争吵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社会工作者:“你们为什么经常吵架呢?”
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社会工作者运用反思维性直接 治疗技巧帮助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的问题。其中, 人格发展反思技巧是协助服务对象()。【2011年真题】
A. 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和认识事情方式 B. 了解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事件 C. 正确理解和分析自己的实际状况 D. 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的经历 E. 了解周围人对自己的影响
第一阶段 危机发生 第二阶段 解组 第三阶段 恢复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新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单项选择题1.李女士告诉社会工作者小丁,她10岁的女儿蕾蕾非常胆小羞怯,平时也很少和其他同学玩,她希望小丁对蕾蕾进行辅导。
为了与蕾蕾建立关系,小丁与蕾蕾初次见面时,运用了制造气氛的技巧。
下列做法中,体现该技巧的是()。
A.向蕾蕾说明双方的角色和任务B.事先布置好会谈室C.用绘画的方式帮助蕾蕾表达D.与蕾蕾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答案]B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其中制造气氛属于间接治疗技巧,布置会场、改变环境正是制造气氛的途径和表现。
2.小明与小伙伴经常打架。
社会工作者小张与小明进行了两次会谈,并通过学校、老师了解了小明的家庭背景和学业成绩,但仍未完全搞清楚小明的问题。
此时小张不宜运用()的方法,以便收集更多的资料。
A.收集现有资料B.自我陈述C.观察D.直接对答[答案]D收集资料的常用技巧主要包括:(1)会谈的运用;(2)调查表的运用;(3)观察的运用;(4)现有资料的运用。
其中,与服务对象会谈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收集资料的有效方法,而只有对于一般性的情况,才可以采用严格的对答方式。
3.社会工作者认为服务对象问题的出现与其感受到的压力有关,相信服务对象有解决问题的潜能。
这种说法是基于()的理论假设。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危机介入模式C.行为治疗模式D.人本治疗模式[答案]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包括: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其中,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认为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对人的价值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目标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社会工作师综合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四种模式、六个阶段、五大技巧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体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1、理论假设(四个)假设人在特定生活处境中受到来自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生理、心理、社会三重因素(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现实生活压力或个人社会功能不能发挥,如贫困,事业、居住环境差等)不成熟或者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没有对错价值标准,缺乏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及调整能力)过分严厉的自我防伪机制和超我功能(抑制内心不安、困惑,不善表达,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价值、潜能、成长(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医学模式化)1、研究阶段: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服务对象;2、诊断阶段: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心理动态诊断:服务对象人格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如意思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缘由诊断:分析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如困扰产生时间、重要影响事件、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等;分类诊断: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影响因素作出判断;3、治疗阶段: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5个层面:减轻不安、减轻失调、增强适应能力、开发潜在能力和改善人际)例题: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经常运用直接治疗技巧,其中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CDE )。
【2009】A.心理动力反思B.人格发展反思C.直接影响D.支持E.探索—描述—宣泄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强调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该模式认为造成这些压力的原因有(BDE)。
【2012】A.服务对象挖掘自身潜能不足B.服务对象的成长早期愿望未能满足C.服务对象的社会学习能力不足D.服务对象对外部环境理性处理能力不足E.服务对象未能很好解决情绪冲突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一)内容:1.危机介入理论: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1)危机的定义: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2)危机的分类(2 类)改:普通生活经历、特殊生活经历(同时满足三方面条件:一是阻碍目标、损害健康、威胁安全,情感联系出现断裂;二是超出现有能力,无法凭借以往的方式解决问题;三是心力交瘁,无法忍受任何生活压力)危机具有即时、紧急特征。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3)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第三节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个案工作的技巧有很多,根据个案工作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会谈、记录、收集资料、策划方案换和评估等不同方面的常用技巧。
会谈(个案会谈: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又称“个案面谈”。
)(一)支持性技巧: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巧。
1.专注→2.倾听→3.同理心→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
4.鼓励→(二)引领性技巧: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的一系列技巧。
1.澄清→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
eg.“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是吗?”/“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2.对焦→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宽泛的讨论进行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
(社工将案主的叙述总结收窄,突出了问题的重点)3.摘要→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
eg.“您刚才讲的是不是包含……几个方面的要求?”/“您刚才讲的,我的理解是……您有什么要补充吗?”(三)影响性技巧: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建议,让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一系列技巧。
1.提供信息→社会工作者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2.自我披露→社会工作者有选择地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处事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
eg.“这是我的个人经验”3.建议→4.忠告→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必须采取的行为。
5.对质→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记录个案记录内容包括:(一)事实描述可以直接观察到eg.服务对象说话有气无力、容易发呆、对外界的行为反应迟缓等(二)推断无法直接观察到eg.服务对象的情绪低落、内心的改变愿望不强等个案记录的要求:①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要求;②现在与过去;③事实与推断。
个案工作方法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个案工作方法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选项中,()属于支持性技巧。
A.澄清B.倾听C.摘要D.建议E.对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个案工作方法2.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术被称作()。
A.支持性技巧B.引领性技巧C.影响性技巧D.反映性技巧E.反思性技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个案工作方法3.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的一系列技巧被称作()。
A.支持性技巧B.引领性技巧C.影响性技巧D.反映性技巧E.非反思性技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个案工作方法4.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者建议,让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一系列技巧是( )。
A.支持性技巧B.引领性技巧C.反思性技巧D.反映性技巧E.影响性技巧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个案工作方法5.社会工作者使用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方式肯定服务对象的一些积极表现,这种技巧是()。
A.专注C.同理心D.鼓励E.澄清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个案工作方法6.以下说法中,()使用了面质技巧。
A.“看来您有很多话题想谈,我们来看看您这次最想谈的是什么?”B.“您刚才讲的是不是包含……这三个方面的要求?”C.“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有什么打算吗?”D.“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E.“你觉得我这个想法如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个案工作方法7.建立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建立相互信任的()。
A.专业合作关系B.一般合作关系C.伙伴关系D.友谊关系E.互助关系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个案工作方法8.对于一些涉及隐私或者小便于在社会工作者面前表达的资料,可以采用()的方式,让服务对象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A.会谈B.催眠C.观察D.运用现有资料E.调查表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个案工作方法9.李某,36岁,民企职工,有一五年级的男孩。
个案工作方法_练习题

课程名称: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测试时间60分钟)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道题,共50分)(1)以下哪位是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创始人()。
卡尔·罗杰斯阿尔伯特·埃利斯约翰·华生戈登·汉密尔顿(2)个案工作者的角色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使能者教师救世主联系人(3)以下哪项不属于会谈中干预的技巧()。
反馈再构法解释自我暴露(4)不断地给予条件刺激后,在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使有机体形成条件反射指的是()。
强化分化消退泛化(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个案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改善家庭的结构改善家庭成员的价值观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改善家庭成员的世界观(6)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同其他治疗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重视对案主心理机制的分析,而直接从()入手。
精神分析非理性理念历史原因(7)家庭成员对其他成员的需要、感受、行为和思想的敏感程度是指()。
家庭生活的环境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系统的弹性家庭系统的回馈(8)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局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技术过于繁琐治疗时间较长专业特质模糊过于注重过去经验(9)影响专业关系的非理性因素不包括()。
同感固有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10)人本治疗模式的积极贡献不包括以下哪项()。
提供理解个案工作的新视角强调从个案工作者角度理解案主更易于被不同文化所接纳强调以案主为中心(11)人本治疗模式的积极贡献不包括以下哪项()。
提供理解个案工作的新视角强调从个案工作者角度理解案主更易于被不同文化所接纳强调以案主为中心(12)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个案工作者身上是指以下哪一项()。
接纳同感移情反移情(13)罗杰斯认为在一个理想的关系中,工作者应该做到的不包括以下哪一点()。
能够了解案主的感受及想法能够掌握案主的思路有能力和案主进行全面的沟通能够完全领会案主的意思(14)个案工作者提出某些意见,由案主自己做出取舍的决定指的是以下哪一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D
21、明明与小伙伴经常打架,儿童社会工作者与明明已进行了两次会谈,并通过学校、老师了解了明明的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但仍未完全搞清楚明明的问题。此时社会工作者不宜运用()的方法,以便收集更多的资料。
A、会谈B、自我陈述C、观察 D、直接对答
答案:D、
22、社会工作者可以建议:“您有很多话题(问题)想谈,因为时间有限,您这次最想谈的话题(问题)是什么?其他的我们放在以后。”这种引领性技巧是( )。
答案:BCDE
14、个案工作中,追踪的主要任务有( )。
A、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B、跟踪服务对象的人际互动状况C、监督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的表现D、调动服务对象的周围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E、根据服务对象的状况安排一些结案之后的练习,巩固服务对象已经取得的进步
答案:ADE
15、个案工作的技巧很多,根据个案工作的过程可以划分为( )等常用技巧。
A、无条件反射B、系统脱敏反射C、操作性条件反射D、刺激性条件反射
答案:A
12、巴甫洛夫在给狗喂食物之前加上中性的刺激:铃声,经过多次反复之后,一听到铃声,狗就会流唾液。这诠释了()建立的原理。
A、经典条件反射机制B、系统脱敏反射机制C、社会学习反射机制D、刺激性条件反射机制
答案:A
13、老鼠在乱窜中踩踏到笼子中的杠杆得到食物,经过多次踩动杠杆得到食物的尝试之后,老鼠一饥饿就会主动踩动杠杆。此案例适用于()。
A、以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为目标B、具有专业的工作程序
C、要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D、服务对象必须是有困难的单个个人
答案:D
6、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这是对( )的假设。
A、人的成长发展B、服务对象C、人际沟通D、人的价值
答案:ACE
11、在( )的情况下,允许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转介。
A、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机构的服务范围B、服务对象的问题比较复杂,解决问题需要较长时间C、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D、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产生移情心理
E、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有偏见
答案:AC
12、制定一个完备的服务工作计划,要求社会工作者做到( )。
A、强调双方交流B、强调个案辅导关系C、关注个案辅导过程D、强调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技巧
E、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答案:BCE
8、王先生向社会工作者表示因生意失败,导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应包括( )。
A、了解服务对象求助的愿望B、增强服务对象的信心C、初步判断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D、收集资料E、与服务对象签订协议
答案:D
4、王某最近由于公司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解聘。失业后,王某多次参加招聘会,屡屡碰壁,情绪极度低落,对生活感到绝望,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从危机介入模式看,此时王某所经历危机的发展阶段是()
A、危机发生期B、危机应对期C、危机解决期D、危机恢复期
答案:B
5、下列关于个案工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人际沟通的假设B、对人的价值的假设C、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D、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E、对服务开展过程的假设
答案:ABCD
2、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
A、直接影响B、现实情况反思C、心理动力反思D、人格发展反思E、探索—描述—宣泄
答案:BCD
3、关于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下列表达正确的有()。
答案:C
7、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依据( )模式的概念,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
A、医学B、心理学C、行为学D、生理学
答案:A
8、( )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危机介入模式C、行为治疗模式D、人本治疗模式
答案:A
9、在危机介入模式当中,危机通常可分为( )和情境危机。
答案:B
17、社会工作者在接案工作阶段会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机构的服务范围和内容,是因为()。
A、求助对象通常是容易依赖的人B、求助对象通常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人
C、鼓励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积极配合D、求助者通常会对机构的服务有不切实际的要求
答案:D、
18、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消除或者减轻服务对象困扰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
答案:ABC
9、社会工作者小王与前来求助的小丽进行第一次面谈。小王需要( )。
A、了解小丽的求助愿望B、深入分析小丽的问题
C、初步评估小丽的问题D、介绍机构的服务E、制定服务介入计划
答案ACD
10、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顺利面对服务工作的结束,社会工作者应当( )。
A、预先告诉服务对象结束的时间B、制定服务活动C、巩固服务对象认识的改变D、将自己的家庭地址告诉服务对象E、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
A、反射性条件作用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经典条件作用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B
14、从低级开始,在服务对象感受到这一等级的担心和害怕之后,让服务对象做放松练习,减轻担心和害怕。接着,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下一阶段的放松练习,直到消除所有的担心和害怕。这一行为治疗技术被称为()。
A、放松练习B、系统脱敏C、满灌疗法D、厌恶疗法
A、感同身受 B、制造气氛C、完全成为服务对象的代言人D、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E、要注重救助者的行为而不是救助者的内心变化
答案:ABD
18、在个案工作评估中会涉及一些主要的技巧,主要有( )。
A、以社会工作者评价为主B、正确运用评估类型C、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D、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E、以服务同行评价为主
A、不在乎是否反映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B、注重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C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D在沟通中引导服务的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的问题
E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答案:BCDE
4、下列关于危机的描述,正确的有()。
A、危机的发展一般分为4个阶段B危机通常可以分成成长危机和情境危机C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D危机是指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状态E危机是指个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状态
答案:BCD
A、向千千说明双方的角色和任务B、事先布置好会谈室
B、用绘画的方式帮助千千表达D、与千千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
答案:B
3、小林上中学后,学习一直跟不上。为了帮助小林,社会工作者小李专门找到小林的班主任,商量提高小林学习能力的方法。小李的做法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技巧。
A、现实状况反思B、人格发展反思C、直接影响D、间接治疗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社会工作者认为服务对象问题的出现与其感受到的压力有关,相信服务对象有解决问题的潜能。这种说法是基于()的理论假设。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危机介入模式C、行为治疗模式D、更改情绪治疗模式
答案:A
2、三年级二班班主任王老师告诉社会工作者小丁,班上有个女学生千千非常胆小羞怯,上课不敢发言,平时也很少和其他同学玩,他希望小丁对千千进行辅导。为了与千千建立关系,小丁与千千初次见面时,运用了制造气氛的技巧。下列做法中,体现该技巧的是()。
A、缺点是需要的时间较长B、是行为治疗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治疗技术之一C、最常见的是一种渐进式紧张——松弛放松法D、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让服务对象进行放松练习,以减轻其担心和害怕
E、在运用技术之前,需要根据症状表现程度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成不同的等级
答案:ADE
7、在实施过程中,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包括( )。
A、预测 B、评估 C、建立关系 D、收集资料E、方案策划
答案:BCDE
16、个案会谈技巧主要包括( )。
A、支持性技巧 B、引领性技巧C、总结性技巧D、影响性技巧E、接纳性技巧
答案:ABD
17、与服务对象在初次接触过程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的技巧有( )。
答案:B
15、罗杰斯认为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建立辅导关系时,应该给予服务对象真正的关心和尊重,体现了人本治疗模式个案辅导关系中的()。
A、提供支持B、恢复自尊C、无条件的爱D、无条件接纳
答案:C
16、把有需要的求助对象纳入工作程序中的过程,在社会工作程序中被称为()。
A、结案B、接案C、转案D、诊断
A、澄清B、对焦C、摘要D、鼓励
答案:B
23、对于一些涉及隐私或者不便于在社会工作者面前表达的资料,为了让服务对象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采用的方式是()。
A、面谈B、交谈C、调查表D、档案资料
答案:C
二、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核心包括()。
A、使能者B、教育者C、倡导者D、治疗者
答案:D
19、社会工作者:“你现在和父亲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如何?”服务对象:“普普通通,我现在有自己的家,见他的次数比较少。”社会工作者:“你说的普普通通是指······”。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第二次说话时运用的技巧是()。
A、澄清B、对质C、专注D、同理
答案:A
20、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说:“我不知道我是否误会了你的意思,你上次一再告诉我,你很为自己的成就自豪,但刚才从你的谈话中,我感到你对自己很不满意。你对自己的看法到底是怎样的呢?”社会工作者运用的个案工作技巧是()。
A、了解社会工作者拥有的资源B、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C、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D、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E、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