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上《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案_8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探究主题 一 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1.植被概念:覆盖地__表___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__物___。 2.植被类型:热__带__雨__林___、常__绿__阔__叶__林___、落__叶__阔__叶__林___、针__叶___ _林__、_草__原__、_荒__漠__等类型。 【特别提醒】影响植被类型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量。
1.组成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草原、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荒漠的植被类型中的主要植物或特点分别是什么? 提示:植物种类丰富、落叶阔叶树、草本植物、常绿阔叶乔木、 杉和松、植被稀少。 2.我国的植被类型中,哪种植被类型植物种类最多,降雨最 丰富?哪种植被类型植物种类最少,降雨最少? 提示:热带雨林;荒漠。
探究主题 三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1.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树造林工程是_“_三___ _北__”__防__护__林__工程。 2.绿化祖国,从植__树__种__草___开始。
1.我国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有哪些重大意义? 提示: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含蓄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等。 2.列举我国启动的生态工程。 提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防沙 治沙工程等十பைடு நூலகம்项生态工程。
探究主题 四 设计校园绿化方案
1.目的要求: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__关__常__见__花__卉__、__树__木__等___ _植__物__的知识,提高_审__美__情__趣__,增强_热__爱__学__校__的情感。 2.材料器具:皮尺、绘图用的纸__和__笔___。 3.方法步骤: (1)课前准备: ①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_4_~__5_人为一小组,确定一名小组 长,以_小__组__为单位进行。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7.3《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启示或发现?(引导学生从知识上、方法上、价值观上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五)练习反馈、拓展思维(8-10分钟)
学生思考
明确目标
汇报课前预习结果
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或疑惑。
思考
积极交流
分析材料
了解活动目的
讨论
积极交流
了解活动目的
【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或疑惑。
(三)合作探究、释疑总结(20—25分钟)
【多媒体展示】可持续发展——江泽民
【探究活动一】“三北”防护林是我国的一项大型生态工程
【讨论】1、“三北”防护林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2、我国其他十大大生态工程?
【多媒体展示图片】1、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植树节节徽
2、三北防护林总体建设规划
【小资料】世界四大生态工程
【探究活动二】绿化祖国,从植树种草开始——活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
步骤——详见课件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尽量不对原有设计作较大的改动
2、应多从立体空间设计方面考虑,有效利用空间,又可以呈现立体层次
3、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尽量让校园四季如春
龙泉中学集体备课案
年级
初一
科目
生物
一备教师
李青春
一备时间
课 题:
7.3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二备教师
李青春
二备时间
授课教师
李青春
授课时间
教Hale Waihona Puke 目标1、通过活动掌握绿化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2、了解我国的环保法规和植物保护法规;
3、了解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概况和其它生态工程;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北师大)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我国为了保护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颁布很多法律,大力提倡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祖国。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实施了很多的绿色生态工程。
生物圈不能缺少绿色植物,保护植物资源是人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实施绿色生态工程是中国必须要做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搜集和交流我国绿色生态工程方面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撰写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的绿色生态现状。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我国的生态现状,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课前准备◆有关生态工程的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大家知道哪个星球是我们人类目前唯一能够生存、繁衍的星球吗?学生:是地球。
老师:为什么说是地球呢?学生:地球上有阳光、空气、水气、土壤、各种动物、植物等,植物与人类、动物关系尤为密切。
教师: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森林,来看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有哪些关系。
【讲授新课】教师:同学们知道“三北”防护林吗?“三北”防护林是我国的一项大型生态工程,能不能概括“三北”防护林。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教师:展示PPT。
学生:了解“三北”防护林的工程概况。
教师:我国的其它工程,我国相继启动的其他绿化工程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辽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工程等十多项生态工程。
学生:能够了解其绿色工程。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植树节”是哪天?学生:每年的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
教师:设计校园绿化方案,校园绿化设计的一般步骤:①了解学校的绿化状况,包括校园的绿化规划,校园的绿化现状。
第7章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优秀教学案例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3.实践活动的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尝试设计相应的绿色生态工程解决方案。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7章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优秀教学案例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绿色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和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针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
首先,我通过展示我国绿色生态工程的真实案例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绿色生态工程的美妙之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引导学生探讨绿色生态工程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绿色生态工程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在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绿色生态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与进步。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提高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环节,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0)

《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学目标搜集和交流我国绿色生态工程方面的信息。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我国的生态现状,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发酵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
〔3〕、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1〕、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
〔2〕、通过自制酸奶〔或制酱,或酿米酒〕的实践活动,了解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
〔3〕、通过制用沼气发酵装置,了解科学技术的关系。
〔4〕、通过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了解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验与生物发酵技术有关的职业。
二、教学重点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三、教学难点1、活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
2、工业化的发酵产品。
3、活动:调查发酵技术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生物技术成果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2、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调味品、米酒等。
3、师生各自制一份酸奶。
4、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一份米酒。
5、收集工业化的发酵产品:味精、抗生素、加酶洗衣粉等。
课前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的调味品。
五、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面包、酸奶、醋等准备好的发酵食品,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酵产品?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发酵技术》。
可见,了酵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可不分,有极重要的意义。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答复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已在课前自制好了酸奶。
4、教师带着学生共同回忆制作酸奶的过程:一是器具和原料的消毒,二是微生物接种,三是微生物的发酵。
〔学生一边回忆自制酸奶的操作,一边对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
〕5、教师提问和酸奶制作有关的问题,学生答复。
如问: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答:牛奶煮开可杀死牛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的微生物,防止酸奶腐败。
北师大版七上第7章第3节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学案设计

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并能列举有关我国植保的法律法规。
2.初步了解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进展和远景。
3.结合本县的小流域治理工程,了解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二、重难点分析了解“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地理位置及生态意义。
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知识点一:加强法制建设1.我国为保护植被资源,相继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将每年的________定为植树节。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国21世纪议程》2.3月12日知识点二:生态工程1.“三北”防护林所谓的三北是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1987年,“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
1989年,邓小平同志为工程题名“_______”。
3.世界四大生态工程是指美国“____________”、前苏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地区2.绿色长城3.罗斯福大草原工程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建设”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二)合作探究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在绿化时以大树为主,不再单独用草坪了?剖析:树木是草坪光合作用效率的66倍。
选择种植树木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且对维持空气湿度的作用更大。
当然,效率最高的应是自然的生态林,在这样的环境下,植物的层次更丰富,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
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不同植物在绿化设计时的选择不同。
一个正常人每天吸入的氧气量要25平方米的一块草坪提供,而树木是草坪光合作用效率的66倍。
绿化的地面面积是固定的,在绿化时,选择不同的植物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选择种植树木就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的效率,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增加一份贡献。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7章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案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基本知识归纳总结其建设意义;感受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
2、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平板电脑在校园3D立体结构图上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并利用网络同屏共享技术分享交流,从而提高学生活学活用、团结协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在参与保护地球微视频制作、收集家乡美景图片、环保标语的设计活动中,关注我国的生态环境,体会环保的重要性,养成爱绿护绿、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七章中的第三节的课程。
学生在前几章的具体学习后已经了解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生活史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由于我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环保活动经常开展。
大多教学生都参加过植树造林活动。
学生对树种的选择以及常见树种的生态功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校每班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具备一定的白板操作、网络应用能力。
本节课旨在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对校园绿化方案进行设计让学生从思想觉悟的前提下去落实自己的行动和明白生态工程的必要性。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精神世界中形成一种热爱祖国,爱护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地理位置及其建设意义。
解决策略:通过白板展示《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片段、家乡景色图片资料以及中国地图拼图,借助网络在线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变被动为自主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并分析总结其生态意义。
难点:学生合作、讨论和创新地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并取得高效成果。
解决策略:布置利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查找适易校园种植的植物素材,恰到好处的利用平板电脑书写、绘画、拖拽、克隆图片以及极域电子书包的同屏共享等功能在校园3D立体结构图上设计可行的绿化方案并分享交流。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兴趣、突设疑激趣初识生深入实例理解生互助互评参与生观看思考了解我国生态工拼图填空认识三北防护搜集素材设计校园绿化方出示视频引出课题分析归纳三北防护林引导设计校园绿化情感升华保护生设计标语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组织分享交流情感五、教学过程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及意图一、设疑激趣初识生态白板展示《厉害了,我的国》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谈感想,引出课题1、观看视频了解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2、说出看完视频的感想。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3.7.3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教案

第三节我国的绿化生态工程教学内容:关注森林教材目标:1、举例说出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关系。
2、学生明白绿化是我们共同的行动,并自觉地投入进去。
教学难点:用自身的行动来回报森林教学重点:说出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关系教具准备:有关森林的光碟教学过程:一、引言:大家知道哪个星球是我们人类目前唯一能够生存、繁衍的星球?生:地球师问:为什么说是地球呢?生讨论:地球上有阳光、空气、水气、土壤、各种动物、植物等。
植物与人类、动物关系尤为密切。
师: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森林,看看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有哪些关系。
板书课题《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关注森林》二、新授1、看光碟:光碟上有一片大森林。
有石油、木材、有一群人捂着耳朵,带着防毒面具从浓烟、沉埃迷漫、吵杂声特大的街道上奔向一片葱绿的大森林中,最后的一个画面是一只小鸟孤独地站在一片沙漠上的一个小树桩上,下面有一句话是“请给我一个家吧!”再后面就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占有量等数据。
看完光碟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大概归纳出六个小问题1、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什么能源?2、那些人为什么要奔向森林?3、小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4、为什么小鸟会变成这个样,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5、我国的森林面积的人均占有量是多少,覆盖率又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6、我国的“植树节”什么时候规定的,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解决问题:1、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木材、石油、煤)2、森林是氧的天然加工厂,是有毒气体的天然解毒器,是尘埃的天然吸尘器,是噪声的天然消声器。
3、小鸟想要一个温暖的、安全的、有生息的家。
有许多树木、花草、虫鱼、同伴和邻里等各种动物。
4、小鸟无家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破坏,还有自然灾害(火灾)。
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共同行动进行绿化,植树造林。
5、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课型:新课审批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
1、搜集和交流我国绿色生态工程方面的信息。
2、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的知识
重点
理解我国的绿色生态现状。
难点
正确对待我国的生态现状,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学习方法
谈话,讨论法。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1、每年的植树节是。
2、我国的绿色长城是指。
自主学习
一、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绿色长城”
三北是指、、。
世界四大生态工程、、、。
二、活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
目的要求: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学校的情感。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尽量不对原有设计作较大的改动,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
植且成活率高的植物植物种类,尽量不选名贵品种鉴于校园土地面积有限。
2、应多从立体空间设计方面考虑,如充分利用楼顶,窗台,围墙,墙角等,这样即可以有效利用空间,
又可以使校园绿化呈现立体层次.
3、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尽量让校园四季如春.在校园普遍绿化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话,可
适当考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建立专类植物展览小区,如盆景区等,或开辟小小生物园地,种植一些与生物学教学有关的植物,
4、校园绿化设计还应注意不妨碍师生进行正常的教学,学习,活动等.
小结:
课堂自测:
1.我国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是( )
A.平原绿化工程 B.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工程
C.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D.“三北’’防护林工程
2.“三北”防护林工程包括几个骨干工程( )
A.5个 B.9个 C.8个 D.12个
3.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
A.“罗斯福大草原工程” B.“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C.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建设” D.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
4.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名为( )
A.“绿色长城” B.三北防护林体系 C.绿色林坝 D.绿色工程
5.“三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面积为_________,占国土面积的_________,建设期限为_________年,包括_________个骨干工程,规划造林_________,森林覆盖率将由_________提高到_________。
6.“三北”防护林已经成为_________的绿色屏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_________称号。
7.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尽量不选择_________树种,不要对原有的校园 _____做大的改动。
8.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要退耕还林还草?收集资料了解这样做的道理。
9.绿化造林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如果不考虑具体的环境条件,它也可能产生副作用。
人们在西北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着“误区”。
简单的以为生态环境建设就是绿化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甚至把植树造林当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同义词。
在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合种树的地方,也都在费尽心力地植树造林,年年植树不见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有的地方勉强栽活,多年以后仍是一片“小老头”树;有的地方为了植树超采地下水,影响了周围植被,“绿了一条线,黄了一大片”。
为什么植树造林不当,反而会影响到周围的植被?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课外阅读:
《中国青年报》北京12月10日电今天下午,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和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总裁理查兹先生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共同向国家林业总局、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官员颁发“纪录证书”,证明涵盖500多个县、占国土面积42.4%的中国三北防护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和最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学习反思:。